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石奕蓉正式聊天之前,就把她在豆瓣上的游记几乎读完。她去过不少地方,泰国、斯里兰卡、加州、香港等等,游记最长的有一万多字。但认真读后,我好像又重新认识了这些地方——和我曾经去过那些地方的感受、或者道听途说来的印象相比,在她笔下呈现出来的每个国家或城市,有更多鲜活和自然的气息。她不仅是旅行者、记录者,更是一个发现者和思考者,因为她总是穿梭在朴素平凡的市井之中,发掘那些被大家漠视的生活至味。
她刚毕业,从报社辞职
在对的时候开始自己的gap year
石奕蓉今年22岁,才刚刚毕业,从大四开始就在报社实习直到转正,在大家都以为她的职业生涯准备稳步开启的时候,她辞职了。
原因是她向青基会申请到泰国华人村支教的方案通过了,获得资助,即将在11月开始为期半年的间隔之旅。
在她身边也出现很多反对声音,很多人把她的行为归入冲动行列,而且都说作为“应届毕业生”,如果在毕业第一年不抓紧机会工作赚钱,等到成了“没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的时候,就很难再有公司愿意接收。
的确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但石奕蓉觉得这其中也有“间隔年”的概念在国内推广力度不够的原因。
对于她来说,间隔年是在生命中的特殊阶段,现在不去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想做这件事。所以要想完成自己的间隔年目标,现在就是对的时候。
除了是曾经的记者和即将成为的间隔青年,石奕蓉还是一个认真的旅行者。
她不喜欢跟团旅行,她也不爱走热门线路、逛热门景点,喜欢自己发掘小众的玩法,甚至超出了一般理解的“玩”的范畴——深入到一个地方的市井生活中,和当地人聊天,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就像这一次她要去泰国支教,缘由也非常偶然——她第一次去泰国时在一个小村庄里和一位老师聊天,多聊了几句,她才知道这边有个华人村,住着是云南来这边的难民这样的历史。
她回去写了一篇文章发在豆瓣上,还被推到首页。这次的支教也是到这个华人村去,一切都很巧合,使她非常期待。
我想对比起一群人被导游带去看特色表演、品尝特色餐厅和逛特产商店,石奕蓉的玩法才叫做真正体验异域风情。
尽管她的旅行听上去很吸引,但石奕蓉说,要想让国内的青年们开展自己的间隔年,或者出国自由行,还是会比较困难。
毕竟这需要强大的自信、价值观的支撑,还要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比如会说英语,应急能力等等。
所以说白了情怀要有,能力也要有,这才是硬道理。
她在泰国认识小摊贩
去香港拜访重庆大厦
石奕蓉性格外向,加上又是记者,所以特别喜欢和人聊天。她的聊天对象形形色色,都是在旅途中碰到的当地老百姓,有很多甚至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她说看每个地方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可以投射出整个阶层的生活现状,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大方面的现象,这对她来说是最有意思的。
她的游记里有在重庆大厦里买巴基斯坦咖喱炒饭的老乡店主,有在香港沙发主家里同住的菲佣,有在火车上坐在对面的阿姨,还有在泰国偶遇到两次的小摊贩,一起拍了照片。
还有年轻的伙伴,石奕蓉和他们聊天,偶尔送他们一些从中国带来的小玩意,有很多最后都能成为好朋友。
石奕蓉更愿意按照自己安排的线路走,不常去大家都去的地方。她和好朋友到加州旅游,被她视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她们第一次睡机场、两个刚拿到驾照的女孩第一次租车去奥特莱斯、第一次住Airbnb,还在那里感受到了许多人性化的细节,比如对于残疾人的友好氛围。
到香港旅游的时候,她住在一个美国沙发主的家里,目的地之一是重庆大厦。她在文章里写道,
“我只有一个去重庆大厦的理由:不去会遗憾。”
还列了一个欲望清单,其中有“认识至少3个印巴小贩……每天都要认识一个新朋友”
我问她,每天都认识新朋友是怎么做到的?她说,
“很简单啊,沙发主家里还有菲律宾人可以聊天,在重庆大厦里随随便便也可以找到很多人聊天。重庆大厦也没有传说中可怕,里面有很多印度人,算是生活在比较底端的人了。”
和不同人的交会,是在学校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也只有旅行满足她对于“人”的好奇。
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她到香港去不爱逛商场,而是要特地拜访充斥着各种恐怖和危险传言的陈旧的重庆大厦。
旅行,不应成为标榜的资本
应是对书中世界的亲身验证
说起爱旅游的习惯,石奕蓉提到,是高中时读到何伟的《寻路中国》和傅真的《最好金龟换酒》,两位都是旅行者的、诚实深入地记录旅行和生活的作家,令她深受震撼。也是在那个时候她开始问自己,
“可不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
而正因为有了书籍的铺垫,使石奕蓉之后的旅行能够走得更深更稳。她对此也深有体会。
“年轻人不要很标榜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当然不常去旅游的人也可以理解,年轻人都喜欢炫耀,喜欢说表面的东西比如数字,去过多少国家,睡过多少沙发。
我也见过很多所谓旅游大牛,如果你没有经常去旅游,你很容易就会被这些人唬住。甚至他们开始在网络上出书,开分享会。
但其实很多大牛的分享会,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自己去过多少地方,或者是‘遇见自己’之类很鸡汤的东西,没有沉淀和思考的内容。之所以说很危险,是因为年轻人很容易去模仿。
他们的确有很多方面能力过人,但毕竟是做一个宣传和影响别人的人,还是要对自己的东西负责。
对于年轻人,我觉得要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要先对这个世界有个全面认识,旅游只不过是你加深认识的途经,而不是到哪里发个朋友圈就算完。
所谓沉淀,就是你看一个人标榜什么。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开始炫耀他走过的地方,正是说明他自己配不上自己的炫耀,他自己也知道,才会不断散发这种能量出去。
不管是旅游还是读书还是看电影,或者去一个地方居住,都是吸收文化的途经。
要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像你从不会炫耀你有两只手两条腿,就因为这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
结语
石奕蓉的游记读过一次就会记得,就像和她聊天聊过一次也会很难忘怀,她用语言和文字带给人力量,这个外向女孩的思考和果敢又给她自己换来更多朋友和经历。我想,所谓“正面人物”,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我们依然在后台为你准备了她的微信ID,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石奕蓉”,就可以获得啦。不过,加好友请务必注明来意!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她路途中更多的趣事喔。
我们下周见~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