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到纽约机场接人,在航站楼门外看到一对来自中国的母女,一外籍青年帮其推著满满一车行李出来,只见那母女俩接过行李后便没事似地欲离开,那青年说了句英语,经旁人翻译,母女俩竟一脸惘然:“怎么还要小费?”并不情愿地掏出一元,对方略显尴尬摆手。
 见状,我问母女俩是否第一次来美?回答说是,于是我小声提醒道,“人家给妳推行李是要付小费的,而且妳那么多行李,起码要给五元。”她似无法接受给五元,勉强再追加一元递过去,对方仍摆手,显得有些无奈而欲转身离去。见此有碍国人形象的不悦情景,我有些着急,没好气地对那母女俩说,“如果妳没零钱的话,我来帮妳付吧!”听我这样一说,她们才又摸出一张五元币,追上那个已走远的青年人。

       不少人初到美国都会为小费问题所困惑,对于为何要给小费?给多少才合适?毫无心理准备。
 去年朋友夫妇来美旅游,下榻纽约曼哈坦的旅馆,甫一放下行李我便提示他们,记得付小费给收拾房间的服务生,搁在房间的茶几上便可,并担心他们疏忽,故每天我都过问一下此事。朋友告诉我说,每天都给了,可人家都没拿,我问给多少?朋友说给一元,我忍不住噗哧一笑,说“妳这是打发叫化子呀,人家怎么会要?”此后改为每天给五元或十元,结果服务生都要走了。
 初来美者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一元共识”,恐除了与“不知”、“不舍”有关外,还有就是下意识里的美元汇率作祟,觉得那不是一元,一折算是六元多呢。难怪在酒楼消费时,常遇到一些食客按约定俗成的比例,把小费放在台面上,便被同来的亲友认为无需给那么多,硬是将台面上的钱币抓回一些,令做东的友人尴尬不已。更有因不付小费或不足额者扬长而去,被服务生追出门外讨要的窘境。
 我也曾认为,小费是客人对服务的一种肯定和褒奖,理应“优奖劣免”,况且这里很多人认为普遍服务质量并不比原先在国内的好,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都给小费,不合情理。后来才慢慢明白,很多服务业的小费算是薪资,换言之,服务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小费生活的,这是“规矩”使然,不给小费,岂不断了人家的生计?
 在国外,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支付小费。因各国、各地区收小费的比例不一,差距较大。不要把它看作区区小事,“能省就省”,而应以“入乡随俗”的态度认真对待,以免带来不好的影响。
(本文整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