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龄化趋势隔岸相对的,是蓬勃崛起的养老市场。这片蓝海是怎么样的?投资者如何进行充满远见与价值的投资?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第26个“敬老节”。愿每位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平安喜乐。
根据联合国标准,60岁以上即被划入老年人,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处于老龄化社会。
毋庸置疑,中国正步入“老年”。201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13.68亿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占总人口的10.1%。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36.5%,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
与老龄化趋势隔岸相对的,是蓬勃崛起的养老市场。当中国老了,投资的新窗口正在迅速开启。这个被称为“蓝海”的市场究竟是怎么样的?作为也会变老的投资者,又如何进行充满远见与价值的投资?
养老
这是一片怎样的蓝海?
从发展潜力来看,养老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未来20~30年都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40年后,会出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的人口格局,我们要面对一个体量巨大的产业。
从行业阶段来看,养老产业是一个蓝海领域,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市场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养老需求,市场供给方面存在相当多的缺失;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养老产业并未出现龙头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现有的一些机构只是市场的拓荒者。
从产业属性来看,养老产业兼具长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必会迎来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养老
如何把握养老潮水的流向?
1. 养老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显著
一方面,中高端的养老消费需求开始显著释放,围绕高品质的养老生活 形成层次化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老年人的养老理念也正在由被动转向主动,他们退休后的消费更加积极主动,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 以市场为导向,参与主体多元化
积极政府和社会正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探求“公办民营”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养老。不少地区已经探索“公办民营”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养老设施的运营,并由政府给予补贴。同时,养老专项资金也由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因此,未来养老的参与主体将越来越多元化。

3. 出现创新的活跃期,发展模式多样化
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不断涌现,创新层出不穷,未来将出现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绿城就提出了“学院式养老”的理念,中国建投则提出了“享老”的理念。
4. 养老市场将趋于细分,不同领域发展侧重点不同
养老地产领域。这一领域的投资尽管热度很高,但基本都处在探索阶段,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项目噱头大于实质,未来养老地产有望逐步规范,并逐步回归养老本质。
养老服务领域。专业养老服务的缺失无疑是整个产业的重要短板,但也是整个产业的重点优先发展版块。从市场状况看,需要的专业化养老运营服务公司正在从传统行业中裂变形成。
养老用品领域。养老用品领域是发展相对较早的领域,但也缺乏知名品牌。
养老金融领域。我国的养老金融领域总体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产品各类少、选择单一、以养老储蓄为代表的传统老龄金融服务处于主流。因此,养老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未来保险类、信托类和养老地产金融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
养老
如何冷静而聪慧地审视它?
1. 在大数据面前保持一丝冷静
养老产业有着美丽的大数据,但从宏观的美妙数据转化为企业微观的现实盈利,事实上并不轻松,需要不断地摸索和试错。对新兴产业而言这是发展必经的阶段,总体上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要做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充分准备。
2. 对市场热度理性认知
目前养老产业投资热度非凡。其中既有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即使亏损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有盲目跟风者,未认清养老,只是探探路、试试水;更有浑水摸鱼者,以养老为噱头准备快进快出。平心而论,目前养老产业投资有些“虚火”过旺,尤其对养老地产领域而言,要敢于直面慢回报,挑战短期暴利的地产思维,积极正视养老服务的专业与极致。
3. 如何把握投资时点?
毋庸置疑,当下正是养老产业的投资时点。这是由于:第一,市场爆发点与投资时点间存在一定时滞,投资需要适当提前布局,以时间换空间;第二,当下存在一些结构化的机会可先行把握,如从出生率比较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
养老
蓝海中的投资机会与主题
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是最先受益的前端领域,存在先发性的投资机会。养老地产首先解决养老的基础设施问题,无论是老年住宅、养老公寓还是养老社区,都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同时,养老地产也是养老产业链中最为成熟的产业。
投资养老地产,需要注意节奏、量力而行。从大趋势看,获得盈利需要一定的忍耐周期,未来几年可能会形成一批不良资产或烂尾项目,因此当前的市场热度会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洗礼。
万科等传统地产商也已进入养老地产领域。了解更多请点击《养老地产爆发 万科沦为代建配角》
养老服务
优质的养老服务是整个产业的基石,是目前市场上最稀缺、养老需求最紧迫的领域。尤其是选择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群,总体上属于刚需人群,养老服务才是其真正的诉求点。目前市场上优质专业的养老服务并不多见,存在供给盲点。
投资养老服务,可以按照生命周期区分不同的老年人群。刚需型老人偏重护理看护服务,活跃老年人群则相对多元,尤其注重健康管理、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投资者需要深入思考退休老年人的需求,在其中挖掘大市场。
养老金融
养老金融是巨大的“蓝海”,投资者可以关注并着手布局。养老离不开金融,养老产业也离不开金融。尤其是伴随着高净值老龄人口的增加,适老化金融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其发展前景十分被看好。
养老金融的重点在于创新。例如在当下投资养老的各路大军中,险资颇被看好。这主要因为在我国先行资本市场和融资体制下,险资具有长线资金的优势,更是通过“保单+实物对接”避开了支付困境。因此,在银行、保险、信托等领域,应更多考虑养老的特点,使养老人群真正能够实现金融养老。

本文选自《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15)》,作者易善策、杨明辉,就职于建投控股。文章经JIC投资观察编辑加工。图片来自财新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