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时,校长在每周通讯里附了一封 Betsy Brown Braun 写给家长的建议信,家有一本 Betsy 早些年写的畅销书, Just Tell Me What to Say: Sensible Tips and Scripts for Perplexed Parents, 知道她是一位资深的小学老师,校主任,育儿专家和作家,所以我把那封信存了起来,这学期还按照她的建议试了试,颇有启发,所以决定写几件小事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一直觉得育儿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面对漫天飞的建议,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尝试,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常常和老师保持联络。其实老师很愿意听你分享小朋友的重要事件,比如旅行,手术,搬家,参加球队比赛,亲人来访之类,因为越多了解你家小朋友的课外生活,老师就越能有效地帮助小朋友的在校生活,这样做还能让老师体会家长对他们的信任,拉近彼此的距离。不过请记住,老师真的很忙,请不要用 email 的方式和他们分享较复杂或难办的事情,发个 email 或短消息,约个时间面谈是最佳地方式。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方式或其他有异议,请先和老师本人沟通,无法解决再去寻求校长助理或校长的帮助,请尊重先后次序。另外,请尊重老师个人的课外时间。”
我属于那种不太喜欢汇报的家长,总觉得“不要麻烦老师”,小朋友去年上学前班的时候,虽说参与过几次学校和班级的义工活动,但和班主任的“私聊”很有限,以致于后来收到校长通知,说这位班主任因为某些原因将被学校辞退,大概班上只有我一位家长觉得意外。所以,这次开学时我一看到这条建议,就决定改进,先试试和老师多打招呼。
本来早上把小朋友 drop off 后我就赶去上班了,现在每周两次陪小朋友在操场排队,顺便和她的同学,家长,班主任简单寒暄几句,什么周末去哪里玩了呀,小朋友昨天掉了一颗牙呀之类,别小看就几分钟,慢慢大家就熟了,现在她的同学开始叫我的名字,而不是谁的妈妈。
小朋友有一天问我,“妈妈你能来我们班 volunteer 吗?我很希望你能来!” 小朋友殷切的眼神,让我把本来脱口而出的“妈妈很忙,还要上班” 直接变成“行吧~” 。于是很快,每周一上午,我都会出现在小朋友的班上,帮老师改考卷,准备作业或手工材料,顺便看看老师怎么和小朋友在课堂上沟通,怎么做规矩,使用什么学习材料,我因此还了解了每个同学的学术水平。课间休息的时候,听老师聊聊学校的,班上的,和小朋友的趣事。慢慢的,我觉得我和这个班,和老师多了一些温暖的联系。小朋友呢,不用说有多高兴和自豪了,本来周一上学都兴致不高,现在就是特期盼,我们聊天的话题多了很多学校的事,这让我对她的学校生活更放心了。常常在群里听到妈妈们谈小朋友在学校受欺负的事件,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不过我想,如果家长常在学校和班里露面,和老师有通畅良好的关系,情况是不是会好些?
开学不久,班上有位家长邀请老师和家长去他们家 Social,本来我很少参加此类单独的家长社交派对,但这学期我一个也没缺席,每次还都聊得挺开心,听听来自不同文化的育儿理念,课外班的选择,家务管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常带孩子去哪里吃喝玩乐之类,既有趣还得到了不少资讯。社交派对之后,家长之间的 email 回复似乎比以前快多了。
关于不要用 email 的方式和老师讨论较为复杂的事,我问了下小朋友的班主任,她非常认同,和老师预约面谈是沟通的最有效方式。
“资深的老师都知道,小朋友告诉老师的关于家里的事,大约只可信一半,这和诚实无关小朋友的表达,理解,分析力还很有限。所以家长也要知道,小朋友告诉你的关于老师,同学和学校的事,也大约只可信一半。如果你认为重要的事,一定要主动多问多了解后才做出判断和解决方案。”
小朋友有一阵子每天晚餐吃起来像个饿狼,看上去明显是午餐没吃饱,可是每次问她午餐吃的怎样,她都说吃得很好。于是我抽空去看了下,发现原来小朋友在午餐时间忙着玩,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吃完,她的确吃得很好-把爱吃的吃了(比如酸奶),其他来不及吃就倒了,呵呵。我估计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初期的小朋友,除了表达有限还可能健忘,所以在重要事情上,当我们发现异常,或者听到小朋友的抱怨,不要着急下判断和行动,先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尤其是“bully”之类的事。
“慎言。其实小朋友总在听你们说,尤其你认为他们不在听的时候,关于学校和老师的评价或敏感话题请避开小朋友。”
有人说中国人最爱评断他人,不过我发现欧美人更爱评断,或许事实上我们都很喜欢评断他人,区别在于我们怎么说,说给谁听,何时说。
当了家长后,我们怎么说,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说个实例,我家小朋友在幼儿园中班时有个朋友,刚来美国,英文不太懂,因为我家小朋友是当时班上唯一一个能听得懂她中文的,于是老师就常常让她当小翻译,就这样,她们很快成了好朋友。小朋友的外婆,每天不辞辛劳接送孩子,和老师语言又不通,所以每次碰到她,我总是多和她寒暄几句。不过,她每次聊天基本都是抱怨,还常常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孩子的爸爸妈妈不管孩子,数落幼儿园的设施简陋,比不上北京的,数落某某老师又黑又胖又懒,数落孩子不乖,常常气她。。。她的4岁孙女,一副可爱的样子,口齿伶俐,却随口就是尖刻的话,“你的新鞋子真难看!你妈妈给你带的午餐看着就不好吃,没有我外婆做得好;这个老师太胖了,难看死了;我妈妈说你老是和我讲中文,所以我的英语就不好了!” 后来这位小朋友的妈妈终于决定换学校,走之前她和我家小朋友语重心长地说:“我妈妈说这个幼儿园不好,老师什么也不教,这样你会越来越笨的,赶快让你妈妈给你换个幼儿园吧!” 听到她转园的消息,说实话我松了一口气。后来的事更让我惊喜,老师告诉我,自从她走后,我家小朋友像是换了一个人,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关于家长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学校和老师的事,我还是想说说小朋友的学前班老师被辞退的那件事。我后来得知这位老师被辞的原因是部分家长抱怨老师不够热情,和老师直接沟通无果后,家长们集体签名投诉到校长处,从投诉,和校长沟通,辞退老师,找代课老师到新老师上任,有大半年的时间。让我佩服的是家长和老师的保密工作都做得相当好-小朋友从头至尾没听到过任何关于老师的闲话。老师离开的那天,小朋友们还给老师准备了礼物,开了派对,小朋友回家告诉我,“老师要去其他学校教课了,我希望她可以继续和我们在一起。” 后来和一位投诉的家长聊起此事,她的回答很简单:“是我们不满意老师,不是小朋友,所以他们没必要知道,更无需为此承担责任。”
“不要把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你要知道,他们最终都会学会的。请记住,“快”并不总是代表“更好”,“更多”也不见得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帮老师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小朋友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比如语文,有的小朋友已经可以写短文了,有的小朋友题目还看不懂。班主任当了25年的小学老师,几乎每个年级都教过,她告诉我,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太不一样了,很多在一年级时跟不上的学生,三年级后令人刮目相看。长期的追踪研究也发现,小时候学习成绩特好的孩子和有点跟不上的孩子,接受过早教的孩子和没有过早教的孩子,在未来的成就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早学多学”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会更成功。
很多家长都曾为孩子某方面成长“慢”担忧过,我也是。老大从小害羞,一度被幼儿园大班老师认为语言发展延迟(听不懂,不回答问题,不表达),为此我们见了语言治疗师,查了听力,最后的结论说是没问题,请耐心等待,人家就是慢热型,这期间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什么效果。没想到上了小学,她突然开窍语文成了强项,还开始爱上表达。我现在想想,其实即便她真的以后不擅长口头表达又有什么关系。我的一位老同学,整个大学没听他说过几句话,后来成为一名极其出众的心外科医生,一位好爸爸和好丈夫,虽然至今他仍不善言谈。。。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是吗,我不由地想,尊重小朋友的独特成长速度和方式,是不是更符合自然的规律?而符合自然规律的成长方式,才是真正健康的成长道路。
关于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这一条,我觉得美国的幼教做得挺好,小朋友从幼儿园起就常听老师讲,“你就是你,你与众不同。” 这种教育理念的重点是帮助小朋友自由地探索自己-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能做什么,很想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学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必须做到多好。所以,这种理念教育出来的小朋友很少会说,“我的数学比谁好;我的语文是全班第一名;那道题只有我一个人做出来了,其他人都不行” 之类的和他人比较的话。他们更关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能坦然接受自己不擅长的项目(It's just the way I am),他们常常这么说,“我很擅长数学;我知道很多关于银河系的事;我很喜欢 Chess,我玩得不错;我不喜欢跳舞,不过我妹妹很喜欢,她跳得很好。” 有一次参加小朋友的阅读派对,我听到一位家长对小朋友说:“你看 William 和你一样大,人家已经可以自己读 chapter book了哦,你还不好好看书。” 旁边还有位妈妈,也拿了本书对孩子说,“这本书里有你最喜欢的翼龙,我很想知道它发生了什么,你呢?” 同样是鼓励,效果却很不同。
“你孩子的功课是你孩子的,让他们自己完成。有些作业或项目,可以问一下老师需要家长参与多少。如果作业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让他们自己修正和体验这个过程。
看到这一条,我就想起前几周小朋友的一次课外作业。老师让小朋友们做一个自我介绍的 poster,交作业那天,我正巧在班上帮忙,借此机会看了每个小朋友的 poster。有一张 poster 令人印象深刻,它做成一本可以打开并且站着的书,封面上小主人公的照片还是特意嵌进去的,里面有大段的文字和照片,版式精美,一看就知道小朋友的妈妈或爸爸手工不错,还花了不少心思。我家小朋友的那张,说好了让她自己设计自己贴的,结果因为赶时间(临时抱佛脚),最后被我抢了大部分的活儿。相比之下,有些小朋友的 poster 显得有些简陋粗糙,但一看,你就知道那是小朋友自己做的,这让我忽然感觉有些羞愧,虽然老师布置作业时提到要父母帮忙,但我还是觉得,这是小朋友的作业,是他们的一次学习机会,一个挑战,一份责任,做得好不好也应该由他们自己去体验。
关于小朋友每天的作业要不要帮忙改,我最近有些体会。我家小朋友的作业基本是在学校完成的,据说课外班的老师会帮忙,所以基本没有家长的事,结果老师发现好几次作业没有完全做完,于是嘱咐家长们每天要检查作业,还要签字,我这才开始认真看她的作业,当然,一看就看出了很多问题,字写得不够端正,橡皮擦得不够干净,造句太简单。。。于是,我开始提建议做引导,比如:造句可以长一点,有故事性,还可以用双引号啊之类。这样一来可想而知,老师的评语自然令人振奋。不过,我很快发现,她不再自己造句了,每天空着回来和我一起做。原因很简单,我的过多参与让小朋友觉得反正自己也写不好,不如就等妈妈写吧。效果不佳,我马上收工,她也很快回复从前,现在每晚我只需提醒她自己找找错别字之类,当然如果她要求,我也会给些建议,但适可而止。
允许孩子犯错,甚至失败。允许他们忘记做功课,忘记带午餐,忘记带旅行slip,忘记带足球鞋,甚至一次懒惰的作业,让他们自己了解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下一次他们就记住了。如果小朋友很健忘,做个每日备忘录挂在门后。
不要总为他们迅速解决问题,你这样做告诉孩子的是,他们没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坚持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可以问他:“这件事你准备怎样处理?” 然后让他按他说的去做,而不是你认为他应该的方式去做。
当孩子抱怨时不要马上介入,试图帮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一两天时间,然后再问他们想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还存在的话(通常问题会随着时间和距离而消失)。自信来源于孩子的成功经验,即便是解决一件小事,也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行棒很行。”
Betsy 的这条建议给我的启发最大。正巧小朋友的学校上个月是“Month of Responsibility”,我对美国学校的品格教育很感兴趣,于是仔细观察了下。每周,学校都有一个关于责任的主题,从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对周围人,对学校,到对社区,对环境及整个地球负责。每个主题在每个班都有不同的学习和体验方式,比如有问答,手工,小品和写作等。
我家小朋友拿回来的作业是,“请告诉我一件关于你负责任的事。” 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和小朋友就这个话题居然聊了一个多小时,从什么事情我们该自己负责开始,到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海洋和森林。最后,我们还一起把她权限(责任)范围内的各种琐碎都写了下来,什么自己做作业,自己整理书包和房间,自己洗脸刷牙上床等。。。看着满满一堆,全部归她,小朋友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成就感。当然,问题很快就出现了,由于这位小朋友比较健忘,于是,忘了带作业夹,忘了带课外班的书,忘了带琴,忘了换比赛球衣,忘了还书。。。每次她都很伤心(好孩子哈),一开始她会提要求:“妈妈你明天早上提醒我可以吗?妈妈我把球放在你那里好吗?” 我回答她:“你说了你自己的事自己管啊,再说忘记了也没关系,下次记住就好。” 看着她失望的样子,我想起 Betsy 的建议,“你要不要做个每日备忘录?那样你就不怕忘记了。” 于是,我们一起做了个漂亮的备忘录,她真的每天看,很管用。
话说她的管理清单上还有和妹妹吵架自己解决,东西找不到了自己找,去外面吃饭需要水自己和服务员说,给小朋友的礼物自己决定。。。虽然一开始有些难,有些眼泪,但我发现其实小朋友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像的强多了,我也发现,当她自己解决了问题,即便是件小小的事情,比如昨天,她终于找到了一块失踪良久的橡皮,那份高兴和自豪,啊唷。
Betsy 在信里还写了以下这些建议,每一条我觉得都很智慧,大家有空看看,共勉哈。
“帮助孩子设立成功的目标。如果小朋友很健忘,做个每日备忘录挂在门后。如果他放学后需要充电,先给他充分的时间休息。”
“有时候小朋友什么也不想学,什么也不想做,好好让他们经历这样的时刻,一个没有停机时间的孩子很难学会娱乐自己。很多孩子每天放学后需要重新充电才能学习,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松一下,吃些点心之类。
“帮助孩子探索他们热爱的事。孩子还小就进入高强度的专业训练或许对音乐和体育项目很重要,但这同时也削弱了孩子继续探索的意愿。”
“孩子需要了解一个事实,他们不可能做每件想做的事,让他们学习如何做选择。”
“睡眠和健康的关系有据可查。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在固定时间关闭电脑和ipad。床是用来睡觉的,不是做功课,打手机的地方。”
“家庭晚餐太重要了,不一定要很长,也不一定要在家里。一家人一起吃饭提醒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家是他们的安全港湾。”
“定期和孩子单独相处,给他全部的注意力,不一定要出门,也不需要安排特别的活动。让小朋友知道你很想和Ta单独在一起,这会给到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在爸爸/妈妈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意义。”
成长在洛杉矶原创|尽情分享朋友圈|转载需授权
Parenting Is a Journey
Not a Competitio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