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笙说:
这篇文章是我的写作入门师傅——有衡老师的作品。老师曾指导我发布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没有她的指导就没有“鹿笙小记”这个公众号。
为了不喧宾夺主,我把对老师的简介放在文末。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也可以先移步文末去查看。
此文较长,不过相信大家读完一定会有收获。
写作本身是一个让我们进行知识大融通的过程,并不一定是基于什么现实的目的。但写着写着,目标就会逐步显现出来。


在某方面的爱好也会支持着你在相关领域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学习,从而达到确实为我所用的目的。写作是拿来用的,不是显摆自己的,这点很重要。


在键盘上敲出的文字是我们的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出一款或多款好的文字产品,并把它推向这个浪涛汹涌的市场,别开一道生面是很多写作者要学习和探讨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01 明确你能输送什么?

一篇优秀的文章,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不外乎两个层面的含义,价值输出和情感认同。


价值输出是别人付费的根本;单纯的情感认同本身也属于价值输出的一部分,只不过针对单一群体的价值性较小,很难让人们产生付费意愿,不论从文章价值和能量输送角度说都是不行的,除非规模化才会有其商业价值。 


我们这个“衡安写作”的公众号,其实是我自己成长的一个见证地。文章除了关于写作方面的认识之外,还经常涉及一些自己的的读书和生活感悟。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次得到较多打赏的都是和写作相关的。

因为这些内容对写作小白来说非常有用,他们在这里拥有了相当大的“获得感”。


今天早上我刚刚订阅了“得到”上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程。之所以愿意为这一自己从来没涉猎过的领域内容付费订阅,是因为我看到了它上面的一篇文章,而文章的内容解决了自己多年来的某个困惑。


价值输送的本质即在于帮助人们处理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各种问题。

情感认同为什么不可以?


去饭馆吃饭点餐需要付费,因为我买了吃的。


去咖啡馆喝咖啡需要付费,因为我不仅享受了美味的饮品还有舒适的环境。


去网吧打游戏需要付费,因为我在精神世界里称王称霸了一个下午。


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大马路上两个人干架,边上的人说,你看你看,他们是这么这么回事。


这时候你掏出大把钱来说,“哥们,谢谢你告诉我。”除非你傻了,正常人不会这么做。


微信据传很快就要推出“付费订阅”功能,用脚趾头想一想,哪些人会是这一波红利的赢家?


只有想明白这一点,我们才可能抓住更好地契合时机,创造出让人,让一部分哪怕是一小部分人喜欢的东西来,才可以借此成就自己。


前提是,你在自己所从事或喜欢的领域需要一定的建树。文字的输出在这里只是一种工具。


02 你输出的读者对象是谁?

讨论这个话题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分类思想。


衣橱里的东西塞得满满的,马上出门,却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这种情形在很多人的生活里一再重现。


因为两个原因:


1. 该丢的没丢;

2. 该理的没理。


把最近两年都没碰过的扔掉或送人;按照季节和上下衣内裤袜子分门别类放好。只需要一天不到的规整时间,你的衣橱就会焕然一新,而且整个人会心情大好。


写作中也是这样。什么都涉及,那就可能什么都写不好。

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为什么不去再写《清朝那些事儿》?


写出《鬼吹灯》的天下霸唱为什么不能写个《北京爱情故事》?


因为不专业。


在你熟悉的领域深耕,服务在同样的领域有需求的那么一批人即可。

我可能不只是喜欢明史,各个朝代的文史故事都是我的菜。就像我吃饭满汉全席街头小吃什么都可以来两口一样,但作为厨师,你需要一两道拿手的。


衣橱里啥东西都有,意味着我们从里面找不到想要的东西。


啥都去写,昭示着读者在你这里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究竟能得到些什么。


你的小豆腐做得好,那你只抓住偶尔喜欢吃点小豆腐的就行了。


眉毛胡子一把抓将不利于建立我们在某一领域的权威性。

大致的公众号定位有下面几种:


1. 有趣,能让人开怀一笑;

2. 励志,给读者打点鸡血;

3. 解决点人们生活琐事的困扰问题;

4. 有知识量和思想性,正对读者工作或个人爱好上的需求;

5. 新鲜,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而真正能对对着产生巨大影响的是第三和第四项。


你可以关注两个号。一个是连岳,一个是李叫兽
(现在这家伙自从被百度收购后就不怎么更了,但之前的也可以好好看看。这些内容不容易过时)。


以连岳的文章为例,他的定位应该是:


20-45 岁之间的一群迷茫的人;通过文章帮人们从错综复杂的具体事务中梳理出问题的关键,从而为其人生选择做出指明方向。


这里面通常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年龄,性别,群体特性。作为以咨询为赢利点的公众号,还得考虑到受众的价格接受区间。


很明显,连岳的受众群体很广,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使用者以及所有的性别,但脑袋太清楚的应该不是他的菜。


而“糊涂人”获得新的人生认知之后,给钱的欲望是挡也挡不住的。

给你的读者群体分分类,看看自己想服务谁,又究竟能服务谁。你的专业特长就是文字的最大壁垒,仅这一点就已经屏蔽掉了太多模仿者。


还是说“李叫兽”,他的文章明显是写给营销人员和创业者看的。但因为写得足够专业,这一行业从业人数也非常之多,粉丝量也是相当惊人。


03 用户真正需要你提供的价值吗?

互联网上半场的流量之争已经结束,下半场开始是抢夺用户心智的战争。


你的东西对用户有用,你才极有可能留存在他手机的虚拟空间里。

最近我注意到自己手机里目前留存下来的 APP 已经不是很多,而且绝大部分是付费订阅的,比如好多课、混沌研习社、得到等等。


因为这些东西切切实实在我个人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留存的所有内容除了记账本之外都是和这方面相关的。不断地成长会带给人们新的认知甚至是财富。


这就要求写作者写出非常精准见解独到的内容,就是要抓住读者“痛点”。
这个“痛点”该怎么抓也有点讲究。


有一个说法叫“黄金圈法则”。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为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如何提供,提供什么东西。”

之于我们写作者,这个法则可以理解为“在读者的碎片时间,为他们提供一些适合阅读的内容。”而这个“读者”的范围你又可以进一步缩小圈子。


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维度,我们都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为哪一类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另外也要看清这个服务链条上都有哪些角色。


比如”二更食堂”、“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样的公众号就打破了曾经情感类杂志一统天下的局面。


04 如何实现正确匹配?

专业的知识积累和输出的结构化处理是我们和读者进行有效对接的不二法门。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讲讲“读者”这个概念。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本小说,具体内容早就模糊,书名也不记得了,但其中有个情节一直记忆犹新,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被纳粹关到了监狱里,看守什么书籍报刊也不给他看,想让他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后变得精神恍惚,从而泄露他们想要的机密文件。


但男主想方设法从卫兵手里弄到了一本书,可惜只是棋谱。百无聊赖中,他只好拿着这本棋谱开始研究,反反复复在脑子里和自己对弈。


很多年之后,他有幸获得了自由。在一艘轮船上看到有人下棋,就很自然地给支了两招。结果全中,一下成了人们仰慕的高手。


但当他真的坐下来和别人对弈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行,因为那本棋谱他看了太多遍,所有的棋局所有的招式在别人没出之前他早就知道了结果。后来,就真的精神错乱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阅读以及阅读引发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人的头脑保持在一种十分活跃的状态,会变得思维敏捷。

这是人类尚在远古时代就有的获取资讯的本能。那时候自然环境恶劣,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口口相传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就像咱现在的听书一样。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设法向外突围,扩大生存的几率。如果固步自封,分分钟都有饿死的可能。


今天我们当然是饿不死。除了误入传销组织外,也不用担心被谁抓了去洗脑。但精神领域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哪里可以找到智慧?


如果能找到一个好老师带领自己往前走,那真是足够幸运,那如果不能或者经济能力不允许呢?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就成为一种必须为之的事情。


孤独和自我是阅读的核心。
做这件事即是消减孤独,又是增强自我。或者说人本身是孤独的,而善于阅读就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方子来治疗这种“孤独症”。明白这些也就不难理解我们随处可见的那些“低头族”了。


所以,人们对于“阅读”这件事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问题只在于我们怎么写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般来说,不外乎这四点:


1. 内容的专业性;


2. 内容的可读性。理论很深奥,输出很困难,我们如果没法把深奥的理论通俗表达,一样无法获得受众。


3. 专业内容和相关案例的比例处理。通常来说,遵循二八比原则,案例占 80%,论述性内容占 20% 左右,此文会相对比较耐看,并让读者拥有获得感。 


05 现在的机会在哪里?

到 2016 年末,以微信自然增长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 1.0 行情结束;从 2017 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进入 2.0 时代。


之前,众多情感类公众号异军突起,大量 10 万+冲击人们的眼球。随着同质化的逐步加重,这些人将会慢慢跌下神坛,伴随着移动 2.0 时代逐步崛起的将是以内容更加丰富、创新力更加强悍、专业性更加到位、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改变的专业类自媒体。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机遇面前,对于能通过文字来表达并输出自我的人来说,现在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时代。

你通过输出价值让读者有所获得,赢得用户时间,通过用户在你这里花费的总时间的积累来承接广告或者出售商品和服务。


读者基于在某个行业领域深度学习的目的购买你的服务或者因为你文章中所呈现出的靠谱的专业性论述而看中你提供的某款产品产生购买行为都是可能的。 


假如,有一个“听见美好”的号,专门讲解一些大自然里美好的声音和音乐;突然有一天它说要为耳背患者提供一台助听器,我很可能会为老父亲买一台。


文字作为专业服务的载体正在日益凸显出它的商业价值,只是 2017 年之后,方式变了,更多的是你背后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在发挥作用。

06 结语


说一千道一万,肚里没货,任何机遇对我们都是空谈。因此,在做好自我定位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放下功利心,潜行。


算算和读书写作有关的日子,我已经远远超出了 10000 个小时。


想要成功做一件事貌似也没有看起来得那么难。无非就是喜欢去做,然后花时间去做,不断地试错,调整。时间够了,自然就成功了。

就算是在这件事上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你的所学也会再其他的事情上洞开一扇大门。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白走的路。


很多人梦想听几节大牛上的课就可以在写作上实现突飞猛进,这是不现实的。上帝送出的每一份礼物都给它标好了价格,一蹴而就本身不太可能,即使侥幸实现了,你也会因为自己积累不够在很多时候露出马脚。


事实上,在写作上我们最先应该关注的反而不是技巧,而是最最不起眼的基础语言。


因为这方面太过繁琐,很多培训机构也不屑于去教授。 但正是这种基础上精益求精的训练才能奠定未来写出一笔好文字的基石。


否则,你后面的所学都会因为自己语法、标点和表述的繁琐等问题的存在而变得锈迹斑斑,毫无用处。


所以,不论你想做什么,都必须在那件想做的事情上花足够多的时间来夯实地基。


写作如此,你的专业积累如此,甚至婚姻家庭生活的经营也是如此。


把握好时代的大方向,在能力具备之前暂且放下功力心,一点点潜行,很快你就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共勉。

鹿笙说:
去年8月搜索写作一对一指导的时候查到了公众号“有衡写作”。有衡老师从不吹嘘自己的写作经历,也不刻意为写作服务打广告。她总是认认真真地修改每一篇习作。在基础语言、结构以及立意方面,但凡有问题,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审过无数篇稿件、写过无数篇作品,才练就了如此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快狠准的指导风格。请移步老师的第一个公众号有衡写作,查看各类写作干货文。
老师的谦逊和踏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不论是有衡阅读群的成员还是一对一写作指导的学员,跟着老师学习从来没有浮躁的心态。慢慢地,我们读的书变多了、文笔也变流畅了。想知道学员们的收获吗?请移步页面左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一篇文章,告诉你有衡2016写作中的获益》学员们的留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师常说,学生底子差没关系,她愿意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她现在成立了文化公司、致力于阅读写作的指导服务,并且开通了全新的公众号“衡安写作”。想提升这两方面能力的朋友们,可以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
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