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正在变老,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养老的问题。
奋斗大半生,终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安度晚年,是全人类都在探讨的话题。
2月22日深夜,69岁的张阿姨怎么也睡不着,因为她突然想到自己可能老无所依……(链接 → 杭州69岁张阿姨一个人住131方大房子12年,想到老无所依前晚整夜未眠!)
“父母在,不远游”,二十多岁时还无法理解这句古语。很多年轻人恨不得离父母远一点,远离唠叨,享受自由,所有的时间忙于求学、成家、打拼事业、经营自己的生活,只是无暇顾及父母。

可是到了三四十岁,有一天突然发现,父母已经老了,“养老”问题迎面而来,无法回避。
今天来看看孩子和老人的讲述……
1 / 父母背着儿子们看好了墓地
原来真的要面对和他们的分离了
讲述人:宋先生,40岁
看到张阿姨抱团养老的事,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
上星期天,我妈从老家打来电话,说要跟我说个事情……我当时正开车,马上打断她说,正开车呢,过会儿我打过去。我妈马上说好好好,不急不急,小心开车。后来我一忙就忘了。
晚上才想起来,打回去,这才知道她要跟我说的是,前两天她和我爸两个人,跑去把墓地选好了。
我们家兄弟三个,我在杭州,我弟在广州,大哥在陕西老家,订墓地这事连我哥都没让知道,老两口自己坐着公交车偷偷跑去看的,还选了墓址,签合同交了钱。
我当时就急了,这家公司卖墓地,它有没有资质?合同怎么写的?将来怎么续费?有没有人管理?以后国家会不会征地让迁走?……这么大个事情,怎么也应该跟儿子们讲一声吧。
我妈说,你们几个工作都忙,我们现在还能跑得动就去看了看,离我们家也不太远,坐公交车七八站就到了,将来你们几个如果过去看我们也方便的,再说院子里好几个老人都在那里买了,大家还开玩笑说现在是邻居,以后还能当邻居……
我赶紧给大哥打电话,他听了也很吃惊。后来大哥跟单位请了半天假,专门跑去那块墓地那家公司考察了一下,说墓地他看过了,也打听了,那家卖墓地的公司,批文是有的,但手续不齐全,风险有,但不会太大。
他还说,人家的墓地有好几种档次,从五六万的到一两万的,咱爸妈挑的是最便宜的那种,刚开始订了一万八的,后来听说还有一万五的,又求着让人家换成了一万五的……
我又给我妈打电话,你们挑也挑个好一点的嘛,我们家又不是出不起钱。我妈说,都差不多的,我们两个将来能有个地方埋就行咧,买得再贵也是白花钱,反正我们将来也没感觉。我急了,大声说,你们没感觉,可是我们有感觉呀。
放下电话,那天我在窗边站了好长时间,眼泪下来了。
这就是我父母。他们这代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最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哪怕是亲生儿女。
这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才真正开始面对和父母的分离。从现在开始算起,能在一起的日子,还能有多久呢?真是不敢细想啊!
2 / 父母衰老速度远超我们的想像
每次家庭旅行我都会带上父母
讲述人:邹女士,36岁
2009年我生了孩子,在宁波老家经营一家小店的老妈,立刻关了店门跑到杭州帮我带孩子。60多岁的老爸每次来杭州都住不长,最多一两个月就要逃回去,用他的话讲“不习惯,买个菜还要卷起舌头跟人家说普通话,在老家的镇上,连一条狗都认识我”。事实上,在老家的老爸,有时候除了看报看电视,可能一整天都没人跟他对话。
父母两地分隔,每次想起这些,我心里都很内疚。孩子出生后,每一次家庭旅游,我都会想尽办法带上父母,几乎一次未落。考虑到他们的体力,一般都是国内自由行,广州、厦门、三亚、青海、敦煌、大连、青岛……走到哪里算哪里。老人加孩子,这样的旅行虽然状况不断,但是一家人能以这样的方式高高兴兴地团聚,在我心里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只是,这样的局面没有维持太久,大前年春节,一家人去了北京,爬了白雪覆盖的慕田峪,回杭州后老爸突发性耳聋,突然什么都听不见。去医院连续半个月治疗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这次突发事件,让老头儿固执地认为,“年纪大了,已经不适合出门。”从这以后,每一次旅行,他都坚决不肯随行。 
父母衰老的速度,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他们对子女的依赖,就像我们小时依赖他们一样,只是他们不愿意表露,不愿示弱。老爸一人在老家,最让我害怕的事就是电话长时间联系不上,各种猜测,各种恐惧。有的时候,在无法改变家庭生活方式的时候,只能制定一些家庭内的生活小规则,比如每年冬天,鼓动患有高血压的老爸必须来杭,方便照顾,等天气回暖,再让他自由来回。
“在身边多陪伴,有事情叫得应,有快乐多分享”这是我所理解的,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实际生活中,想要充分做到确实很难,但这些必须要争取啊。因为谁都晓得,家人相守的时间,真的很短很短。
3 / 曾以为给钱送红包就可以
才知道陪伴是最大的孝顺
讲述人:陈先生,37岁
我和父母交流不多,也不善表达,能想到的孝顺就是送钱。老爸老妈过生日,送红包;过年过节,送红包;有次我妈说到想买一件大衣,我二话不说给了她一千块。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孝顺。
直到有一天,我妈过生日,我老婆带着7岁的儿子,洗菜切葱,做了一碗卖相不怎么样的长寿面,儿子端上来,亲亲热热叫着奶奶生日快乐,我妈吃得那个感动啊,竟然偷偷转身抹了抹眼泪。
我才领悟到,花钱当然是孝顺,但父母需要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慰藉,像我爸妈,退休工资吃吃喝喝够用了,我给他们的钱,他们可能都没动过,而是一心打算存下来准备给孙子用。
大家都读过论语中的子游问孝篇。子游问,什么是孝呢?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过来就是,今天所谓孝只是养活父母,人也一样能养活狗和马,光把老人养起来,不尊敬,不交流,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我很惭愧,如果爸妈过生日时能给他们做顿饭,过年时一起拍张全家福,我妈想买大衣,我能陪她去商场一件一件试穿整个下午,肯定比简单塞给她一千块钱更让她高兴。
4 / 老人最怕的是寂寞
我对老妈说,随时把邻居老太领回家
讲述人:王女士,40岁
看了报道,我非常理解和支持张阿姨的想法。
我出生在四川农村的一条老街上,街坊邻居鸡犬相闻唇齿相依。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彼此认识,天天相见,也互相关照。隔壁的老太喜欢吃苦瓜,我家的苦瓜一成熟,我妈妈就会摘几个送过去。我爷爷喜欢吃豆花,老街上不管谁家推磨子磨豆花,都会特意给我爷爷端一碗来。父母忙的时候,随便把我们往哪个邻居家一扔,就可以放心地出门了。
我在杭州安家后,爸爸来杭州,待了半个月便说什么也要走,在老家,他每天吃好饭,端杯茶便站在家门口和来来往往的街坊们侃大山、串串门、打打麻将,村里谁家有事,他都很热心地帮忙。可是城里的生活,各家各户门一关 ,冷漠又寂寞,他受不了。
妈妈也来和我们住过几年,我知道妈妈怕寂寞,便告诉她,可以随便带朋友回家。她很快就和邻居老太太们混得很熟,每天下班,我一推开门,就能听到家里一大群老太太传来的欢声笑语,满屋温馨。

二三十年之后,
我们怎么养老?
读者王女士说,张阿姨的事情,让她也开始想像自己老去的那一天。

“我们这一代人,就算在一个城市里,和子女住在一起显然也不现实,两代人不同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住在一起彼此都难受。”
“我更愿意去住养老院,这不是孝顺不孝顺的问题,和一大帮差不多年龄的老人在一起,我们只会生活得更自在。像张阿姨说的这样,老人们彼此照应,互相解闷。最重要的一条,是子女们能理解并且同意。”
记者问了几个70后的朋友,多数人都是这个看法。
记者来到杭州独居老人最多的社区之一、位于市中心的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以它为样本,看看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
A / 独居30年的朱奶奶
与朋友喝下午茶、跳交谊舞
朱奶奶,83岁,家住4楼,独居30年了
一顶粉红毛线帽,红扑扑的脸蛋,气色很好,鼻子上架一副近视眼镜,穿一件黑色短款羽绒服,再配一条大红围巾,干净、整洁,思维敏捷,这是我对朱奶奶的第一印象。
朱奶奶笑得宛若少女。都市快报记者 金洁洁 摄
走进朱奶奶家,门口是厨房,两房朝南,中间一个大客厅,通透敞亮,薄荷绿墙壁,淡绿色荷叶画做遮帘,穿衣镜上挂一个笑脸,这些都是朱奶奶的心头所好,她称之为自得其乐。

卧室内她的床靠边,电视在中间,另一边是准备留给子女搭床,不过身体棒棒的朱奶奶还没给过子女机会。
吃饭有桌子,睡觉有床,烧饭有煤气灶,多余的东西一律不要,这也使得50多平米的房子看起来特别清爽。
朱奶奶退休前是杭州手帕厂的检验员。退休工资3400元,“够用了,够用了,一月用用一千不到,我姐的伢儿结婚,从来不来叫我,怕我包红包过去,但喜糖还是拿给我吃的。我老是劝身边的邻居,现在屋里住住,退休工资拿拿,多少惬意啊,做人要知足。”
对朱奶奶来说,比起窝家里看电视看报纸,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朱奶奶说,就这样坐着听听音乐也蛮好。都市快报记者 金洁洁 摄
早上7点多,坐8路车到吴山广场跟老友们跳交谊舞,跳大半个钟头,听说追朱奶奶的人很多,蛮有学问的大伯评价朱奶奶四个字:“从一而终”。还经常有人问她要电话,她给一个假电话,“寡妇门前是非多,我不想嫁老公,我怕两个小孩回来,妈没得叫了。”
跳完交谊舞,身体就热乎乎了,还意犹未尽的话,几个朋友再逛逛河坊街,然后才回家烧午饭。一荤一素是标配,要是夏天还要开罐啤酒喝喝,弄点光头卤鸭、酥鱼当下酒菜。午饭后,开着电视机,电视好看多看会,不好看呢,在床上眯一会。
下午三点,茶水一杯,茶点自带,和七八个邻居到楼下的居家养老中心喝下午茶,只要朱奶奶往那里一坐,几个老人都围上来聊天。聊天一律聊开心事。比如“你今天吃了什么?用了多少钱?你们儿子(女儿)来了啊?买了点啥给你吃吃?”
散会后,她还要在小区里左一圈右一圈荡荡儿,然后再回家烧晚饭。晚上看完电视上的新闻,九点半睡觉。

她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为一日三餐和晚上。
朱奶奶有一儿一女,每人一周来两三次,儿子回来,从3楼就开始叫妈了,“我脚步声听听像是男的,他一声妈,我就知道他来了。”
不得空,屋里坐下,时间多,儿子就会带她去西湖边转转,因为朱奶奶儿子是做空调技术方面工作,有时去谈业务,顺便带上她去外面透透气,朱奶奶坐上儿子的车溜达一圈也毛幸福嘞。
B / 属于梅奶奶的陪伴:
儿子一周送两次菜
梅奶奶,88岁,老家山东,25岁到杭州,以前在皮鞋厂、手套加工厂等地方工作过,独居15年
她住在见仁里一楼,采访前一天小儿子正好也在,家住丁桥,上班在市中心,所以趁着休息时间,问同事借了一辆电动车,“吭哧吭哧”溜过来,向母亲汇报孙子的近况:“我儿子在澳大利亚工作了,以后我们可能也要移民……”
梅奶奶坐在床上休息,卧室开着暖光灯,打开窗帘,是一扇落地玻璃门,“处处都好,就是孤独了点。”小儿子替妈妈表达了心声。梅奶奶患有心脏病,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儿子们不放心,但她坚持不找保姆也不去儿子家住,就喜欢一个人独居,还开玩笑地说:说走就走不是很好么?——她其实不想成为儿子们的包袱。
房间里最暖心的是摆了很多全家福,梅奶奶穿着婚纱,满脸幸福地坐在儿孙们中间。
梅奶奶的全家福。都市快报记者 金洁洁 摄

梅奶奶拿出一本相册,一张张翻给记者看:喏,你看,三个媳妇在发疯。都市快报记者 金洁洁 摄
梅奶奶以前还经常去西湖边做做老年操,现在因为怕冷,再加上心脏不太好,在家里待的时间比较久。菜是老大买来送过来,一周两次,她喜欢吃馒头、地瓜,今年吃了8个南瓜,最讨厌吃米饭。
我问她平常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她说,什么都不做,下午3点下楼,去找老邻居聊天。
C / 独生子远在北京工作
怕孤单的莫阿姨卖掉市区的房
在杭州的不少养老机构里,有一种“抱团养老”的生活方式,有老人找到了新的社交和活动圈子,有人则是自带“朋友圈”来了这里。

杭州人莫阿姨就在杭州金色年华金家岭退休生活中心里找到了自己的圈子。

莫阿姨是2009年入住的,当时她59岁,用很多人的标准来看,她还不到要进机构养老的年龄。但莫阿姨有自己的想法,独子当时在北京不能照顾到她,自己一个人住着太孤单,她索性卖掉了市区一套房子,搬到养老公寓。
那会儿,她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不过她是个很开朗外向的人,用她的话说,“不怕不认识,就怕没有人去认识”。
她还记得第一天来,在楼下认识的俞阿姨,她跟俞阿姨点点头说了声“你好”,俞阿姨同样跟她点点头,回了句“你好”,就跟小伢儿刚上学一样,两个阿姨就这么认识了,一直到现在关系都很好。
莫阿姨的卧室。都市快报记者 葛亚琪 摄
莫阿姨现在住的是一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养老公寓套房,在这里,基本都是这样的套房,租期签了50年。家里很亮堂,进门就是餐厅和厨房,餐厅桌子上铺着白色碎花桌布,桌上有个陶花瓶,插着黄色的小花,特别像油菜花,跟整个餐厅的调调很搭。
她摆弄了一下花朵,哈哈笑起来,“这不是油菜花哦,就是青菜花,前几天有朋友送我一把青菜,放了一段时间就开花了,下面的菜我吃了,上面的花我就插在花盆里,好看吧?”
莫阿姨的餐桌上放着一瓶朋友送她的青菜,看记者要拍照,她拿来四个橘子给我配色。都市快报记者 葛亚琪 摄
莫阿姨是个很讲究生活情调的人,前一天还专门拿了几个橙子配在花盆边上,用手机拍个照片,发在“老伙伴”的微信群里,群里一片点赞。群里的人,都是她在老年公寓里的邻居,莫阿姨加了很多这样的群,群的分类有好多种,其中就有以兴趣爱好拉起来的舞蹈群、唱歌群等。
老年公寓有很多活动室,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唱歌、跳舞是属于每天必有的项目,所以,白天,她不在这个活动室,就在那个活动室。
莫阿姨和老伙伴们在唱卡拉OK。都市快报记者 葛亚琪 摄
莫阿姨重复最多的话就是:人要学会善待自己。
她一个人吃饭,也会做上好几个菜。有时候高兴了,她还会做拳头大小的馅饼,霉干菜肉馅的、萝卜丝肉馅的、韭菜肉馅的,做上100多个,自己只吃两个,其他的都分给了圈子里的“老伙伴”,大家都说有口福。
临走时,莫阿姨跟记者说,这里就像是原来老底子的院子,各自有独立的生活,但大家都住在一个大的院子里,喊一声就能“呼啦”来一帮人,前段时间,她的腿脚不好,需要坐轮椅,几位“60组合”的姐妹就轮流推着她去园区里的医院,或者推着她出门晒太阳,一连20多天,令她很感动。
等到莫阿姨病情好转,马上又回到了“60组合”,她已经离不开这些“老伙伴”和姐妹们。
在老年公寓楼下散步的老人。都市快报记者 葛亚琪 摄
都市快报记者 罗传达 金洁洁  张超  严静 摄影 葛亚琪 通讯员 王清芸
你的父母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多久联系一次?
你预想自己六七十岁以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一起来写留言与大家交流分享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