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0:00-21:00,超人气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唐露老师,会教给小主们如何《巧用香气提升女性魅力—用香的重要性,超出你的预料!》。
开心地买了1瓶香水,幻想着会上演闻香识女人的戏码,第二天却发现电梯间都是这个香型,real心塞~
听唐露老师讲——怎样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香气,如何把握前中后调,不同场合用啥香,费洛蒙这回事儿,有些时候真的可以自己调控。
你已经错过了姨妈期如何变美,落下了小v脸打造术,这个课........
快扫码进入直播间啊

生无可恋的周一,给小主们带来一篇高效时间管理的文章,你有没有爱上我~我~我~
(不要唱!)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强迫症晚期的患者,阿颜常常会压抑不住体内旺盛控制欲的洪荒之力,偏偏生性又爱折腾,想做的事情太多,恨不得一天48个小时,所以在时间管理方面尤其显得锱铢必较。


平时浏览网页,看到“时间管理”四个字就两眼发光,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管它黑猫白猫,抓来试一试再说。


这就意味着,市面上很多新旧版本的时间管理法,凡是看起来略微靠谱的各种小技巧都亲身尝试过。
咳咳(敲黑板),现在跟大家聊聊,在实际操作中那些非常出名,却名不副实的时间管理用户体验。

首先,在我的理解之中,接触过的时间管理法大致可分为三个版本。


 1.0 时间管理

就是最传统的,列出僵化死板的时间表,硬性规定哪个时间段做哪种事情,将一天可支配的十几个小时分割成更加碎片的时间段。
某些强迫症患者(如我)甚至会将时间精确到以每15分钟为单位,设定无数个闹钟提醒自己。
这样做的后果是
: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延迟结束或者未能及时开始,连带后面所有的任务计划都需要推倒重来,分分钟让人崩溃。

 2.0事件管理

这个是现在传播得比较广泛的时间管理方式,简单来说就是
依照轻重缓急列事务清单,从最重要的任务入手逐个击破。

其实将这一个时间管理方式列入“亲测无效”名单着实有点委屈,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
每天早上花几分钟时间写一个当天的To Do List,对于理清工作目标,掌控整天的工作节奏都非常有效。


然鹅,它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一切都是以你保持在最佳状态为大前提。

人吃五谷杂粮,情绪偶尔也坐一下过山车,若是碰上状态不佳,身体不适等常见原因,想做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一言不合就想静静,我就是静静。



所以这时候每一个Deadline 和未完成的安排会给自己带来负担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温馨提示:此法应取其精华,需要酌量使用。

  • 鼎鼎有名的番茄计时法

关于“番茄计时法”,我们先给小伙伴们做个科普,这是来自百度百科关于该词条的介绍:
番茄工作法指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钟响起,然后短暂休息5分钟,每四个番茄钟多休息一会,然后继续下一个番茄钟。
咋一看,这个计时法设置得很科学,劳逸结合非常人性化,所以当初在看到后便兴致勃勃地马上尝试。
然鹅,是的,转折来了。
想必大家都有刚进入学习工作状态很High的时候,却碰到有不识趣的人冒昧来找你聊天,迫使你中断手头上的任务倍感懊恼的经历——
对,这个小番茄就是那个不识趣的人,而且还是你自找的。
要知道每进入一个深层的工作状态是需要时间过渡的,按照这个番茄钟的方法,等于将整块时间切割成好几个碎片,让你反复中断,花时间进入状态,中断,花时间进入状态的无效循环,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或许对于某些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的童鞋们能发挥作用,但于另一部分人无疑是低效的。
而且!对于一个身兼拖延症的病人而言,每次极短的休息之后再进入工作状态,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好伐?一天之中要打多少次鸡血,才能应付得了四五个“番茄钟”的“重新开始”? 
于是5分钟间歇的休息喝杯水溜达一会变成了15分钟,再后来休息时间无限拉长——这时候有个完美主义的小恶魔对我说:今天的计划已经不完整了,不如明天重新开始?
网络上很多小伙伴对这个番茄计时法推崇至极,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大概是每个人脾性不同,所以操作起来效果也不一样,大家还是需要多多尝试挖掘,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
嗯,好了,吐槽时间结束了,那么这篇文章就到这里……

等等,听说调戏完不给方法论的都是耍流氓,说好的3.0时间管理法呢?

 3.0精力管理

这是在偶然的时机发现的一个新理念,行动派如我立刻搜索相关内容,找到了美国作家洛尔等《精力管理》一书,吸引到我的是它的简介:
“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时间管理已不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努力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我们上紧了发条,却彻底垮了。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我们所能调动的精力却非常有限。”
时值前一段时间身体倍感疲惫,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困倦到连每天三杯黑咖啡都无法拯救混沌的大脑,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大堆To do list 越写越长,所以看到这个方法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在这个时候恢复精力才是最重要的,任何管理方法都白搭,不要强求。
有些人通宵熬夜做出来的方案往往比不上精力充沛时候三个小时的工作质量,没有产生价值的努力不值一提,不要耗费体力做无用功来感动自己。
这个阶段,休息,调养,运动,要想火焰高首先要添柴,此为大前提。
书里有几个点让我感触很深,阿颜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好,给大家划下重点:
1)是冲刺,不是匀速慢跑
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有些人习惯性早睡早起,清晨的安静时光状态最佳,有的人往往夜深人静才会灵感如泉涌,所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自己的节奏,在精力充沛时候冲刺式完成,尽可能多/重要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段处理。
状态不佳时候允许自己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因为在前一部分往往已经超额完成工作量,所以不必有心理负担。
张弛有度,才是维持一根橡皮筋弹性的最好方法,而非时间平均,任务平摊的死板计划。
我个人比较高效的时间是上午,在同样多工作量的情况下,如果上午快马加鞭完成大半的任务,下午就会变得特别轻松,甚至还能争取相当长的缓冲时间休息好,下班后仍有余力去健身房,或者看书学习寻求自我提升。
相反,假如上午稍微懒散或有事耽搁了,任务堆积到下午就会非常紧张,甚至要额外加班才能赶上进度,回到家已经累得生无可恋,别说运动和看书,晚饭都不想做倒头就睡。

2)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请勿滥用
为什么拖延症难治?因为人类贪,馋,懒是天性,要违背天性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非常困难,需要打鸡血,消耗意志力的事情。
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在此处较劲过度耗费了意志力,在别处难免后劲不足。
包括曾经的我都很希望自己是一个能分毫不差执行时间表的人,但是毕竟人有七情六欲,加上外界因素影响,很多事情都不能100%掌控,在很疲惫或者麻木状态下,再优质的计划都不起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放过自己,在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中适当放手,交给他人代办或者降低要求。
原谅自己偶尔的不作为,因为消极情绪会成倍地消耗你的意志力和精力。
同时为了减少做一件事前期的困难,要顺势而为,比如从稍微容易的小事情做起,获得成就感后慢慢累积,再接受更大的挑战。
但,节省意志力就意味着可以得过且过,怎么开心怎么来吗?并不。
节省意志力又保持战斗力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它成为习惯。
如果每天6点起来读书是你需要花费极大意志力才能办到的事情,那么尝试着用一个21天或者更长时间,每天比昨天早起15分钟形成习惯,直到每天6点醒来成为你新的生物钟,无需闹钟提醒,单凭本能就能轻易醒来。

3)仪式感:重装自己的身体系统
我自己倒也挺惊讶在时间管理中也需要用到仪式感,(仿佛已经听到群众的内心OS:哪儿都有你~)但是,细细看完,收获颇丰。
这是《精力管理》一书中关于一位知名运动员的例子:伊凡·伦德尔,此人远不是他那个时代身体素质上最有天赋的网球运动员,但是他曾连续5 年位居世界排
名第一位,经过分析,他的优势在于他建立的日常惯例。
比如,除了运动员需要严格遵守的训练,饮食和作息外,在球场上,在比赛期间,他依靠另外一套仪式让他保持注意力集中。
包括在比赛前想想全部的要点,每次走到底线发球时也遵循同样的几个步骤:用他的护腕擦一下额头,用球拍的拍头敲敲 他的脚后跟儿,从口袋中抖出木屑,拍4下球……
在这个过程中,伦德尔在重新调整他的精力:排除分心的事,让他的生理系统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开始重新投入,为他的身体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做准备。
实际上,他在给他体内的计算机编程。时间一到,仪式就自动运行。
记得有读者问过:有些时候没办法拒绝紧急事情使任务中断,那么有什么办法在忙完紧急状况后迅速调整好状态进入原来的工作中。
刚好这一点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用清晰的行动来划分工作生活,或者两个不相同的任务之间切换,用仪式感重装自己的系统。
设定一个工作模式,不论临时任务中断还是在最初,一旦相同的程序开始,就能迅速进入状态。
比如落实到具体生活,我会在上班时间开始的时候,结合事件管理当中列待完成事项的清单,明确当日工作内容和目标,然后启动我个人的工作程序:
去洗手间洗杯子,冷水清醒一下手臂和脸颊,冲一杯黑咖啡,喝几口苦涩的咖啡——这意味着我的工作仪式自动运行中,往往能够轻易屏蔽外界的嘈杂,进入深度的工作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林林总总的时间管理小技巧,有待研究和发掘,小主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时间掌控经验。
时间它最公平也最无情,
所以对于时间,我始终怀有虔诚和敬畏。
你如何度过一天,就如何度过一生。
作者:静颜,Queen主义编辑
微博:静颜Rachel
Queen主义
女性励志与生活美学品牌
微信ID:queenzhuy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内容及商务合作
微信:74049962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