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今天是1月31日大年初四,全美各地的春节庆祝活动还在热闹进行中。在美国的农历新年庆祝渐成气候、新春文化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现在就来说说这背后的故事。
如今全美几大华裔聚集城市,年味儿越来越浓。在南加州,春节庆祝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想必很多小伙伴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里,逛市集,看晚会,亲朋团聚其乐融融。
那么,你是否知道是谁一直在教育层面推动农历新年在加州的发展,甚至尝试立法让亚裔学生可以在春节放假回家吗?
其中重要推动力之一是,这对中西合璧的夫妻。
美国中文网 付政 摄
这一对夫妻搭档有些特别,丈夫夏乐柏(Bob Huff)是前加州参议会共和党主席、前加州参议员,妻子何美湄是致力于华裔社区义务工作的华裔实业家和慈善家。
在洛杉矶华裔社区的活动上,总能看到夫妻俩活跃的身影。今天他们给我们讲述这个中西合并的家庭是如何为推广农历新年在美国的发展作出努力。
接纳与融入精神 推动农历新年庆祝 
谈及为什么要在加州推广农历新年,夏乐柏强调了“接纳”与“融入”两点精神。在加州成长的生活经历,让他对接纳新移民以及新移民的融入都有更深刻的体会与关注。
我在加州长大的时候,最大的外来文化影响来自于拉丁美洲裔的人,现在也是这样,拉丁裔的人口比白人人口要多。但我们还有很大的人口增长是来自亚洲国家,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农历新年是一个重大的庆典,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泛太平洋地区移民过来的人来说,在这里庆祝农历新年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国家对他们的接纳,帮助他们融入。
身为移民的妻子何美湄则补充道,华人来美以后会发现,在美国教育系统里并没有很多东方文化的教育内容。过去这几年一直都在提,中国要将中国文化走出来。
经由我先生的努力,加州的教科书今年改写,把亚裔农历春节的风俗习惯写在加州的教科书里面。所以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可以说是一大步。
这些年,夏乐柏一直为推动农历新年庆祝,推动新春文化传播而努力。他在州议会的行动大致归纳如下:
2015/02 加州参议会全票通过
 夏乐柏提交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SCR10)
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的
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
2016/02 
夏乐柏提出的SB616提案在加州参议院通过
加州教育法中指定农历春节为「重要的节日」
2016/09 加州教育厅批准修改公立学校小学教科书
决定源于夏乐柏提出的SB616法案
新教科书介绍包括亚裔农历春节
以及农历春节对亚裔社区重要意义等内容
遗憾的是,夏乐柏决议案和提案均在参议会以全票通过,在众议院仍未闯关成功,一直被搁置。虽然目前加州学生还不能在春节期间放假,但可喜的是,教育部已同意修改教科书,把农历春节的习俗写到加州的教科书里,让身在美国的孩子们也能学习到这个亚洲传统节日。
多元融合家庭  助推文化包容理解
事实上,夏乐柏与何美湄结合的美满家庭,就是多元文化接纳与融合的最好例子。这些年,在妻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位“华人女婿”对春节以及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红包,饺子,“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这些传统过年习俗和新春吉祥话,夏乐柏都能快速一一道来。
采访当天夏乐柏打了个红色的领带,何美湄穿了一身紫色的衣服,何美湄打趣说他们的新年着装有“红得发紫”的意思。
美国中文网 付政 摄
作为一个中西合并的家庭,夏乐柏和何美湄说他们在平时的生活里没有什么的文化冲击,但夏乐柏在刚接触到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时也会有些小不解。
“我从小就被教育说要把盘子里和桌上的食物吃完,我也因此经常在和中国人吃饭时感到为难,因为只要你还在吃他们就会不停地给你夹菜。但我以前从来不能理解为什么你不能把那盘鱼肉吃完。”夏乐柏笑着说道。
在何美湄向他解释了“年年有余”的习俗后,夏乐柏才养成了不把鱼肉吃完的习惯。 而收红包也成为了家里孩子们最快适应的习俗,就像圣诞节一样,孩子们最喜欢他们能收到东西的节日了,夏乐柏说。
美国中文网 付政 摄
农历新年是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亚州国家会庆祝的节日,而加州是全美亚裔人口最多的州。夏何夫妇不仅让自家孩子从小庆祝春节,也希望更多的在美亚裔小孩能通过节日学习到他们的传统文化。
正如夏乐柏和何美湄强调的,在美推动农历新年的庆祝,重在“接纳”与“融入”。这也是美国精神奥义所在。不仅仅在推动亚裔新春文化之上,这一精神还应当被推及到更深更广的领域。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