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晏凌羊 · 主播 | 月亮
我是通过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知道了贾静雯的名字。
作为一个金庸迷,《倚天屠龙记》的翻拍剧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版。贾静雯饰演的赵敏给我的印象深刻,因为够美,够有灵气和霸气,也比较贴合原著中赵敏这个形象。
贾静雯和孙志浩发生婚变的时候,她一脸憔悴地出现在公众视野,拉开了“离婚争女大战”的序幕。
我当时有看到面相师傅分析她的面相,只说从面相上看,她这几年会比较不顺,但她不是孤老之相,最终仍然会有稳定的婚姻。
之后,贾静雯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墙倒众人推”,有好事的媒体还一度爆料她是同性恋(事实证明这也是子虚乌有)。
再之后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她遇上了比她小9岁的修杰楷,两个人成婚,连生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幸福异常。
今年3月15日,贾静雯再产下一女“Bo妞”,并把这个消息发布到微博上。
有点意味深长的是,隔了没几个小时,孙志浩就在自己的微博上曝光梧桐妹给他的生日祝福。信中梧桐妹用英文对小妈林若亚赞不绝口:“爹地生日快乐,你人生中遇见一个完美女孩,你要好好珍惜她,因为她真的很棒!”
梧桐妹还说,爸爸孙志浩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希望爸爸永远爱着她与林若亚。孙志浩感动地表示:“爸鼻(爸爸)现在才看到你写给我的生日卡片,超级感动的!谢谢你这么sweet的祝福!Nono阿姨和我会一直疼你爱你的!!”
看到这条新闻,我第一反应竟是:梧桐妹能跟她爸爸和后妈的关系这么好,贾静雯对她的日常熏陶和教育应该功不可没。
我估计女明星当中,没几个人像贾静雯一样有过那么糟心的婚姻。
她有一万种痛骂孙志浩的理由,但争取到女儿抚养权之后,她真没说过一句孙志浩的坏话。
孙志浩是富二代,而贾静雯因父亲经商失败,从北京电影学院肄业后进军娱乐圈以维持家计,两个人从一开始就“门不当,户不对”。
孙志浩起初看中的是贾静雯的明星光环,可孙家一直看不上贾静雯的演员身份。据传,未婚生下女儿的贾静雯被孙母要求先验DNA,确认亲子关系后才让贾静雯正式进门。 
据台湾媒体报道,贾静雯怀孕期间,孙志浩就被拍到在外面“花天酒地”,甚至在贾静雯产女前一晚,孙志浩居然还被拍到酒后驾车载美女,被称为“花心男”,而这点在结婚后也未有改变。
贾静雯自己称,她自己也从不曾享受过豪门待遇:“我照顾娘家,扛起结婚前家里的贷款,但是公婆希望我不要工作,我已拒绝很多台湾的工作机会,选在上海工作就希望兼顾家庭。” 
2009年,贾静雯赴美打官司,终于争取到女儿抚养权。离婚时,还上演了一出“豪门巨贾向离婚媳妇要钱”的戏码:孙志浩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向贾静雯索要2600万新台币的赡养费。
最后,贾静雯几近艰难才拿到女儿梧桐妹的抚养权,她也同意将她拥有的二分之一上海房产产权给孙家,孙志浩放弃分配贾静雯的财产2600万元新台币。
众所周知,当年离婚时,贾静雯为避免再度失去女儿,接受了孙志浩提出的两个条件:一是梧桐妹不可参与公开活动,也不可在媒体曝光;二是贾静雯赴海外拍戏不可超过5天。如未遵守,孙志浩就会采取法律行动。
于是,我们后来看到梧桐妹出现在公众视野前的照片,都是这样的:
贾静雯有一次也在微博上无不心酸地说起这事儿。
她说梧桐妹也总会这样问她:“妈妈!为什么我拍照要遮脸?我是你女儿,为什么要把我的脸遮起来呢?我也很想让大家看见我和妈妈一起开心的合照啊!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却不行!”
孙志浩在微博晒梧桐妹写给他的生日贺卡时,有网友帮他说话:“贾静雯不也消费女儿,没有女儿谁记得她”。
想不到孙志浩竟回复此网友留言,PO出3个“大拇指”的贴图。
 两个人做人的格局,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离婚后,当如何为了孩子与当初那个伤你遍体鳞伤的男人相处?
这方面,贾静雯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据说,台湾媒体曾直击孙志浩带现任妻子林若亚和梧桐妹外出吃饭,只见“母女”俩又牵又搂,有说有笑相处融洽。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若贾静雯不够有肚量和胸怀,又如何能教育得出这样的孩子?如果她一直给梧桐妹灌输孙志浩的斑斑劣迹,梧桐妹又如何能与父亲以及后妈相处良好?
很多人认为,为了孩子不得不跟那个伤害我们那么多的前夫联系,对自己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我觉得这事儿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
就我自己来说,前一段婚姻里经历的那些伤害以及离婚本身,曾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境,但若没有孩子,我不一定会释怀得这么快。
是孩子的存在,让我能以更加温柔、谦和的态度去审视过去那段关系。也让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尽快放下过往,努力向前看,向前走。如果没有这个孩子,那些负面情绪或许会在我心里堆积、发酵很久。
从离婚那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我如何对待前夫、如何向孩子提及前夫、如何对待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关键。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到位的事情是:我从来没有在女儿面前说过半句她爸爸的坏话,而且,我也影响了我的家人,让他们也做到了这一点。
离婚后半年,我带女儿去超市买呼啦圈。
她拿着呼啦圈问我:“妈妈你会吗?”
我说:“妈妈不大会,转得不大好。”
她再问:“那爸爸呢?”
我会很客观地回答她:“你爸爸能转很多圈哦,你可以让他教你”。
虽然现在还没有跟女儿认真地聊过离婚这个话题,但在我给她做的两岁成长纪念册的扉页,在那封专门写给她的信里,我就明明白白教了她,该怎么看待父母离婚。
有一回,我跟老妈一起带女儿下楼玩,遇到小区里一个热心大姐。大姐年龄不过三十几岁,但跟我却隔了至少一代人的价值观。
譬如,她会很直接地教育我说:“趁现在还年轻,你也快点给女儿找一个新爸爸。还有,为了以后好嫁一点,你最好不要让孩子和她的父亲太过熟络。”
我没反驳她,只是笑了笑,因为我明白:两个价值观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人,互相说服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这么想问题的人,明显是把单身母亲再婚这事儿“本末倒置”了。他们把单身妈妈置于了一个“为了孩子而活”的地位,她连再婚都是为了孩子,而不是为了她自己。
如果我要找男朋友,找的是我的伴侣,而不是“给孩子找爸爸”。孩子是有爸爸的,她不需要另找。
换你是那个男人,如果一个女人抱着“给自己孩子找个爸爸”的心态找上你,你会不会觉得害怕?这跟“喜当爹”有什么区别?
即便我再去找伴侣,我要找的,也是一个真正爱我,然后“爱屋及乌”对女儿好的人。那些不肯接受我女儿,或者嫌弃我女儿跟她亲爸太过熟络的男人,根本就不可能列为我的目标群体,所以凭什么我要为了赢得这种人的青睐,而让孩子跟她亲爸爸疏远?
有一回,这个大姐跟我聊起二胎。
大姐说:“赶紧找个人,跟他再生一个呗。”
还没等我说完,老妈接话说:“难了”,然后她居然模范女儿的口吻说:“妈妈带着我,就很难再嫁了,更难找谁给我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了。”
我立马制止了老妈,然后对女儿说:“妈妈不找男朋友,不是因为找不到,而是暂时没遇到合适的。而且,即便妈妈找不到男朋友,跟你也没有任何关系呀,完全是妈妈的问题,是妈妈挑剔。
刚离婚那阵子,我妈对前夫多多少少还是心里有气的,她曾跟当时刚学会说话的女儿说过:“是你爸爸不爱妈妈了。”
女儿听了,认真地回答:“豆豆爱!豆豆爱妈妈!”
老妈自豪地把这话转述给我,本意是想说明孩子很爱我,没曾想却挨我一顿批评。
我认真地跟老妈说:“以后这种话不要跟她说,也不要逼她表态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她爱妈妈,但不一定要以排斥爱爸爸的方式来呈现。你看外公外婆都走了这么多年了,如果有人问你,你更爱他们两个中的哪一个,你又如何回答?”
我跟我妈的育儿观念相差好大,但我妈听我陈情利弊后,一般都会很尊重我意见,类似的话以后不会再说(为什么我妈肯听我的啊?因为“经济地位决定话语权”的定律在家里也是适用的)。
心理学上,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寻求认同。这种认同是基因里带来的,潜意识里指向的是:看吧,我就是你们生的。
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表态,也不能让她压抑对父母任何一方的爱和认同感。
像“你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在这个问题上你站你爸还是站你妈”这类问题,除了满足大人可笑的虚荣心和控制欲之外,对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益处。
从个人情感角度来说,面对一个曾经让我遍体鳞伤的前任,我当然是希望能“老死不相往来”的。事实上,我也从来没有跟前男友保持联系的习惯。
“分手了还能做朋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两个曾经相互爱慕、相互伤害过的人再做回朋友不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吗?跟前任做朋友,难道不会让现任伴侣感到别扭吗?你的朋友有很多,就那么在乎多这一个?又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不愿意跟已经分了手的前任再做朋友,是因为不想花心力去处理那种偶尔涌上心头的尴尬。
但有了孩子,却由不得我们这么任性了。
离婚,改变不了他是孩子父亲这个事实。不管我多么爱孩子,但母爱终究不能代替父爱。如果TA的父亲愿意爱TA,却因为我的自私、独霸欲、狭隘让孩子无法坦然接受,那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不合格。
他曾经伤害过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可恨,但我不想恨他,更不想让孩子反感他(说心里话,我是想反感也反感不起来,因为恨一个人心会累。当然,这可能跟我心比较大有关系,我真是很难持久地恨上谁)。
从个人情感上,我和他已经切割开了。对这个人,我不会再产生爱情,过去发生的那些爱恨情仇也不会再让我萦怀。
可因为孩子的关系,生活上,我不能和他切割。离婚后,我只把他当成“孩子爸爸”,一个“离异父亲”,甚至是一个全新的人。
当你的期待降到够低,当你对过往能够释怀,自然就不会因为他曾经做过什么事而觉得现在的他不值得、不配得到我的尊重。
退一万步讲,假设,万一,如果,哪天如果我英年早逝,孩子爸爸是最适合扛起抚育她的重任的人。友善对他,也是为自己和孩子积累福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妈妈(名叫“安”)的故事?她也是一个离异母亲,但她把奥巴马教育得那么好。
“我认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奥巴马这么谈起他的妈妈。
看起来,安有很多理由对前夫愤怒,因为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奥巴马父亲是个十足的渣男。
作为一个酒鬼,老奥巴马多次酒后驾车酿成车祸摔断腿,却还逼着朋友们为他掩饰酗酒的恶习;工作方面,他对待任何工作都是随随便便,还常常说不干就不干,多次被“炒鱿鱼”。
个人生活方面,老奥巴马也是风流成性,先后抛弃几任妻子。就个人修养来说,老奥巴马“每当遇到不如他的人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毫不犹豫地就会出口不逊”。
与老奥巴马不同的是,奥巴马总统却是个热爱家庭的男人,很少喝酒,随时都保持头脑清醒,并且更看重实用主义而非理想主义,以和为贵、远离争端。
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奥巴马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情,或许跟他的母亲的教育非常有关系。
安有一万种唾骂渣男的理由,但她从来没有在奥巴马面前表现过对前夫的愤怒,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爸爸的坏话。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安说的都是优点。
她对奥巴马说,他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安可能是天生豁达,所以只是给奥巴马陈述事实,也可能是希望儿子能因爸爸而自豪,所以谈的都是优点,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她的这种方式都收获了很好的结果——她说的老奥巴马的这些优点,奥巴马身上都有。
不仅如此,而且或许更重要的收获是,妈妈这样谈到爸爸,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离婚给奥巴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
他的内心不仅不必分裂,还学到了豁达,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积极的一面。
这可能是奥巴马现在展现出的乐观性格的重要缘由之一。
一些西方国家的一些前夫前妻们,离婚后两个人依然可以为了孩子在一起聚会、郊游,甚至再婚后的两个家庭都可以带上孩子相约去郊游,只是为了给孩子营造“父母都陪伴着你”的氛围,但在传统的中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你若这么干,即便你对前任已经没有丝毫爱意,旁人(特别是双方父母、七大姑八大婆)看了也会认为你想复婚,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能做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那样文明的离异男女,毕竟是少数。
很多中国夫妻有了一定矛盾后,首先想到的是忍耐。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一忍再忍”才是经营婚姻的秘诀。在人们的观念里,两个人要闹到离婚的地步,之前必然已经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了。
我们是宁可失去婚姻中的自我,也要成全一段完整的关系。我们强调的是单方面的忍耐,而不是双方的“融合”。
忍耐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心灵负担不会消失,而是在不断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而“融合”呢?
是拿我的“自我”跟你的“自我”去“融合”,我不需要你忍耐我,我们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咱逐个突破。突破不了,也不强求,咱融合得了就是幸福,融合不了是孽缘,那咱好聚好散。
这种“融合”不会让我们有付出感和亏欠感,大家心无挂碍地相处,离婚之后也不会觉得谁欠了谁,自然也就能淡然地看待已经结束了的这段关系,然后得以站在“为孩子好”的角度,去经营与前任的关系。
许多离异夫妻因为孩子的教育等问题,不得不经常联系沟通,时间一长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建立了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新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发现彼此反而比以前更加能够理解对方、谦让对方了,像半个朋友,也像半个亲人。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向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把握和对方的友好程度,也很重要。我觉得和前夫相处得像同事,像普通朋友,但不至于让人产生“暧昧联想”是最好的。
我一个朋友,刚开始跟前夫离婚的时候,曾经咬牙切齿地说希望这辈子都不要再见到他,可两个人在同一家公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可能呢。
离婚三年以后,两个人所在的部门合作搞一个活动,当时我这个朋友主动迎了上去,拍了拍前夫的肩膀说:“你怎么变得这么胖啦?这周末记得来接孩子啊。”
她的口气完全像是在跟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说话,我觉得她这是真的释怀了。
这世界上真的没有人值得你恨他那么久。不管你内心里有多少怨毒和愤恨,那个人、那段关系已经远去了,我们不能带着这种“被伤害感”“被亏欠感”“被辜负感”过一辈子的。
我倡导所有单亲妈妈尽快释怀,为了孩子跟前夫维持一段良好的关系,但我也深知:这种关系并不是靠单个人的努力可以做到的。
若是单方面就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事情,很多单妈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但需要别人配合的,有一些单妈们就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友好的关系,是双方共同经营的,所以也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孩子和TA爸爸之间有怎样的缘分,那是他们双方的事。作为母亲,永远不要将自己的喜恶、爱憎凌驾于孩子的感受之上,他们父子(女)如何相处让他们自己做主,我们大度配合就好。
生活在这世界上,我们别想着去改变别人,最多只能影响别人,但若是影响不了,能怎么办?我们只能处置自己,只能对孩子说:妈妈能为你做的就是这些了,该争取的都争取了。剩下的,就是你的命了。
很多单亲妈妈,会觉得离婚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所以恨不能要把自认为“对孩子最好的一切”都争取过来,施加在孩子身上,但其实,我觉得这种过度“焦虑”是很没有必要的。
过分夸大单亲对孩子的坏处,过度干预和控制孩子的成长,很容易陷入“爱之过甚、担心过度”的泥潭。你放轻松点,自己不把它当回事,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这算是个什么事。
那些成长在单亲家庭但是长歪了的人,或许出生在完整的家庭中也会长歪。有些锅,真不该统一由“单亲家庭”来背。
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粗暴地归因。如果你足够强大和自信,自然也就不必被几个所谓的专家说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吓倒了。
咱先“尽人事”,其他的顺其自然吧。

作者:晏凌羊,80后,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微信公众号:qiushan08。
主播:月亮,美文情感主播,月亮带你用文字诠释心情,让快乐走进心灵。荔枝波段:FM1560207。公众号:yueliang2111。
 零基础英语共读计划  
熊叔老师,钻研音标多年,拥有纯正性感的美音,以幽默精炼的教学方式行走江湖多年。
完成本课程计划,您将能够无障碍进行日常英语沟通,并能够轻松阅读原著及英文报刊文献等资料。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适宜人群  
 1. 基本没有学过英语,完全听不懂也看不懂,对英语绝望中;
 2. 需要辅导孩子学英语;
 3. 要去国外旅游或者移民,但完全无法用英文沟通的人群;
 4. 很多年没有学英语,忘记差不多了,想重新捡起来,系统学习一遍。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