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All children, except one, grow up.)
——这是J.M.Barrie在1911年的小说《彼得潘和温迪》中的第一句话。他创造了彼得潘(Peter Pan)的形象,一个会飞的、永远都拒绝长大的男孩,之后的一百年里,人们都津津乐道于他在“永无岛”(Never land)的各种历险故事。
成为彼得潘似乎是每个人心中的梦,因为青春如此美好,我们可能都有过“不想长大”的感觉,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长大成熟,去承担应有的责任。然而,真的还有一些人,他们固守在青春的幻想中,拒绝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他们越是长大,就越是痛苦,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
这样的表现被称为“彼得潘综合症”,也是今天的话题。想知道你或者你的伴侣是否有“彼得潘综合症”吗?回复【不想长大】给公号后台,可以提取“彼得潘综合症”测试。

什么是彼得潘综合症?
心理学家Dan Kiley在1983年正式提出了“彼得潘综合症”的概念,它指的是“成年人没有达到情绪上的成熟”,当时Kiley只用这个词来指代男性,但之后的研究者认为,它同样可以指代女性,只是在男性身上更为常见(Ortega, 2007)。彼得潘综合症没有被DSM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而只是一个流行心理学的概念。
“彼得潘”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已经是成年人,却还不具备应对成人世界的能力。他们无法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却不愿意以同样的爱回报别人(Ortega, 2007)。
这种情绪上的不成熟往往被隐藏得很深,他们拥有自恋的外表,很多人都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感受到他们的不成熟。
他们身上最为关键的特征,就是对青春的理想化和对成年世界的拒绝。因为他们认为,成人的世界充满了问题,希望能够永远停留在青春期,享受未成年人的特权。未成年人是有特权的——在还没有成年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他人的照顾,可以不承担责任,可以做出种种情绪化的行为(Gray, 2016)。
有一些词用来形容他们,比如Kidult(孩子气的大人),Manolescent(还处于青春期的成年人)等。最典型的一个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是迈克尔·杰克逊,他曾公开表示自己患上了这种不想长大的“病”。

“彼得潘综合症”的表现
彼得潘综合症发源于青春期。Kiley(1983)认为,有6个特征可以基本涵盖这一人群,他们可能只具备其中的1-2项,也有可能具备所有6项。其中,四个基本特征——无责任感、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往往在12-18岁时已经发展出来,而另外两个特征——自恋、沙文主义则大多在18-22岁发展出来。
他们之所以“长不大”,和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Kiley给予“彼得潘”的一个典型的家庭画像是:出生于中产/上流阶级的孩子,父母给予了比较丰富的物质,但没能给予相应的情感支持,并缺乏管教和约束。父母关系表面和平,实则虚假,母亲承担了“为孩子牺牲”的角色。
表现1. 缺乏责任感(Irresponsibility)
“彼得潘”无法承担成人世界的责任。
孩子没有发展出责任感,和家庭中缺乏纪律有关。Kiley认为,由于美国社会呼吁避免家长权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因此美国家庭普遍存在缺乏纪律和管束的现象,这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就认为,纪律、规则和惩罚并不适用于他们。他们没有在恰当的时候建立起自我照顾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在中国家庭里,溺爱也是常见现象)
因此,有一部分人会表现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在人际交往中藐视规则,比如对他人缺乏尊重、不用礼貌用语。他们希望寻找一个会照顾他们、包容他们的伴侣,但一有问题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难以接受挫折和他人的批评,在挫折面前很容易放弃。
表现2. 焦虑(Anxiety)
在Kiley的咨询案例中,很多孩子都非常紧张和焦虑,缺乏安全感,这与家庭中的紧张气氛有关。他们的父母往往对婚姻和他们自己都并不满意,但很多父母会假装快乐,不去面对事实,并维持着程式化的生活和家庭和谐的幻觉。由于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又会听到父母做出对彼此的负面评价,Ta能够感受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是虚假的,但难以辨识出问题出在哪里。这令他们感到焦虑。
孩子会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单方面的信息。其中,一种典型的情况是家庭中的一方(多为母亲)选择了为孩子“牺牲”而维持现在的生活,但她们还会不自觉地和孩子说,“你父亲不会懂得别人的感受”,“你爸爸的工作永远比家庭重要”,甚至是“你就像你爸爸一样”这样的话。
这种焦虑使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和人建立亲密关系,会回避与伴侣的正面冲突,喜欢抱怨对方,却不懂得反思自己。而且,他们还容易养成逃避问题的习惯,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解决的方法。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们的常见回应是避而不见,假装问题不存在,而不会去正面应对。
表现3. 孤独(Loneliness)
在“彼得潘”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会感到非常孤独。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可能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持,但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他们也没能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彼此信任的友情。
因此,他们需要有人一直围绕在他们身边,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有可能会不断寻求在群体中的归属感,或者疯狂参加社交活动,让自己感到并不孤单。

表现4. 性别角色的冲突(Sex role conflict)
这一点特别针对男性。当一个男孩逐渐长大,社会会表现出对“男性特质”的强烈期待。如果想要被群体接纳,他们就需要表现出独立、坚毅、忍耐。而如果表现出脆弱、情绪化、敏感,就会被他人看不起。
而男孩在长大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冲突的时期。男孩往往不能够立刻适应成熟男性的角色,家庭作为一个缓冲地带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家庭是一个让他信任的、可以给他支持的地方,他就能够被允许在这个缓冲地带里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期待的表现,比如脆弱和哭泣。同时,父母也会鼓励他,告诉他这种不适应是很正常的,男性并不一定要永远表现出那样的性别固化特征。
但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他们便不能很好地度过这个阶段。(有很多同性恋男性,也是在18岁前后由于性取向和性别角色不符合社会期待,会遭遇同辈和家庭的拒绝,感到被伤害和孤立。)
性别角色的冲突会深刻影响男性之后的亲密关系。很多有着彼得潘综合症的成年男性,会试图把自己的这一面隐藏起来,拒绝承认自己的感受,在他人面前表现得非常坚强,表现出“大男子主义”;但在亲密关系中,却有情绪化和脆弱的极端扩大化表现。
表现5. 自恋(narcissism)
当“彼得潘”们没有建立起自信和自我关怀,长久地处于孤独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情绪和性别角色的冲突时,他们会从所有这些不好的感受出发,发展出自恋——对于他们来说,当他们无法在家庭和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安全感时,自恋是他们建立起的一种系统化的防御方式(Gray, 2016)。
他们会表现得过度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幸福,而丝毫不考虑他人。他们习惯于贬低别人,将责任全部推到他人身上,需要他人不断地付出和取悦自己。他们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无法和他人发展有意义的关系。
6. 沙文主义(Chauvinism)
与自恋同时发展出的是沙文主义,主要指代男性,类似我们常说的“大男子主义”。由于家庭中,母亲往往是牺牲、服务的角色,比如母亲会说,“我没有什么其他的追求,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他们没能建立起对女性足够的尊重,也无法建立起平等的亲密关系,可能还会在关系中出现对女性的身体或情绪虐待
在“彼得潘”30岁以后,表现出的关键特征是意志消沉(Despondency)(Kiley, 1983)。他们中的许多人会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但仍然很难去改变。一些人会承担起成年人的角色,比如结婚生子,但是越来越感到孤独、焦虑。
照顾孩子的人:
你是“彼得潘”身边的“温迪”吗?
在“彼得潘综合症”现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伴侣,也有可能是父母或者其他角色。Kiley将这样的人称为“温迪”(Wendy)。温迪也是小飞侠的故事中陪在他身边的女性角色。
Kiley (1985)用“温迪综合症”(Wendy Syndrome)来指代在“彼得潘”身边进行不恰当的付出,和他们保持不平等关系的女性。“温迪”最核心的特征就是需要对方依赖自己。她们缺乏健康的自我认同,把安全感和自我价值建立在彼得潘对自己的依赖上,失去了主见和喜好,愿意付出一切来建立一个他人眼中“好的”自己。她们的角色很像是过度保护的母亲(Quadrio, 1982; Ortega, 2007)。
而且,“温迪”往往陷在关系中,没有意识到对方是不成熟的,并说服自己一切正常。当一个人陷入“温迪困境”(Wendy trap)时,会有以下这些表现(The Power Within Women, 2015):
1. 否认问题存在。
2. 坚信对方离不开自己。
3. 对“彼得潘”怀有强烈的依赖和占有欲。
4. 虽然过度付出,但经常抱怨和控诉。
5. Wendy的付出可能会引发“彼得潘”的内疚,这使得彼得潘可能会按照Wendy的要求去做,或者采用消极回应方法,为了回避冲突而在表面上应和或道歉,进行被动攻击。但他们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还会一次次地让“温迪”失望,而且心里很痛恨对方让他们这样做。
6. “温迪”往往会犹豫是选择牺牲还是惩罚。有的人选择默默承受;有的人会为了惩罚而惩罚,做出极端的举动,比如大手大脚地购物,拒绝性,出轨,等等。
“温迪”总是抱有幻想,认为“彼得潘”总会长大,除非彻底绝望,他们很难与彼得潘分开。在作品中,温迪最后还是离开了,她回到了人世间,结婚生子,一天天地变老。彼得潘也依然把温迪当成最重要的人,但他仍然舍不得离开永无岛,只是彼得潘每年春天都飞到人间看她一次。

如果你是彼得潘/温迪,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温迪”,你应该:
1.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认识到对方身上的不成熟是异常的。(可以运用我们提供的测试——回复“不想长大”给公号可以提取——来检验你的判断,如果对方的得分高于25分,意味着改变会异常艰难。)
2. 紧接着,你需要识别自己身上是否有Wendy的特质,可以对照前文检验。比如,当对方对你非常残忍时,你是否还在劝自己“我要坚持下去,直到Ta改变”?对方明明不懂得如何关心你,就连性也是冷冰冰的,但你还是对自己说“Ta是爱我的”?
3. 尝试从Wendy变成Tinker。
(做好准备:在改变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失去对方,但这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改变绝不是为了对方,也是为了你自己的独立、成熟和成长。)
除了温迪以外,另一种会和彼得潘发生关系的女性是Tinker,也是小飞侠故事里的另一个小仙女。她们懂得健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能够意识到对方的不成熟,但会被对方有趣的人格、生活方式和态度所吸引。她们会抱有对方会成长的希望,但如果失败,就会选择放弃希望和幻想、结束关系。
Kiley(1985)认为,一个仍然陷在“永无岛”中的彼得潘,往往会一直和Wendy纠缠在一起;但当他们离开那个不愿长大的世界,回到现实时,他们会愿意和Tinker分享人生。
因此,当你决心改变时,要让自己明白,没有人是真正离不开一个人的;也没有人生来就应该忍受。所以,试着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建立起自我认同,学会表达这些感觉,并客观理性地看待你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如果你是彼得潘呢?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当你需要进入成年的世界时,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永无岛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飞去那里。并不是你选择了逃避,问题就会消失。
成年的世界,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充满问题。它也有很多好处,有很多未成年人体会不到的快乐。比如,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自由,拥有自己的空间,能够为自己做决定,和彼此真正在意的人在一起,体会有孩子的乐趣,等等。只有当你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感受到这些真实的快乐(Groh, 1988)。
你可以和伴侣坦白自己的问题,让对方帮助你改变。提出了“彼得潘综合症”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家Dr. Kiley在之后也坦承,自己曾经就是“彼得潘”。他结了好几次婚,永远都在追逐年轻的女孩,在54岁那年去世,晚年还写了一本书叫Living Together,Feeling Alone。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他的最后一任妻子担任了Tinker的角色,帮助他一起走出了“永无岛”,找到了真正的快乐(McG., 1996)。
在童话故事里,当彼得潘说自己想要永远做一个快乐的男孩时,温迪说,“你说是,那就是吧。但我觉得,那只是你最大的伪装。”
今日互动:
你是彼得潘么?如果是,你为什么不想长大?你现在长大了么?长大的感觉怎么样?
你是温迪还是Tinker? 喜欢一个长不大的人是什么感觉?
留言给我们哦~
References:
Groh, L. S., & Lane, B. (1988).Overcoming the Peter Pan Syndrome: Grieving in Psychotherapy.Journal ofPastoral Care & Counseling, 42(1), 39-44.
Max. D Gray. (2016). How To Deal With PeterPan Syndrome. OneHowTo.com.
Kiley, D. (1983). The Peter Pan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 Dodd Mead.
Kiley, D. (1985). The Wendy dilemma:when women stop mothering their men. Avon Books.
Humbelina Robles Ortega. (2007).Overprotecting parents can lead children to develop 'Peter Pan Syndrome'. ScienceDaily.
The Power Within Women. (2015). Are you ina Relation with Peter Pan? The Wendy Syndrome.
Robert McG. Thomas Jr. (1996). Dan Kiley,54, Dies; Wrote 'Peter Pan Syndrome'. The New York Time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