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课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一朋友,我们就开始聊起来。结果问的问题无非是“今天怎么样?”“吃了吗?”“明天干什么?” 现在想想,既没有增进任何感情,也没有获得任何价值。下次再见面亦是如此。。。这样的社交并不是我想要的。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我心目中真正的社交。
1
我在上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认识新朋友的小技巧,其中有一点: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记住对方的名字。
结果有位读者在后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除非是特别大众化和自己熟悉的名字,我老是记不住别人的名字。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当时简单地回复了两点。
一是,在别人做完自我介绍后默念对方的名字
这个方法就不多做解释了,简单明了。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在交流中多使用对方的名字
上次讲到,我在一个趴上认识了一哥们儿叫Wilson。当所有人都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他去厨房热了碗汤面给大家解酒。
以前对于新认识的朋友,我可能会说
“那个,麻烦能帮我盛一碗吗?”
不过当时我刚认识了好几个人,生怕时间一长便忘了所有人的名字。我说的是:
“嘿,Wilson,我也想吃,能帮我盛一碗吗?谢谢!”
在交流中使用对方名字就是一种连接的方式。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名字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最敏感的词。
在交流中用到对方名字能够消除陌生感,一下子拉近距离。
当然,名字不要过度使用,别人会被你烦透的。
也别忘了一点:记住了对方名字并在交流中使用,只是建立连接的开始。
而一段好的社交,更取决于你和别人交流的内容,有没有让你获得思想上与情感上的满足和提升。
2
前几天朋友圈上有一句话传得很疯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其实无效社交在我们的生活非常常见,相信每个人和我朋友有同样的经历。
几天前我和一个朋友吃饭,她跟我说,她以前的同桌把她当成很要好朋友,家长里短的都找她聊。
有一次,那位同桌和约她出来聊天,结果聊了一个多小时,然而同桌全程在讲自己的事儿。
他的项目如何忙到鸡飞狗跳,他在新学校如何融不进新的圈子,等等等等……
而我朋友根本插不上话,或说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敷衍地回复“哦”“嗯”“这样子”。
由于好久没见,不好意思打断对方,我朋友只能一直听下去。
“反正聊完我就觉得……聊天累就是来自于这种想把死去的天儿救活的苟延残喘的痛苦。”
她的同桌一直在聊关于自己的事情,和她并没有建立好的联系感,也没有考虑对方愿不愿意听。导致双方的信息完全不对等,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
这种情况下,哪怕对方再努力地提到你的名字,也只会起到反作用,让你越来越觉得走为上计。
3
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让我每次交新朋友的时候都能认识到很有趣的人。
最近才发现,真的无需花太多时间在那些见面只是打招呼与寒暄的朋友上,放弃那些只会浪费你时间的人,多去认识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人。
比如,多与一些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
我舞团的哥们儿,小名RJ。他住在离城外较远的一个小镇上。
我特别喜欢和他聊舞蹈上的事情,他也很乐意跟我聊。彼此能在对方的舞蹈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舞团训练时,我最喜欢找他切磋,和他斗舞特别来劲。
私底下见面时,我们聊的也几乎都是舞蹈。
在家时,我们看到一些关于舞蹈的文章或者视频,都会第一时间想分享给对方。
暑假大家见面的机会少了,而且各自都有实习,但没想到他还是花了重金买了一块亚麻油地毡(跳舞专用的地毡),趁着休息日,开车一个多小时来找我,就希望和我交流一下最近跳舞的心得。
感觉每当和他交流,自己都是处于一种学习以及进步的状态。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有效社交吧,能给人实质的进步,以及精神上的支持。
4
兴趣就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最直接的桥梁。那有人会问,茫茫人海,如何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朋友?
我喜欢跳舞,除了参加学校的舞团,我平时还会去各大校园观摩其他舞团的练习,或者参加比赛。
前些天我还在微信上加了一个舞蹈群,群员都是具有不同背景的舞蹈爱好者。
认识人的渠道有很多,只要能保持主动交友的心态,肯定能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
又或者你可以参考我们往期的文章,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友方式。

当你身边都是这些价值高的朋友和圈子,你的社交生活也会变得非常有意义的。
当然,拥有相同兴趣只是提高社交质量的一种方式,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关于有效社交的故事哦。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