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一驰。2015年初的时候凭借着一篇名为《一个在美国GPA仅为2.5的中国学渣是如何找实习的文章》开启了我在北美留学圈里的故事。公众号刚刚开始做了没多久,有了做广告公司的打算。我所就读的广告类研究生院校VCU Brandcenter的教授Geoff McGann是学校里知名度非常高的创意大咖,仅仅是他履历上拍过的那些Nike的广告片就足以让我和身边的小伙伴们所膜拜。Geoff和我一开始两个人并不怎么认识,只是两人都是大花臂,所以在学校经常打个招呼。我和Geoff的相识还是通过两个同学组局才促成的。
我当时手里有一笔父母存给我的资金。Geoff找到我时,问我有没有兴趣投一个他和美国几家最大广告公司的老板合资的学校。由于创办一所学校所需要的程序非常麻烦,需要的资金也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承受范围,最后这个想法就没有实行。不过那几个老板倒是建议我们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广告公司。中美联合创始的广告公司,对那些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客户似乎很有吸引力,当时我也认为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
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确实做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广告片,并且拿到了美国主流媒体诸如FastCompany, AdAge, AdWeek的报道。然而,从201510月份到20161月份,我们这个能力范围仅限于创意和视频的公司没有产出任何作品,月开销跟之前相比却有增无减。我的压力开始逐渐增大,父亲也从国内飞到洛杉矶来聊公司的事情。深思熟虑之后,我最后终于决定离开公司,离开这个合作伙伴关系。
现在大家都在谈创业,整个市场应该说得上是风生水起,朋友圈里也有很多创业非常成功的朋友。之前看到关于他们的报道,我的竞争心都会让我感到巨大的压力。现在不会了,我内心深处有的只是由衷的祝福。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面分享了他们创业成功的案例,过去的一年我也算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用创业的光环火了一把。而现在,我决定在这里分享我失败的经验。
今天,我们很多人创业,都会找人投资。毕竟,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生。更何况,人们都说,不要用自己的钱去创业。如果你是留学生,如果你想在美国创业,如果你需要人给你投钱,请不要让你的父母给你投钱。做Kickstarter也好,找投资人也好,但是不要找你的父母。
我的父母算不上荣华富贵,一辈子辛辛苦苦做生意,走了很多弯路,才把生意做到了今天这一步。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判断我在美国创业的成功几率。但是被问到当初创业为什么支持我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其实是没底的。可能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吧。
为什么找投资人更靠谱呢?首先,投资人都不傻,他们是希望可以看到赚钱机会的。你能够说服他们给你投资,说明你的商业计划还是有价值有希望的。投资人给你投的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资质,资历,资源。投资人有很多人脉和资源,而作为一个小公司,把一件事情从小运作到大仅有激情和情怀是不够的。我的父母在美国一个人都不认识,不了解广告这个行业,更不了解美国文化。所以在我的这个创业案例中,他们能够给我的支持便也仅仅是资金上和精神上的了。
按理来说,创立一个广告公司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别大的开销。有笔,有本,有电脑,有网,再有个转得过来弯儿的创意思维,就可以去做广告公司了。这些算在一起,开销能有多大啊。事实却证明,总有一些事情是没法预料的。我在26岁的时候找了一个比我大26岁的美国合伙人,他的才华着实让我佩服。但是人没有完美的,他花钱的思维与方式也与他的年龄和资历成正比。我没有经营过广告公司,资历上他也比我有经验,所以在资金的分配上受他的影响很大。就这样,我们的广告公司在初期的开销高过了很多创业公司。

我和Geoff都是做创意的人,我们对广告有着超乎常人的情怀和激情。但是,恰恰是“把广告当成艺术来做”这一点,成为了我们公司失败的一个根源。在这个年头,不懂社交网络营销也得花心思去了解它的形态,但是,我们对社交网络很不屑。我在美国很少用Twitter,Snapchat更是从来都不用;而Geoff更是谢绝与任何社交网络的来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够与时俱进的态度。当我们去见客户的时候,我们总会胸有成竹地跟人家讲:广告,做对了,就是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我承认现在的诸如Nike, P&G的广告片还是经常可以把广告做到艺术片的级别,观众看过后会感动、会流泪。但是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小规模创业广告公司来说,天天吵吵着把广告做成艺术有时候真的很不切实际。
显然,做创意和做生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我们两个人都没认清这个区别。有一次,在我跟一家全球非常有名的汽水品牌的经理谈合作的时候,人家直接问的是你们公司都有哪些团队可以负责哪些项目。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的团队总共不到10个人,公司能做的仅仅是以视频为主的创意项目。对于这家国际型的汽水品牌来说,他们不会把能够有机会拍成艺术电影的片子交给我们一个成立时间连一年都不到的小公司。但是他们愿意去尝试,让我们去做一些非常简单的与社交网络有关的项目。说白了,这些项目换成任何一家小型广告公司都可以做好。但是对于我和Geoff来说,我们既不关心社交网络,更没有能力去做这方面的项目。
我去年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在26岁的时候找一个比自己大26岁的美国合伙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里面写了很多关于Geoff的小故事。直到现在,我也很难搞清楚自己和他的关系。也许是出于中国人尊重长辈的原因,也许是中国人尊重老师的原因,在我眼里,Geoff直到今天还是那位高大上的创意大咖。他讲课的时候非常的大神,我的年龄和资历在那里摆着,自然会对他毕恭毕敬。正因为这“毕恭毕敬”,让我后来才意识到,很多关于公司方向性的决定虽然是由我来做的,但我是受他影响的。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你应该对你的合伙人有很好的尊敬和信任,但是如果你对他一旦有了过高的崇拜感,那么最后你们就很难成为商业意义上可以相辅相成的合伙人了。我从Geoff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东西,但是也从这段合伙人关系当认识到了合伙人之间另外的一种现实的关系。
公司失败的另一个根源,是我们的第一步迈得太大了。
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宣传自己最好的广告就是做出让人们口口相传的广告片。业内人士都来讨论我们的广告片了,那么我们也就算出道了。机缘巧合之下,通过Geoff的关系,我们在去年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一个月前的纽约同性恋骄傲节的时候,在网络投放了一部为骄傲节所做的宣传片。投放的第一天它就刷爆了美国人的朋友圈,尤其是同性恋之间的朋友圈,甚至得到了诸如意大利Vanity Fair的报道。如此强的公关,是因为我们在公关上花对了钱。(因为Geoff的关系,我们有机会雇用美国广告界最好的PR Consultant。)如果没有这位ConsultantPress Release和她强大的关系网,我们也拿不到今天的Press Coverage
虽然名字是出现在各大媒体了,但是我们最根本的能力却还是有限。很多美国的一线品牌都跟我们联系了合作意向,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处于观望状态。如何让发展战略和自身能力的成长相匹配,这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充斥着光环的社交媒体网络社会很容易让人飘飘欲仙。就我个人而言,有一段时间更是膨胀得相当厉害,现在再看,后怕之余只能庆幸自己现在算是深刻意识到了。这种社交网络上的光环会带来一种不断增强的成瘾性:一开始是有报道恭维你,然后是有朋友尊敬你,然后这股热潮淡下去一点的时候,你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再次被知道。久而久之,这成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哪怕在公司做得非常差劲的时候,你还是得相信你的公司做得还不错,就像走火入魔一样。
我当时的信仰是公司只应该接受品牌大的,知名度高的客户,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集才可以更加强壮。虽然说起来很蠢,当时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现在再看,我们确实推掉了太多可以盈利的项目。虽然这些项目都很小,更不会让人觉得多么有创意,但是那些项目的利润对维持公司的运作至关重要。
如果你也在考虑创业的话,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去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其实对我来说,写【张一驰】公众号比做广告公司更有价值,意义,和成就感。因为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是我自己可以控制,在没有花钱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写出来的。我的成就感并不是来源于公众号的订阅人数和转载量,而是它给身边的朋友所带来的价值。在这之上,我更觉得做自媒体的这一年多实际上是在真真正正的脚踏实地:膨胀期写过膨胀期的东西,沉淀下来后写更沉淀的东西,所做的一切是自己最了解的且可控的事情。回到文章开头我用的一个词就是:心里有底。

虽然我们的父辈跟不上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但是他们年轻时所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永远是我们年轻人得不到的财富。我们的父辈很多都是白手起家,所以他们更知道赚钱是多么不容易。这一年我变了很多,富于感性的性格开始大幅度地趋于理性,曾经富有的激情虽依然还在,但是也逐渐的给理性思考开放一些空间。创业失败是一个阶段,调整是另一个阶段。我在尝试着去找回最阳光的那个自己。
我知道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我也知道Life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写下这篇文章,我希望从一个北美留学生创业失败的角度,分享一些创业的经验。如果你真的在考虑创业的话,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正在创业的话,希望你能从我的案例中吸取教训,放平心态,放低气势,放慢脚步。年轻是你的资本,情怀可以用来打鸡血,但是经验值这个东西只有通过时间和事件才可得到锻炼。
对于我来说,下一步要做的是沉淀和学习。我不会选择马上创业,而是去打工。打工不仅仅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是希望可以通过打工的机会把自己的心态放到最低,重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秋季也许你会在洛杉矶的某家商店看到我做销售。除了打工之外,我现在在给一些创业公司做市场营销顾问,如果你觉得有合作机会的话,欢迎与我联系。

这篇文章原题为《白手起家的创业是一种奢侈》,是为北美华人青年新媒体NEBULAR星云最近出版的第一期杂志所写的一篇文章。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也有幸为他们做了一部中文广告片:

Video Production 视频制作
Producer 制片人:马汶儿 Wenwen Sabrina Ma 黎子安 Zi’anLi
Director 导演 / Copywriter 文案 / V.O. 声音演员:张一驰 Yichi Zhang
Associate Director 副导演:武尧鑫 Alice Wu
Video Editor 剪辑:张一驰 Yichi Zhang 黎子安 Zi’anLi
Recording and Mixing Engineer 录音混音师:王晓夫 Xiaofu Wang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摄像总监:邵圣南 Ed Shao

借此机会祝NEBULAR可以继续脚踏实地,越做越好。




⬆️扫描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