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小伙伴疯狂种草综艺节目《爸爸当家 第二季》
这个节目是芒果 TV 新推出的男性全职育儿观察真人秀。
节目邀请了四个素人爸爸,开启了一场长达 100 天的“爸爸当家生活秀”。
素人爸爸们
去年播出第一季时,节目就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 8.4 ,很多人都说:“看完节目以后,治好了我多年的恐婚恐育症
。”
今年第二季强势回归,打破了以往续作不如前作的“魔咒”,评分直接飙到 9.1 分,在近几年的育儿综艺里,绝对是十分亮眼的存在。
小伙伴们说她们如此“上头”,原因只有一个——它特别真实
爸爸们带娃的过程很真实,各种手忙脚乱的瞬间,很符合大家对爸爸带娃的心理预期;
演播室嘉宾点评很真实,该批评就批评,该夸就夸,有梗且不胡说八道;
各个家庭父母之间的互动也非常真实,真夫妻真性情,有时候,仿佛能从中看到自己婚姻生活的影子……
节目里,没有故意营造的冲突、矛盾,没有奇奇怪怪的挑战任务,有的,只是平淡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育儿难题
这些全职爸爸,无论是带娃新手还是老手,无论何种职业,都在非常积极地分担养育责任。
尤其是新加入的两位新手全职爸爸,他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节目之外的所有爸爸:
只要用心爱孩子,任何人都可以做一个好爸爸!
粗中有细的爸爸
带娃勇敢上马背
这一季首先登场的,就是全新加入后,立刻就获得了大家喜爱的“人气扛把子”家庭——马立奥一家
爸爸马杨,是个人高马大的新疆汉子,骑着马就出场了,气场两米八,特别有范儿。
原来,30 多岁的马杨,是一个马场主,拥有数十匹烈马。
平时,马杨会住在马场照顾马匹,陪伴儿子的时间比较少,这次参加节目,就是想借机多和孩子相处。
马杨的儿子马立奥,则是一个很会表达爱意、惹人喜爱的小甜豆。
新手爸爸马杨当家的第一天,只能用“忙乱”二字总结。
比如,他问了娃要不要上厕所,孩子说不用,他就没再确认。
结果没过几分钟,娃就尿裤子了
再比如,一眼没看到,娃就把爸爸心爱的琴拆了,一根琴弦都不剩,还把碎纸屑扬得到处都是。
但令人惊奇的是,看起来脾气不太好、硬汉气质十足的马杨,并没有因此生气发火。
连妈妈在观察室里看到了都说:(马杨)怎么还没有发火,我都要发火了。
晚饭时,马杨准备了烤串,为了让马立奥早点吃上,马杨有些着急。
偏偏这个时候,娃还执意要自己动手烤,并且自创了非常不实用的“独家烹饪手法”,肉熟得非常慢。
马杨多次劝阻也没有用,娃坚持要自己“露一手”。
这时,新手爸爸依然没有着急,而是灵机一动,分给儿子一串烤肉,自己负责烤其他的,还提出要进行一场游戏:比赛看谁烤得快。
马立奥自然是开心应允,问题顺利解决。
接下来,看到马立奥吃东西的时候,演播室的嘉宾们都惊呆了。
谁也没想到,一个 3 岁半的萌娃,在一天之内居然能吃下这么多东西,妥妥的“大胃王”。
这还没算晚上的烤肉串
难怪马立奥才三岁半就已经是个 40 多斤、健健康康、肉嘟嘟的小可爱了。
后来,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述,才了解到,马立奥其实是早产儿,在妈妈马君妍怀孕 7 个月的时候就出生了,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
所以,全家人都非常宠爱马立奥,给予了他加倍的爱。
尤其是爷爷,只要孙子喜欢,连骆驼都可以毫不眨眼地直接买下,送给孙子玩!
在浓浓的爱意中成长,马立奥整个人都是甜甜的,会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但与此同时,由于家人的过度保护和父亲角色的缺失,马立奥也越来越胆小、不敢尝试新的事物,遇事总想缩在大人的身后。
马杨观察到了这种情况,他立刻意识到是自己陪伴得不够,才导致了马立奥胆小。
因此,他决定教娃骑马,锻炼他的胆量。
马杨非常耐心地用马立奥能听得懂的话,解释小马为什么会跑来跑去。
他还向马立奥一点一点地展示,如何正确地与小马亲近、相处。
同时,他鼓励马立奥通过和小马对话的方式,减轻内心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从抓缰绳开始,他手把手细致入微地教马立奥注意每一个细节。
还会及时给出心理暗示,让娃感受到积极的氛围,从心底生出自信和勇敢。
虽然骑马之路“举步维艰”,但由于每一步都有爸爸陪在身边,马立奥渐渐卸下了心理负担,脸上慢慢有了笑容。
甚至没过多大一会,他就可以离开爸爸的抱扶、保护,自己立于马背之上了,震惊了一众观察嘉宾。
看得出来,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马杨真的非常有耐心。
采访中,他自己表示,是多年的驯马经历,让他可以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沉着冷静、循循善诱地进行育儿。
从马杨和马立奥的互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爸爸参与带娃的重要性。
很多育儿书籍都会特别强调,孩子(尤其是男孩) 3 岁后,妈妈要学会放手,让爸爸多和孩子互动
对于女孩来说,爸爸的存在可以让她们感受到更多安全感;而对男孩来说,爸爸始终是他们前进的方向。
北岛曾在他的诗中写道: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跟随你成为父亲
小时候,爸爸是儿子模仿的榜样;大一点,爸爸是儿子挑战的对象;最后,爸爸变成儿子超越的目标。
所以,即便工作再忙,爸爸们也要尽力做到:
陪孩子一起打闹,释放他们过剩的精力;
陪孩子参加竞技运动,教会孩子“输得起”比赢更重要;
陪孩子去冒险,让孩子知道世界的广阔;
陪孩子谈天说地,为孩子拓宽思路,了解男性看世界的视角。
“动物园长”爸爸
带娃克服消极心理
另一个新加入的家庭,是非常有爱的况三喜一家。
这家的爸爸况盛是一个手工达人,特别热爱手工行业,经常钻进手工房,一干就是一天。
有了新家以后,从设计到装修,甚至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具、装饰品,都是况盛亲力亲为,亲手打造的。
他只用了 2 万块钱,就把一百多平的房子装成了很多人的“梦中情屋”。
他们家,原本是由妈妈三三全权负责照顾女儿三喜,现在女儿已经四岁多。
如今,况盛觉得三三应该尝试更多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所以在协商之后,夫妻俩就调换了身份,由爸爸来全职照顾闺女。
新手上阵,况盛的带娃难度直接拉到顶级,因为他不光要照顾三喜,还要成为“动物园园长”——
三喜家,就像一个动物园,全家算上猫、狗、鱼、鸟、鸡,足足有 15 口,都需要他去照看。
对此,三三充满了担心。
在她眼中,况盛是一个非常随性、粗线条的人,女儿三天不换袜子他都不会担心,因为他自己可以五天不换

在演播室所有嘉宾的担心中,况盛开始了他的全职爸爸之旅。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况盛精准拿捏了女儿的心理,育儿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他告诉女儿,如果想要成为“老大”,就要承担起老大的责任,要负责打扫家里的卫生,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理能力。
当三喜表示拒绝的时候,他既没有放弃,也没有态度强硬地使唤女儿去打扫,而是给三喜看了灰姑娘正在打扫卫生的照片。
然后,他告诉三喜:“想要变成灰姑娘之前就要穿围裙,做家务。”
被蒙……啊不是,是被灰姑娘打动的三喜,马上就开开心心地穿上围裙去做家务了
不得不说,况盛真的很了解三喜,两句话的工夫,就把自己的闺女给“套路”得明明白白,如果平时没有细心观察,肯定是做不到的。
再比如,三喜非常怕黑。
况盛为了帮女儿克服这个困难,亲手制作了三喜最爱的“爱莎”裙,藏在了某个黑暗的地方,再引导三喜通过闯关探险的方式,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最爱。
最终,三喜成功找到了爸爸亲手做的小裙子。
小裙子上闪耀的光,照亮了她幼小的心里,那个怕黑的小角落。
还有,三喜经常通过哭闹来达成心愿。
有一次,三喜又因为不愿穿背心,坐在地上大哭不止。
这回,况盛和三三决定不再惯着三喜了。
两人先是通过留心观察,发现三喜是在闹脾气,而不是真的伤到了心,所以就选择了无视她的哭闹,在一旁佯装不在意地聊天。
过了一会儿,三喜见爸爸妈妈不理自己,就慢慢蹭了过来。
这时,况盛和三三这才转过头来和三喜对话。
两人并没有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三喜沟通,而是尽量以平和的姿态和三喜交流。
他们告诉三喜,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想要商量,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不哭了再好好聊天等等。
等到三喜平静下来以后,况盛坚定又温柔地告诉她:“哭闹是没用的。”
随后补充:“如果下次再这样,还会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最后,三三主动向孩子伸出手,轻轻地帮三喜擦掉了脸颊上的泪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又明白了用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三喜家的情况告诉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再好的母亲也不能替代父亲。
无论是谁,孤军奋战一人育儿时,都会很容易产生不安感,不自觉地把一些负面情绪通过比较焦虑的教育方式,传递到孩子身上。
同时,单一视角下的育儿方式也会比较有局限性,很难打开思路。
所以,育儿路上,妈妈们可以试着多给爸爸们一份信任,让他们多多参与育儿。
妈妈和爸爸
都可以是“育儿家”
不知道为什么,在看《爸爸当家》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会蹦出鸟鸟在《脱口秀大会》上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我也玩过家家,因为我从小就话少,又懒得动,我都是演爸爸。
确实,和《爸爸当家》中的孩子们不同,在很多孩子的生命里,父亲往往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缄默人、一个不见踪迹的影子人。
最好的情况,可能也只是一个提着满袋橘子的背影。
爸爸的形象,总是有所缺失或模糊不完整的
真正承担起育儿重担的,往往有且只有女性。
好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综艺、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全职爸爸”的形象。
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后,大家终于意识到,爸爸们也可以成为育儿的主力。
小品《全职爸爸》剧照
一位女作家毛利,曾将丈夫辞职后全职带娃的生活记录下来,集结出版为《全职爸爸》一书。我很认同她在书中说的这段话:
“家,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支撑。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并不用分男女,更不用分胜负。”
有一个针对 90 后的网络调查,结果很有趣: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愿意做全职爸爸/妈妈吗?
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五成的 90 后男性愿意做全职爸爸,但只有 30% 的 90 后女生愿意做全职妈妈。
图源@腾讯新闻谷雨数据
女性的相对不愿意,各种原因,当妈的秒懂。
但越来越多的男性不再置身事外,愿意分担养娃、做全职爸爸,不得不说,是个好现象、好转变。
我们可以为年轻女生、小女孩,包括我女儿,少担心一点了。
希望,《爸爸回来了》《爸爸当家》这样的综艺节目很快就消失了。
妈妈们,再也不用眼馋那些“别人家的爸爸”,用幻想自我安慰了......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