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是节后第一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通知大家,我们的推文将恢复正常。以后,我们的美本申请资料将放在第二条,如果有感兴趣的家长们,请看第二条文章,也可以加站长微信:XZS-2016 索要学校申请资料。
曾经有一位作家这样说到:有没有发现在一个家庭里,最像父母的那个孩子,是兄弟姐妹中最不受待见的?那是因为父母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

因为在潜移默化中,一些不良的习惯被孩子像是海绵一样地吸收了。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来看看这五面镜子,是否让作为父母的你中招了。
1
照出了说谎的你

做父母的都说希望把诚实的重要性教给孩子,但有时自己却谎话连篇。他们会对小朋友扯各种谎,而且什么理由都有。
“你饭不吃完就会被雷公打死唷!”
是为了让小朋友听话,
“你画得好漂亮喔!”
则是要让小朋友自我感觉良好。
曾经有研究询问大学生,他们父母曾经跟他们扯过什么谎,你会发现父母编起谎话来还真是创意奔放:
“你要是去玩火,晚上就会尿床”,
“你要是不乖,狼外婆就会把你抓走。”
那小朋友会不会受到这些听起来很瞎的谎话影响,变得比较爱说谎呢?
一个案例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家家莱丝莉.卡佛 (Leslie Carver) 跟雀尔西.海斯(Chelsea Hays) ,找来 186 名三到七岁的小孩做实验,结果证实父母爱说谎,对小孩绝对有影响。
他们的实验方法如下:首先他们在一批小朋友来的时候,骗他们说隔壁房间有一大罐的糖果,要不要去拿一点吃啊;等到他们进到没有糖果的房间后,才跟他们承认说这只是为了要骗他们进房间。然后另外一批小朋友来了,研究者只是跟他们说,隔壁房间有好玩的游戏,等会儿一起去玩。
接下来就进行诚实测试。研究者叫小朋友背对他们,要他们猜哪个玩具说什么话(一只芝麻街 Elmo玩偶会说“来骚我痒喔!”,另外有只填充饼干怪兽会说“我爱饼干!”);在放个几次之后,小朋友会听到一小段贝多芬的《献给艾丽斯》钢琴曲 (Für Elise),研究者这时就会假装离开房间去接电话,让小朋友有绝佳的机会可以偷看作弊。
结果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偷看,不过先前被一大罐糖果呼拢过的小朋友,比没被骗过的小朋友更会偷看一点。
然后研究者回到房间,问小朋友有没有偷看。在那些有偷看的小朋友中,年纪介于五到七岁,先前被糖果罐呼拢过的小朋友,有几近九成说谎声称他们没有偷看;至于先前没被骗过的小朋友,只有六成多会说谎声称他们没有偷看。
不过那些三四岁的小朋友,其行为并不会受到大人说谎与否的明显影响,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搞不清楚说谎是怎么一回事,或是把谎话当成是大人搞错了。
卡佛说年纪大一点的小朋友会受到大人说谎影响,可能是他们会模仿大人对待他们小朋友的方式,也有可能是他们一发现自己被骗,就不再信任对方,“他骗人,所以我也可以。”另一种可能是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大家都说谎,所以他们也要说谎。无论如何,为人父母者下次要跟小朋友信口开河前,可要好好想想后果了。
2
照出了自私的你
当父母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祖父母而与兄弟姐妹们撕破脸皮,为分祖父母的那点遗产与兄弟姐妹们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
当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而身为父母却拉着孩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孩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孩子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身为父母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你的孩子让他别多管闲事?作为父母的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却用眼神去制止他。
父母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父母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3
照出了善妒的你

父母总对孩子说,要欣赏你的对手,而生活中却不是这么做的。我小的时候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爸妈每次亲戚聚会就会赞美其他孩子,这个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候。
因为每次他们都会在赞美那个孩子的同时,不自觉地加上一句“哪像我家的孩子,整天就知道….”刚开始,年幼的我很困惑,我其实并没有总是那样,偶尔为之,我怎么会知道这就是大人世界里的寒暄?
慢慢地,当我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亲戚聚会上父母对我不公平的评价,潜意识里,我希望亲戚聚会里,不要出现比我优秀的孩子,或者出现可以衬出我优秀的孩子,就这样,在我没学会欣赏之前,就学会了嫉妒。
一直到很久以后,我才能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地方,别人有的或许我没有,但是我有的,别人也不见得有,我可以欣赏别人,并不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只是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可以做的更好。可惜的是,不少人没有这样的机遇明白这些事情,他们延续着孩童时养成的性格,直到死去。
4
照出了专制的你

父母争吵,粗暴地对待彼此,孩子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了这样粗暴的态度,要么成为一个懦弱的人,要么成为一个施虐者,不管成为哪种人,都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而这种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粗暴强制态度,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采取高压政策,使孩子慑服于他的威严。他们往往信奉对孩子不能娇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使孩子表面上屈从,内心里却存在反抗意识。有时,还会出现“父行子效”现象。
专制粗暴型教育方式误区在于对孩子情绪采取抵制,对孩子行为采取控制,使孩子产生心理紧张、焦虑等障碍。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有很大的可能成为焦躁性格的人,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5
照出了平庸的你

孩子要下河游泳,成人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己,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要登高也不被允许,当然也是由于安全的原因。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国外一个名叫David的1岁小孩,从起床开始,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喂狗,自己吃饭,自己洗澡,被他萌化的同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大家都感到如此神奇?
因为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很多,给他充分的自由,教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其实他能够独立去完成很多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尝试新事物,都是一种冒险。
但一旦他了解危险是可以被了解的,被掌握的,那么将会影响以后他生命中无数个决定。而首先要过的关卡就是作为父母的你,能否接受这种稍微冒险的做法。
6
照出了机械的你

豆豆依照范画画好后,在动物旁边加了一团黑色,豆豆妈妈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豆豆回答:“影子。”豆豆妈妈责备道:“谁叫你画的?范画上哪有影子?”豆豆呆呆地的点了点头,顺从地涂抹了影子。
家长总是喜欢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思维,或者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去评价别人。这样子,其实会打乱孩子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孩子智力开发。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是五彩的,是不合逻辑的,是充满着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
孩子做事总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原因,家长不要轻易下结论判断,而是可以先听听孩子的理由,如果孩子实在错了,可以用委婉的方式给孩子纠正,如果家长直接说:“这是错的!”孩子慢慢的就不敢尝试更多的,思维也会禁锢。有时候,家长认为是对的,未必真的全部是对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