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期写完“养成社交达人的交友习惯”后,很多朋友表示想知道如何在简单的连接后与新朋友保持联系。不过在开始讨论那个话题之前,这周我想先和你聊聊如何与已有朋友保持联系。今天的干货是这个系列的第2篇文章,我将与你分享“建立长期联系感的核心”以及看完可立即使用的小技巧。
在交新朋友之前,先把老朋友稳住
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互联网大V在谈论“有效社交”,但多数人对于这个词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如何“高效”地认识新朋友。
甚至有人以为多参加高端社交场合、多认识那些“有用”的人就能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圈。
不过在开始讨论如何与新朋友建立有效连接之前,我想先和你聊聊如何与已有朋友保持联系。否则在一味地尝试结交新朋友后,你会发现自己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原点。
因为邓巴曾说过:
“你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最多150人,最亲密的仅7人而已。”
如果不去维护自己和老朋友的感情,你就会像是同时在做加法和减法:认识一个新朋友、失去一位老朋友、认识一个新朋友、失去一位老朋友……
所以,我们在不断升级自己社交网络的同时(结交新朋友),也要懂得如何让它保持稳定(联络旧感情)。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已有朋友保持长期、有效的连接呢?
时间是剂良药,也可能是毒药
毕业后,教会我第一个社交概念的小F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当他走了以后,我们之间便少了很多交集,甚至没有什么短信来往。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毕业就代表着决裂,再好的关系也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结束。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误解:
只有高频率的见面、发短信才能维持友谊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放弃维护那些看起来“很吃力”的感情。
你可能刚开始还会打几个电话问候问候,但是生活一忙慢慢也就忘了。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友情逐渐变淡,你们最终再次沦为陌生人。
虽然可惜,但也算人之常情。因为跟离着近的朋友谈天说地,要比跟隔着几百公里的人交流感情要简单得多啊……
“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我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小伙伴:虽然不常联系甚至分隔两地,但每当你们再次聊天或相见,总会觉得什么都没有变——一切都很熟悉,感情还是如此深厚。
就像小F与我至今仍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去新的城市以后我们只通过两次电话,发过十来条短信,但这足以维持我们之间的友谊。
因为社交的本质是连接,而连接并不是一件需要高频率完成的事情。
就像在昨天30秒语音互动话题 @心怡|ω・`) 的留言一样:
能成为老朋友的都已经互相非常熟悉了解,有时候反而不需要联系太频繁,一个月见一次面,最重要的是“分享”和“分担”,能够放心把烦恼交给对方,不会被厌烦和敷衍。
这种“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在老朋友身上就是一种维系感情的最好方法,也是最能验证他能不能成为老朋友的一个标准~当然,哪怕距离再远,都能让你觉得“一直都在”的,也一定是很棒的友情吧。
你甚至不用固定时间打电话或发短信。
比如这2件小事,有机会做一次就足够能保持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
1.   当你觉得和老朋友之间感情淡了,可以主动联系TA叙叙旧或者聊聊新生活
我看到 @千里月明。 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和老朋友联系的:
现在和老朋友的联系就是平时会特地留意一下他们的微博/朋友圈啥的来寻找共同话题做交流,过生日的时候发一发生日祝福,还有就是到放假的时候约出来玩一玩_(:з)∠)_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第一句该说什么,可以直接用我特别爱说的一句话:
“最近忙什么呢?”
这样既不显得突兀,又可以直接打开话题。
2.   看到任何与老朋友有关联的事物,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告诉TA
虚拟现实(VR)新闻刚出来的时候我就顺手转给了小F,因为我们曾经讨论过如果能真正身临其境地打游戏该有多爽啊。
看完新闻后他立即给我回了个电话,我们就畅聊了一个多小时:从VR聊到了未来科技,又从移民火星聊回了现在的生活。
总之,顺手的一次转载、简单的一个话题,让我们再次产生了连接。
另一位同学 @Sonny🔆 的故事也是如此暖心:
有一次聊天,聊到了纽约,就突然想起了纽约的朋友,二话不说就定了去纽约的行程。
我觉得对于老朋友,只要能想起,并且想见面,就会直接打电话约出来。长时间不聊不见面,能突然想起对方并重新建立起联系也是一件蛮温暖的事情。
当你突然想起对方的时候,直接告诉TA吧。
现在我该做点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如何有效社交”时,一方面要思考怎样结交更多新的小伙伴,另一方面也不能忘了和老朋友保持联系。
联络旧感情的方式也不用很吃力,做好2件小事就行。
所以现在就拿起手机,给你想到的人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吧。
你可以主动问TA最近在忙什么,也可以找个曾经的共同话题作为切入点(甚至把这篇文章直接转过去)
总之开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再次连接。
你可以把你们聊天后的感受写在留言处,我很期待看到它。
Hello,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