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号的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第015期
明明可以靠脸,却偏偏要拼才华
Silvia Han  | 注会界大牛留学生
1.  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
2.  美国IRS税务总局实习
3.  美国Marquette University助教
4.  国内本科连续四年GPA排名第一,国家奖学金
5.  美国商学院全额奖学金
6.  GMAT 750分
7. 上海新东方SAT讲师
8.  供职于上海迪士尼财务部
Silvia Han | 没有准备,就没有运气
Silvia的出国梦是从高考结束后开始的。
“从大一开始,我就有了一个全面的规划:参加学生会、各类专业竞赛、多拿各类奖项,给自己的简历加分;保持成绩优异,保证申校时有一个拿的出手的硬指标;我每年都去上新东方的暑期课程:托福,GMAT和口语培训,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准备留学考试的成绩,保持自己对英语的新鲜感。”
Silvia列举了她为出国所做的准备,语调淡然,似乎并不以为困难的样子。可小编知道,只有经历过困难,决然而又努力的坚持自己最初目标的人,最终成功后,她的心境才会升华为这种云淡风清。这样的履历足以让她非常“惬意”地去选择美国的任何一所学校,撰写申请文书。
Silvia Han | 选择,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
Silvia的本科专业是法学和会计学,但是在商学院选择上,她没有选择一类常春藤,而是选择了以会计学为特色的学校,美国Marquette University(马凯特大学)。
一张Excel表格,两周的时间,她将美国Top 100中会计学硕士项目一一查阅,表中,首先她罗列了每个学校的学分、学费、项目长度、AICPA通过率、课程设置、留学生比例、地理位置以及就业情况统计;随后,排除不招国际生和只有MBA会计方向的项目;最后,对于剩余的学校用加权方式进行打分。
选择,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因为这就是一个自我鞭挞和剖析的过程,起初你或许会感到困难甚至痛苦,但当你完成这场盛大的祭典,你会发现迎接你的是一次华丽的脱胎换骨。
Silvia Han | 没有实力,怎敢在美帝开挂
Silvia 在美帝的学习生活并不如她申请学校时那么顺利。
“当时学习压力非常大。每门课都有4次期中测试,每次成绩都按比例计入总评。除此之外,语言的不流利使得我要花比Local多2-3倍的时间去准备第二天的Project。每次做Presentation的晚上,都要和男朋友排练到深夜。关于Paper,从一开始老师说的Improve Your Writing Skill到后来拿到Excellent评语,凝结了我每天看书到凌晨的辛劳。好在,一切都是有所回报。一学年每次考试都在A(93分),第二年申请到了学校全额奖学金,每个月700美元“工资”加上担任助教和招生助理的兼职收入,第二年过的才比较“滋润”,嘿嘿。”
考虑到没有美国公民身份的第一代移民,很难在职场上有非常好的发展,天花板效应使得留学生没有太多的上升空间,即使已经拿了500强人力公司的offer,Silvia 完成美国的学业后,还是选择了回国发展。
结语
回国之后的Silvia继续保持着超强战斗值,甚至一度爆表。
一个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却能选择自己以后想要怎样的生活,改变和选择一样,如果不能努力,不能承受那些深夜孤独的痛苦,那么,你注定只是生存在这世上,而非生活。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独自一人匆匆行走的姑娘)
End
一个讲故事的
留学自媒体
微信:liuxueshengmen
人物 · 故事 · 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