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 (3月18日),“对话硅谷华人高管”再进行,应 Leap.ai CEO Richard Liu 邀请,顶级公司的华人高管 Charles Fan (范承工), David Wei (魏小亮), 和 Maggie Du (杜莘)【嘉宾介绍】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分享。200多位听众挤满了 InnoSpring,很多朋友表示一票难求只能遗憾错过本场活动,下面我们就为大家送上嘉宾分享的精华总结,欢迎收藏并转发
从左到右分别为主持人 Richard, 嘉宾 Maggie, Charles, David。
Great event with excellent host and guest speakers. From 魏小亮的司令政委论 ,Charles 的无为而治论,到 Maggie 的不要脸论,都引起了共鸣。-- Chris Liu
嘉宾的话题分享,从各个层面和角度,非常好的回答解决了在职场中大家遇到的问题,深入浅出,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分析,也有具体例子的解释,对硅谷华人不管是刚毕业的还是工作十年以上的,都很有帮助。特别是结束时的总结,鼓励大家相互帮助,越是帮助人就越有机会!-- Huaping Gu

参加多次硅谷各类 talk 活动,Leap 这次是收获最多的。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嘉宾水平很高,另一方面这种面对面分享的形式能让人近距离的了解嘉宾的思想,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收获。推荐给硅谷华人圈所有的朋友。 -- Jiannan Ouyang
针对华人在职场的挑战,近500位硅谷华人从业者给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答案:缺乏沟通能力、缺乏领导意识和能力、缺乏主动性以及中美文化差异(数据来自 Leap 三期活动问卷调查)。
第一次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在沟通能力和文化差异上着墨较多。第三场活动吸引了不少资深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有20%的参与者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根据该听众背景组合,本场活动我们更侧重于领导意识、领导才能、主动性及管理经验的分享。本期精华总结将分两篇:
上篇
- 陈年老酒,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哪一坛?
- 如何看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和失败?
- 如何 take initiative:展现主动性?
- 如何提高自己在公司的影响力?
- 如何在会议上 speak up?
下篇
- 管理的精髓在哪里?从 IC 到 Manager 的难点何在?
- 如何适应美国职场文化?
- 学习,学习,再学习
- 互相帮助的奥秘
精华总结下篇将在明日更新,请关注本公众号(leapdotai)获得推送。
陈年老酒,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哪一坛?
什么是更好的驱动力?
很多人问 David,如何才能从级别 n 变成 n+1?怎样的路径更快一些?积极上进是好的,绝对应该鼓励,但 David 希望大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将自己变得更强大,而不是费劲心思去寻找抵达近期目标的捷径。可以将公司想象成大学,未来四年你最想学到什么,四年后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为此需要学到哪些技能?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发展,能升级也好,不能升级也很开心,因为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自身水平提高了,职场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建议大家不要花很多功夫和精力去迎合公司的激励机制,只想着升职而对自身进步重视不够,是不明智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选择。
做好本职工作外加积极主动
身为猎豹 CTO 和 VMware 前 SVP 的 Charles 则以多年好友的角度,阐述了他从另一嘉宾 David 身上看到的两大优点。David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初入职场的工程师发展到全球社交网络老大的 VP,最根本的是把本职工作做好。接手的项目无论有趣或喜欢与否,尽力把工作做到超出预期,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在此基础上,还一定要积极主动。David 思想活跃,具有极高的能动性。即便很多事不是他的责任,他也会积极去做。比如在公司里召集各种活动,不仅在工作上、于生活中也尽力帮助大家成长。
不要脸、不旁观、不计较
Maggie 受作家冯唐(现国内较出名的一位作家)的人生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启发,给大家提出了她的职场“九字箴言”:不要脸、不旁观、不计较。不要脸理论一出,立马引来哄堂大笑,何解?
不要脸 - 中国人整体很爱面子,我们常常担心自己犯错,担心自己问出一个很傻的问题或讲出错误的观点。这与美国人的沟通思维很不一样。美国公司通常在大家讨论过程中寻找结论,大多数观点并不完美,但都能为解决问题做出贡献。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面子,将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把自己的贡献做出来,才能更好发现需要成长的地方,同时周围的人也能更好的帮助你。在会议上,要么发表建设性意见,要么问问题学到新东西,不然则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在美国公司,你不说就代表你没有要说的,大家慢慢会觉得你对事情没有主见,更危险的是可能觉得你对这件事没有激情或者根本不关心。
不旁观 - 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对团队也好还是个人也好,抱怨不起到任何作用。建议大家不仅仅要指出不好,还要想办法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哪怕是部分建议都比光抱怨要好得多。
不计较 - 别人成功是否就意味着我失败?一个共同的项目如果我多投入,是不是就吃亏了?在考量个人得失的时候,大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当你多做事的时候也多学了新东西,还可能赢得了同事的信任,不要总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在团队利益和个人得失之间,在个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找平衡
挫折和失败是良好的成长催化剂
挫折和失败是任何人成长的一部分。即便是非常成功的人也定经历过低谷的时候。我们延续了前两期活动的传统,让嘉宾们分享他们人生及事业中出现过的挫折,以及他们是如何从中走出来的。
Maggie 在麦肯锡时,足迹踏遍中国、欧洲、非洲和北美四大洲。有一次她在卡萨布兰卡做项目经理,由于当地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法语,她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出现了很大的障碍。但更挑战的是,她与公司内该项目的最高领导之间出现信任危机。该上司实在不好相处,有一次甚至直接将 team 写的文件扔出窗外。因为是机密文件,小组要跑到大街上将文档一页页捡回来。煎熬的坚持三个月后,Maggie 向上司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要么退出该项目,要么退出公司。付出极大的努力,局面依然没有改变,Maggie 选择了退出。过程是艰辛的,结局也是苦涩的,但 Maggie 从中却获得了两个极为宝贵的升华:第一,悟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第一次失败,失败二字就不是那么难去面对了。所要做的就是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往前跑。第二,心理承受能力强大多了,遇到再难处的老板和上级都能坚持将自己的意见说清楚。就像 Maggie 说的,自己学到最多功课的经历可能就是这些失败经历。她对待挫折正确的心态让她一次比一次强大,以至今天能在世界一流的公司独当一面。
与 Maggie 不同的是,Charles 遭遇了在自己创业的公司靠边站的境遇。1998年 Charles 开始在美国创业,从编程序开始一步步成长为 Manager 和 Engineering VP。在他认为一切在掌握中继续发展时,2001年泡沫破灭,公司的 CEO 辞职走人,新的 CEO 上任后把他从 VP 调整下来,给他安排了一个虚职 “CTO”。虽然不爽,但是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harles 不忍心离开团队,只能选择忍。但他也不是一味被动地忍,而是积极地出去见客户聊业务,以至后来找到机会把公司卖掉,成功退出。这段看似低谷的经历恰好帮助他实现了一些不改变就达不到的成功,关键还是看在低谷时,你的心态。
如何提高自己在公司的影响力?
我们做很多事情的终极目标是对用户、公司、社会有较大的影响 (Impact)。影响力在很多公司的人员升职和评估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那我们该如何能提高自己在公司的影响力呢?
David 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做决定时,可设想自己就是公司的 CEO,这样你就最可能做出对公司最有利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则会为你赢得更多尊重,进而提高你的影响力。当然,CEO 做完决定很可能就交给别人去执行,你还得按本人的职责来完成任务。第二,扩大自己的工作经历和领域,从 David 个人的例子就能看出,他进公司前三年做 infrastructure;然后转到 mobile,到现在做 growth,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学习新东西了,他就开始寻求新的机会。第三,是在他人心目中留下一个很好的 Perception。在大公司需要和很多人合作,有些时候,别人是否支持你的意见跟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要提升个人的影响力,要积极面对和管理 perception。Perception is reality。
Maggie 给大家提了两个具体建议,第一,做好本职工作,让该看到的人看到。比如一个涉及多部门合作的项目,要利用好 Review Meeting,积极争取和把握 present 的机会,让大家看到你做的事情。cross-functional 的项目是建立影响力的好机会。除了会议上向许多人展示自己以外,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多尝试。其次,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比如公司举办的社交活动中,你至少可以主动向别人描述清楚你在公司的角色,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也能为日后合作、有效地影响他人做好铺垫。
Charles 则分享了主动思考和乐于助人是怎么帮助大家提高影响力的。和 David “站在 CEO 的角度思考问题”一观点类似,大家要常去考虑做什么样的工作对公司业务和世界有最大的 impact。有的朋友刚进入工作,虽然选择不一定很多,但主动思考和不主动思考的人之间的差异,会在日积月累中越发明显。
帮助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是很不错的方法而且做起来也不难。对于想要走管理路线的朋友,愿意并善于帮助别人更为重要。吃亏是福,Charles 将之翻译成 Think big,劝大家不要在小账本上计较自己当下的得失。Charles 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自己进大公司后才学会的办法,当多数人都希望把最好的人招到自己的项目里的时候,他努力鼓励好的工程师去到对他最合适的团队。这样做当下看来自己的团队项目可能会吃亏,但是公司里会积累很多喜欢你的人,在之后的项目中也更可能帮助你,大大增加你的影响力。
如何 take initiative:展现主动性?
主持人 Richard 分享了他一位印度朋友对中国人和印度人工作方式的差别的分析。这位朋友刚开始做 Manager 时,他团队里十个人都是中国人,所以对中国人比较了解和支持。他印象中的中国人都能很好地完成交给他的任务,但对自己关联不大的事就不太关心了。而印度人则有所不同,他们中很多人对自己的领域有一定程度了解后,就积极地开始与周边同事和团队交流,寻求机会重复利用自己已经开发的系统或模块。在与他们的头脑风暴中,往往能产生新的想法,与他人一起将想法变为现实以最大化自己的贡献
知道主动性的重要性,那我们如何提高呢?
Maggie 认为主动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表现。第一,做事情;第二,整体风格。
做事要有主动性意味着不仅仅要完成任务,而要有大局观,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这一点我们一直在强调。他在看到我的模型或者报告的时候会想什么,会想得到什么结论,会发现什么新机会。Maggie 介绍在麦肯锡,大家最常常被 challenge 的一个问题就是“So what? ”要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What do I learn from what I have done?” 建议大家不要在 Deadline 前一分钟赶着完成任务,多给自己留出20分钟或10分钟也好,假设自己是老板,去思考透过数据能得出什么更有意思的结论,以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于整体的“主动”风格,Maggie 回顾自己最喜欢的员工,是那些会主动来告诉她 What’s going on 的员工,无论是有问题要请教还是有错误要弥补。这一点中国人就不太擅长,我们通常是做出了自己认为完美的方案后才会 deliver,不希望别人看到我不好的地方。但是主动去分享你做的事、做到什么程度非常重要,这样大家才能及时给你反馈,避免花很多时间做了一件别人都不在乎的事。
David 关于主动性的建议则是希望大家经常去想,怎么能将一件事的解决方案 generalize,寻找机会让更多的人从你的解决方案中受益。比如,我近半年做了三件事,解决了三个问题。除了我之外,还有别人也为这些问题犯愁吗?通过这样问,你不仅会知道你做的事是否对大众有用,也会帮助你找到机会让你的解决方案和你自己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你对这个问题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
关于主动性,Charles 则联系到了咱们的文化根源。因为中国自古是农耕文化,因此培养了吃苦耐劳、勤奋和坚毅的优点,但侧面看我们也继承了只专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基因,认为做好自己的就可以了。最近两个热词一直被拿出来对比,学渣 vs 学霸。能留到美国工作的学霸很牛很聪明,但是往往喜欢 follow instruction,主要的任务就是老师说什么,我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完成作业和考出好成绩的思维。而学渣叛逆性强很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性就强出不少。主持人 Richard 也补充到,自己以前和 USC 的秦泗钊教授聊天,他就不喜欢招收绩点为4.0绩点的学生做他的 PhD,因为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可能会相对狭隘些;在科研中,他们更害怕失败,有风险的事情就不太会愿意去做。但在美国,主动性非常重要,你不仅要完成任务,时常还要想着怎么打破规矩和惯性思维,去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何在会议上 speak up?
要增强自己的 Impact,就必须要与人交流,在会议上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对很多中国人都是一头疼的实际问题。对此,David 给出了一套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大家实践并提高。
第一,不要担心自己比别人水平低。事实上在非 Engineering 的会议上,尤其有 BD 和 Sales 团队在的时候,Engineering 的人,不管来自哪个国家,都难以插上话,这不是中国人独有的挑战。昨天还有一个印度 Manager 还问 David,在会议上要怎么发言。第二,保证自己说的话有价值。我们国人的优势:严谨,不会乱说话。这是18年教育培养出来的习惯,很难去改变,但我们就应该将这个转换成我们的优势。我平时不怎么说,但说的都是通过大脑的,都要算数。第三,有些小技巧,可以慢慢去累积。提前把好想法写在纸上,找机会读出来。会议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回头写邮件去和相关的人跟进,至少显示你参与其中。实在插不上话的时候,David 还给大家献策一个:找一个信任的朋友或者 manager,私下说好如果会议上我给你打某个眼色或手势时,你就帮我争取一个说话的机会。David 在工作中就是这样帮助自己的同事,甚至有时候在会议上直接发短信提醒同事:“你现在该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第三期精华总结上篇到此,欢迎大家收藏和转发,将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朋友!明日我们将为大家推送下篇,覆盖话题:
- 管理的精髓在哪里?从 IC 到 Manager 的难点何在?
- 如何适应美国职场文化?
- 学习,学习,再学习
- 互相帮助的奥秘
请大家关注本公众号(leapdotai)获得更新哦。
在前两期“对话硅谷华人高管”活动中,我们重点讨论了沟通技巧、美国公司文化、从印度群体身上可以学到的职场软技能等话题,大家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获取全文:
对职业规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掌控职业发展,从认识自我开始”,前谷歌高管精选实用的 Framework,结合多年职场经验,引导大家深入分析理解自己的 Passion,Strength,及各行业领域的 Demand;从此三个维度中找到最适合你的发展之路。
我们公众号还原创记载了一些中外成功人士分享的对自己人生中影响最大的精华瞬间【Leap Moment】,欢迎进入 Leap 公众号阅读。如果你觉得有收获,请分享,让更多在美华人从业者受益。
主办方介绍
Leap.ai 坚信在适当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能享受职场成功。找到一份工作对很多朋友来说并不难,但是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地方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挑战。由两位前谷歌高管创办,Leap.ai 结合我们丰富的经验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来免费为你找到最适合你的职场环境,助你实现职场弯道超车。
无论你在谋求新的就业机会,亦或是着重于现有岗位的升职、影响力拓展、学习新技术、扩展人脉,我们都希望祝你一臂之力。目前我们正与大量高速发展的公司(包括十多个如日中天的独角兽公司)紧密合作,Leap.ai 希望为大家重新定义找工作的体验:自动匹配保证面试的机会。不仅如此,在你通过 Leap.ai 申请职位成功后,我们还将为你免费安排一位适合指导你新工作的 mentor(来自你新公司亦或是同行业的前辈),为你在新职位上的成功持续助力(-->更多Leap.ai的产品和服务介绍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