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婴儿保健】微信号:zgyebj
一位母亲曾把他的有些数学天赋的孩子带来爱因斯坦面前,问怎么才能让孩子把数学学得更好,爱因斯坦回答说:“试着给他讲些故事。”这位母亲坚持问关于数学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想让他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
故事不仅能够放飞孩子的想象力,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治愈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可以这么说:故事之于孩子,犹如肥料之于土壤,阳光雨露之于大树,有时候更是良药之于病体,有着疗愈心灵的智慧。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故事,是好的故事。
那么,到底什么故事是好故事呢?下面的内容,我们就此做些探讨。
好的故事不会直白,孩子只需要想象层面的真实。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看看这位妈妈的案例:
我几乎每天晚上都给孩子讲故事,我希望能够通过故事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可孩子怎么就不喜欢听呢?
原来,这位妈妈讲的故事是干巴巴的,没有想象力,也没有摆脱教条主义。比如她看到新闻里说,一个孩子在路上捡到一杯酸奶吃了,不料中毒身亡了。为了告诉孩子,不要乱吃地上捡到的东西,她就不加修改地把这个故事讲过孩子听了。孩子听了,非常害怕。试问,有哪个孩子喜欢总听妈妈说这样的恐怖故事呢?
好的故事没有恐吓、没有教条,而是善于将道理编织进故事之中。这也是国际儿童图书大奖的一个评选标准。而这位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太过直白——过于真实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反而影响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相反,如果妈妈换个方式,给孩子讲个白雪公主的故事,也许效果就大大的不一样。白雪公主正是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吃了王后赠送的毒苹果而昏睡过去。这种典型的故事形象,不仅包含了妈妈所期望的引导意义,而且其中正与邪、美与丑的对比等,也会无形中进入孩子内心,拓展孩子的精神空间。

父母需知,好的故事呈现的并非“真实世界”,而是想象层面或者精神层面的真实,是真理。所以,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的日常生活遇到的小事件进行隐喻,避免用现实中的人物,最好用有相似特征的动物,或者童话人物,和现实人物保持差距。
比如一个孩子喜欢掐人,教条的故事会可能会是这样的:
有一个小孩,特别喜欢掐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忍不住要掐人家,哎呦,然后呀……
更好的方式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只小螃蟹。他有一对小钳子。小钳子很有力量。咔嚓,咔嚓!夹断了一根小草。咔擦,咔擦!夹住了一只小鱼。可是呀,当他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咔擦,咔擦!哎哟,然后呀……
看,孩子用手掐人,不正像是小螃蟹用钳子钳人吗?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其中暗含的有对孩子“掐人”行为的接纳——因为小螃蟹用自己的钳子天经地义呀,不过,如果影响到别人就需要注意下了——指引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只需要依据这个架构把故事讲好玩了就行,中间可以多加些象声词,孩子们都会喜欢。不需要着力去“教导”孩子,孩子就能从故事中获益。
最关键的是,其实很多孩子非常迷恋父母亲口给自己讲故事。即使父母所讲的,并不如大师们的故事那么经典,但是父母和孩子在此过程中的交互、情感的流动,却很让孩子着迷。
所以,不如也试试给孩子讲两个自己的故事吧。除了上面我们讲到的,下面是对于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候,需要留意的几个要点:
1、语气、语调尽量夸张,让孩子能够迅速进入故事角色当中等。
2、故事可以富有幽默感。
甚至可以让主人公经历一些很好玩的糗事,比如哎呦,我闻到谁的臭脚啦!哇,他踩到了一坨狗屎!……让孩子能够哈哈大笑的故事,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成功的故事。
3、像画一幅画一样去讲故事。
比如罗静老师讲的小熊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根据三只小猪的经典故事改编的)。若就直白地把故事梗概讲出来,其实毫无趣味。我们换一下,去描述一幅幅画面,比如老大首先扛来许多稻草,选择了一片空地,在中间搭了一座简易的稻草屋,然后用草绳捆了捆;老二跑到山上砍下许多木头回来,锯成木板、木条,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老三每天起早贪黑,一趟一趟地搬回一块一块的石头,堆在一旁,再一块一块地砌成一面面墙……这个故事就饱满了起来,而且中间很可能会吸引孩子也加入这个“创造”的过程中,告诉你他的想法。
4、故事自己会说话,不用在结尾处添加一个教育意义。
除非这个故事有一定难度,可以中间停下来,与孩子交流。而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故事,袒露很多他平日里未对你说的话。这个时候,极佳的亲子沟通机会就来了。
婴儿保健公众号zgyebj
愿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点上方婴儿保健加关注,点右上角推荐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婴儿保健观点,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