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刚到委屈。明明自己付出了许多,可对方就是浑然不知,只能再继续默默忍受。而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你不把问题说出来,对方怎么可能知道?千万别奢望别人都活在你的脑子里,有话要直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说一句话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说两句。 - Mr. V
1
中国有句老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说的就是,胡乱使用小技能是没有前途的。
还不如攒着怒气值,
直接释放大招,一举击毙敌人。

可是小不忍会坏大事,忍太久就不会坏事吗?
很多时候就该是一句话解决的事,
我们偏偏爱忍着。
忍很久,忍到怒气值早就爆表,还要垂死坚持。
活的累吧?
该!
2
前两天,我听小西抱怨她的一个朋友。
小西和朋友吃饭,
两家餐厅面对面,菜系相同,评价相当,
但是一家排队一小时,一家直接进。
小西说自己要饿死了,可朋友非要吃排队的那家。
小西特别委屈,她觉得难受的不是多饿一个小时,
而是朋友完全忽视她的感受。
“我都跟她说过我饿了,可我问她想吃哪家,她还是坚持排队那家肯定更好吃。”
然后呢?
“我就陪她等了一个小时啊!”
我同情地看着小西。
她大概觉得身边每个人都要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无边的关爱心,
他们会轻轻握住她的肩膀说,不,我知道你不开心。
还是快醒醒吧。
明明想快点吃饭,为什么不提议直接去吃另一家?
宝宝委屈但是宝宝不说”的下场就是:
哦,爱说不说。
3
生活里,因为拒绝直接沟通而遭罪的例子真的太多了。
你以为这是别人的故事,可它其实就发生在你我身上。
跟你们说说我那位老美室友吧。
第一次见面我就发现了我们的不同。
我搬来了我的行李,
她搬来了她20年的人生,
散布在大小不一的23个布袋子里。
她的人生就这样横躺在我们的公用地板上。一躺就是一个学期。
我的床上会长出她的衣服,
在我的书桌上总会找到她毛茸茸的木梳。
多少次我想把木梳直接甩她脸上:
你丫能不能行了?!
脱口而出的却是:
“这是你木梳吧?给你。”
她不开窗,我就偷偷的开窗。
她不爱干净,我替她默默收拾。
她不带钥匙,我折回寝室给她开门。
因为我总幻想着有那么一天她能自己幡然醒悟,
然后感动地对我说:
“原来你为我做了这么多,我真不应该。”
她当然没醒悟。
所以我不开心的,
是我为我的忍耐设计了一枚荣誉勋章,
可是没人颁发。
或许有些人注定是“第一最好不相见的”,
但要我现在去评价当时的我,四个字不能再多了:
纯属自找。
4
这个道理很简单。
你的怒气值满了,
你不发动大招K.O.对手,
却等着对方赞美你不杀之恩,歌颂你的仁慈。
结果是必然的:
对方不会赞美你,还会顺带把你K.O.。
不要妄想整个世界都回荡着你的画外音。
谁也不是你,也没谁有义务像你心疼自己一样,去照顾你的想法。
就好像我不会突然去关心我室友的化学成绩一样,
她也不会感受到我每天打扫屋子时的怨气。
没有人住在你脑子里。
谁要去揣测你的怒气值达到了百分之多少。
5
事实是,
我们都爱装大度,装随和,装无敌。
总想去演一出“我自岿然不动”的戏码。
你要是真牛逼,就装到连自己都买账。
否则,还不如直接点,
承认自己就是个有棱角,有需求,有情绪的人。
所以说生活里,
多甩一些小技能去避免怒气值达到临界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得太多,说的太少,
注定会增加生活的难度。
我的室友知道我讨厌她吗?
她只以为我特别随和还爱干净。
小西选择排队的朋友以为自己在做一道两家餐厅吃哪家的选择题,
却不知道对于小西来说,
这是一道关于“她在不在乎我的感受”的20分小作文题。
有话就直说,有矛盾就去解决。
因为每一次我们选择忍着不说,都相当于在身上多背负了一块无谓的重担。
你再累再委屈,别人都感受不到。
当你终于忍无可忍,他还当你一言不合就拉黑。
要学会为自己争取。
否则受劳挨饿、不被重视也是天经地义。
“我不管这会不会占用你复习考试的时间,这里是公用区域,把你的破烂撤走。你要帮忙可以叫我。”
“过了熄灯时间你能把耳机戴上吗?读读宿舍守则吧。”
“我饿的不行了,咱们要不今天将就一下,试试另外一家。”
“下次吃饭能不能我来选餐厅?因为你选的全都在你家附近,我不想再跑这么远。很累的。”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也需要被别人配合。
可要是连直接沟通的勇气都没有,哪里来合作,哪里来磨合。
没人照顾你,你要自己照顾自己。他们听不见你,你让他们听见。
做个大人,有话直说,拉长个脸给谁看呢。
有话?直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