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也很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但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没有真正体会过旅行意义的人们,一味听信媒体的蛊惑和宣扬,对于这句话的错误理解和盲目崇拜。
作为一个有幸没有受到国内“说走就走的旅行”荼毒的人,笔者在国内兴起的“穷游热”前两年就开始了懵懵懂懂的背包客之旅。那时候并不懂什么叫穷游,也不懂什么背包客沙发客,纯粹是因为还是学生仍旧花着父母的钱,只能穷穷地游一游。住青旅,吃路边的小馆子,带着纯粹的想看看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打个包,就这么出发了。
再之后的故事大家都能猜到了,旅行上了瘾,继续住青旅,有时当沙发客,吃小馆子路边摊,和当地人睡(住他们家…),和他们聊他国的政治宗教文化。不过最终,旅行于我而言并没有成为一件要宣告全世界“我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的事,而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水、空气、交essay一样自然,和恋爱一样热情饱满。
在没有社交网络以前,所有人的生活都不值一提。
出国呆久了,作为一个比较敏感的人,总是很悲哀地发现一个事实:中国人是最无法享受当下的民族。在美国,走在路上一眼就看出来,唯唯诺诺的、不会直视你的眼睛面带微笑的、走进餐厅不会有意识去appreciate服务员的招呼而径自走向餐桌的、旅行的时候永远在玩手机的——大多都是中国人。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生活,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的人走出去了,仍旧抱着手机,不读书走万里路,喝酒吹牛逼,或者借着旅途短暂的泡沫好感找个姑娘来个风华绝代的丽江一夜情。很多姑娘也是自己没脑子,活该被那些穷得趴地上会点儿吉他就号称自己有才华的大理/拉萨/丽江一霸骗上了床,然后跑去豆瓣哭着写直播贴。格局啊妹子,格局。。。
我身边有那种曾经在云南西藏混过一两年的女生,生得确实美,但回家生娃之后每条微信朋友圈都在回忆曾经怎么美,那故事多么地与众不同,我的老公多么帅帅帅赞赞赞。其实当妈也是很好的生活,生活不必都在远方。重要的是,如果你期待远方,就收拾包袱去远方。如果你安于平淡,那就把平淡活出趣味。如果你喜欢重复不变的生活,那就不要厌倦。当着妈又去天天重温过去的好日子,一天刷朋友圈一百八十次,看本书也要po张图。生活不是给别人看的,闭嘴会让你更美丽。
还有一部分人把旅行当作是逃避生活的一个契机,但作为一个有过长期旅行经历(3个月以上一直在路上)的人来说,旅行真心比生活还要累。“把旅行当作生活”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事真的只对很小部分的人适用,在路上的那种漂泊、不确定、居无定所的状态大部分人都会享受,但不会享受得太久。特别是对于出发前就计划长期旅行的人来说,为了细水长流,往往要量入为出节省度日,金钱会是非常耗费心力的事情。旅行并不比生活更简单。
能够把旅行当作生活的人确实有,比如吴苏媚就是笔者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一个词儿形容就是“风淡云轻”,从文字里能读出来,她是真的看得开,这东西装不来,她算是上帝的宠儿,有幸能从旅行和生活中找到一个对她来说绝佳的平衡点。还有一种人,比如某旅行网红,胸大颜好会炒作,但要知道她的旅行可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摆拍广告商业合作,幸不幸福她自己知道。长期旅行过的人,或者有幸和宗教meditation有过接触的人会了解,真正幸福的人,心都是静的,这东西也装不来。
另外路上的奇葩也真的不必生活中的奇葩少,生活中的问题也不会因为你去旅行了而一笔勾销。你做事不靠谱在工作中会错误连连,在旅行中就会丢三落四错过火车;你在生活中“与人不善”,在旅行中也会遭到同行者的唾弃。最后我发现,旅行是生活的放大镜,能在短时间内暴露出我自身的弱点。世界那么大,其实病没有藏身之处。旅行不是你逃避生活的地方,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不然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
在中国,文艺的门槛太低了,基本上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热爱生活”。
很多国内豆瓣小红婊在描述一段旅行的时候一般是以以下格式来的:在遇到(绰号1)的时候我还是个(此处应有辞藻)的少女。那时候阳光(此处应有辞藻)。后来我在xxx开的一家青旅,遇到了绰号2,(此处绰号1和绰号2应有三角恋),然后1和2可能分了,最后豆瓣婊就莫名其妙受到了爱情的感召,和绰号2在一起了。如果能在故事里再加上一个外国小伙儿和一个中国妹子有过一段affair,那就更加高端洋气上档次了。总之文章里的每个人好像都风淡云轻与世无争,豆瓣婊本人纯粹到稍微烈一点儿的阳光都能伤害她娇嫩的鸡肤。每个人都是亦舒、郭巨巨或者安妮大妈。
为什么《在路上》能够成为《在路上》,为什么你的碎碎念不行。因为好的小说能让别人带入自己,映射社会的问题/时代的意义,一篇八竿子打下去都在写自己私人感受的东西别人是不会有认同感的。高贵的少妇在无人时依旧会打嗝放屁,不过是文明化/社交网络让她披上了一件好看的唬人的外衣。自我代入得太深,写出来觉得自己老有文学造纸了,止不住地自我陶醉,加几个摆拍po到朋友圈纪念自己老牛逼的青春。可其实看的人呢,就像清醒的人看嗑药的人在high,觉得可笑罢了。

当然,清醒的人永远是少数。
旅行当然美好,接受了全世界对陌生人的善意,却不必陪他们消磨生活的琐碎枯燥。
最怕的旅行方式是,因为别人的善意而占了便宜,却觉得那归功于自身的“酷”,并且因为尝到甜头一直占便宜下去,觉得理所当然,丝毫没有感恩之心。比如有一些couchsurfing的人,住人家的吃人家的最后连被子也不叠拍拍屁股走人了,不送小礼物也就算了,关键是连最基本对host的礼貌和尊重都没有。还有一些hitchhiking的人,一路搭车过去,也不交流闷着头玩儿手机,完了还到处和朋友炫耀,觉得自己老牛逼了。笔者走了挺多地方,发现国外大部分的旅行者,一个是真会玩儿,另一个是成熟又纯粹,还有一个就是懂得感恩和尊重(当然奇葩也是有的)。
你到底要怎样的生活?
别人的经历不是你的经历,大部分旅行的人都是这样的:我认识了谁谁谁,他已经走过了xxx个国家了,另一个谁谁谁,曾经有过怎样牛逼的在旅途的经历,酷炫酷炫最酷炫。但就算你在路上遇到了当年创业成功把公司卖了之后环球旅行一年的xxx,他的牛逼也不是你的牛逼。你是听了很多故事,你沙发客背包客一直在接受别人的善意一直在变相地索取,可你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些什么?
另外旅行界鱼龙混杂的太多了,有时候动点脑子思考一下,他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他可能一直在路上,看似洒脱,但也许,我说也许,他一直在路上的理由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可能因为本身起点就不高,间隔之后回去已然被甩到后面。真正loser的生活肯定是不会跟你说的,当然我不是说全部都是loser,笔者只是建议单纯的妹子们擦亮眼睛,不要傻乎乎地全盘接受别人的话,多听、少说、多动脑。
Paypal的创始人Peter Thiel写了本《从零到一》,虽然是本创业书,但其中的一个观点笔者特别喜欢。皮特把世界规则分为两个轴说了个通透,我简单转述一下:definite pessimistic是“有远见的悲观”,比如中国人普遍的幸福度低和强烈的不安全感,体现在疯狂储蓄、急功近利、复制西方。而indefinite optimistic是“无远见的乐观”,最典型的是欧洲人,他们知道未来会变坏,但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变好,所以他们有很普遍的旅行狂热,活在当下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哲学。
笔者觉得,中国要从definite pessimistic变成definite optimistic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国人的旅行初衷作为衡量是否definite、是否optimistic的其中一项指标,也渐渐在发生不易察觉的改变。就像杰克克鲁亚克在《在路上》里说的:“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I knew there’d be girls, visions, everything;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the pearl would be handed to me.” 旅行意味着未来,意味着希望。
世界那么大,打个包,带本书,丢掉手机,我们安安静静去看看吧。
最后按照惯例送诗一首——
Dost thou think, because thou art virtuous,
There shall be no more cakes and ale?
——Shakespeare
你以为,因为你道德高尚,
别人就不能饮酒作乐了吗?
——莎士比亚
这句话可以算是笔者的座右铭。本文是一篇充满了个人judgement和aggessive观点的文章,但这句话一直提醒着我,观点可以有,也可以persuade别人,但最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别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道不同不相与谋就好。:)
文/蝙蝠大人
北美留学生日报
微信号: CollegeDaily
真实独立有味道的留学生新媒体
北美留学最值得关注的资讯平台
加入我们:[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平台中发布的内容除特殊表明之外均为北美留学生日报原创内容,任何机构商家个人微信平台不得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