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Alysha
编辑 / KY主创们
上次和朋友吃饭,聊起过往的感情经历。
Ta 说每次热恋期一过,双方就开始大吵,都觉得对方不心疼自己,不理解自己。
有时候,即便自己真的受了委屈,对方也很少在意,只会扔下一句「你能不能别跟个小孩一样」。
直到遇到现在的恋人,ta 一脸温柔地说:
「这次很不一样。我体会到不安全、想要退缩,或者感到无措的时候,对方都在,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安慰我,我第一次在关系里被允许做小孩
我也会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这样做。我们在一起2年了,尽管没有最初那么激情四射,但这种带有亲密的依恋感让我们更相爱了。」
我朋友说的这种被允许做小孩的体验,其实是每段关系里非常重要的构成,少了它,关系很难走下去。
激情褪去后,
爱情会进入「亲密联结期」
刚确认关系的那段时间,浓烈的荷尔蒙冲淡了我们的理性,眼里的恋人,怎么看怎么好。
然鹅,伴随着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早期还不够了解对方的新奇感和激情感逐步地消退。
彼此的缺点变得明显,还会为各种小事而吵架,比如下班晚了忘了说,就质问 ta 还爱吗;恋人先睡着,独自emo落泪,认为 ta 不够关心自己了等等。
这些感受和现象都说明,上头期已经结束了,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亲密联结期」
虽然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身体上的亲密,但这个阶段的重点其实是脆弱(fragile),这意味着关系中处处充满了新的考验
比如:
  • 产生不安全感,发信息的频率变高,希望对方及时回复;
  • 引入外部竞争假想者(XX之前追过我/XX说喜欢我),渴望从恋人嫉妒的反应里,感受到在意;
  • 生病时很依赖对方,想从对方那里体会到关照和爱护;
  • 多次提起年幼时的创伤经历,试图获得对方「我会给你很多的爱」和「我不会让你再受伤了」的许诺。
当然,每个人表露脆弱的方式也并不限于上述几种。不过,重点都在于:
试探我是否可以在这段关系里安全地、偶尔受伤时成为一个孩子,它是承诺缔结的信号,意味着关系不再只有激情,还建立起了深深依恋彼此的亲密。
如果对方承接不了我们暴露的脆弱,我们可能感到失望,并认为此前的承诺都是虚假的,关系就此卡住。甚至有人因为在这个阶段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无论之前在一起多久都决绝地提出了分手。
简而言之,想要谈一段长久且高质量的恋爱,这个阶段总归是要顺利度过的。那么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当你暴露脆弱像个孩子的时候,
对方能不能做你的父母?
成年人回到孩子的状态,在心理学里也称作「儿童自我状态」。当我们遇到一些难以应对的难题、或是进入到一段亲密的关系里时,这个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孩就会跑出来。
日常生活里,大多数人都习惯了以成人自我状态来进行交流,追求理性、客观和事实。
这也就导致,当我们退回到儿童自我状态里,伴侣却仍然处于成人自我状态当中,情况可能会变成这样:
聊起小时候父母更爱弟弟,自己被忽视,emo到不行,儿童自我状态的我们开始蜷缩着流眼泪。
成人自我状态的伴侣在一旁:「你现在都长大了,完全不必在意他们啦。」
此时,即便伴侣给到的回应是符合客观情况的,本意也是想要安抚或是开解你,但听起来却是冷冰冰的,对应不上儿童自我状态下我们的需求——安抚和容纳的爱,因而我们会感觉到不被重视,对伴侣感到失望。
当然,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是,双方同时进入到儿童自我状态。
同样是刚才的情况,儿童自我状态的伴侣会抢夺关注,开始谈论起自己幼时经历的创伤,而不再将注意力放在你身上,此时你将会产生更强烈的失落感。
因此,当关系中的一方成为脆弱的孩子时,想要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加深彼此的依恋而非增添对彼此的失望,正确的做法其实是,当一方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后,另一方切换成照顾型的「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的伴侣看到我们遗留在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拥抱我们,安抚我们,「当时的你一定特别难受,明明都是父母的孩子,却得不到 ta 们完整的爱。」
因为当一个人退回到儿童自我状态时,本质上就是想获得爱和关怀,得到他人情绪性的安抚和容纳,而非理性的说教和分析利弊。
要小心,长期只有一方做父母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当小孩的体验确实很好,谁不希望得到对方温柔的爱和包容呢?但如果一方一直是小孩,另一方就要一直做父母了吗?那谁来照顾做父母那方的感受呢?
确实,大部分人往往都卡在了下述两种情况里,难以突破这一阶段的考验:
1. 伴侣长期在做父母,作为孩子的我可能经历:
她对我一直很好,从追求的时候就说会给我所有小时候缺失了的爱,每次我伤心难过、甚至发疯,她都全盘接受,不断地安慰我,拥抱我。
我有次生病,她给我做了一个月的饭,还负责打扫家里的卫生,我理所当然的把一切当作她对我的爱,从不表达感谢。
后来有一天,她突然就消失了,怎么都联系不上,我意识到我被「断崖式分手了」
我找到共同好友,对方告诉我,她说这段关系里她太累了,撑不住了,觉得我在这段关系里就像失去了成年人的自我认知,完全变成一个孩子,源源不断地向她索取爱。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做孩子,是会给对方那么大压力的。
——弦子,28岁
2. 伴侣长期做孩子,作为父母的我可能经历:
一开始我觉得还好,毕竟在一起肯定得互帮互助,你感到受伤了想当个孩子,那我就来做做父母角色,多关心你,给你支持和力量,这些对我来说,都不算啥问题。
但我难过的是,有次我也遇到了特别大的事儿,人一下懵了,算是被迫退行到小孩状态,结果 ta 得表现让我特别心寒,ta 劝我别太幼稚了,不是多大的事儿,根本不关心我,也不体谅我和照顾我。
后来我也意识到,我好像剥夺了 ta 作为父母的机会,因为我很少像个小孩那样需要 ta ,所以 ta 其实也没有机会成长起来照顾和关怀我。
——匿名,32岁
这两个访谈都说明,关系里长期有一方固定在父母角色,风险很高,一不小心两个人的关系就走到了结尾。
所以,理想状态应该是,当儿童自我状态的渴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也就有能力切换回成人自我状态,并感谢对方为自己的付出。
像引入里我朋友那样,在伴侣也退回到儿童状态的时候,调转到父母自我状态给予 ta 足够的关怀和爱。
这种一来一回的有效互动下,以暴露脆弱来考验彼此的「亲密联结期」也就顺利度过,关系双方都提升对彼此的信赖和爱,明白对方会在自己受挫时,来到自己身边。
正如精神病学家Habib(2014)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的那样,「交替成为小孩,轮流当对方的父母」才是最有益于亲密关系顺利进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关系中自如地切换状态呢?
第一步:
识别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的信号
  • 变得有些无理取闹,听不进对方说的话。
  • 提到了过去经历的创伤事件,情绪低落或情绪过于激动。
  • 有明显的儿童举止行为,比如蜷缩着不说话,或是大吵大闹但拒绝沟通。
第二步:
给足情感肯定和爱的回应
当我们或对方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后,建议和成人式的理性分析都不再起作用。要关怀和理解对方的情感,比如:
「当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肯定不好受...如果你想要多说些,我愿意听你再多讲讲。」
「我很想为你做些什么,你觉得我怎么做,能让你好受些?」
也可以直接做出一些行动,比如握住对方的手,摸摸对方的头,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
第三步:
回到成人自我状态后,达成轮流切换的共识
当我们回到了成人自我状态,要达成共识:对方也可能会有退回到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刻,那时,我们也需要做个照顾型的父母,给出我们的倾听、爱和关怀。
也就是,当我们处于脆弱和无理取闹状态里,对方不管不顾地接纳和抱住了我们,当我们都回到了理智的成人状态后,也要给对方全然地理解和爱。
如但丁所说,「爱,总是相互的。」
(上文中提到了儿童自我状态下我们的需求是安抚和容纳的爱,想知道被容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公众号主页回复关键词「容纳」查看。)
你的关系状态目前有上述存在的问题吗?如果你想拥有上述的体验,和对方继续走下去,不妨 转发 给 ta ,分享你对关系状态最新的发现,一齐达成共识,轮流做对方的父母,和轮流成为小孩。
当然,如果你的关系里,对方一直给你父母般的关怀和爱,也欢迎 转发
给 ta,表达你的感谢和爱。

别让关系里,只有一方在做父母或小孩,关系长久的秘诀:就是双方要轮流承担不同的角色~

References:
Habib, T. A. (2014). INTIMATE COUPLES: Regression and lower-right supporting structures. Journal of Integral Theory and Practice, 9(2), 45-62.
Willianms, B, K., Sawyer, S, C., & Wahlstrom, C, M. (2019). Marriages, Families,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earson Press.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