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四季中我最讨厌的莫过于冬天,什么冬季恋歌之类的,完全是思密达编剧躺在家里开着暖风编出来的。
  真正的现实是,纵然你长着一张韩剧女二号的华丽脸,也得穿着离时尚最远的厚裤袜、保暖内衣,极不情愿地从衣柜深处捞出臃肿羽绒服,在大街上颓废颤抖地蹚着,冻冻索索毫无气质,并为自己年华已去,与“大学时零下十五度还坚持穿丝袜小短裙的勇气”艰难告别。
  所以,在冬天开始之后,我给自己最好的放松,便是窝在家里,安安静静暖暖和和地看看书。
  铲一点保存已久的普洱茶叶,泡一壶喝了就忘记自己吃过肉的茶水;点一盏酸甜莓果味道的香薰蜡烛,在跳动的小小火苗中安静下来;开着加湿器,让屋子里的干燥褪去一些;放一张纯音乐的碟片,最好有点法式的小浪漫和小调皮在里面。
  最近事务性工作很多,难以静下心来钻研深刻晦涩的大部头,所以案头放的几本书,都属于趣味性较强,也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推荐给大家: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蒋勋
  这本书从封面到装帧、内页设计我都格外喜欢,书内涉及到的一些经典的雕塑、绘画作品还被我拍了照,保存在手机里时常调出来看看。
  这种史论类的书籍,最怕枯燥艰深,满目堆砌年代线和专业名词,所幸作者是蒋勋先生,用他代表性的语言风格,柔和亲切地娓娓道来,如《细说红楼梦》一般,悠悠迎面,既舒服又记得住。
从史前时期人类童年的创作,到古埃及、罗马、希腊各个地域、分支的创作,再到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我是对照着发黄的《高中地理考试地图》,一点点对应着去找人类创作的生命线。
  这是非常诱人的探索过程,你会被人类生机勃勃的创作欲望、以及在与大自然的亲子关系中锤炼出的审美进步而感动到哭。
  其实热爱这本书,除了满足好奇心之外,完全是因为我真的不想每次坐十几个小时飞机,飞到一个让我欢腾的美妙国度之后,才遗憾地发觉,那么珍贵的逛博物馆机会,却被我使用的那么浅薄。
《包益民与大明星聊什么》
包益民

  这本是朋友推荐我看的,推荐原因是,这是“理想国”出的书啊!(理想国,请把广告费打到我支付宝)
 这本书集结了著名时尚杂志PPAPER创刊以来,对全球50位顶级设计师、建筑师、时尚编辑等大咖的专访,他们生动地谈起自己的从业经历、审美趣味、甚至工作生活中的小坚持、小癖好,实在而有趣。
  虽然人物各美其美,但有些共同点:他们都是极有主见、个性极强的人,而这份自信与能耐,更是日积月累汲取各方能量奠定的底气。
  需要扩充创意维度、对设计、时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阅一下。
《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林欣浩

  唉,如果你这辈子打算碰一碰哲学的话,可以通过这本来碰。
  话说,你这辈子怎么可能不碰哲学呢?难道你甘心让自己对哲学的认知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前复习教程么?
  谁说的“女人学哲学,既伤了女人又伤了哲学”,这种直男癌思维我就不吐槽不舒服斯基了。女人不学哲学的结果,轻到搞对象不知所措,婆媳吵架不能自圆其说,大到无法正确教育子女,进而引领这个世界上升,你说严重不严重呢?
  作者用贱不拉几吐槽的调子,梳理了有意思的哲学家们,一派如何与另一派怄气,此大咖如何费灯熬油地想要打翻彼大咖的饭碗。
即便你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头快乐的猪,偶尔也不妨看看,痛苦的哲学家们是如何折磨自己的。况且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哲学问题,一点都不晦涩,离你一点不远,它们通通是让你头疼的生活难题的高级配置版本。
《西藏生死书》
索甲仁波切

  别一看仁波切就想歪,或者就退避三舍了。这本书衷心推荐给那些,成年以后经常被生死问题折磨神智的有心人们。
作者的写作宗旨是:愿此书能成为生者、濒临死亡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
  他的文笔让我魂颤,字句平实的就像挚友盘腿坐在青灯之下,于禅房花木深中探讨天人生死之道。
  珍贵的是,作者借用自己做临终关怀的经历,讲出了不少颠覆我们常人生死观的观点,他用另一个视角讲出对轮回、死亡的看待,会减轻我们因未知而附着的恐惧。
  在这里我必须引用书里的一段话给你们看,“如果人们丝毫不信这一世之后还有来世,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多加考虑。目前我们已经创造出一个残暴的世界,这难道和我们的死亡观没有关系吗?”
  至于是否真的有轮回,人的灵魂是否真的能脱离肉体而存在,我不多说,大家可以去看看著名纪录片《生死与轮回》。我的观点是,宗教永远只是个人的精神选择,你可以选择不信,但盲目的排斥和敌意是一种愚蠢。请莫要夸大人类现阶段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对天地万事抱有一丝敬畏之心方有退路。
《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死沉死沉的大厚书就不说了,心理学系的北大校友良心推荐,是入门的经典教材。这些年越发体会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懂点心理学何以处理好自己的生命关系。
现阶段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情绪的、交友的、与父母的、与伴侣的,多数其实都可以自我调节,只要你懂点潜意识与显意识的联系,原生家庭与现实存在的瓜葛。
 别轻易求助别人,谁也不靠谱,还是看点自救之道吧。
《重新发现社会》
熊培云

这本书可能是“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理性分析版本。看看作者笔下对“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分析,以及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带给我们的启示,会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为何能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重新出发?公民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国家和社会构成?”等一系列话题。
一直欣赏熊培云对政治、经济、文化的真知灼见,这一份思辨力斐然的精神档案值得细细品读。
  不小心又写多了,还有2本读来轻松的书,也是我的飘窗读物。
 一本是《我的第一夫人们》。

  是白宫花艺师写自己在从业的几十年里,和历任总统夫人交往的各种小故事,从她们的穿衣品味、个性特点,写到白宫的生活方式,像手工糖果一样甜而缤纷。(今儿评论区前5名留言者,我选1位送她一本)
还有一本是我的好朋友,著名美食作家雯婷茜子的畅销书《指导女人一生的美丽日记》。

  里面满满都是她的养生、膳食心得,尤其是在怀孕、坐月子时如何用汤品来保养自己。我最近照着她推荐的一些汤品来抚慰自己忙碌的神经。
  好了,以后每个月推荐一些正在读的好书,约不约?
(ps:我也时常在微博上激动地赞扬一些好书、电影和护肤品,也会谨慎地吐槽一些不怎么样的,这事儿你还不造么?)
作者:余点

Queen主义创始人
微博:@Miss余点
 品牌合作及内容合作

请联系微信:740499622
本文为Queen主义原创,转载请于文首标注如下信息:
作者余点,转载自公众号:Queen主义(ID:Queenzhuyi)
简介:Queen主义,为数万女孩服务的女神修炼顾问和励志平台。
 回复“1”查看:女神榜样系列,深度专访;

  回复“2”查看:王牌栏目“达人咨询室”

  回复“3”查看:万人训练营,平凡姑娘变形计;

  回复“4”查看:精品书影全撒网

  回复“5”查看:真人真事大调查

  回复“6”查看:心水好物,淘宝店铺最推荐

  回复“7”查看:线下活动,club

  回复“8”查看:余点原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