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南杜 
采访 | 江南杜
编辑 | 江南杜
18岁成为苹果最年轻的实习生之一。
20岁卡内基梅隆大学2年半内以GPA 4.0毕业。
22岁斯坦福研究生毕业,师从吴恩达
Palantir早期员工(硅谷大神Peter Thiel的那个公司)
他自己的梦想则是
做一个企业,用我创造的产品来影响世界
亲爱的日记本:
硅谷有一家神秘的公司——Palantir。这家公司也是写那本创业圣经《从0到1》的 Peter Thiel 在2004年一手创立的,这家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融了20亿美金,而它的核心业务到底是什么,在国内依旧众说纷纭。
今天的嘉宾宋师伟,在硅谷长大,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18岁作为实习生加入苹果,斯坦福毕业后成为Palantir的早期员工。他可能是别人眼里的天才,而我透过师伟,却窥探到了在计算机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移民,他们坚韧,好胜心强,最关键的是他们那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
颠沛流离的孩童时代
师伟出身于湖北武汉,典型的书香门第,爷爷是最早一代的大学生,因为武汉是航运的枢纽,学的就是造船,外公则是中学老师;到了父母这一辈,全家都是博士,父亲物理、数学竞赛都是前列,觉得学数学未来只能成为老师,故而拒绝了保送的机会,靠自己考上了彼时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成长起来,让师伟有太多机会,触碰到一些最前沿科技信息,用师伟自己的话来说,“最早的接触到了未来”。
8岁的小师伟跟随着父母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师伟的印象中,家里很早就有了电脑,而他接触的最早一代操作系统是Windows 3.1。维基百科的介绍是:“Windows 3.x家族是微软于1990年到1994年间所发行的Windows系列操作平台。其中的3.0版是第一个在世界上获得成功的Windows版本。”师伟回忆说,他再一次见到小时候家里的电脑型号,已经是在科技博物馆了。
作为第一代移民来到美国,师伟体验了几乎所有早期移民的艰辛。在德克萨斯上小学时,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跟着父母在餐馆洗盘子,在Pizza店切洋葱。这种最廉价的劳动力,也是早期移民最容易补贴生活的一种方式。小师伟甚至把它当做了一种家庭活动,每周末带上游泳眼镜就出发了。那种隔着眼镜都会留下眼泪的辛辣感,让他多年之后的今天回忆并描述起来时,依然栩栩如生。
师伟的少年时代可以用奔波来形容,在美国读书之后,由于爷爷奶奶已经搬到英国照顾姑姑家的孩子,师伟也就这样来到了英国,但小师伟的爸妈可能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师伟可能无法再具备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英国一年之后,将师伟送回了国内外公所在的一个小镇,他还记得当时是97年,香港回归、邓公去世,这些印象可能伴随着那个烧煤油灯的县城小学显得格外清晰。
就这样,一个还未满10岁的小孩子,在短短几年之内,辗转了三个大洲。我问师伟,你当时有朋友吗?开心吗?他回答,没有固定认识超过一年的朋友,那些不开心的事儿也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在国内一年的小学生涯里,印象最深的是外公在生日那天给自己做的那碗长寿面。
1997年回国在老家学中文
颠沛流离生活中的师伟,可能已经显露超出一般同龄小孩的特质,坚韧,好强。他说在国内的一年,从刚回来连字都认不全,到走的时候能写出几百字的作文。由于每次转学都要交新朋友,他对如何融入到新的群体有自己的方法。这又得回到他对电脑的热爱上,师伟描述那时电脑能让他成功的吸引到周围人,因为当时的同学们都还不熟悉电脑和互联网。
当时小伙伴们很流行玩Playstation游戏机,而家里没有游戏机的他在这个话题上完全没法融入,他自己找到了新的话题。利用父母办公室的电脑,师伟在网上找到同学们很喜欢的《南方公园》卡通片图片打印出来做成画册。画册在学校很受欢迎,甚至有同学想用零花钱购买画册里的图片。师伟的原话是“这个画册会让小伙伴觉得你很酷”。要知道当时师伟只有11岁,谷歌也还没诞生,大部分同学家里还没有连互联网也没有彩色打印机。
在硅谷长大成人
12岁那年,师伟终于稳定下来,随父母搬到了旧金山。父亲来到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医学院做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而母亲则加入了硅谷一家创业公司。那是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前夕,已经读初中的师伟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谈论创业以及上市。
初中的师伟开始自学编程,从做HTML入手,也就在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比他大几岁的俄罗斯朋友,俄罗斯小伙伴告诉师伟,未来要做一个像微软一样的公司。但两个小孩子连做什么方向都没有想好,就这样开始了他第一次似创业而又非创业的尝试,帮助别人写网站挣钱。师伟笑称,彼时的硅谷人人做着一夜暴富的梦,想着一个网站就可以改变世界,甚至愿意把活交给一个12岁的小孩子。
其实早在师伟小学五年级时,他的父亲就曾试图教他C语言编程。师伟仍然记得,11岁时,父亲给他出了道题:怎样用C语言写个能够估算π值的程序。他清晰的记得答案,并且对我这样一个程序盲解释了很久他当时的想法。可是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C语言并不“好玩”,直到初中开始自学HTML为其他人写网页才开始对编程产生兴趣。
而中学时代编程最让师伟开心的时候,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教科学的老师,得知师伟会做网站,承诺如果帮她完成一个网站,可以直接给师伟一个A。他笑称,用网站“贿赂”老师后,在那节课上,他就像王子一样,作业可以不做,老师也得敬着他三分。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师伟也进入了高中。
开启学霸模式的高中
师伟拍摄其高中的跑道
Lowell high school 旧金山地区非常棒的公立高中之一,出过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UC Berkeley的摇篮,师伟描述他的很多高中校友最终都选择了Berkeley,而人在年少时的朋友,往往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群人,师伟也不例外。美国高中读四年,在第三年时,他的最好一批朋友分别去了哈佛、斯坦福、MIT。这对当时的师伟是个很大的冲击,他不想成为朋友中最差的那个。而当时师伟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他还沉浸在跑步所带给他的愉悦里。
高中跑步的起因来源于强烈的好胜心,以及一直以来觉得自身没有体育细胞,但跑步是一件靠努力就能做的更好的运动。除了每日在学校的训练外,他开始偷偷的跑步,晚上放学回家再跑五公里,每周最多会跑100多公里,几乎每个月换一双跑步鞋。旧金山男子5000米越野赛前五名,并代表学校参加全加州高中生总决赛。
跑步之路对师伟来说也非一帆风顺,第一年被车撞,第二年骨裂了,第三年才跑完整个赛季。非常苦的一件事儿,现在如果再让他做一遍,他都不确定能否坚持下去。而当我问他最终为什么停止跑步?他说,不好好学习,一定会和朋友脱节。从那时起他在人生中第一次开始为自己而努力学习,希望可以赶上朋友们,从专注跑步到学霸,师伟告诉我,就是一瞬间的转折。
2006年苹果实习
当学霸之路打开之后,师伟说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那套方法,他可以很快速的学会很多东西,并且对已有的知识,也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从拿到Microsoft National High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Scholarship ,这个美国高中最难拿到的计算机奖学金开始,到之后两年半完成卡内基梅隆的本科课程,并以GPA 4.0毕业,并在18岁这年,成为了当年苹果最小的实习生。
Shiwei Song or 宋师伟
刚开始接触师伟,问他有没有之前比较满意的采访,他说没有特别好的,他好像并不喜欢别人给他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他还加了一句,都是工作需要。而当我见到他时,他会给我推荐自己的网站,shiweisong.com 这时的他,好像不再是别人眼里的天才,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建了一个自己引以为豪的个人网站。网站上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很喜欢摄影并且偶尔写写博客,现在的我,并不需要找一份工作,但我非常愿意去见见那些在做着很酷的事儿的人。”
在Shiwei Song个人网站上,放着师伟诸多程序中的一部分,第一个就是TestElf,一个到今天为止都在每月产生利润的公司,以及几个早期的App项目,最后一个部分是他的学术论文。师伟说过他的所有的作业都是用LaTeX写的,需要多花20%时间,但他的完美主义就是让他愿意多花这样的时间交出一份比任何人都优秀和高质量的论文。
Palantir工作照
而在宋师伟的世界里,他被太多人标榜为18岁成为苹果最年轻的实习生之一,20岁从美国凯耐基梅隆大学2年半之内以GPA 4.0毕业,22岁斯坦福研究生,并且完美错过了Facebook的几千万美元,Palantir早期员工,课程格子和Here的联合创始人/CTO。
遗愿(退休)清单
但我能感觉到师伟的内心,除了最理性的那一面,依旧住着一个感性的Shiwei Song,这得从师伟的遗愿(退休)清单开始讲起。师伟说他现在就在准备着自己的退休清单了,他不想等到自己都走不动路的时候才去做这件事儿。以下是愿望清单的一部分(括号中为笔者点评,非师伟口述):
1. 首先得有时间(这可能是现在最奢侈的一个东西)
2. 至少有一些钱(这个对师伟来说,不会是一个问题)
3. 做一些对自己有成就感的事儿(这个应该放在第一位)
4. 学一门乐器,现在正在学尤克里里
5. 去山上住一个月,把滑雪技术提高到比较专业的水平 
6. 学会写“好”东西,譬如从回答好一个知乎问题开始
7. 把一个游戏玩精,而且必须是竞技游戏,自己并不想做一个人民币玩家。
师伟最后加了一句,我并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但享受所有人认可自己的成就。
从全世界路过,选择停留在北京
当师伟以实习生角色进入Apple 之后,他的整个人生,都开启了快车道,师伟被分配到iPhoto项目组实习。在这里,他第一次学习如何与拥有上百程序员的团队一起工作,第一次领悟到如何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师伟在苹果总部实习时,也是苹果公司即将推出iPhone的同一年。乔布斯以及苹果2007年第一款iPhone的发布都给师伟的人生规划带来很大影响。“在苹果实习之后,我就想好了我的未来不是留在学校,而是做一个企业,用我创造的产品来影响世界 。”
本科从卡内基梅隆毕业之后,师伟又回到了他的家乡,旧金山,并且进入了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斯坦福,师从近几年来在国内大红大紫的吴恩达Andrew Ng,并且,又一次GPA 4.0 毕业了。
斯坦福毕业典礼-和高中老师合影
斯坦福之后,师伟作为早期员工,加入了Palantir,这真的是家非常酷的公司,Palantir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局, FBI, CIA等。传说中Palantir提供的情报分析最终帮助美国击毙本拉登。不过Palantir对此总是三缄其口,不承认也从不否认。我好奇的问师伟你对Palantir是怎么定义的,他说是家大型咨询公司,承接几十亿美金的项目。在Palantir的日子里,师伟说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解除了他对大公司的神秘感,就如同他描绘一开始进入苹果时,最惊奇的事儿莫过于自己并不是那么惊奇。
和师伟对话的整个过程,能清晰感觉到他对自我的一个不停歇的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不过,他说在Palantir学到的东西越来越窄,开始对现状感到恐惧而离开Palantir,在一个公司呆了十年,但很有可能回头一看发现没做什么。师伟毅然从Palantir辞职,并且回到了他认为的全球创新的高地,北京。
回到国内的师伟,作为联合创始人和CTO加入了课程格子,一款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国大学生都在使用的App,而当把课程格子扶上正轨之后,师伟那种自省精神又一次在问自己,课程格子在产品成熟后的下一步是否和自己CTO的角色还匹配,这样的一次次自我拷问,诞生了现在的齿轮易创。这家公司目前有十几个人,为企业提供产品咨询和技术开发服务。
师伟希望齿轮易创能够改变开发外包市场现状,但其实把任何一个非标行业标准化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外包”就像当初的“黑车”一样是一个口碑很差的市场,这条路必然不会很轻松;但任何事情大概就是做最坏的打算,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他列出了在中国,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譬如人力成本低,科技普及高,劣势是他的人脉资源没有那么多。但像师伟这样绝对理性的人,既然想好,就算刀山火海也一定会去闯一闯,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人生短短数十载,借彼此之眼,看看世界

知乎专栏:日记本
  新浪微博:早安日记本
关注日记本
看到生命不同的可能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