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美国,澳洲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稳妥」的留学地,竞争不激烈,生活也惬意,似乎来这里读书会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发展轨迹。
但是,对于澳洲的留学生来说,安逸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追求的诗和远方吗?
在本期的《逼格Talk》中,正在澳洲国立大学就读的方艺霖和苏潼和我们分享了她们的留学心路,一起聊聊她们对于澳洲的印像。

对的,她们就是录制了两期留学生辩论的辩手哦~
想看辩论视频,戳这里

点击观看视频

热情友好的澳洲人,
待久了似乎忘了还有冷漠的存在
方艺霖:
我们澳洲的首都堪培拉读书,但这却是一个小城市,大多数人非常的热情友好,而且遵守规定。比如过马路的时候,即便你还没有走到人行横道的地方,司机远远的看到就已经会停下让你先过了。路边随便找人问路,都会有人很热情的回答和帮助。
第一年住在学校宿舍的时候,舍友是澳洲本地人。见面第一天,她的父母也来了,带了很多当地的特产送给我。平时聊天的时候也会经常给我介绍澳洲的风土人情,以及她个人的趣事和看法。真的觉和国内的朋友没什么区别。只要语言上可以交流,人都很好相处。
苏潼:
确实在澳洲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友好,说话也比较客气。习惯了以后偶尔回国经历一些不友好的事情就会觉得特别的意外和难受比如有次在国内的地铁站取票的时候,虽然自己已经很客气的和售票员打招呼,希望她帮一个小忙,把票递过来。但是对方却连给了两个白眼,这真的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应。
多元文化,带来的不是冲突,
而是对每个群体的尊重
苏潼:
说到种族歧视,至少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里真的感受不太多。澳洲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除了早期的原住民,现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移民,大家都和平友好的生活在一起,并没有美国那里那么明显的社会冲突。但是肯定还是会有思想比较顽固的人存在,只是觉得没有那么多。
方艺霖:
小的冲突有过一次。大概是凌晨4点左右,我在宿舍里睡得正熟。有一群男生从club喝完酒回来,就顺着走廊一个个的敲房门恶作剧。我一下子就被吓醒了,觉得很害怕,就好像有人在砸我的门一样。于是我立刻给宿舍保安打了电话。他们也马上查了监控,派人上来对整个楼层和宿舍进行了检查,同时也安慰了我。
苏潼:
其实在堪培拉读书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有安全感的。即便作为留学生,我们也得到了很好的关照。因为在我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总是可以找到地方,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上,有能够伸出援手的人,所以我们不会那么的害怕和无助。
缓慢的生活节奏,让人又喜又忧,
你要的诗和远方是怎样的?
方艺霖:
澳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生活节奏比较慢,很悠闲。但是在就业竞争上还是会有压力,因为在澳洲没有移民的话想找好的工作比较困难(打工不算哦~)所以会有不少学生想通过学移民专业、卖身给雇主、嫁给当地人或者投资创业等方式拿到绿卡留下来,就是因为看中这里安逸的生活,适合把爸妈接来养老
苏潼:
和其他很多国家的留学生交流比较之后,会发现澳洲真的是生活节奏最慢的地方,待久了不免觉得有点无聊。之前认识的一个德国朋友说,他觉得在澳洲的时候感到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与人聊天的时候觉得特别的空洞。他说在德国的时候与朋友聊天,从诗词歌赋到政治实事,能聊的话题很广,也聊得非常尽兴。但是来了澳洲以后,觉得朋友之间的对话无外乎生活的琐碎,总是在谈论吃什么。
所以身边很多中国留学生会觉得待不下去,觉得这里太无聊了,发展的可能性太少,觉得以后读研和工作一定要去美国,认为那里的平台更广,机会更多。惬意的生活可能适合一些人,但是我觉得世界的未来在中国,我想要在年轻的时候哪怕吃点苦,也要多拼搏一下,多出去闯闯看看
文化碰撞不可避免,
不想被边缘化,只能变得更加包容
苏潼:
当家里说,你就呆在澳洲别回来的时候,又会觉得,这里怎么会有中国好?自己还是会想家的。但是每次假期回国总会有种陌生感。感觉留学生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虽然对国外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没有完全的融入当地的生活;偶尔的假期回国又会觉得与国内的生活脱轨了,很多新鲜事物都不知道,人也会觉得有点疏远隔阂。就好像在两种文化之间飘荡着,但是没有归属感。
中西文化的碰撞在异国恋里体验的会很明显。比如之前说的德国朋友,交往了一个中国女友。有一次上街,女生嫌包重,就想让德国男友拎包。结果男友说,既然你不想拎这么重的包,那么拎出来干什么?拎包这件事是你自己的business,为什么要强迫我去做你应该做的事?结果女生觉得委屈,两人大吵起来。当时的感觉就是居然这么小的事情也能吵起来,那相处要多累?异国恋真的没有电视剧里面描绘的那么美好,在相处中一定会遇到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方艺霖:
但是这也不是不可调和的。如果情侣之间的文化包容性比较高,比如也见过女生是很小就移民澳洲,男生又特别喜欢中国文化,这样的组合其实在中西文化的兼容性上就会做的比较好,所以平时里相处的很融洽
是成为落脚点,还是继续探险,
留学对你意味着什么?
Queenie :
同为澳洲国立的毕业生,又是留学心理程的主创,在听完方艺霖以及苏潼的采访后,也想说说自己的留学感悟。
相比于美国,澳洲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比较「稳妥的」留学地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申请比较稳妥;生活安逸人民热情,社会比较稳妥;移民利好华人势强,定居比较稳妥。所以,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去澳洲留学都报有一个想要在那里落脚生根的想法。
但是,留学的意义仅仅在于找一个好工作然后移民吗?移民以后呢?在那里的工作生活会开心吗?
澳洲的生活节奏很慢,读完书留下来,可能有人觉得适合养老挺好的,但也会有人觉得是浪费青春不值得
想到最近国内刚热播完的电视剧《小别离》,三个来自不同阶级的家庭都想让孩子高中就出国读书,不管是为了躲避高考,缓解家庭矛盾还是谋求更好的发展,家长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国外就是诗和远方,只要去了就能解决眼下所有的苟且。
送我们走上留学路的家长期望的是一条确定的成功大道但是,真正走在留学路上的人知道,这条路上充满了不确定最后走向的是成功还是平庸,谁都说不好。
留学,到底是为了一个可以看得到的终点奋斗?还是为了能重新设置起点而拼搏?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为此感到迷茫,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交流。
留学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我们与你同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