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行之美国”
导读

每一个申请留学过的朋友们肯定有这样的体会:在国内搜罗到、打听到的信息,和真正作为留学生感受到的其实还有不小差距。在申请留学的过程当中,准确而实用的信息无疑对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从本期开始,立足纽约非营利组织美中高等教育学会将邀请在各个大学内服务中国留学生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中国留学生群体最为了解的的官方组织:美国各大院校的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负责人,亲自为您介绍所在院校的情况、分享中国留学生生活学习职业发展的真实一手信息作为美国高等院校学联主席采访系列。希望这样的一手资讯可以让你更加了解美国高等院校、让留学选择更加高效精准,为留学之路做更多准备、了解中国留学生群体和他们真实生活学习的酸甜苦辣!
采访人简介
邓默
现MIT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科学计算机系,读硕博连读第四年。
目前在MITCSSA担任联席主席之一
小编有话说:MITCSSA采取联席主席制度,一般有两位同学共同担任主席职位,在具体分管的事务上略有侧重,但是是平级联席的关系,本期采访的邓默是其中之一。另一位MITCSSA联合主席杜清扬简介如下:
杜清扬:男,1991年出生于四川。高中参加化学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008年参加高考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间带领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计划,并成功申请并完成科研项目,将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后留学美国读博深造,现博士第五年,在MIT就读,并担任2016-2017中国学生学者联合学会担任联合学联主席。现致力于研究集成光学红外区域在通讯和传感器方面的运用。
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英语: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MIT)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861年,麻省理工的出现是为了响应美国与日俱增的工业化需求。学校采用了欧洲理工大学的模式办学,早期着力于应用科学与工程学的实验教学。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在二战及冷战期间,致力开发电脑、雷达及惯性导航系统技术;战后的防御性科技研究使学校得以进一步发展,教职员人数及校园面积在詹姆斯·赖恩基利安的带领下有所上升。大学于1916年迁往现在位于查尔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1英里(1.6千米),占地168-英亩(68.0-公顷)。
拥有6间学术学院、32个学系部门的麻省理工学院常获纳入全球最佳学府之列。学校一直闻名于物理科学与工程学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发展诸如生命科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其他学术范畴。别名“工程师”的麻省理工体育校队合计31支,涵盖不同项目,学生因此可参与不同类型的跨校体育联赛。
截至2015年,著名麻省理工师生、校友或研究人员包括了85位诺贝尔奖得主、52位国家科学奖章获奖者、45位罗德学者、38名麦克阿瑟奖得主、6名菲尔兹奖获奖者、19位图灵奖得主。此校同时具很强的创业文化,由其校友所创办的公司利润总值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
音频正文

行之:非常感谢邓主席参加我们这次访谈。首先先向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邓默:我叫邓默,现在在MIT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科学计算机系,读硕博连读第四年。我主要做的是关于统计学习,机器学习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我是天津人,2009年来美国读的本科,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当时双学位学的是电子计算机工程和数学。上大学期间所获荣誉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研究生阶段的fellowship等等。目前在MITCSSA担任联席主席之一。我们MITCSSA采取联席主席制度,一般有两位同学共同担任主席职位,在具体分管的事务上略有侧重,但是是平级联席的关系,我是其中之一。
行之:当初为什么会产生由两位同学共同担任主席这样一个制度呢?
邓默:因素有很多。在MIT这个学校,大家的课业压力比较大,如果做大型活动的话,一位主席的时间也许会安排不开,但是又必须需要一位领导,这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就是我们涉及到的活动类型有很多,有文化娱乐类的,有职业发展类的,包括讲座、创业宣讲等等,涉及的面很广,不同人的特长不一样。两位联席主席虽然没有文字上明确的说谁分管哪一项,但是内部会商定一个侧重的分工。(那邓主席是分管哪一块的呢?)我跟另外一位主席当初在商定的时候说好由另外一位主席分管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我主要分管跟职业发展有关的,包括跟讲座有关的。他分管娱乐,我分管事业,大概是这么一个分工。当然在具体执行上,我们都是通力合作的,不是按严格意义上划分的去做。
CSSA活动照,邓默(中),杜清扬(右)

行之:我们先从学校开始说起吧。虽然MIT是名校,大家也都听说过,但是作为一个在这所学校就读的人来说,你有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呢?
邓默:在MIT就读的体验就是你永远很难就一个东西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或者是给它找一个固定的边界。比如说你觉得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可能的边界在哪儿,总会有人去打破它,在MIT总会遇见很多可能。在MIT每天都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压力也很大,但是能乐在其中。因为能看到身边的人或者是实验室里的人能创造最前沿的技术,一步一步地做出举世瞩目的成果,然后改变世界的这种感觉,我觉得是没有任何一个学校能相比的。所以在这种感觉里会觉得很幸福,想想自己能把年轻的这几年投入在其中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行之: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说一下这些你见证的打破的边界的奇迹吗?
邓默:就说最近一件很多留学生都知道的事情吧。我们MIT有一个老师叫张锋(Zhang Feng),是一个华人教授。他做了一个基因编辑的手段叫CRISPR-Cas9,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这项技术能从根本上颠覆基因治疗的办法,治愈很多疾病。这个真的是史无前例的。你真的想象不到张锋老师会想到这样一个有效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而且张锋老师又是一个你天天在马路上都会看见的一个人,他就在你身边,他做的事情却是数以万亿价值计的事情。这样的例子很多,这种很闪光的成就就被你每天在食堂就会碰见的人做出来,这种时时刻刻都在激励我去努力的例子还是挺多的。
行之:身边聚集了这么多厉害的前辈,而且也有很多不断去打破,做出贡献的人。你觉得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呢?
邓默:平时生活中,在MIT这个环境里,大部分人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MIT还是崇尚nerd pride的,就是说我们是nerd,但是我们proud of being nerdy。所以nerd pride算是MIT一种比较自娱自乐的文化氛围吧。大师在人群中他们确实不太起眼,有的还沉默寡言,但是工作起来肯定是非常专注、非常执着的。包括我们实验室边上的很多老教授都80多岁了还亲自带学生,周六很早就来办公室。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这是真正很热爱科学的人才能做成这样,普通人是很难有这样的执着的。
行之:那会跟他们有言语上的交流吗?在沟通过程中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邓默:你像我说的80多岁的老教授,他是我老师的老师,是我的导师当时在MIT读博士时候的导师。他人很nice,他的语言很凝练,让你觉得是有大智慧的人。虽然他说的话不多,但是说的话都特别在点上,看东西的感觉也很准。生活里也挺豁达、挺开朗的。但不是那种显得特别积极,特别social的,反正就是人很好的。
行之:在MIT这几年的时间,你觉得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邓默:作为我来说,因为来MIT的人基本上要不就是本科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专业念的很好的学校,要不就是从国内最好的大学毕业的最好的学生。刚来MIT的时候是处于很自信的状态下进来的,刚进来的时候你做的东西老师怎么都不认可。这是老师对我们抱有很大期望,希望我们像他们一样优秀。刚来的时候在学术上不是很成熟,也不知道如何去做研究。达不到老师要求所带来的自我否定这种是一个精神上挑战的过程。至于其他方面,因为我来美国比较早了,其他方面我倒是没有太多挑战。只是你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自我否定,有会觉得读PhD这条路非常长。该如何度过未来的这些年及老师觉得你做什么都不够好,这一关都是需要自己过的。(那现在这些关都过了吗?还是正在进行中?)我觉得比当初要好一些了。随着你逐渐有一些成果,包括你自身逐渐变得成熟一些,逐渐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压力。现在的话知道如何把这些压力转化成动力了吧。所以我觉得现在好很多,但压力始终是有的。
行之:那CSSA主要是做一些什么样的活动去帮助大家去制定自己的木表或者是制定好目标后帮他们去达到呢?
邓默:如果单就职业发展来说,我们首先会有很多高校、外企、国内大公司,包括美国的大企业到学校来做宣讲会,也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了解公司、与公司进行联系和接触的机会。MIT本身有学校办的Career Service,所以我们作为中国学联就稍微侧重一些与中国有关系的公司。因为这在MIT本身的Career Service里体现的不多,所以我们做类似这样的宣讲会大概每年会有30-40场。同时,我们还会举办校友讲座,这是专门是为职业发展所设置的,也是在我们任内开始做的。我们会邀请一些已经工作或是刚开始工作的校友回到MIT给我们同学做一些讲座。我们请他们的目的是因为他们刚刚经历过是选择当教授还是选择去工业界工作,怎样去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这个阶段。我们找的都是比较成功的校友,他们都很成功的制定了职业发展计划,并且在MIT的这几年,自己能按照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做的。我们希望他们能把这些经验传递给同学们,并且希望能跟同学们建立起比较实在的人脉和联络关系。所以校友讲座是比较受欢迎的、比较好的活动。还有就是我们会做一些其他类型的宣讲,比如职业选择类的和求职技巧类的宣讲单纯就职业发展来说,我们主要就是做这样几类的工作,另外在配合学校Career Service开展活动。我们还主办了杰出人士分享会系列--“麻省理工说”,邀请科学,商业,文化艺术等各行业杰出人士来MIT与包括MIT同学在内的大波士顿地区青年才俊交流,拓展同学们的眼界。仅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就邀请到了潘石屹张欣俞敏洪盛希泰黄亚生丘成桐David Singer, 六小龄童等各界大咖,在大波士顿地区同学中取得了深远的影响。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左)、执行长张欣夫妇,应邀参加「麻省理工说」座谈。(记者俞国梁/摄影)
行之:邓主席有关于中国留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数据吗?
邓默:关于中国留学生就业情况,我还没听说有没就业的,就业率肯定是100%。具体的有多大比例的人去做了什么工作,我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因为在职业发展初期,流动性比较大。比如有的人想做教授,但是教授的职位并没有那么好找。他们有可能选择做博士后或者在业界先找工作,过一两年再去做教授。所以在职业发展初期,数据变动也会比较大,我们这边没有具体这方面的数据。
行之:那国内这两年逐渐兴起的创业热潮,在学校里大家有感受到吗?会影响到学生在职业上做这样一个转变去参加创业吗?
邓默:总的来说还是挺热情的。我觉得MIT比较好的一点是大家对于创业的人情是有的,而且是比较理性的热情我们现在的创业热度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里面是有泡沫存在的,不是说谁都可以创业的或者随便做个什么就叫做创业。MIT的同学最大的特长就是在技术方面,技术有壁垒的话在创业中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模仿或者是被赶超的。MIT的同学包括我本人会暗中进行创业准备,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技术积累的足够好,将来在创业的时候有自己技术上的优势。更多的人对创业的热情是有的,但是会更理性一点。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一点,也是MIT与其他学校相比值得鼓励的一点吧。
行之:技术是创业里一个先天的最大的优势,所以要想发挥好的话也是需要在时间上面稍微沉淀一下的。在做学术和进业界这两方向上的职业发展会有很多不同吗?因为做学术读PhD只是少部分人,很多人都说这过程很辛苦,你可能要尽力很多一个人很孤独的时候。你这边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吗?是怎么克服的呢?
邓默:先说孤独吧,孤独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个孤独不是狭义上的说的我没朋友,做学术的孤独体现在我不是在学习一个已有的知识,而是这个问题现在世界上可能只有几个人和我一样在研究,我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对的,我是摸黑在往前看看能不能探索出新的东西,而我们本科学习的肯定是已经有标准答案的东西。这种孤独体现在我不知道我前面的路是否是有结果的情况下我已经摸索三个月了,而且没有任何进展的时候,我在第三个月零一天的时候继续向前下去还是放弃,我继续向前可能白浪费时间还是没有结果,如果放弃过去的三个月时间就这样没有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这种孤独,这是我一个人在挑战这个。这个问题没有人会在旁边帮助你,你一个人要么就解决它,要么就失败了。主要是这样的压力跟孤独。你前面的问题问到做学术和进业界的区别,做学术总的来说你的努力跟你的物质财富不见得能成正比。目前而言,我们这个社会挣钱最多的不是学问最高的人。如果你想用学术作为你的致业,我认为你得确定你非常喜欢它。你当一个教授可能能让你生活的很小康,但可能不是大富大贵,你得真正的喜欢它才能做下去。有的人进学术界是图一个安稳,不会有被辞掉的风险。但是这样混日子,你这一辈子过得也挺没意思的。所以我是提倡哪怕是读PhD这件事,你也是要有兴趣才应该读,不要是为了读PhD而读,不要为了做学术而做学术,那样是自找苦吃,你不如去做一些你更感兴趣的事
行之:那你当时读PhD也是自己做的选择吗?
邓默:当时不是我自己做的选择,也不是家里做的选择,而是我当时本科的时候UIUC的老师们很期望我成为一个教授,我有点算是被他们怂恿着的。我在初期也没有很多兴趣,但是做着做着就会觉得比原来稍微好一些,不觉得原来自己对做学术那么没兴趣。
行之:那你会觉得美国大学的教育跟国内大学的教育中间的差距在哪里呢?因为我们知道国内大学的学生理工底子也是挺强的,但是一直也都存在着没有很多人真正享受到像MIT这样优质的高校资源,成功走上一条学术的路,你觉得中间差距在哪里呢?
邓默:我觉得首先有件事要说明一下,国内学生理工底子很好这件事是真的,但是美国的厉害的学生里理工底子好的也是有很多的,不是大家说的美国人数学都很差。只不过是他们在上高中的时候,文科理科艺术类及其他类课程学习都是被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供大家根据当时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的。所以没有很大比例的同学在高中修了比较过难的数学或物理课。虽然我们也分文理科,但是在当时我上高中的时候,有十几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大家都觉得理科好找工作,所以都去学理科。这种情况下,截止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接受的数学教育普遍比美国学生要好,但是这并不代表什么。中美教育在大学这一块,我的感觉是美国大学所有的资源都是开放给你,哪怕你是本科生,只要你想好好学,它都是开放给你的。同时,它也很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说在选课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课,相对的比较灵活。国内就是分成一个一个班,大部分学生上的都是同样的课,少量是选修课。美国这边的话,在我上本科的时候,我的必修课只占我整个学分三分之一多一点点,剩下的课是根据你的兴趣,也有一定的要求去选择的。所以你本科阶段就可以跟世界一流的教授去做科研、去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技术。但是国内,据我的了解是做的稍微差一点的。所以很多同学的基础是好的,但是在这方面还是被耽误了一些。在我看来,我觉得在美国上学的这些年对我还是有挺大帮助的吧。
行之:聊一些轻松的吧。平时休闲轻松的时候,MIT的学霸们都在做什么?
邓默:像我的话,周末喜欢喝点酒、party一下。因为我们这边查尔斯河很漂亮,很多同学会选择沿河跑步,很多同学喜欢各种各样的锻炼。有的同学比较好静,业余的时间就会比较宅,在家里就会看看比较喜欢的有意思的剧。(同学间)性格差别比较大的。(那在MIT这么宁静,波士顿又是这么安静的一个城市,你会觉得生活比较宁静吗?还是说环境有改变你一些?)没有没有。波士顿是一个很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它跟美国很多处在大农村里的学校比,还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地方。你基本上想到哪儿玩都能找的找地方,包括我们隔壁有哈佛,还有学音乐最好的学校之一伯克利,他们会有很多演出。还有波士顿是一个体育之都,今年超级碗(Super Bowl,是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也称为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胜者被称为“世界冠军”。)还是新英格兰爱国者队(New England Patriots)赢了,篮球有凯尔特人队(Boston Celtics),冰球有棕熊队(Boston Bruins),棒球有红袜队(Boston Red Sox)等等。波士顿城市很小,但是它能让人兴奋的内容密度是很大的。MIT校区和哈佛校区是很安静的,但波士顿这个城市还是很有活力的。所以不会觉得无聊的,只要自己不觉得无聊就不会无聊的。(所以其实是一个适合学术,也挺适合生活的这样一个能保持平衡的学校。)对的对的。但是因为平时很忙,所以能不能保持平衡我不知道,但确实出去玩是有很多选择的。
行之:对你来说,你觉得留学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意义是什么?除了找到了自己要做研究需要的资源。
邓默:我觉得早留学是很好的。留学对我来说是有一个机会真正让我有一些成长,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锻炼到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到美国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是要你自己来处理的。你的事务性的事,包括你情感上起伏,这些都是需要你一个人来处理的。一个你离家比较远,二来美国这边人与人之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所以这些事情锻炼的价值很大。第二,你见识到很多多元化的文化。这在上本科期间最明显,现在也是有世界各地的同学,像我又是一个很外向的人,我的很多在上本科时认识的朋友很多不是中国人,他们能给你各种各样的一些刺激,这也是你成长的一部分。你要见识到不同文化中好的和不好的地方,然后你还能坚持住自己的价值,这种情况下你才是真正的成长了。在一个很封闭的、很舒适的环境下,你不经历这些文化冲击,那样不算是真正的成长。开了很多眼界对我整个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有非常大帮助的。所以,你的性格是适合一个人独自在外面闯的,我觉得本科或者是高中出国是一个挺合适的时间的。我觉得留学的意义非常大。
行之:因为社会经常会说年轻人特别容易去寻找意义,20多岁处在一个很迷茫的阶段,大家经常会觉得比较慌张。知乎上也流行说“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慌?”你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会没有这么多的问题,因为你们做的很多项目本身已经有很多科研上的意义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去做公司白领的工作,大家会觉得生活比较无聊,失去奋斗的方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如何看待社会上这种比较浮躁的现象的呢?
邓默:首先,做科研的时候你也会比较迷茫,因为第一你不知道这个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第二有的科研项目跟实际生活比较近,但是有的科研项目目前只存在在科学价值,不太存在于应用化价值中的。我做了很长时间可能只是发了一篇报告,不会有更多的价值了。但是白领会迷茫,做科研的人都会迷茫。我现在27了,我在我比较年轻的时候也会迷茫。迷茫本身没有太多值得责怪的地方,因为有迷茫才说明你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或者是想要追求自我价值的提升,你才会对现在不满意而感到迷茫。你要是现在已经自暴自弃或者不再追求很多东西,你就不会有迷茫的心理。我觉得这本身没有什么,主要是看你怎么处理这个迷茫。关键是我感觉当你觉得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往身边看看,跟你一样的人在这个时候他们有没有比你做的好的部分,值得你去学习他们。但是很多人是处在和你一样的问题上,也都很迷茫。那么你会觉得现在的情况还没有那么坏,还是可以踏实下心来,一步步的去努力,那结果一定不会不好的。要觉得迷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要把迷茫或者是对现在境遇的不满意转化成真正的行动,而不是只是迷茫就行了。
行之:非常感谢分享!最后再问一下申请MIT的一些问题吧。当时申请的过程中有什么流程要走以及要做哪些准备才能顺利申请上MIT呢?
邓默:做哪些准备都不能保证你顺利的申请上MIT。首先呢,我仅就理工科博士申请来讲吧,因为它占了我们中国学生的一大部分。它大部分考核的是你本科时候的成绩,以及你本科时候有没有一些科研的经历。这两方面在MIT的要求都很高,有一个稍微差一点都很难能够申上。所以想申请MIT同学,如果你现在还在上本科,一方面你要保持你成绩上的优秀。另一方面你要跟一些在国际上有声望的老师做一些科研项目,要在科研中证明你又做研究的能力,也有这方面的兴趣。同时也要通过这个过程来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想读PhD。本科四年中,你做着做着科研发现自己对科研没兴趣,我建议你尽量不要申请博士。因为你对科研没兴趣,那未来六年的硕博连读你会非常痛苦的。所以两方面吧,一方面你可以为申请攒到一些经历,另外一方面可以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读PhD。我是建议本科生在保证自己课内成绩的情况下,尽早进行科研的。申请的流程本身是比较明确地,按照MIT的要求,除了正常的填表以外,你需要写一份Research Statement,要写明你做科研的兴趣点在哪里,曾经做过哪些跟这个有关的东西。如果你本科的时候没有做过科研,你也很难能写出一篇好的research statement。他们会综合考虑你的本科成绩和你的research statement,我们对于标准化考试,像托福和GRE,看的相对来讲并不是那么重。因为这些考试是一次性努力取得的成果,不太能反映出你这个人真正的长期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有的系是不要GRE成绩的,有的系要这个成绩也不会给它很大的比重的。
行之:那最后给想来MIT或者已经拿到offer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或祝福吧。
邓默:首先祝贺拿到offer的同学来到MIT,能拿到MIT的offer无疑是对你之前学习经历的一种肯定。但是来到MIT将会是一段新的旅程,希望你们可以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美中高等教育学会
宗旨
是在北美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类非营利组织,是在纽约州注册并被美国国税局批准的501(c)(3)非营利与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在美国相关法律下享受运营便利和税收优惠。它由中美两国顶尖名校校友以及专业人士、教授发起,旨在打破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为准留学生、家长以及在美留学生提供真实信息与对接高质资源,致力于帮助留学生适应美国高等教育环境、传递真实的留学生形象和声音。
美中高等教育学会同时对接政府、知名企业、美国高校核心资源,扩展线上宣传线下活动独特渠道,着重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与人才培养基地,多途径帮助国内企业政府在美招聘、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回国工作;为留学人员当地就业或回国创新创业、培养青年领袖提供便利条件。美中高等教育学会从申学到求职全方位服务留美人员,广泛促进中美教育和人文的交流。
美中高等教育学会(行之)
110 Wall Street,New York, NY 10005
Chinese-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www.CAHEI.org
www.xingzhi.or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