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Queen主义原创,转载务必联系我们!
  我是个嘴角自带口水痣的宿命级吃货。去过那么多地方,印象最深的永远是当地美食街;和同学怀旧,一起吃过的美食是搜索回忆的关键词;大学报志愿,挑了个和吃关系最近的生物专业;选修营养课破例坐前排,借书买书养生美食类是首选;和小美女大美人吃饭,最热衷打听她们的养颜食谱……
  我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与”人如其食”这条规律高度吻合:小时候,炒菜炒到厨房冒白烟的麻辣呛风格让我每月都要扁桃体发炎;大学时不吃感光蔬菜、戒酱油的清淡饮食使我黑妞变白皮;月经期间喝杯豆浆,小腹开启洗衣机般的高速旋转甩干模式;缺铁性贫血的我减少牛奶摄入量后,血红蛋白值也慢慢趋于正常……
 可见,西方人宣讲的“You are what you eat”和东方人秉持的“药食同源”都是智慧的结晶。
  直男癌课代表李敖眼中美女的五大标准是“瘦高白秀幼”,我觉得靠饮食便可改善8成(除“高”外)。身边会不会吃的女生已经显现出外观分水岭了。我越发意识到----饮食,决定一个女人的质地。
  以下是亲身经历,用事实说话:
坐标:西南 
 出生到高中毕业
  小时候我的饮食标签是:准点吃饭,无辣不欢,无肉要掀桌,腌肉、垃圾零食、重口味等没少吃。以至于每个月的扁桃体发炎比月经还有规律。那时年纪小,看不出饮食对颜值的影响。
当时奠定了受益一生的天使好习惯,如三餐固定没有肠胃疾病,不吃宵夜再胖胖不到哪去,蔬果粗粮摄入丰富还算营养均衡。
坐标:长三角
  大学时期
  上大学初期,我还把辣椒酱打包进行李,麻辣零食也是西食东输,很快我就尝到恶果,不长痘的我开始长些小粉刺。更可气的是我不知从哪看来的土方,说每天饮用鲜姜蜂蜜水有美容奇效,践行半个月之后,脸颊发痘,我也成功拿到当年的作死成就大奖。
  脸上挂痘不能忍,于是我大二开始第一届饮食整风运动,誓死要养成最小清新的味蕾。
为了实现“不长痘痘+痘过无痕+我也要像江南女子那么白”的愿景,当时我做了这些事情:
1、戒辣椒:江浙本来就不吃辣,只要我把家乡带来的辣椒酱扔了就行。
2、戒酱油:食堂打菜挑颜色最柔和的,免酱油是我的点餐后缀,点菜时主动争取点个清淡的。
3、戒油炸:生化老师告诫我们,如果每天去校门口吃 “小高油炸”的话,三十岁等着长老年斑吧。吓得我把以前爱吃的油炸里脊、油条关进小黑屋。
4、戒零食:担心太多零食和食品添加剂体内三大物质的循环代谢拖后腿,于是远离零食。多吃几块饼干感觉身体水分被吸干,吃完方便面后闻到嘴巴的余味都自我嫌弃,超市里瓶装饮料做作的甜味让我觉得生理不适。
 5、白天不吃芹菜、香菜等感光蔬菜,定期拎着保温杯去买学校附近买银耳汤、薏米水之类。
  改变饮食习惯并不难,当时受了几颗痘子的刺激便清除了多年的饮食陋习。
  因为我尝到饮食清淡的甜头:很少长痘(偶尔长颗生理痘),痘印淡到可以视为腮红;扁桃体的发作频率降至一年一次(春节回家时吃辣又犯);活生生白了好几个度。
  每次放假回家,亲朋好友都夸江南水土养人,拜托,是我大天蝎整套严格入口管制的结果好么?
坐标:珠三角
  工作奋斗时期
  这个阶段主要是外食族,一是加班狗确实没时间。二是吃在广东美食轻易击穿了我的心理防线。
一番调整后,整风运动2.0版如下:
1、不管工作怎么忙,任务怎么紧,到饭点就点餐,争分夺秒地垫肚子,就算边看屏幕边吃饭,趁咀嚼时敲键盘,取的也是两权相害里的轻者,千万别饿出胃病,身体是本钱,切记。
2、美食诱惑难挡,之前严苛的忌口标准有所软榻,但我还是死守清淡的底线不放松。
  一般情况,早餐多数是多加生菜、不加酱料的肠粉,中午是有人文关怀的广式快餐,一碗蒸米饭Q弹飘香,一碟青菜清新爽口,一盅煲汤滋补养生,一盘主食根本不够吃。晚餐尽量选择各种生滚粥。周末去吃些精致养颜的茶点。
3、广东饮食文化中的煲汤、糖水对女性皮肤真是恩赐。月经后喝点四物汤或者其他补血汤水,觉得阳光太毒就煮薏米水狂饮,有事没事玉竹猪蹄汤喝着玩。
  自己成为或结交煲汤小能手,会让你的肤质改善很多。
4、常吃午饭的餐厅被爆有潲水油,被停业整顿,这道霹雳刺激我一有时间就自己做饭,我对微波炉加热的隔夜饭心生排斥,就用保温壶装着熬好的浓粥和水煮蛋做午餐。
  办法总比问题多,以前公司的一位大美女同事这么干:头天把菜洗净切好,第二天早起半小时,做好饭菜后,到公司直接放在茶水间的开水壶顶上,中午吃也不会凉。
5、粤式饮食里会涉及很多药材,多掌握常见食用药材的药理作用,找机会咨询医生营养师,细心观察自己的体质变化。
  不能盲目进补,月经期间避开寒凉的药材。
坐标:东北工业基地 
生活稳定期
  工作和生活都稳定了,现在我的早餐和午餐都被食堂承包了,顾好晚餐就行。这段时间我以综合调理身体为主,不再挑食,要解决上一阶段贫血、胆固醇偏低等历史遗留问题。
 1、自己做饭,平均一周五次,下班直奔菜场,购入新鲜食材,不在冰箱储存蔬菜和肉类。
2、煮饭时加些糙米和燕麦进去,菜谱通用版:几片肉片+蔬菜+黑木耳+新鲜辣椒炒熟即可,总之五颜六色就对了。
  天性爱吃辣的我由于不长痘不发炎开始得瑟,但是我只吃新鲜辣椒,调味品和辣椒酱很少放。主食偶尔会入乡随俗地换成馒头,感觉之前细细的发丝也变粗了。
3、一定要有豆浆机,周末早餐或者懒做饭时,就根据身体状态搭配五谷杂粮榨成米糊,流食质地易消化,营养物质丰富,对身体极好。
 4、做好贫血患者的自我修养,黑五类经常客串在米糊里、豆浆里、肉汤里。如果你和我一样是缺铁性贫血,需减少乳制品的摄入,多吃点红肉、桂圆、樱桃等救星食物。
5、自己做饭千万不能沦为黄脸婆。少爆炒,多清蒸、炖煮。炒菜时武装到牙齿起来,佩戴口罩或者铁面罩,穿上长袖。
  我曾目睹过一个美丽少妇炒菜时戴着浴帽,说怕油烟污染发质。刷碗的场合,先把手洗干净,抹上手霜,带上手套,速战速决。
  我亲身见证了饮食的力量------肤质、唇色、口气、身材、健康、精神状态甚至头发粗细,都是平时摄入的饭菜零食的精准映射。
  进入体内的食物,消化代谢后的产物,将构筑我们身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原料不好,注定我们的肤质、体质也是豆腐渣工程。而且年纪越大,食物沉积作用就更显著。
上述以时间轴的形式穿插了很多我饮食革命的“术”,这些年来因地制宜、量体为纲的饮食习惯也让我悟出一些“道”。
1、专家、医生、营养师、百岁老人的观点时常自相矛盾甚至大相径庭,大可不必纠结于吃酱油会不会变黑,柠檬水该什么时候喝等公说公有理的迷思。我觉得只要不过量、不挑食、尽量吃天然有机食物,避开人工深加工食品基本差不多了。
2、人皆凡人,偶尔嘴馋时多吃、错吃后别太过悔恨,避免情绪上的次生灾害。两分伤害则三份弥补,比如吃了膨化食品,就多吃点高纤维食物;喝了甜饮料,精制主食就别吃;吃了加工类熟食,赶紧补充富含钾的蔬果。
3、我无法准确说出健康有节制的饮食对一个女人变美的贡献是百分之几,但在美食泛滥的时代,一个能始终聚焦自我的健康管理,忍住口水管住嘴的女人,肯定有着出色的自律能力。想必在作息规律、运动健身方面也能自控不放肆。
4、“当你饥饿时,吃天然食物,当你饱了之后,就别再吃了。”
  建议大家把卡梅隆迪亚兹的《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的这句话,一字一字亲手敲进wold里,纸张方向调成横向,把字体设置成黑体+初号,神圣虔诚地打印出来,充满仪式感地贴到厨房门上,并深深铭记在心。

  记住,人如其食,好自为之。
作者:梁爽
逗比体质的文艺女青年,立志成为一个信息量大,自制力强,多才多艺的好姑娘。内外兼修,与君共勉。
  回复“1”查看:女神榜样系列,深度专访;
  回复“2”查看:王牌栏目“达人咨询室”
  回复“3”查看:万人训练营,平凡姑娘变形计;
  回复“4”查看:精品书影全撒网
  回复“5”查看:真人真事大调查
  回复“6”查看:心水好物,淘宝店铺最推荐
  回复“7”查看:线下活动,club
  回复“8”查看:余点原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