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晓越
采访 | 晓越
编辑 | 江南杜
亲爱的日记本:
今天的嘉宾名字叫Jenny Zhong,我更喜欢叫她秀秀。因为她聪慧可人,又脚踏实地地实现着自己对梦想的承诺。
初到美国
1998年,七岁的秀秀跟着家里人从荷兰移民来了美国。地地道道的中国小女孩在短短的七年里就接受着各种文化的熏陶。她说她对于美国的最初记忆就是美国的牛奶怎么这么难喝,跟荷兰的真的没法比。她想念她在荷兰的朋友。可是性格开朗又直率的她却快速地交到了很多朋友。他们一起长大,一起学习英语。
在学校时因为太习惯说中文还被ESL老师要求不许讲母语。同样都是移民背景,同样的兴趣爱好,同样要克服大体相同的障碍,不仅让她和小伙伴们成为了(用她的话说) “extended family” ,当然也给了她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爸爸妈妈对她采用的是 “散养式教育” ,从小爱学什么就去学什么。小提琴,芭蕾,花样滑冰,她什么都学也什么都能学好。虽然父母没有给她设立传统式的中国家庭对孩子有的目标,但是小小的她却知道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不能让自己付出的时间浪费掉。不仅功课名列前茅,课外活动也一样没少。所以,三岁看老这句话绝对有道理。还好我不是从小和她一起长大,不然她一定是我妈口中的 “别人家的孩子” 。
与她的初次相遇
我希望你们有一个疑问就是我怎么会遇到她。要是没有的话,我这篇文章还真的没法写下去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对于残疾人事业的热爱。于是我们就用生命诠释了臭味相投的重要性。
我们相识于2009年,Boise的Special Olympics World Winter Games。当时我参与的项目的大Boss领着一个笑意满满的中国女孩走到我的桌子前,跟我介绍说 “Hey Rockie, I want you to meet Jenny. Don’t let her perfect English fool you. She’s 100% Chinese.” 于是大Boss接受到的就是一个白眼,而我接受到的是一个热情洋溢的自我介绍。当时对Jenny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才是领袖型人才。不怯场,自我介绍又充满了信息量。果然,在时隔几年,我们都大学毕业之后,Jenny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Special Olympics工作,扛起了一片天。
找到人生目标
前文提到过,Jenny是一个很聪明又努力的女孩子。八年级的时候,她在“天才班”做了一项有关于“长大后我要做什么”的作业。她没有想当科学家,没有想当老师,没有想当共产主义接班人,她选择了牧师。这个梦想的开端是她看到了民间疾苦,想象着如果她自己没有那么幸运地可以丰衣足食,她一定会孤独无助。于是她想尽她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没有如她一般幸运的人们。当然,最后她没有去做牧师。
在十四岁一次为做Special Olympics的志愿者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她的追求是想要帮助弱势群体追求人权。在2009年的那次相遇中,我偶然听到了她跟她妈妈的对话。她说: “妈,特奥 (Special Olympics) 现在有个职位,他们说我毕业之后就可以开始为他们工作了。” 我承认当时听到这个的时候,我真的是有些嫉妒的。但是转念一想,Jenny的幸运是她自己的付出得来的。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优秀毕业生,为UNICEF做过很多次的志愿者,脑中充满了无数的想法,而且她也付诸行动去力所能及地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所以她得到的眷顾我是很服气的。当她毕业真正开始为特奥工作的时候,我真心诚意地恭喜了她。而在特奥的三年,她也确实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社会影响力高峰论坛
Special Olympics Social Impact Summit
在她披荆斩棘的这三年,她的成就是很多刚刚超过二十岁的毕业生无法匹及的。首屈一指的就是她首创的“融合一代社会影响力高峰论坛”。峰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融合群体,激发智力障碍人群的领袖意识和能力,与非智障青少年一起改变社会对于智障群体的认知和态度,为智障群体的平等教育,生活,医疗,和就业权利发声。
第一次峰会之后来自三十个国家的青少年领袖就递交了66份计划书。而这些计划书也在相应的国家逐步地完善和实行中。来自菲律宾的19岁的Brina患有唐氏综合征。通过参加峰会的培训和学习和与融合伙伴的配合,回国之后,她便着手于眼科保健项目。
她邀请了一些眼科医生和专家来参加她的 “Edutainment Carnival” 。嘉年华中,她为大家普及关于智力障碍的知识以及如何对待与普通患者的差别。比如,标准的视力表只能用于有认读能力的患者。而对于很多智力障碍人士,当他们不熟悉字母表的时候,这样的检查结果就没有应有的准确性。她也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的娱乐项目供医生和专家来分析是否可用于为智障人群的检查过程中。
这次嘉年华的前瞻性和意义在当地是独一无二的,而另外65份计划也同样体现出了青少年融合领袖们改变社会现状的决心和能力。当她结束了第一次峰会之后,来纽约放假。在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她的辛苦与成就感。她说,这样的一个大项目,她居然几乎都是自己完成的。
由于经费和人力都有限,她可以说是一个一人团队。几天几夜不合眼是很常有的事。峰会期间,她也要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宜。由于很多融合伙伴和特奥领袖都没有参加国际会议的经验,她需要调动气氛,回答他们各式各样的问题,跟着他们一起把思维扩展开来。因为她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年轻的一代都不应该是辅助力量。
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把他们培养成主流群体。把他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把影响力最大化。很多的知名企业和名人,比如可口可乐的CEO Muhtar Ken,唱作人Vanessa Williams,前NBA球星Dikembe Mutombo等也看到了年轻人的潜力,积极地为峰会做了有力的宣传。于是,当她看到峰会的成功之后,她说 “我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 。
当然,她在特奥的作为远不止这些。每次她来纽约玩,都要不停地回邮件,不停地开电话会议。我有的时候看着她都觉得,如果当初是我先进了特奥工作,我的热情,毅力和能力有可能远远不及她。她说,她虽然看到了特奥组织中的不足,但是她的信念不允许她对她的工作有任何的懈怠。虽然很多时候没有足够的支持,可是她没有辜负她最初的梦想。用她的话说“I persisted!”
去Yale进修
通过几年的工作经验,Jenny意识到了,不仅仅是特奥,很多的非营利组织中面对的挑战和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都是相似的。资源最大化,战略匹配,组织动态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持。于是,她觉得光是她现在做的这些都是不够的。是的,社会需要有热心,不怕吃苦,也有想法的人。
可是能力和如何将非营利组织的核心做推广便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如果在舒适区待得太久,进步就会很慢,甚至停滞不前,这不仅仅是人的惰性,也是很多组织和企业所存在的潜在危机。于是,她决定挑战自己,申请了很多所常青藤学府,最终选择了耶鲁作为她的进修所,攻读MBA。她想要把从中学到的知识在毕业之后运用到工作中。以此来把未来将要被赋予的使命完成得更出色。
写在最后
每次与Jenny的会面都像是一次旅行。她带我走过了很多我想走却还没有走到的地方。就像是我是一只慢慢爬行的乌龟,而她却已经是能展翅高飞却不满足于她所看到的世界的鹰。我问她的座右铭是什么,她说“Dream no small dreams, for they have no power to change the hearts of men”。以此文章,与君共勉。
初出社会的我们如果一下子就找到了看起来完美的工作,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你有初衷,那就要对得起它;如果你没有,也不要觉得可悲,现在去找一个能让你努力付出的理由也不晚。在我心里Jenny是一个标杆,标杆在不断成长,我也需要不断攀爬。而你,也一样。
人生短短数十载,借彼此之眼,看看世界

知乎专栏:日记本
  新浪微博:早安日记本
关注日记本
看到生命不同的可能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