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对于名校毕业生的探讨,似乎前所未有的热烈。“优秀的绵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空心病患者”,这些听起来不乏讽刺的语汇被用来形容他们。我不能说这种提法多么正确,但事实证明,这些论调,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
有鉴于此,哈佛为首的名校掀起了对录取政策的改革,一时间各种观点又甚嚣尘上:对少数族裔的变相歧视、对善于考试的亚裔学生提高障碍、本质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等。但从整个体制和教育培养的目标来看,这种改革是必须的。


自从去年初,哈佛大学针对美国大学录取写就的一份划时代研究报告“
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
”(《力挽狂澜:用大学录取政策来激励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人和真正关注社会》)发布以来,各校联合声援,并以实际行动对其给予肯定。
(报告的详细解读请点击此处阅读)

例如:
 麻省理工学院:
可填写的课外活动从原来的10项减少到现在的4项;
9年级之后才开始的课外活动不允许再添加上去;
文书话题新增“请描述你是如何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的,可以是关于家庭、学校和邻里”。

 耶鲁大学:
可填写的课外活动只能有2项;
文书话题新增“回顾一下你曾经为家庭、社区或公共利益做出的贡献”。
而在最近,美国通用的招生系统
Common Application
宣布其 2017-2018 招生季文书题目也有一系列新的变化:


除了两个全新的题目之外,其他部分也以新的措辞形式进行了更多调整,现在共有
7 个题目
(之前是 5 个),不过字数限制仍为 650。


新增的两个题目是:
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 
描述一个让你无比着迷以致忘了时间的话题、点子或概念。它为何让你着迷?当你想要了解更多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或向谁请教?

hare an essay on anytopic of your choice. It can be one you’ve already written, one that respondsto a different prompt, or one of your own design. 
任选话题写一篇短文。它可以一篇是你过去所写的文章,文章题目不限,也可自行构思。
而从这种种动向,我们可以看出,名校录取这场马拉松式的博弈,将从形式主义的成就,逐渐过渡到发现并追寻自我,成为一个关爱他人,有所作为的人的教育本质。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这一切开始,可以回溯到前文提到的研究报告 Turning the Tide
报告写道:
今天的主流文化普遍给年轻人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个人的成功比关心别人和社区更重要……高中生普遍认为大学录取只注重他们的成就,而不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学校尽力传递他们对申请人在考虑他人和社会责任方面有重要的关注,但绝大多数学校并不看重这些……
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即便学生们和家长们收到这类信息——‘
对他人的关心和服务的确重要’
,他们也常常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对待它。

这浓浓的质疑口吻暗示了美国大学即来的招生改革,也反映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有识之士
对于越来越背离美国精英传统的功利主义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报告名为“力挽狂澜”(Turning the Tide),其中深意不言自明。如果美国高校继续培养更关注个人成就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势必与美国高等教育的理想价值相悖,而报告则希望从美国大学的招生系统出发,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价值观。


报告中所流露出的担忧,已变成了很多国家的普遍担忧,包括中国。


2008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在北大110周年校庆之际,说到: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理群教授
去年,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的文章《30.4%的北大新生竟然厌恶学习,只因得了“空心病”?》更是刷爆朋友圈,很多国内大学生纷纷表示躺枪。
在现实中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锒铛入狱的芮成钢;意气风发又惶惶然不知归处,遭高晓松炮轰的北大“才子”梁植;还有上了985/211但还是觉得空虚的复旦女生等等。


焦虑成了举国新常态。对所谓“成功”的盲目渴望,让越来越多的人如浩海孤舟,失去方向。
而在耶鲁大学William Deresiewicz教授的笔下常春藤盟校里的未来“精英”不过是一只只优秀的绵羊
他们都很聪明勤奋,似乎时刻都保持斗志昂扬精力充沛,但同时又总是感到焦虑、压抑和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理想。
他们只是在人云亦云的价值观裹挟之下,盲目而又顺从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华尔街上的金融或咨询公司。
William Deresiewicz
有个最新的调查,询问1980-2000年生的年轻人,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超过80%的人说,他们主要的生活目标是要变富有。这群年轻人中,还有50%说他们另一个主要生活目标是成名。


那么在这种变革之中,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如何应对
我可以根据变化,讲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譬如:
美国名校录取是场马拉松,是长期的拉锯战,所以你要提前规划安排,活动要有连贯性,能够体现你的兴趣点,能够体现你的个人影响力;
文书要早点写早点准备;要会讲故事,打动自己了才能打动招生官;
或者一些文书写作的小技巧:要有所取舍,别什么都一股脑往上写;可选项(Optional)一定要写上去,这个是另外一个体现你特质的点,要把握......

其实一篇漂亮的文书要怎么写就,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大抵心里有数。
但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有幸福感的优秀的人,却让很多人觉得茫然无措。

若追溯至起始,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发现真正的自己。而家长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
帮孩子找到动力和目标。


相比上辈,这一代的年轻人,总体比较缺乏目标感,不想做承诺。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内在动力较低。
但很多时候,他们并非没有动力,而是
这种动力被其他的外在动力压制与迷惑
,如果仅仅靠孩子自我纠错、自我反省显然不够,父母、教师如何能够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显得十分关键。


那么到底该如何操作呢?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
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的答案,我们可以拿来深究一下。


首先要搞清楚
目的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可以带来满足感
有些人说,我要穿漂亮的衣服,买新出的玩具,让大家都羡慕我,这些是目标,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因为它不会带给你“完成一件对世界有意义的事”的满足感
不过这种自我导向的目标也可以和人生目的并行:你学编程,开发一款计算机产品,既可以赚大钱,也可以帮助很多人探索世界,两全其美。
目的可以改变
目的可以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人生早期,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可能性,没法定下来是正常的,不用强求,但是一个目的,你至少要坚持一段时间,熬过瓶颈熬过倦怠,有所收获的时候再放弃。
人生的目的也不一定是英雄式的,美国人有这种拯救苍生的英雄主义情结,现在的中国人比较少。
大多数人都只有很平凡的目的,可能是当个妈妈好好教养小孩、加入学校家长会、或任何艺术、音乐社团等。
但即便是这些又小又平凡的目的,你也必须做出承诺、采取行动、履行义务,直到实现目标。
这样可以让你更投入这个世界、产出超乎预期的影响和贡献。


如何帮孩子找到人生目的?
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要说,要问
要避免无用的说教,大多数孩子都不吃这一套,久了还会有叛逆心,觉得你说什么都不对。要询问,问“对的问题”。有三个问题是孩子一定要自问的,缺一不可。
  1. 我对什么有兴趣?我做什么最享受?什么会让我发光(trigger the spot in life)?音乐、文学、数学、体育?
  2. 我最擅长什么?我的才能在哪里?年轻人要够了解自己天生的才能,若是先天聋哑,可能就不适合当音乐家。
  3. 这世界需要什么?世界有哪些问题、机会,可以发展成我帮助别人的所在?
在青少年阶段发展出目的感,需要花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数年,因为孩子需要不断地尝试。而父母能做的,就是跟孩子展开对话,刺激他们去思考。

一旦孩子有一点  小小的萌芽,父母就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去帮助他继续发展,要去哪种特别学校?有哪些链接、书籍或网络资源?
寻找目的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热门或冷门能衡量的。所谓「实际的理想主义」,是你经过长期观察、真心信服一个目的,但也要能够检验现实
如何引导孩子达到目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教会孩子负责任,做事必须有始有终。
要对孩子有高期待
,让他们了解,承担任何一种任务时,不要半吊子,要真正完成它,不管这件事多么不起眼。


孩子要养狗狗,你要让他知道,从此这个小生命就需要他来负责了,给它喂食,帮它洗澡,带它散步......都是他的事,当照顾小狗时朋友要叫TA出去玩,你要告诉TA:“
照顾小狗是你的第一任务,这是你的责任,做完了才可以跟朋友出去玩
。”要让孩子看到不负责任的结果,养一盆植物不浇水就会枯干、会受苦、会死。这些都是在家中可以教导的。


对我们家长来讲,帮孩子找到目的,发现自己真正想要追逐的方向,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这件事并不容易,看看时常坐在心理诊疗室哭诉空虚和焦虑的那些年轻人就知道了。但,必须要去做。当引导得当,孩子每一个选择和今后的路,不是说一定顺畅,但一定会无愧于心。
 *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