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知乎
我的无知与你的博学一样优秀。——
艾萨克·阿西莫夫

为什么你越喜欢读书,就越不受别人的欢迎?
为什么聪明根本就像是无足轻重的东西一样?
为什么智力在大家心里的分量远远不如相貌、魅力和运动能力的分量重?
为什么在大多数国家,事情也没有如此严重。只有在典型的美国中学,做一个聪明的学生才是一件麻烦事?

阿西莫夫对于反智主义曾经忧虑的说过:“在美国有一种对无知的崇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反智主义的压力已经像坚韧的针线一般缠绕在我们的政治与文化生活中,而给予它支持的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民主便意味着我的无知与你的博学是一样优秀的。”
种族因素
从族裔角度讲,非裔以及拉丁裔由于自身民族种族特性和社会阶层低下的原因,其群体社会中十分盛行“读书无用论”的反智主义。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亚裔,由于来自文明极度发达的东亚母国,并且在学习上极具天赋,并且急切希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因此亚裔即便是在社会地位较低的情况下,其对于教育的重视也不会低于白人精英,在亚裔群体社会中一般不存在反智主义的问题。

从社会阶层来说,由于美国“学区”的划分和私立学校的存在,导致生源剧烈分化,社会精英阶层学区(高房价)的公立学校和学费甚高的私立学校学风浓厚,要求严格,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基础素养与中日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不会存在反智主义;相反,平民阶层学区的公立学校,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学生,一无学习传统、二无学习环境、三无学习热情和能力,大多所谓“快乐教育”“个性教育”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反智主义想不产生都十分困难。

从实践来看,平民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局一目了然,精英阶层的后代还是精英,无产阶级的后代还是无产阶级。可以这么说,美国的“快乐教育”和其导致的“反智主义”实际上是阻碍美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这种原因由于其“快乐教育”的政治正确性以及“反智主义”的潜移默化性而令美国平民无法抗拒甚至欣然接受。

以上来看,对于美国文化的探讨,绝对不能一以概之,而是要放到美国多种族多阶层的背景下去分析。我国教育专家对于我国教育大加抨击而倡导的“减负”“快乐教育”完全是建立在对于美国教育文化的片面认识上,而这种片面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于美国精英社会的认真考察之上,而是建立在被美国国内广为诟病的平民教育的肤浅认知之上。我国作为东亚国家在教育方面与美国精英社会教育十分类似而仅仅缺乏部分创新意识(其中很大原因是学术体制导致的而不是“负担过重”导致的),完全不需要去学习那种效率低下、培养沙发土豆的美国平民教育。
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
第一种,长得特别好看。这个不用说,在中国也是一样的。

HOT=Pretty+身材好+装扮+那种腔调

顺便说一下,大家的审美确实不一样。


第二种,运动好+长得不难看或者运动好+性格活泼开朗。在美国,很多人把运动看成可以帮他们进大学的主业,学习是顺便的。。我们年级有个妹子,高一的时候哈佛就要了去了,就是因为打草地曲棍球特别好。这样的人还不少。。


第三种:有特殊才能。弹吉他弹到逆天?可以把金鱼吃了再吐出来金鱼还是活的?作曲?即兴rap?如果你能创造出些什么,那么就很好。


第四种:活出自我。我们学校今年有个毕业生决定去厨师学校,因为她觉得那才是她喜欢的事业。好多人申请罗德岛设计学院,都进了。有些人去NYUtisch表演学院,为了导演梦。。。当然更多人去耶鲁,为了当作家。去普林斯顿,因为想当工程师。去哈佛,因为目标就是我要social我要认识别人我要进入政界blablabla.

实际的经历
我女儿在美国读小学三年级,她很聪明,也爱读书。但她很反感大人表扬她聪明,只要有人这么表扬她,她就会喊,“我不是'know it all'". 他们班有个书呆气学习很好的男生,外号就是“know it all".
我观察,不是所有的学习好的学生都被嘲笑,但学习好体育不太好的孩子必定被嘲笑。如果学习好,体育不好,社交能力又欠缺的孩子更是学校最底层。美国的学校的社交压力实在太大,没有朋友的孩子很难生存。感觉女儿在想方设法避免一切可能被嘲笑或者与众不同的衣着,说话和行为,可惜她这张中国人的脸改变不了,有时候觉得孩子真的很累。
所以我觉得美国学校未必是反智主义,而是过于崇拜社交主义。社交崇拜又源于成人对青少年的无为而治。因为美国的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管理松散,干涉少,不允许排名次和用学习成绩差别对待学生,使得学生过早形成了自我管理的小等级社会。在青少年的等级社会里,朋友是最重要的资源,人缘好朋友多的人自然被人羡慕,站在金字塔顶端。体育好的孩子往往能带上很多人一起玩,朋友资源多,而学习好在这个等级社会里不能带来任何资源,甚至可能会妨碍社交,权重最低。
在中国则不同,我中学的时候学习好不合群,但好处占尽,老师学校给的荣誉,班级学校学生干部,各种出风头的福利等等。所以中国学校也有等级社会,这个等级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干涉下形成的,学习好的学生获得最多成人资源而在金字塔顶端。在一些不重视学习的“差学校”,技校职校等家长老师放弃管理的地方,类似美国的学生等级社会也存在。
即使在美国,到孩子长大了,就不一样了,智力资源开始变得重要。成人社会是逐利的社会,能带来利润的人能获得重视,这样学习好的人就有了一定优势。当然学习和人缘都好的优势更大。而体育除了少数明星外,带来的资源就很有限了。
另外,美国的私立精英学校也有所不同。这种学校一个班只有七八个学生,老师多,管理严格,家长花了大价钱投资智力也期待回报,因为成人干涉多学生的自由相对公立学校要少,前面说的等级社会就失去了存在土壤。
老师的观点
美国的反智主义和教师生存状态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素质的问题,学生是否反智和是否好教都和他们的素质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素质的好坏的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该学校的社区好坏。因为美国的公立学校是免费的,每个城市的学区基本上只招收住在该城市的学生,不管你是租的房子还是买的房子。跟国内一样,好的学区房就贵。其实这个逻辑是反的,应该是好的社区房价贵(无论是租还是买),所以住在该社区的人素质相对较高,对子女的教育也比较上心。美国人一般富二代的不如国内那么常见,所以基本上有钱人都是靠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的,富人家的孩子一般情况都比穷人家的孩子要有教养。
反智主义在我去过的学校中其实不是特别明显,因为美国孩子要不是不care学习成绩,要不就是特别好的学区大家都特别努力。反智主义一般是出现在那种大家都不愿意学习的环境下然后就这么几个人学习特好,所以会有人歧视。这种情况应该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明显,比如高中。
老师的话当然是好学区最舒服了,因为学生努力,家长也配合,尤其是亚洲人(以中国人为主)多的学区,比如加州第一的San Marino学区就是基本上住的都是有钱的中国人和少部分有钱的白人,房子基本上都是200W美金起跳的。学区有钱请音乐、美术、科学和体育的专科老师,也有钱带学生去美术馆参观,学生各种全面发展。学科知识就是一年级学三年级的东西,直接跳两个年级酱。下课之后还去学各种课,吹拉弹唱。
烂的学区就是一帮你想扇死他们的倒霉学生。。。一群上课玩手机的崽子,让他们收起来然后跟你站起来叫板人权问题。。。不听课,没礼貌,父母也不管,或者父母在监狱,入黑帮,贩毒,等等。
真正的原因
“受欢迎”并不是你在课后时间随便做一做就能实现的,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学中,在这里,所有人为了个人魅力都会进行激烈竞争。

一个美国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青少年每时每刻都想融入群体之中。
难怪聪明的小孩读中学时往往是不快乐的。他们有其他的兴趣,没有多余的精力用来使自己更受欢迎。你在其他地方有所得,就会在这个地方有所失。不受欢迎使得书呆子成为全校攻击的目标。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噩梦般的情景并非出自任何有预谋的恶意,而仅仅因为这个特殊的环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