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否已经遇到生命里的那个人呢?
在他拥抱你的时候,你感觉仿佛从来没被拥抱过。
在他一言不语地凝望你的时候,你好像从来没被这样倾听过。
你以为自己已经刀枪不入了,可见到他就放下防备了。
你以为自己不会快乐了,但他一句话你又活蹦乱跳了。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确实有这样一个人。
那我真是为你……
……和你生命里其他关心你的朋友感到抱歉啊。
2
小L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作为她的朋友之一,我都很少看她有快乐或是自在的状态。她总是在不满,总是在惶恐。不是抱怨工作繁重,就是哀叹身体欠佳,求人安慰。
知道她神经纤细,我们总是尤其照顾她的情绪。见她大半夜的分享一首悲怆的情歌,就会主动关照她最近的情感生活;若她梨花带雨地出现在我们房门前,哪怕是大半夜,也能备上好音乐和充足的餐巾纸,随时欢迎。
只是那一次,或者应该说又一次,她例行公事般地在和我们哭诉了大半个晚上自己失败的感情和飘渺的前途。最后,她擦擦泪水自怜自哀地吐出一句:“除了他,从来没人懂我的脆弱。”
我当时真的笑了。
你的脆弱我们一览无遗,只是我们的关心你好像总熟视无睹。
3
有些人总在无意间夸大了自己的苦楚,再把它炫耀般地兜售出去。
仿佛自己“无坚不摧”的外壳下藏着的那颗柔软脆弱的心脏终于被人窥见,不甘又无力。仿佛别人的生活都是简单轻松,只有自己的苦楚最难道尽。
他们可能总幻想自己是一个巨人,跌跌撞撞地行走了一路可最终还是撑不住倒下来,感天动地一般。
有事没事的,喜欢编辑一些故作深沉的朋友圈;或是听了首抒情的民谣就怔怔地看着一朵云哭了,觉得那字字唱的都是自己,然后又更加觉得难过:原来身边人懂自己的程度竟不如一首歌深刻。
其实歌曲评论里的999+早就向你证明了,多的是有同感有共鸣,和你一样会苦会累的人。谁苦过谁,谁好过谁,又怎么说得准呢。
4
可有些朋友就是这样。
你好心好意听他诉苦,设身处地为他考虑,他却总嫌你领略不到他话中真谛,说白了就是你“不懂他”,肯定只是“敷衍他”。
一次两次或许还好,久而久之,你热乎乎的一颗心也被他晾凉了。
.
其实我一直很想对小L说,你的痛苦和脆弱真的没那么难懂。在你跟我哭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懂了。
我听你讲了一遍又一遍,不是我不懂,而是我在乎。
5
我一直觉得,什么叫“懂”,什么叫“疼”,谁对自己如何,每个人心里都是有把尺子量着的。可无奈的是,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有第二个考量: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天秤上谁高一点,谁低一点。
有句歌词这样写:“我不开心也只想你开解,你懂的怎关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你明知他只把你排在队伍的末尾,却依然把他宠上了心头;有些人,在你身边实实在在地给予关心,却被你放低到悲情地只够当个拥抱的臂膀,没有“懂”你的资格。
很久以前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刻。
我和好朋友闹了不和,一路上憋着委屈,回到房间还是没忍住大哭了出来。室友被我吓了一跳,抱着我安慰了很多,可我满脑子都想的是当日发生的不愉快,根本没听进什么。
过了不久,好友主动来我房间找我。聊着聊着我们心情平复下来,又畅谈了近一个小时,感情不减反增。
可直到我送她回去时,才发现我室友不在房间,居然在厅里的沙发睡着。原来在我朋友进房间不久她就悄悄地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我们两个。
她回房间后我久久地拥抱了她。她的包容和理解不仅给了我一阵阵的暖意,还给了我被保护和照顾的安全感。
也是那个时候我又更深地体会到,哪怕当你哭泣时在你身边给你递纸巾的人,不是你脑海中想象或需要的那特定的某某,关怀和理解都是真的。
也请因此更加肯定你自己,也更加珍惜身边人。“懂”你的人并不只有一个,睁开眼睛看看,爱其实比你想象的更多。别再为了一个偏执的“懂”字,把那么多难能可贵的保护当成了理所当然。
6
你曾被拥抱过吗?
你曾被倾听过吗?
请像第一次学会拥抱一样,去拥抱每个曾拥抱过你的人。
像第一次被倾听一样,去感激每个曾安静地凝视过你的人。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