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好几个人问我,最近许晴可是被黑的很惨啊!对于她在“花少2”的表现,你怎么看?
  我第一反应是那个笑话:新闻记者问老太太,燃放烟花爆竹这事儿您怎么看?老太太冷淡地说,我怎么看?怎么看?爬上窗台看呗!
  为啥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呢?因为我觉得没必要那么较真嘛。要么是洪流巨浪一般地捧,要么是铺天盖地去黑。我们早都过了那个“爸爸爸爸,电视上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年龄了对吧。
  娱乐节目就更不必太认真了。暂不论真人秀视频动了多少剪刀,导演的手有多厉害,是否能反映完整情况。成熟的观众都知道,成人的世界里不存在“一个真相”,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所以,我们早该对这个世界抱着敬畏之心,别用“想当然”去揣度任何一件你并不真正了解的事。
  更何况,即使在网络虚拟世界里骂人,也是输出负能量的形式嘛,你以为你只是发泄,骂骂更轻松。其实你内心再怎么着也动怒了,只是你意识不到而已。生活对我们每个人已经够残酷,何必还要给自己添堵呢。 

  说完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我再说说我对许晴的看法。

  很早我在微博上发过对许晴的看法。我觉得她很美,很娇俏,年轻有活力,活得非常自我,注重精神世界,骨子里浪漫文艺。

  这次花少2的节目我也看了,我的评价是:1.她非常不适合上真人秀节目。2.如果选择上了,那么她可以有更好的行为选择。

  针对1我想说,大千世界不仅是因为迥异的山川河流而精彩非凡,更因为形形色色的人而格外好看。我们生活的丰富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接触到个性、命运、形态完全不同的人,而倍显有趣。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样,不乏味么?
因为“我没见过她那样的,我不能理解她,大多数人不像她那样”这种原因,而排斥甚至辱骂一个人,是精神文化程度发展远远不够火候的表现。
  更何况,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大大小小的硬伤,这种局限性是我们每个人的痛,也通通经不起放大。如果把你拎到镜头前待一个月,全国人民翘首观察,你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除非你是影帝。
  在花少2里,许晴的哭让我看到的更多是难堪,这种难堪不仅属于她个人,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被放在那样的环境中,我的个性和集体旅行这件事产生了极大的不融合,我该怎么办?
  再全面发展的人,都会有并不那么适合他的生存环境,都会遇到与自己个性冲撞的境遇,况且“自私、自卑、懦弱、胆小、自负”这些缺点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完整”,没有人可以幸免。个性的伤疤让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吃苦,无人幸免,这从宏观的角度讲是值得同情的,你我概莫能外。
  针对2我想说,生活中有很多困局是我们“不行也要上”的。不为表现出一个更好的姿态,仅仅为了让自己更顺当不尴尬。
  既然选择了继续加盟集体生活,我相信许晴应该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暂时降低自己的标准,多在意别人的感受,把团队的气氛放在个人满足感的前面。说白了这也是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聪明行为。
  从成长环境和个性来看,她不适合参加团体的真人秀节目这谁都看得出来,但既然选择了,不如把这份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碰到的“难受”当做宝贵的体验和经历,让自己对人对事的感受更宽阔一些,也未尝不是好事。
  当然,这一切依然不是为了“演出一片和谐”,更没必要“让观众高兴”,只当是为共同加盟的几个无辜旅伴付出的一点体谅之心吧。
  最后想说一点非常个人化的想法。其实我在看许晴的时候,会有很复杂的感受,总结起来可能更多的是“悲”这个字吧。
  因为我在想,只要不伤害到别人,电视机前的几乎每个人,都是那么地渴望纯粹地做自己。随心所欲,张扬自我,避开一切不喜欢的人,躲掉所有不舒服的事,拥有几个灵魂伴侣,让自己浸泡在高纯度的空气和爱中。
但我们最终还是被生活磨成了一个圆球,种种原因决定了,多少场合我们要硬着头皮上,多少不情愿的浅表寒暄我们要张开嘴说,多少心里看不上的人还得日复一日地交往。我们每个人都真的很累。
  我们辛苦地奋斗,为的是在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之后,能给自己兑换一些自由。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的自由,想跟谁交往就跟谁交往的自由,想出入什么场合就出入什么场合的自由,对自己好的自由。
  而这一切,我们知道在真人秀以外的许晴,是已经享受了好些年的。所以我只能说,我很羡慕她,而她的样子,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在经历生活的残酷之前的样子,或者说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没必要把这种状态和具体的某个人挂钩,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极致的悲苦和极致的幸福,它们不出现在你的视野里,却依然存在。而你,只能操纵自己手上的那副牌。
  所以非要说感受的话,我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大多数人的“必须忍耐”而感到心疼以及遗憾。我们的个性在和“社会生活“的磨合中,流了很多血,最后磨出了老茧。我们降低了好多要求,我们习惯性地对人失望,我们开始用圆滑的样子保护自己,不偏激不冲动不说重话。这是必经的,但值得高兴还是遗憾,你说得清么?
  所以,“人何必难为同类”,我们营造出这样一个大环境,既要互相取暖,又要相互体谅。比如永远别拿年龄说事儿,如果你说30岁就该生娃,50岁就该认命,60岁就该苍老,那我只能说你对“人”的认知太简单幼稚,对人的关怀太苍白羸弱,你的五官勾勒出的世界也太贫乏。
  一切针对人的贴标签和划杠杠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在即是风景,每个人的正确与否,自有生活去品评并给予反馈,或奖励或惩罚,我们最能掌控和修理的只有和自己的关系。
  感谢每一个在你生命里登场亮相的人,或美或丑,至少丰富了你的眼睛。况且,这世上懂得宽容的人多了,总有一天你也会因为别人的宽容而受益。
作者:余点
Queen主义创始人
专栏作家
微博:@Miss余点
  回复“1”查看:女神榜样系列,深度专访;
  回复“2”查看:王牌栏目“达人咨询室”
  回复“3”查看:万人训练营,平凡姑娘变形计;
  回复“4”查看:精品书影全撒网
  回复“5”查看:真人真事大调查
  回复“6”查看:心水好物,淘宝店铺最推荐
  回复“7”查看:线下活动,club
  回复“8”查看:余点原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