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很多学校都出现了“小唐人街”现象,为数众多的学生让美国学校不得不面对多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问题。
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相比八十年代初的那一波留学潮,如今的中国留学生大都是以富人阶层的形象出现在美国校园。
美国有网站用这样的标题来描述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中国的暴发户落在美国校园,中国学生不再被视为勤奋,吝啬的,理想主义的人”
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的重视。事实上,在美国,亚裔在教育花费上超过了任何其他人口。

留学已不再是绿卡的垫脚石
当中国宣布对外开放后,第一批中国学生涌入到了美国,当时的学生靠助学金、奖学金做兼职来支付学费。然而,今天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形象发生了重大改变。富有、不在乎钱成为了新一代留学生的标签。
对很多中国富人来说,美国教育不再是一个实现美国梦的垫脚石。他们追求的是在美国的教育模式和高校背景,以便让他们的孩子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回国继承家业。

据赫芬顿邮报采访中国学者江雪勤的报道称:“如果家里有个孩子留学,就像是在中国有人开着豪车拎着LV上街一般
可能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在中国,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财富的代名词,很多美国商家也捕捉到这一现象。高档百货商店都有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一系列营销活动。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报告数据来看,从2000年以来,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上涨了72%,2013- 2014学年,有27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贡献了约220亿美元给2014年的美国经济。
留学群体对美国形成了文化冲击
虽然中国留学生逐渐增多,但并没有改变文化隔离的问题。
香港大学咨询公司创始人马克·蒙哥马利说:走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它会觉得你行走在上海最繁忙的购物区。”然而这里的中国学生虽然多,但并不总是受欢迎的,这种群体组织加剧了文化冲突。

一位留学生说,并不是每一个留学生几年后都会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很多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还是跟中国人一起生活,还是经常说汉语,也不想去融入美国的文化,这让他觉得恨不能理解。因为中国留学生的逐渐增多,一些大学校园已经出现了“小唐人街”现象。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虽然这能帮助中国学生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不适感,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但另一方面,这种延续的自我隔离,加剧了融入的挑战。
因为有些文化冲突已经在大学校园出现,美国大学不得不采取措施妥善解决隐含的“多样性”和“学生全球化”的问题。虽然这是被迫的举动,但他们这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当然,这也不只是美国校园的事情,我们越来越壮大的留学生群体也应该走出圈子,以积极的心态应这场文化冲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