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美国人到安徽黄村,买下荫余堂,拆下一砖一瓦,原封不动搬到美国麻省。
◆ 这项工程历时七年,耗资1.25亿美元。
荫余堂

荫余堂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黄村,黄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末黄巢起义,黄巢手下一个姓黄的大将为了躲避追杀,逃到这个山坳中,后来繁衍出这个黄氏家族。荫余堂——荫求祖荫、余祈富余,多么美好的祈愿,三个字里包含了多少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想望。荫余堂是于1800-1825年间(清朝嘉庆年代),由黄姓富商建盖,先后有8代黄家子孙居住,通常三世同堂。其建筑富有典型徽州民宅建筑特色。
徽式建筑

古之徽州因耕地有限,居民大多外出从商。徽商致富还乡,在家乡兴建住宅,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一是外围东西两面有高过屋脊的马头墙;二是四水归堂的天井;三是建筑内部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这些特色在荫余堂和抱义堂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荫余堂占地400多平方米,内有16间卧室、中堂、贮藏室、天井、鱼池、马头墙,先后居住过8代黄家子孙,家具、家谱、祖先画像、老月份牌、老式雕花大床、发簪、祖先信件甚至暖瓶、脸盆、算盘、麻将、墨斗、烛台、账本印章、毛主席像……
一个美国人改变了其面临拆除的命运

20世纪80年代初,这座热闹了200多年的老宅院不再有人居住,黄家便产生了将荫余堂拍卖或拆除的想法。没想到的是,一个叫Nancy的人的出现改变了这栋老宅的命运。
据公开资料,Nancy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过中国艺术史,到过黄村;Nancy回国后,成为美国Salem的PEM博物馆的中国艺术主管,生出搬一座徽州古民居到美国展览的设想。
一篇回忆文章中称,1996年Nancy重访黄村时,黄家人因荫余堂年久失修正投票要卖掉荫余堂。Nancy这样讲述:这一次,里面有人,门也开着,于是她走了进去。黄家人告诉她,他们刚刚决定把它卖掉,“你想不想要?”
另一个版本也是1996年,据公开记述,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华人王树楷作为Nancy的助手来到徽州挑选民居;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王树楷走遍了徽州大小村落,先是从1000多座老房子中选出600座,又从600座里选出60座,再选出6座;最终选定荫余堂。

黄村居民黄永泰、黄纪先和Nancy、王树楷都很熟。黄永泰说,起初Nancy和王树楷并没有选定要哪一所民宅,是当年王树楷问了他和黄纪先,他们告诉王树楷,荫余堂正打算要卖掉,王树楷和Nancy才去了荫余堂。
黄纪先说,小时记事时,对荫余堂的印象是“零零落落”。他回忆说,从小时候开始,荫余堂就只有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太婆”住在里面,宅子显得气氛诡异。“老宅子里面阴冷得很,阴森森的,有一种讲不出的味道。”他说。
在Nancy的推动下,荫余堂的美国展出计划得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Fidelity及其基金会的支持,并作为中美文化交流计划的一个项目,1997年起开始解体调查。荫余堂被拆之前的1997年盛夏,荫余堂第35代传人向祖屋作了最后一次告别。 
开始拆除荫余堂

异地重建式的拆除比盖新房子难多了,拆除工作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主要的木石结构部件都进行编号,记录原有的组成方式。拆下来的结构部件数量庞大,这其中不仅包括700个木件、9000多块砖瓦、石料等建筑材料,还包括了当时屋内摆放的家具、生活用品,甚至连同院墙、门口铺设的麻石路板也一并原封不动搬到了美国,共动用了近四十个国际标准货柜。当年11月底荫余堂拆散装船,1998年2月全部运抵波士顿港口。Nancy曾经想在波士顿市政厅旁重建荫余堂,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获得批准。
五年的筹备

中美两国的文物专家和来自中国的古建筑技师和专业木匠(特意从安徽聘请的能工巧匠),对荫余堂各个部件进行测量、登记,将损坏腐烂的木质部件按原样重新打造。此外,对于荫余堂内外相关的所有文物,都经过美国标准的文物保存处理程序,进行登记和技术处理。
同时,波士顿北郊Salem的PEM博物馆为了安置荫余堂,扩宽了马路,以便运输车辆畅行无阻;把门侧的小街堵死,以便将荫余堂展厅与主楼相联;拆迁了一大片当地的居民区,给荫余堂让出更多的空地,用来更好地显示她周身的魅力。为了尊重中国文化,荫馀堂解体构件在这儿重新组装时,竟然也按徽州风俗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上梁仪式,举凡上金花、披红布、安五袋、钉五色布、上香和敬酒等上梁程序均一一照办并有录像资料记录存档。
2003年6月21日,有着二三百年历史的荫余堂终于加入Salem已有的二十三座历史建筑的行列,正式向公众开放,据说第一天排队参观的人数就上万。
第36代传人黄秋华远跨重洋参观祖宅
多年以后,荫余堂第36代传人黄秋华终于来到了美国PEM博物馆看到了他们的老屋,他说:“当时就觉得我们已经穿越时空了,因为我们的房子在我的记忆当中已经被拆掉了,这时候突然展示在我面前,我觉得非常激动。当时,世界顶级提琴大师马友友正在我家庭院里面拉大提琴,音乐声是很美妙的,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眼泪就流了下来,觉得感触非常大。
当时,黄秋华已经是86岁的高龄了,不久后黄老先生就去世了。
PEM博物馆

PEM博物馆是北美大陆最早私立博物馆之一,十七世纪是波士顿附近一个繁忙的港口,许多商船海员从世界各地带来的珍稀物品成为博物馆最初的藏品。在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波士顿港是美国东部与中国贸易的最大港口,PEM博物馆很早就有收藏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传统。
PEM博物馆所处的Salem,在波士顿以北25公里处,被人称为“女巫镇”,早在1692年有一场声名狼藉的女巫审判,当时小镇上1500人口当中,有150人被误认为是女巫而被吊死。镇上的女巫雕像随处可见,巫术氛围浓厚。每年的万圣节更是有全美最大最壮观的游行。
荫余堂的美国网站

PEM为她做了一个十分精美的网站http://pem.org/yinyutang/,叫做yin yu tang,a Chinese home,页面以鲜艳的中国红为底色,上面用毛笔苍劲有力写着三个醒目的黑色大字——荫余堂。网站提供了荫余堂简史、荫余堂家谱世系,来往家信、建筑特色、搬迁过程等,并以多幅精确的3D透视图、视频从各个立面和角度详细、立体地再现了荫余堂的建筑构造和细节。
黄村及黄村其他古宅现状

荫余堂卖给美国后,黄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叫中美徽文化研究院的组织投入200多万元对黄村大进士第、中宪第进行全面维修,“还花很钱修公路、广场等”。荫余堂到美国后,黄村出名了。2006年5月26日,第一批来自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来访黄村。后来好多外国学者和学生到黄村来。如今,在黄村的进士第中,挂着多张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学生到黄村旅游和体验生活的照片,外国学生和村民一起放牛、做饭等,这被黄村看成是“国际化”的起点。
现在,与荫余堂同时被王树楷看中的另外5所老民居,有的破败不堪,有的早被拆除(通常被推倒让位于新建筑,即使转手,通常只价值几百元人民币),只有荫余堂依然完好的、安然的保护在Salem的PEM博物馆,静静的看着那些前来欣赏她的人们。
黄村原本有很多古建筑,如今全村就剩下四所:进士第、中宪第和黄永泰兄弟两家各自的古宅,然而已经都不是以前的样子了,面积也大大缩水。
15年十二道锋味2来到黄村拍摄,更是让这个村子声名大噪。
重建荫余堂
有关部门一直有在黄村旧址上重建荫馀堂新宅的想法。完全依照荫馀堂的原建图纸,选用所有与原物相同的建筑材料,用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由参与过美国PEM博物馆内荫馀堂建设的建筑工人重新“操刀”。
游览攻略

简介:
荫余堂落户的PEM博物馆是美国目前最古老的13个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799年,馆长兼首席执行官为旦·蒙罗。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0平方呎,共有古老建筑26处,内分美国馆、中国馆、日本馆、印度馆、海洋馆、亚洲外销馆和太平洋附近国家馆等,每一个展馆里都陈列着该国精美绝伦的展品。2001年,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成功地举办过《紫禁城的神秘世界——北京皇宫特展》。
荫余堂展区主要包括荫余堂老屋、荫余堂展览室和荫余堂影院。在荫余堂影院,由Carma Hinton和Richard Gordon拍摄的荫余堂记录片在这儿不停地反复放映,片长20分钟;展览室则设在荫余堂展览室的另一侧,在这个布置有中国明清家具的休息室里,参观者可以见到中国的蜡烛台、自鸣钟、大斗笠、铜香炉、麻将桌、中国象棋、铁皮暖壶和印有双喜字的洗脸盆等中国家庭用品,墙壁上挂着中国地图和徽州地图,荧屏上自动切换出一张又一张徽州古村落和徽派古建筑的照片,书架上陈列着荫余堂画册和有关介绍徽州文化的书籍。 


门票:PEM博物馆门票为20刀,老年人17刀,学生12刀,16岁以下及当地居民免费,须出示ID。其中最为精彩的荫余堂老屋需额外购买5刀门票。
交通:PEM(Peabody Essex Museum), 161 Essex St, Salem, MA 01970。从波士顿开车过去大概需要40分钟。也可搭乘波士頓地铁绿线到 North Station 转搭往 Newburyport or Rockport 的紫色火車,或者搭乘蓝线到Wonderland 转乘450/455公交。还可以直接从波士顿坐船过去。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10 am-5 pm,每月第三个周四10 am-9:00 pm,除节假日外周一不开放。其中荫余堂周二至周五10 to 11:15 am and 1:15 to 2:15 pm 只接受团体预约,不向个人开放。为保护荫余堂历史性建筑与家具,制定了同时间内进入荫余堂人数不得超过20人的限制,每次参观不能超过30分钟。
其他:免费向参观者提供耳机录音导游,可从中获得关于荫余堂20个项目的中、英、韩、日等4种语言的录音导游,参观者也可使用纸质版介绍,但仅有英文和西班牙文两种语言。古宅内禁止拍照、录像及照明工具。
更多详情就在:http://www.pem.org/sites/yinyutang/,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后记
本文小编已经前去Salem认真仔细地参观过荫余堂了,有些东西小编不方便写出来,也不方便上图,怕会被。。。但是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墙上的字画,尤其是前厅左面的那堵木墙,右面的木墙写着小心火烛,至于左面都写了什么,就要大家自己前去辨认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