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来这儿,是因为这里很贵,还有这里还很奢……奢……”一位给星巴克在江苏某分店打工的小姑娘,使劲地想挤出一个高大上的英语单词儿。
  “奢华(Luxurious)?”歪果仁韦德·谢泼德看出了小姑娘有点发窘,于是帮了帮忙。
  “对对,就是奢华。”
  在16日为“福布斯”撰写的文章中,谢泼德坦言,“奢华”的标签便是星巴克过去在进入中国的进程中,获取成功的重要法宝。

  自1999年起首度进入中国开始算起,星巴克长期以来被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视作一种身份的象征。在高大上的商业街区里,城市中产惬意地在星巴克的门店中炫耀着自己的苹果“新”品、“驴”牌手包,还有昂贵的阿玛尼牌“白大褂”。
  在一座座富有逼格的星巴克门店里,新兴的城市中产透过那窗明几净,比照着窗外蝼蚁般的忙碌,一下子心情顿时开始舒爽起来。
  (可是,窗外却是另一番光景:就在你默念窗外sha B的路人时,路人正静静地看着你zhuang B。)

  然而,歪果仁谢泼德给自己,也是给中国的城市中产们提了个新问题:
  在未来的五年中,当星巴克的中国门店从1900家扩张到4400家时,到底又会发生什么?
  来自鄂尔多斯的叶秋(音译)直截了当地用了一句地道的互联网词汇,回答了谢泼德的疑问。
  “lan da jie!”
  叶秋还详细地向谢泼德解释了“lan da jie”的意思。叶秋说:“在中国,‘lan da jie’说的是,(某件东西)人人都有或者人人都可以拥有,不再有任何稀奇之处了。”
  “如果现在还有发自个儿坐在星巴克里的照片,就会被别人认为很‘low’。”谢泼德又从叶秋这里刷新了对于英语单词“low”的理解。

  另一位中国人陈楼(音译)告诉谢泼德,其实星巴克的命运一点也不奇怪。肯德基啊、麦当劳啊,还有必胜客,这些洋玩意儿都经历过星巴克现在正在经历着的。
漫咖啡与Costa都在成为星巴克的劲敌
  “10年前,家长带孩子去这些店过生日吃饭时了不得的事情。虽然现在这些店生意依然火爆,但是却差不多和随处可见的中式面条店一样平淡无奇了。”
  不过,虽然星巴克目前在中国依旧很火爆,但是日子已然没有过去那么好过了。
  歪果仁谢泼德在走访了多位中国消费者之余,也观察到了当下中国精品咖啡店业内正在酝酿之中的新格局。
  随着来自英国的Costa Coffee、来自香港的Pacific Coffee、韩国的漫咖啡等纷纷加入精品咖啡店的竞争,星巴克未来的日子想来未必会很好过。
      而像下面这些中国自产的美得冒泡的精品咖啡馆,早已超越星巴克的大众风格:
  消费者行为研究专家马克·坦纳就持有这样的观点:
  “有很多很酷的咖啡店都在参与竞争。如果你看看在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市场中发生的事情,你就会发现,那里的星巴克正在不断地关店。”
  “因为星巴克一点也不酷。”坦纳最后又补了一刀。
  歪果仁其实早就对星巴克疲劳了,对中国人来说,这也是迟早的事儿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如何关注走进美国微信公众平台
1,长按下方QR code,选择“extract qr code提取”可直接关注
2,复制“cheerinus-dc”,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3,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查看公众号”点击后,选择“关注”就OK了
新浪微博关注:走进美国cheerinus
Facebook关注:走进美国cheerinus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ad More"浏览活动页面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