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声色周刊明日出街,敬请留意。
经典老歌要怎样传递给年青一代?滚石唱片在创立35周年之际思考起了这个问题,他们选择将音乐视觉化,不是拍MV、不是做演唱会,而是将20首滚石唱片的经典老歌,改编拍成了20集电视剧《滚石爱情故事》!
从今年4月在台湾地区播出至今,这部剧在爱奇艺台湾站创造了242万次点击,超过同期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的196万次点击率。
20首歌生出20个故事,这个创意来自台湾著名导演马宜中,她也是这部剧的监制。2014年的夏天,滚石唱片总经理段钟潭找到马宜中,探讨滚石35周年纪念的形式,他们想寻找MV和演唱会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马宜中提出了一个大胆方案——20首歌编成20个故事,用10个编剧、10个导演拍成电视剧。2015年4月10日,《滚石爱情故事》正式开拍,一整年之后,剧集在台湾公视和爱奇艺台湾站播出。
作为台湾最为资深的MV导演之一,马宜中的履历金光闪闪,《朋友》、《我可以抱你吗》、《男人哭吧不是罪》、《天黑黑》……以民歌歌手出道的她被奉为台湾MV“教母”。
如今马宜中台北工作室的墙上,还保留着粉笔字写的《滚石爱情故事》拍摄进度名单表,她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大厅,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接待了百余号人马,名导、名编剧、名演员,他们在这里商讨剧情、定妆、排兵布阵。
这份完整的名单用了一年时间才填满,如今还工整地留在马宜中工作室墨绿色的墙上。
着调对马宜中的专访也在这里进行,6月底的一个雨后下午,她第一次对大陆媒体讲起了她这项终生难忘的“不可能的任务”。
此外,着调君还辗转台北、上海,通过面访、邮件和电话采访等方式联系了编剧统筹刘梓洁,以及参与演出多位明星,邀大家一同揭开这项华人娱乐世界前无古人的工程背后的故事。
数读
《滚石爱情故事》动用了
台湾11个编剧、12位导演、
40位台湾知名男女演员,
20首滚石金曲改编成了20个故事。
导演马宜中
拿着滚石万首庞大曲库里初选的300首歌,
回到工作室细筛,最终锁定82首曲目,
编剧们最终定下包括《爱情》、《爱我别走》、《新不了情》等20首歌。
这其中有5首是李宗盛的创作。
剧集主打台北都会爱情故事,
从最初提出创意到播出,历时1年半
20个故事里的场景、配乐、服装完全没有重复。
整个剧组人员超过100人,
分A、B两组拍摄,中途临时开出C组。
该剧每集有平均6首原创配乐,
整部剧里新制作的配乐超过120首。
剧集资金总投入7000万台币(约1465万人民币),
平均每集为300万台币左右的制作成本,
远超台湾电视台普遍水平,
但仍不及大陆的天价剧集。
李宗盛、张震岳、辛晓琪、梁静茹等原唱都在剧中露面。
专题统筹:彭思敏
专题采写:麻乐
采访整理:沈崇文 刘若瑶 郭泉钧

幕后篇
难点:如何定下所有人的时间表?
这本黑色的皮面笔记本,翻开第一页,2014年的某一天,马宜中写下“二十个故事,十个编剧,十个导演,好。”“滚石爱情故事”之旅就从这一行字开始了。
“不可能的任务”:
讲出来不难,做起来会疯
“二十首歌,二十个故事,你觉得怎么样?”马宜中当时对滚石总经理段钟潭提出这个设想,“讲出来不难”,但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近两年,自己都深陷这个庞大的“不可能任务”无法自拔,高强度运转,没有喘息的机会。
“二十首歌,二十个故事,你觉得怎么样?”这正是马宜中向滚石总经理段钟潭提出的庞大设想。
“外面有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在帮滚石监督这个项目,但其实上山下海所有细节都是我们公司做的,滚石就是给了一笔钱。”马宜中的工作室——马菲影视有限公司人员配置总共不超过10个人,原本设置了经纪部,计划捧艺人,遇到滚石这大案子后,马宜中无暇顾及,便撤掉了这个部门。
“像我们在台湾当导演,在两岸接广告,其实不需要公司,我们等于是个体户。”马宜中为《滚石爱情故事》搭好框架,物色制作人、财务、剧本统筹,她如同监督者。
将20首歌做成20个故事,所有被抛出橄榄枝的目标参与者,听后都兴致盎然一口答应。无论身在何地,接到消息的编剧、导演、演员都努力调整档期,为这个特别的项目助力,也算是为复兴台湾影视剧做贡献。
各种机缘巧合:
杨丞琳机场偶遇导演
可是难点来了,如何协调好对应剧集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时间呢?“执行”是马宜中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演员定档了,可是剧本还没写好;导演到位了,可是演员没档期;剧本写好了,可是导演不感兴趣。
编剧统筹刘梓洁回忆:“全部问题都卡在导演跟演员的时间表,以及剧本出来的时间,就这三个里面兜,我们兜了快一年吧,才兜出来了这个名单。”
这其中有拍过《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的陈铭章导演,有写过《白色巨塔》的吴洛缨编剧,有拍过《16个夏天》的许富翔导演,有写过《流星花园》的毛训容……刘梓洁透露,挑选编剧的标准是年纪在三四十岁左右,目前影视圈线上创作力旺盛、曾经获奖的编剧。
这个带着时间进度的名单,得来异常艰辛,“几乎每天晚上我们把其他会议开完了,主创小组就坐在这里,旁边大概列几百个人的名单,都是我们觉得演技好的演员,我们都不放弃,费尽脑力、心力,打不完的电话,临时的状况太多太多……每天都有一个’你要放弃了’的声音,比如我们制作人都会跟我说’你不要再等了,不可能了’,我就说我不信,我就再打个电话给谁谁谁,很可能明天中午就答应了。”
演员的档期也有各种不可预测。杨丞琳本来要拍《滚石爱情故事》的其它集,还在等更合适的剧本而犹豫不定时,刚好在机场碰到了操刀《爱情》的陈铭章导演,陈问到:“丞琳啊你拍哪个故事啊?”她就说“噢,我正在看那个剧本,那导演你拍哪一部啊?”他说:“我拍《爱情》啊,你要不要来演《爱情》啊。”当下,杨丞琳的经纪人就给马宜中方面打来电话,决定出演《爱情》。
而有颜又有演技的杨祐宁这次参演了《挪威的森林》,不过他差点因档期紧张而错失这次演出。通常一集都需要一周多一点的拍摄时间才能完成,起初他只给剧组5天的时间,合作眼看告吹,但马宜中不愿放弃杨祐宁,主创小组一直等,才终于等到了杨祐宁的档期。
内核:这就是巨大的“IP”
滚石老总的“宽心丸”:
不干预剧本,不植入广告 
好的戏剧核心是剧本,马宜中清楚故事的重要性,没有好的故事,再好的演员、导演和再先进的技术也是白搭。段钟潭给她吃了宽心丸——这部剧不必为收视率服务,滚石不干预剧本内容,不做植入广告,不找赞助商,滚石独资完成。抱着做艺术品的心态,马宜中带领着团队开始奋战。
她拉来王传仁和廖建行两位台湾影视圈资深制作人担任制作,网罗编剧导演。为了让成品风格统一,面对11个编剧和12个导演,马宜中重复讲解了20多次拍摄初衷和要求,对美学、场景、服化道都细致布局。在马宜中发表在Facebook上的拍剧自述中,她提到大陆的戏剧扣着“IP”的大帽子,编剧们的创作空间被束缚着。但她在《滚石爱情故事》里给编剧最大的空间。
马宜中的要求:
每集设置三个泪点
马宜中知道,做创作的人最讨厌别人给意见,但马宜中跟编剧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每集设置三个泪点:“笑的眼泪可以,难过的眼泪也可以,每部我想要至少有三个点是让我感动落泪的,每一部都是深刻到让人又哭又笑。因为你看完一个麻木不仁的东西没有感觉的话就没有意义啊。有时候半夜收到一个故事,500到1000字的大纲,都真的是哭到不行。我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给我。”
编剧导演的“较劲”:
像比赛,还会互相打探
有的编剧和导演抱着比赛的心情,打探其他集数的故事和进展情况。大部分的导演都不想选自己曾经拍过的风格,陈铭章拍喜剧得心应手,所以马宜中给他一集《爱情》,但他回应:“这种我常拍啦,你可不可以让我拍没拍过的调子!”有的编剧会指定心仪的导演来拍自己的故事,可是导演未必答应,想避免“这种对我来讲太简单”的乏味。
“它不是偶像剧,它没有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写实是《滚石爱情故事》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把台北美的、好的、可爱的小人物故事,都包装在这里面,不用讲就知道这是台北市。”
选角:有一线红星,有舞台剧演员
演员的选择采取集思广益的方式。除了招募一线红星,剧组也给了新人不少机会。有的演员会得到三四个角色供挑选,总之要让演员演到最适合的角色。就连没怎么演过电视剧的舞台剧演员,马宜中也大胆起用,《祝我幸福》里上演老少恋的书卷气报社总编,便由台湾舞台剧演员周明宇饰演,很少上电视的他,用中年男性的魅力秒杀了观众,反响火爆。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黝黑男生苏达,被分配到小偷的角色,有备而来的他,试镜当天一走到镜头前,便俘获马宜中的心——太像小偷了!
《滚石爱情故事》里演员的发挥离不开剧组事无巨细的角色辅导工作。《对面的女孩看过来》里女主角曾沛慈饰演断腿残疾女孩。剧组带着曾沛慈到医院的复健科、骨科去跟医生对谈,到假肢公司去了解残疾人的复健过程;曾沛慈最后去学习剧中的一段舞蹈……
《鬼迷心窍》里,为了让女主角许玮甯进入古画修复师的角色状态,剧组赶赴台南拜访台湾唯一的古物修复师,然后把他的东西都拿回来研究怎么做,有些画怎么修复。
开销:华人世界性价比最高剧集?
然而动员卡司如此之豪华,创作故事如此之丰富,拍摄难度如此之复杂的剧,连花絮纪录片加一起总共花的钱是7000万台币(约1465万人民币),这要是在大陆,按一线明星100万元/集的片酬来计算,20集光一个演员的片酬就要花去2000万人民币。
300万台币一集已经是顶天了
马宜中介绍,台湾偶像剧90分钟一集,如果换算成60分钟一集,那电视台能给剧集的资金一集成本最多是180万台币(约38万人民币),而《滚石爱情故事》将这个投资提高到了300万元台币(约63万人民币)/集,“你看现在那个《如懿传》,周迅演的,还没开拍版权一集就卖了1600万人民币,台湾根本没办法,1000万台币都不可能吧,我们300万台币已经是顶天了,所以没有办法去比较了。”
被问到《滚石爱情故事》可否算是“华人世界性价比最高电视剧”时,马宜中倒不这么认为,她说大家只是意气相挺:“大家都看到台湾的戏剧生态一直在走下坡,那对于我们这样子的创意,大家都愿意来玩,就是因为它是独特的创举,好像又活过来了,好像又给了我们一个东西可以来证明自己。”
导演都是一口价,一视同仁
导演的费用采取一口价,无论新旧和业界地位,一律一视同仁。陈铭章、柯翰辰等导演,都是抱着参与“台湾戏剧的创举”的心从大陆回台接手《滚石爱情故事》的拍摄。有的导演连自己的御用副导演、剪辑师都从大陆带来帮忙,而不额外收一分钱费用。
选歌:这20首歌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滚石唱片成立三十多载,金曲无数,拿哪首拍成剧,曲目遴选就是个浩大工程。
海选原则:
离爱情远的删掉,不够红的删掉
跟滚石唱片讨论过后,马宜中带着300多首备选歌曲回到工作室,跟制作人继续讨论。“我们先把跟爱情离得远的删掉,再把不是所有人一听觉得够红的歌、有点疑虑的歌删掉。因为第一次做,还是希望曲目叫出来人们就知道。”最终过滤出82首歌。
编剧选歌:
先抢先赢,超级主打歌反而没人敢选
编剧统筹刘梓洁介绍,编剧选歌时采取“先抢先赢”,“就是先选的,后面的人就不能再选了。但是好险,编剧的记忆与情感不同,所以选歌的取向也不太一样,几乎没有冲突。”
按要求,每个演唱的歌手只能有一首作品入选,作者重复没关系,于是最热门的音乐人落在李宗盛身上,最终有5首都是他所写。
编剧们选歌也相对“保守”,像《领悟》这种超级主打歌,很少有人敢选,而都选择一些气焰稍小的名曲;《新不了情》基本无人问津,因为歌曲“太大”,而本身又有配套电影,所以给新故事的编纂制造了难度。但也有遗憾,像齐豫、潘越云等老一辈滚石人都落选,未能有代表作进入《滚石爱情故事》里,这跟编剧的年龄层不无关系。
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审查”问题,据马宜中的助理,同时担任后期制片的杨婷茵透露,台湾现在很多要卖到大陆的剧集,都会顾及到大陆广电总局的尺度。其中《祝我幸福》原本围绕的是师生恋,但师生恋在大陆播出尺度范畴内是禁忌,于是最终改成了媒体里上级与下属的恋情。不过,马宜中说,“师生恋这种老梗说实在我觉得也没那么有看头啦”,所以砍掉校园的设置是从故事角度考虑,大陆“审查”的影响倒没那么严重。
编剧统筹刘梓洁:
看到剧组愿意投注比你想象还大的资源,
来完成你写下的那几行字时,真的很感动
担任编剧统筹的刘梓洁,职责与使命是把完整的剧本交给剧组,是每位编剧与剧组之间的桥梁,原本是不会“下海”写剧本的,可是因为其中一位选了《新不了情》的编剧临时抽不出时间,无法完成,刘梓洁才紧急“上岗”。
她刻意在故事中设置了阿敏每晚睡前,会折一条棉被的桥段,把棉被当作人,想像身边有人依偎,“这是很安静很内心的一个细节。”
拍摄带给了她许多惊喜,“对我来说,最劲爆的幕后花絮,应该就是开场的电影院。原本我想象会拍得很局限,只发两三排的临演,但没想到导演希望‘全场爆满’,并且电影院内外一镜到底。身为编剧,看到剧组愿意投注比你想象还大的资源,来完成你写下的那几行字时,真的很感动,很感谢。也会对自己写下的每行字,更珍惜,更自爱。”
演员篇
杨谨华
为了凸显老板娘身形
剧组还会把衣服拿小半号
出演剧集:《新不了情》
角色:阿敏,早餐店老板娘,四任老公接连丧命,被邻里传“克夫”
杀手锏:烈焰红唇、热辣身材
马宜中爆料:她很小我就拍她了,一直是有感情的。她的档期抽不出身,我们就要放弃的时候跑出来一个《新不了情》的剧本。我的制作人接到电话说,哇,杨谨华的剧组现在去大陆转景,就腾出来一个礼拜,刚好《新不了情》的剧本出来。早餐店老板娘穿成杨谨华这样子你说是现代或是30年前都合理嘛,因为她个性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就是让她以花哨、显示身材好为主,对!
杨谨华:我其实从拍马宜中的MV开始就认识马导了,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读书时就认识,那时我做模特,拍MV,记得是彭佳慧的一首歌,叫《回味》。
马导觉得《新不了情》特别适合我,他们看了我很多喜剧表演的东西,觉得我来演比较合适。
我演得非常过瘾
彻底释放了一回
这次拍跟以前一集一集堆叠着拍的剧不一样,要在一小时以内就讲清一个故事,所以除了剧本要非常棒之外,我们演员也要加入许多东西,要做更多功课,是个挑战,我要在一集里迅速让观众接受这个人物。
阿敏这个人物,应该是台湾蛮多早餐店老板的写照,每天早上起来口红涂得浓浓的,一直忙到中午口红竟然都没有掉,我真的见过这样的早餐店老板。以前念书的时候去吃早餐,就看到这样的老板,而且当妈。
阿敏这个角色不能用“风骚”来形容,因为她毕竟没有色诱,她是认真过生活,认真过每一天,坚强面对每一个日子,与其哭丧着脸,不如每天微笑面对,所以她也会教她的小孩要每天笑着。
我演得非常过瘾,那期间我正在拍《一把青》,跟阿敏完全不一样的就是,《一把青》里面的角色比较内敛,不能喜形于色,要收着,而阿敏就是很外放的女性。我当时就像地震一样要有正常的能量释放,演阿敏也是彻彻底底大肆释放了一回。
其实里面不只有外放的情绪,也有很多内心戏,譬如廖青云(明道饰)跟我在车站,当我发现他是我老公死的那天晚上警察追捕的凶手时,情绪要做到位。
明道表演蛮即兴的,跟他表演很考验表演功力,我们两个常常试戏就试得很high。我们拍了一个星期多两三天的样子,当时拍的时候剧组放了电影《新不了情》,以前小时候看《新不了情》也看了很多次,每次放的当下我都还会很感动,会落泪,一哭阿敏就上身了。
以前喜怒形于色
现在长大收了很多
我以前也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但现在人生历练多了,也长大了,就也收了许多。剧里的那个造型,当时大热天,我在《一把青》里穿着毛衣,流很多汗,所以那时很显瘦,《新不了情》里就穿得很紧,剧组还会把衣服拿小半号的,凸显老板娘的身形。穿得很复古,剧组塑造她是一个念旧的性格,不会因为老公去世就忘了以前,而是非常念旧。
不管走路还是说话
脑袋里都是歌的节奏
出演剧集:《新不了情》
角色:廖青云,刑满释放人员,配合警方卧底调查早餐店老板娘阿敏,形象酷似阿敏前夫,最终跟她坠入爱河
杀手锏:幽默风趣、满身肌肉
马宜中爆料:剧中的一些牛仔装,是他自己收藏的,保留的很旧的衣服。我们就在我的工作室借了两个警察的衣服,然后就让他戴一个安全帽,拍他剧里被抓进监狱的报纸新闻图片。
就好像是
参加party
我本来要拍另一集,都是时间的问题,最后凑巧跟杨谨华搭档来演《新不了情》。以歌为主题拍剧蛮好玩的,这些歌我们都有感觉,都熟悉,所以我听到的时候就挺喜欢。坦白说,接哪一首歌来演都很好,我并没有特别偏爱、或者是非得怎么样,现在很多导演演员都在大陆拍戏,这件事情能把大家凑到一起拉回台湾,就是好像是参加party的感觉。
我和谨华很熟
剧里开了蛮多黄腔
我和谨华很早就有合作,她跟我很熟,而且我们家住得很近。我在剧里开了蛮多黄腔,比如说揉面团“会变大”之类的暗示,本身这些并不是台词,是临时想到的,导演想拍出90年代台湾的氛围,可是剧里人物是活在现代的。剧中我坐牢坐了20年出来,所以很多行为模式跟思考模式都会一直停在那个年代,其实我想的这个玩笑是那个年代的玩笑,现在年轻人都没有开这样玩笑了。
现在没有人穿
牛仔背心
我在演《新不了情》这一个小时里面,其实不管走路还是说话,我脑袋里面都是跟着《新不了情》这个歌的节奏在走,不知不觉讲每一句话的时候耳朵里都是有这个歌声。
牛仔马甲,露出粗壮的手臂,剧中的造型是郭富城的年代。我们那个时候,年轻人穿这样最帅,现在没有人穿牛仔背心。剧中的人的心思都活在很久之前的那个年代,杨谨华会穿一些比较俗艳的东西。剧里我们就是当今时代活在过去的两个人。
陈汉典
我性格内向
是比较怕生的一个人
出演剧集:《味道》
角色:小段,出版社职员,被女友抛弃后与夏于乔饰演的女房东萌生情愫
杀手锏:文质彬彬、温柔体贴(没错,这集剧里陈汉典完全变了一个人,你会一直期待他无厘头的人设崩塌时刻……可是他绷着文绉绉的气质,一直演到结束)
马宜中爆料:陈汉典当初定调子的时候,没有说清楚,只是让他穿得普通一点,可是他在定装时,我跟导演都觉得不够帅,但也不能不好看,准备的服装他穿起来不够好不够挺,所以陈汉典衣服全部驳回,紧急在开拍前的一两天之内重新定装,挑战非常大!
陈汉典:王明台导演之前也有看过我一些比较认真的戏,他就蛮想尝试找我来演《味道》这个小段的角色。小段跟我的荧屏形象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导演看到我的内在,其实我也有这一面的。
我其实是比较怕生的一个人,但是因为我的工作很外放、很不要脸,在舞台上你就必须要放开来。那我的个性跟小段的内向有点像,所以我演起来是蛮过瘾的。
“味道”对我来说是一个你很难会忘记的东西,人的样貌时间久了你可能会忘记,但是那个味道其实永远忘不了。就我个人,味道不是说香水味,关于味道的记忆是,洗发水的味道,那我闻到那个牌子的洗发水我就会想到这个人,所以会有一种回忆,画面。
第一天就拍吻戏
买了很多口香糖
我们第一天拍摄就有吻戏,我原本跟夏于乔认识,但是还是会有点尴尬(笑),所以吃东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买了很多口香糖,这是一种礼貌。
康熙结束
对我来说是另一个开始
大家认识我都是通过《康熙来了》,其实“康熙”它不是我的,它是S姐和康永哥的。康熙结束,对我来说是另外一个开始,我自己必须要有所作为,有种长大的感觉,你要离开家了要开始好好地冲一下事业,跟爸爸妈妈道别。我们当然有一天还是会回家看看他们两个老人家,对对对,还是会。
林柏宏
跟郭书瑶演亲热戏
屋子里挤满了围观的人
出演剧集:《爱我别走》
角色:郑翔,高三学生,与郭书瑶饰演的街头槟榔妹一见钟情,上演青涩虐恋
杀手锏:鲜肉范儿、清纯青春、躁动的荷尔蒙(林柏宏主演的电影《六弄咖啡馆》即将上映,他在今年6月的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上,获得了最受关注新人男演员奖。)
马宜中爆料:林柏宏的电影作品口碑一直都不错,但是他不是那种演电视剧的一线演员,一直以来在台湾他有一个所谓的“万年高中生”封号,但他也快30岁了,哈哈哈!所以那个时候《爱我别走》的剧情出来,我一看就说一定是瑶瑶来演。那林柏宏配瑶瑶,我觉得还蛮搭,两边就是一拍即合。我们有责任给优秀的新演员机会。
林柏宏:我也很好奇他们为什么会找到我,但我听到这个计划时非常开心。这些歌都是大家从小听到大的。
自从导演跟我说
这是个性喜剧后……
我有在默默地关注郭书瑶的戏,一些前辈演员有跟她合作过都说她表现得很好,很自然很可爱。
导演一开始就说他想要做一个高中性喜剧,可它是很可爱的,不会肮脏的,真的很像高中生的幻想世界。我听到以后蛮惊讶的,因为我和瑶瑶看剧本的时候都觉得很温馨,没想到,哇,导演你居然编这样的情节出来?!自从导演跟我说这是个性喜剧之后,我看剧本的视野就不一样了,哈哈哈!
其实剧本里没有什么性幻想的描述,就两三行带过。但是有写那个男生对女生一直念念不忘。(比如林柏宏剧中激情难耐眼花缭乱,将《挪威的森林》看成了“挪威的呻吟”)其实这些都是我看剧本没有看到的,等到播出的时候才发现,哇,这些都是惊喜。
‘挪威的呻吟’
也是就地取材
这次合作的是陈铭章导演,跟他合作学到非常多东西。导演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他工作形式比较少见,他会在现场找到所有能够取材的东西,像“挪威的呻吟”那本书,都是现场即兴发挥。
我跟瑶瑶的吻戏这场是第二天就拍了,当时真的不熟。那场戏其实我们有蛮多互动,像找保险套找不到……这场戏没有清场,镜头外到处是人,我们也是来不及尴尬,就想马上拍完,但我觉得蛮好玩的,也不知道瑶瑶有没有觉得好玩,可能就我一人觉得吧,哈哈哈哈!
《滚石爱情故事》20则故事速览
第1集 
莫文蔚《爱情》
杨丞琳丨吴慷仁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上班族的陌路友谊升华成了爱情。
第2集 
五月天《终结孤单》
张榕容丨柯有伦
感情里遭遇了背叛,
是继续前行,还是转头永别?
第3集 
陈升《最后一次温柔》
邱泽丨陈庭妮
逼着前男友参加自己的婚礼,
并向大家介绍这是远方二哥,
不能拴住你的心,
那就拴住你的人,
是不舍,还是报复!
第4集 
刘若英《成全》
陈怡蓉丨陈乃荣
欢喜冤家终成眷属,
丑小鸭收获一枚白马王子。
第5集 
周华健《我是真的付出我的爱》
李国毅丨郭雪芙
前男友变成了自己的下属,
还让不让人好好干活了!
第6集 
任贤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曾沛慈丨苏达
断腿女孩与小偷的偶然之恋,
可否修成正果。
第7集 
张震岳《爱我别走》
郭书瑶丨林柏宏
荷尔蒙躁动的高中鲜肉,
爱上街边热辣性感的槟榔妹,
纯情的背后有着说不完的酸涩。
第8集 
黄品源《小薇》
温贞菱丨郑开元
身边最不可能爱你的那个男生,
其实一直默默地爱着你,
小薇的故事就是这样离奇。
第9集 
伍佰《挪威的森林》
杨佑宁丨程予希
自闭女孩与社工之恋,
音乐是他们的沟通暗语,
催熟了这段情。
第10集 
梁静茹《如果有一天》
曹晏豪丨李玉玺
面对男友和男友的哥们,
女孩移情恋上了后者,
这份爱情成了友谊的天敌。
第11集 
金智娟(娃娃)《漂洋过海来看你》
黄鸿升丨谢欣颖
漂洋过海绿岛偶遇,
视频直播女网红,
爱上了灯塔管理员,
两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第12集 
张艾嘉《爱的代价》
邱凯伟丨朱芯怡
合开民宿旅馆的夫妻,
本以为这是爱的信物,
却不料成了累赘,
感情危在旦夕,
破裂的情谊能否修复?
第13集 
万芳《新不了情》
杨谨华丨明道
性感早餐店老板娘,
已是经历四次丧夫的寡妇,
却依旧爱上了刑满释放的硬汉,
伴着邻里的闲言碎语,
他们的感情也遭遇了欺骗的考验。
第14集 
陈淑桦《你走你的路》
蔡君茹丨黄健玮
离异的少妇带着儿子独住,
却频发“鬼故事”,
不得与前夫藕断丝连,
却重拾往日美好,
好似旧情重燃,
前路该怎样走的问题,
摆在了他们面前。
第15集 
李宗盛《鬼迷心窍》
许玮甯丨石知田
健忘的女古画修复师与爱心高富帅的情事。
第16集 
辛晓琪《味道》
陈汉典丨夏于乔
被女友抛弃的文静小男生,
爱上了彪悍的女房东,
当爱情的小火苗刚刚点燃时,
不料发生了惨剧……
第17集 
赵咏华《最浪漫的事》
范文芳丨谢祖武
结婚十一年,补办浪漫婚礼,
热闹之时男方遭遇公司倒闭负债累累的厄运,
当温馨的家庭遭遇变故,
人们还能否想起最浪漫的事?
第18集 
顺子《写一首歌》
方婧丨郭鑫
遭遇无偿人生的女主角,
与不离不弃的男主总是找不到爱的感觉,
其实陪伴就是爱,
你感觉到了吗?
第19集 
林忆莲《伤痕》
曾佩瑜丨张本渝
当职场里的百合同志情摆在你面前,
你是否有勇气走下去?
第20集 
杨乃文《祝我幸福》
孟耿如丨周明宇
忘年交,老少恋,
年龄是否是爱情的藩篱,
男女主角挑战世俗跨过这道坎,
得到观众的欣赏与祝福。

编辑:彭思敏 编辑助理:赖佳佳
你的故事是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