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份职业规划,基本上什么年龄、到什么行业、什么职位、什么级别、几岁结婚、几岁生孩子,全部都规划好了。

一方面,如果真的都按这个时间表实现了,这人生该有多无聊啊。
另一方面,我们都不是上帝,怎么会知道所有的事物都会按照你的意愿来进展呢?
这不叫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的误区
职业规划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很多人对职业规划有不少认识误区,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误区1 理想至上:只要有理想,就不用规划
——但是,职业是由市场机会决定的
这个误区的第一种表现是,远大而模糊的职业规划。有理想是好事,但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模糊。比如说,你的理想是创业,不想打工。但是,你要创什么呢?需要做什么准备呢?甚至于,创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呢?这些如果都没想过,其实很难达成。
第二种表现是对下一份工作充满幻想。主要原因是对现在工作的不满意,寄希望于下份工作。比如说,你现在是做技术的,觉得收入不高又不够有趣,所以想去做金融。但是,对于金融的工作具体是什么内容,完全没有概念。
以上两种类型,其实都是不切实际的,这些所谓的理想,并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规划目标。职业机会并不是我们里脑袋空想出来的,它是由市场决定的。当我们有一个想法时,需要更多的去了解信息,比如行业特征、工作性质、招聘要求,包括整个市场的饱和度,以及你的背景、能力,等等。如果我们职业规划的理想不能与市场结合、与机会结合,那这个职业规划就是理想王国中有拖延症的职业规划。
误区2 努力至上:只要埋头苦干,就会有好的结果
——但是,最大化自己的优势,才会有好的结果
有这种误区的人,忽视了自己能做什么,而一味追求想做什么,表现为经常看鸡汤,给自己打鸡血,而且每天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这么努力,一定能达到目标。可是,如果自我认知不清晰,对自身的优势与短板缺乏客观的分析与判断,结果就是用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优势进行比拼,在竞争上对自身来说,其实很不公平。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就会更有针对性,也能更快地达成目标。
误区3 职位至上:只规划职位,而不规划职业
——职业成长是长期的,必要时可以慢下来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我们称之为超理性的职业规划。
比如我自己在面试时,会问面试者对未来的规划,通常谈的会是希望三年做到经理,五年做到总监,八年做到CEO,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职位规划,并不是真正的职业规划。抛开这种规划的可行性不谈,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会导致自己过于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其实会对一些机会视而不见。
拿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咨询顾问来说,他非常努力,想要比别人更快地升职到项目经理,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就会挑选项目,挑一些容易出成绩的项目,因为有利于晋升。最终虽然也升到项目经理位置上,但是却面临着很多不完善的能力,因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却忽略了自身真正的积累。而这些积累不足,在今后的成长中很快暴露出来。
有时候,在一个位置上多积累,未必是件坏事。当你职位低的时候,别人对你错误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但是一旦上去了,承担的责任多了,是不容许你犯错的。
另一个积极的例子是,我的客户里面有个国企金融行业的CEO32岁,非常年轻。在谈到他的职业发展路径的时候,他说他每次转折都是意想不到的。做业务做得非常好,却被选去做领导秘书,想要出国锻炼,却被指派到政府机构里,身居高位的时候,却又突然被派出国。他一度以为自己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了,正准备跳出体制内的时候,却正好有一个机会,做了最年轻的CEO而因为他的丰富经历,使得他对很多领域都有所了解,比那些一条线往上走的人,多了很多综合能力。
其实职业发展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但是只要不是跟你的目标完全相悖,其实就是有意义的。不一定笔直往上走就是好的,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需要有一定的积累。
误区4 忽略危机:着眼现在,对未来缺乏危机感
——但是,稳定可能是最大的风险
追求稳定的状态,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个人选择。但是,所谓的稳定需要定义清楚。比如,稳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工作时间比较固定、少加班、少出差、收入稳定?还是人际关系单纯?定义清楚之后,你才会有目标。当然,如果说我们的稳定是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那可能是有些不切实际,即便你现在恰好实现了,但这种稳定也不会是常态,一旦发生变化,你的风险承受力是比较低的。
我曾经遇到一个国企的老总,他的企业属于一个半垄断的行业,效益还是比较好的。在聊到员工职业发展话题时,他并不建议年轻人毕业就进他们公司,虽然这工作起点高,行业好,收入不错,工作也非常体面,但是压力不大,年轻人进来时,工作的状态也是不温不火的,学习进度成长进度也是比较缓慢。虽然收入比较高,但这并不是由能力获得的,而是由行业本身的垄断获得的。如果政策发生变化,企业就会面临生存压力,年轻人在外面的竞争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你在一家企业里不温不火呆得时间太长了,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改变了,而且你觉得,任何的改变不一定比现在的更好。这种时候,其实你更应该有危机感。因为这说明你对职业规划、职业变化都没有准备好,但是变化是常态。
稳定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风险,使我们失去了应变的能力,没有办法保持竞争力,稳定把我们消磨掉了,也把我们禁锢掉了。
误区5 忽略价值:忽略价值提升,只关注职业的表层
——提高软实力才是硬道理
忽略价值是说,对职业规划的理解比较表面的,只是基于自己的想象,看中公司名气大,企业的前景好,或者是行业好,或是薪酬待遇高等。选择一些比较好的行业,希望留在这样的行业里,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行业带给我们本身的发展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是这个行业本身不错。
如果在行业里面并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速度,反而这些光鲜的外表成为一个负担了,那么这种价值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最重要是看自己能力是否会得到提升,软实力才是根本。因为市场的规律是,为更有能力的人付更高的职业发展机会及薪酬待遇。
误区6 忽略生活:把职业与人生和生活割裂出来
——职业是人生的一部分
通常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并不一定非常关注生活部分,而且有的时候会觉得生活拖累了职业发展。其实,一种工作方式也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所以工作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无论工作太忙或是太闲,都存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问题。
所以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忽视我们所处的人生阶段,要跟现在的人生阶段相匹配。比方说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是否要在家带孩子,是否要买房子,像这样生活中比较重大的一些阶段和因素,我们是不应该忽略的。
在做职业规划时,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才更加容易坚持,不太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误区7 忽略资源:以有限的眼界看问题,不顾别人的建议
——有时候你需要一个摆渡人
忽略资源的通常表现是,自己在苦思冥想,不得要领。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不是思考和规划,而是要走出去,收集信息,听到更多的声音,见到不一样的世界。这有助于打开视野,打开思维,也会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信息,来看我的理解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客观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人,他都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战斗,比方说小扎,他善于组建导师团、从前辈身上汲取经验,这已经被视作他能够从程序员转型为公司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能力。
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时我们需要一个摆渡人,一个合适的了解你的导师,一个良好的圈子,一个专业的平台,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专业的职业生涯教练也能协助你进行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教练在国外非常普遍,他们有专业的行业、职业背景知识,了解职业环境并有效提升职业素质,能为学生提供具有深入性、实践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练技术目标导向性极强,往往能够直指问题的最根源。扫描图中二维码,了解WinWin Academy卓越职场项目。

千万不要以自己有限的眼界来看问题。
误区8 忽略执行:以为规划完了,就一切都好了
——一万小时定律;再喜欢的工作也有厌倦的时刻
这是一个太常见的现象,成功总是依赖于日复一日不断的实践,我们通常还没等到这个实践积累到这个程度,我们就受不了了,于是我们下了一些判断:现在的工作不适合我。
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是需要积累的,需要等待突破瓶颈的那一刻到来,很多时候我们发现频繁的跳槽、见了很多的世面,但是并没有很多的成长。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积累还不够,我们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瓶颈,还没有看到这份工作的真正核心,我们就已经放弃了。
一个再好的规划不执行不实施,它也没有任何的效果,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上的改变。
所以呢,我们一个是需要积累,第二个是我们需要开始去做。
原文作者:孙圈圈

30年的人力资源服务经验
定制化的职业生涯培训
跨行业跨国界的精英导师
独家雇主网络推荐实习、工作机会
WinWin Academy, 你的海外理想职业,近在咫尺!
点击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s://winwin.academy,马上注册成为我们的学员吧!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综合资讯。
©2016 WinWin Academy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