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着同一件事的人刚好有同一种属性,这群人就被打上标签归类。而在国际社会里,中国人的“标签”也是很显著的。
曾经,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制作了一系列《怎么当一个中国游客》How to be a Chinese Tourist)节目(目前墙内无法观看),开场即针对中国游客在巴黎等知名景点的“恶行恶状”聚焦报导,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大快人心、反映真相;也有人质疑各国都有行为不检的旅客,中国也有许多彬彬有礼的游客、留学生和移民。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境旅游,正如影片所说的,哪怕最近的欧洲社会治安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但丝毫也不影响中国游客的到访兴致,哪里都是中国的旅游大巴和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

只是,在旅游产业链上的资本家,在从游客中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对他们评头品足。这家法国餐厅的店主Stephanie说,她对中国人喜欢在餐厅里大吵大嚷的习惯非常不理解。

其实,单单攻击中国游客嗓门大,未免有点以偏概全。如果根据旅游模式的不同来分析,游客可以划分成团体游客和自由行游客两种,他们的行为表现也会有点差异。那些网上广为流传的,或是被媒体披露的夸张行为,恐怕大多数来自于团体游客和非自由行游客。
会参加团体旅行的大多数是父母一辈甚至更年长的长辈,他们可能不谙任何外语,所以正如视频所说的,大街上的Bonjour(法语:你好)都变成了中文“NiHao”。
他们花钱请人代办交通、食宿等一切杂事,才敢放心在外游玩。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舒适圈”,难免让他们有时忘了自己身处在别的国家。
正如Youtube的一个评论:
另一方面,有参加过旅行团的人都知道,跟团旅行实际上就是赶行程,一天可能同时要跑好几个景点,几乎无法按照个人意愿弹性调整停留时间,也因此他们普遍会比较急躁。
这位大叔第一次来到欧洲,已经带着妻子、小姨子、两个女儿和孙女跟团快速游览了芬兰、瑞士、意大利、卢森堡、德国、荷兰、比利时。
素质低落的中国游客确实是有,毕竟中国人口高达 13 亿,而且城乡差距大、教育水准参差不齐。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中国游客都一样。很多海外人士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就是没秩序、爱插队、随地吐痰,或是公然在公众场所小便,但这些现象在大家认定为相对进步的欧美国家却也没少过。
以英国伦敦为例,由于地铁上没有限制饮食,时常可以看到大家把垃圾留在车厢,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吃完的炸鸡骨头直接往后头扔。在北美的闹市,晚上的街头也少不了喝完酒的青年,莫名其妙地对周边的人进行言语骚扰……
不是在为某些中国游客的行为找借口,也不是以“标签”来反“标签”,而是想说明,无论哪个国家一定有行为举止较差的游客,游客素质终究得归咎于个人问题,没必要与国家、种族连结在一起。
Youtube上的另一个热门评论:
前些天,为了消除对穆斯林的歧视,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了M-103议案。议案要求:“记录歧视引发的犯罪数据,以待日后研究”,“对穆斯林恐惧和其他形式的歧视定罪,消除歧视”和“民众必须接受政府关于减少歧视/宗教恐惧的各种政策”等。随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势力的肆无忌惮,不少西方国家民众患上“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以至于一部分人因为认识不全面,直接将穆斯林标签为“极端分子”或“潜在恐怖分子”。而实际上那些恐怖分子并不是真正的穆斯林,而是打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幌子作恶的极端分子。而新的议案意味着加拿大政府视这种全盘歧视穆斯林的行为如犯罪。
我们很多时候也会不小心被刻板印象左右,从而标签化某种群体的样貌,甚至有点分不清,是群体形成了标签,还是标签建构了一个群体。在一些多元文化的社会,会经常遇到文化冲突或种族矛盾的情况,只有先去标签化才能更直接去认识和被认识。
更多精彩请点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