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生活的朋友们可能都有亲身经历,给外国人解释中文的时候,一句话最好翻译,一个词也可以翻译,但是去翻译一个汉字实在是太难了。汉字就好像英文单词里面的词根,比如bicycle,就是两个圈儿的意思,bi代表着两个。双性恋就是bisexual。双语就是bilingual。那三个圈儿就是tricycle – 三轮车(triangle三角,tripod三脚架)。当然了四个圈圈的汽车就叫car了。但是每一个汉字作为词根,又都有着自己的偏旁部首。而且有些字自己就是一个词。中文的博大精深有些时候让在国外生活久了的华人也是感叹。
前两天美国朋友看我的本子,上面写着一个“悟”字。好奇的美国人就问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本来以为我可以轻松的回答他这个问题。后来想了半天,觉得这个字好难解释。用understand来解释?太平庸。“悟”这个字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用“理解”或者“明白”这样的词就可以说通的。用realize来解释?有点儿恍然大悟的意思,但是觉得还是不能够具体的解释“悟”这个字的高深含义。到底怎么跟他解释呢?
悟:a self realization, coming from a process of deep thinking,leads to an elevation of understanding in certain areas of state of mind.
可是跟他说完这个翻译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没有把“悟”这个字的真谛给他翻译到位。



(我和Mark Fenske)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我的老师Mark Fenske先生写过的关于教育的一段话:
Education in an art form
does not consist of gaining knowledge.
You cannot get an education in an art form.
An education in an art form
happens inside you;
it does not come in from the outside.
An education in an art form
happens at the hands of yourself,
it is not the work of anyone else.
An education in an art form
requires a person to become stupid,
overcome that stupidity,
and move to the next thing
that makes them stupid all over again.
An education in an art form
is not complete
until the student takes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king himself stupid
by himself at his own volition.
--------Mark Fenske, An Advertising Living Legend
Mark Fenske是在VCU Brandcenter教创意的一名老师。老头儿1米9的个子,穿的鞋也得是49或者50号的。他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他的智慧让很多学生受益终身,他的诚实也伤透过很多学生脆弱的自尊心。
以上这句话,是Fenske先生在他从事广告教学事业初期,为当届毕业生写的祝词。先生的这句话,也许是当今世界少有的教育工作者会秉承的一件原则性事情。在VCUBrandcenter,很多人觉得自己和Fenske先生学的是广告。其实,先生教的是一种思维过程:一种让自己变的愚蠢,解答自己的愚蠢,进化,寻找自己的下一个愚蠢,解答自己的这个愚蠢,进化,再继续寻找愚蠢的一个过程。
仔细想想,先生是在引导学生们去理解,“悟”,这个过程,这件事情。

学习跟获取知识这件事情也许根本就是两码事。有时候我一直在想,美国的名牌儿大学与普通大学用的课本都是一样的。而有一些情况里面,同样是一所大学毕业的人,有的人后来成了精英,有的人最终还是当着废物点心。也许,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就高于获取知识这件事情吧?也许,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思考?--- “悟”的俗称?
中国人讲:名师出高徒。但是,中国人也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学位的高低与学校的出身也许能够为人赚取一定的资本,但是分开智慧的人与聪明的人那条线就是“悟”了吧。
也许,我们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忘记了这个“悟”字的重要性。在学校里,知识信息是以填鸭教育的方式获取的,没有给“悟”提供空间和机会;在单位,工作是由上往下派来的,工作只是为了工资,加上如果做的是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悟”就不会出现了。生活中,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在逐渐的占据我们生活中的时间,有人利用信息去“悟”,有人利用信息去“空”。前者的效果是思想智慧;后者的效果是时间浪费。
人的一生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的。曾经走过弯路,现在在走弯路,将来会走弯路,这都不要紧,多去“悟”便好吧...
嗨…我这是跟谁开玩笑呢?我又哪有资格谈人生啊。我今年才25。
求知为智,用心才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