提问:我国的孩子相对美国的孩子,明显自信程度要差很多。请问俞老师,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如今为何离目标越来越远,请问是教育生病了吗?那么该如何治疗?
        一个国家推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未来的健康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中国是一个非常看重教育的国家,而影响中国形成目前这种教育现状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是来自于家庭,因为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成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所谓的“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从中国古代就开始有的文化教育特征,只要孩子读书了,家长就希望孩子成功。
        这个特征发展到现代高考,就演变成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北大清华,既能让父母“光宗耀祖”,又能让孩子前途无量。这样的家庭,父母就会对孩子的学习提出压迫性的要求。
 第二是来自于中国式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本来是以知识教育为主,目标是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心,不断去探索知识,培养创新型知识人才,但是中国的国情使得学校教育最后变成单一的、以高考成功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在中国,大多数教师的考核指标都是以自己的学生中有多少能通过中考、高考,多少能够考上好学校为准的,并直接跟教师奖金挂钩,而教师的奖金跟他们的生计是息息相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让学生学习知识,本身并不是为了帮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让学生最后能考高分上好大学。而考上好大学之后,教师一般来说就不会再那么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
        毫无疑问,中国在重视教育的表面之下,实际上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中国教育最核心的病症是 “比较”。例如,家长把自己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较”,希望自己孩子考上最好的大学;教师将孩子与孩子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一个人长期处于“比较”的状态,就很容易出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会养成孩子“比较”自己跟他人优劣的习惯。如果他的参照物总是别人,这就会让他忽视自身的健康发展,偏离自己最终期待的结果。在参照过程中,孩子会过度关注别人,以及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比如,他跟别人比较后,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就会变得骄傲甚至自负;当他跟别人比较后,发现自己比别人差,会感到自卑,或是内心很看不起自己。这样的“比较”会导致他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
第二个问题是会养成孩子对周围的一切进行“比较”的习惯。因为教师、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方面的“比较”,孩子可能逐渐发展出“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家庭条件、父母背景、老师赏识、长相优劣等。
        孩子们为了在“比较”中能够取胜,会偏向于追求本来不应该追求的东西。比如,追求穿更好的名牌产品,为讨好老师而逢迎拍马,为博得父母赞扬而弄虚作假。父母和老师的“比较”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会直接伤害孩子的心理,导致孩子出现品德问题。
        所以说,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太偏重于成绩。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和父母会使用“比较”这种错误的方式去激励孩子学习。
        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比中国的孩子更自信、更快乐?
        美国父母一般很少对孩子提出将来要成龙成凤的想法,他们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小学、初中的学习内容跟大学的学习内容基本没有关系。美国小学和初中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思维、思辨能力,安排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孩子是在对自我的认可、寻找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发掘自己才华过程中长大的。而美国的父母与老师也不会时刻对孩子进行“比较”。
        中国的孩子们不自信,其实并不是孩子们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家长心态的偏差。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家长心态已经形成了一种像绞肉机一样的环境,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逃避这种折磨。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家长心态如何改革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会在这种体系和环境中深受其害。
        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可能就分化成3种人:第一种是自负傲慢的人,因为他一直比别人好;第二种是自卑胆怯的人,因为他一直比别人差;第三种是不思进取的人,因为他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中国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童年的快乐、生命的热情,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及好奇。很多孩子们长大后就失去了对幸福、稳定、有成就感的生活的追求,也失去了拓展生活的基础能力。
        当社会环境没有办法改变时,我建议家长们应该做到不要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是认真思考如何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激发孩子对生命和读书的热情。因为往往在健康、快乐、积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对未来有着无穷无尽的动力,会不断追求新的成就和新的成功。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俞敏洪:我们的中学和大学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转载请标明原作者,俞敏洪个人唯一公众号“老俞闲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