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比那些讲述幸福概念的读物更让我心情沮丧了。为何如此?人们给出的关于如何追求幸福的建议太多了。正如法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Frédéric Lenoir)在他近期由法语译成英文的《幸福:一位哲学家的指导》(Happiness: A Philosopher’s Guide)中所指出的,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2000多年来一直在讨论这个话题。
但对幸福的理解依然因人而异。仅是浏览一下亚马逊励志书籍下“幸福”子目录里多达1.47万个标题,或55个论述“幸福”的TED演讲,就不难发现这点。什么会让我们幸福?健康、金钱、社交、目标、“传播”、慷慨、感激、内心的平静、乐观性思维……调查显示,上述这些(或者说全部)都是正确答案。社会学家告诉我们说,一些最简单不过的小技巧,比如一天内冥想10分钟以及强迫自己微笑,都能将我们推向一种更加愉悦的心境。
然而对我以及其他许多人来说,幸福这个概念依然难以捉摸。当然,我有时会觉得快乐和满足,比如给孩子们读睡前故事,采访我非常仰慕的人物,完成一篇很难的写作。但是尽管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家人和朋友很支持我,还有一份有趣且灵活的工作,我还是会经常沉浸在消极的情绪里:担忧、挫败、愤怒、失望、内疚和后悔。不满是我的常态。
越来越多关乎幸福的书籍承诺将我从这些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但是它们对我的影响更像是在我处于低谷时打击我。我知道我应该感到幸福。我知道自己拥有幸福的所有理由,而且相比大多数人,我已足够幸运。我知道幸福感较强的人通常都比较成功。我知道只需一些心智练习就可能帮到我。
然而,在我陷入糟糕的情绪时,挣脱出来依然很难。而且,我承认,我的一小部分自我将这种不快乐视为高生产力的现实主义,而不是无价值的消极主义。我无法想象一直处于快乐状态;实际上,我非常怀疑有人能做到这点。
我之所以会同意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过去几年,我的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芭芭拉·埃伦赖希(Barbara Ehrenreich)2009年出版的《面向光明》(Bright-sided)一书,讲述的就是不间断的积极思维及其破坏性。
今年《今日心理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马修·赫特森(Matthew Hutson)的《幸福之外:低落情绪的积极面》(Beyond Happiness: The Upside of Feeling Down);相关书籍还有《压力的积极面》(The Upside of Stress),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著;英国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安东尼·赛尔登(Anthony Seldon)撰写的《幸福之外》(Beyond Happiness);另一位来自英国的金史密斯学院政治学讲师威廉·戴维斯(William Davies)所著的《幸福产业》(The Happiness Industry: How the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 Sold Us Well-Being)。

我们是否最终看到了唱衰幸福概念的言论?某种程度上是的。这些近期发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对我们现在痴迷的幸福理念和积极思维的反驳。纽约大学教授奥丁根解释说,遇到障碍时的冷静分析对弱化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很重要。赫特森的文章详细讲述了人们能从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负面情绪中汲取到很多益处。总之,这些情绪能激励我们改善所处环境,以及塑造更好的自我。
麦格尼格尔向我们说明了如何用一种更为友善的眼光看待消极情绪,比如压力,能够将其转变为对我们健康的提升而不是伤害。那些认为压力只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的人在对待挑战时,精力更为充沛,而且寿命也相较那些试图抵抗这种情绪的人更长一些。
赛尔登描述了自己的进展:从寻欢作乐到从事更有意义,且能给他(和我们)带来快乐的事情。不幸的是,他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方式淡化了他的建议:接受自己;获得团队归属感;具有良好的品格、规则、同理心、焦点、雅量和健康;有好奇心;开启一次内心之旅;接受姻缘以及拥抱礼拜仪式和冥想。
戴维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他对那些大型组织试图挖掘出我们大脑内部运作过程的本质深感厌恶。在他看来,广告商、HR管理者、政府和药品公司在衡量、操纵以及最终利用我们对幸福的无法满足的欲望来谋取利润的方式,在某种程度是很险恶的。
然而这些作者无一对关乎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持反对意见。虽然我们称之为追求“幸福”,但是实际上我们真正意在追求长期的“成就感”。
大多数幸福大师出错的部分在于,他们执着地认为不间断的幸福是追求长期成就感的一种方法。对一些乐观主义者来说,这可能是对的。他们能通过该领域最著名的研究者丹·吉尔伯特(Dan Gilbert)建议的方式“无意间发现幸福”;或者从教授级顾问肖恩·安克尔(Shawn Achor)所著的《幸福感助你成功》那里获得幸福的概念。
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那么多的快乐是很有压迫感的,因此这对我们打造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或完美的职业生涯可能帮助不大。不读这些励志类书籍,我们追求成就感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从长远来看我们同样能过得很好,还可能更幸福。
艾莉森·比尔德( Alison Beard )| 文
艾莉森·比尔德是《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高级编辑。
时青靖 | 译 李茂 | 校 万艳 | 编辑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7-8月《 “幸福”是碗心灵鸡汤》(The Happiness Backlash)。
《哈佛商业评论·周末特写》
编辑|马雪梅[email protected]
《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正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与使用。若违反上述声明,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联系:[email protected]
要拥有属于你的卓越密码?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管理圣经。
©2015 哈佛商业评论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