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早已深入人心。现代科学研究更是不断证实,饮食不仅关乎口腹之欲,更是身体健康的基石。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等,无一不与日常饮食的选择息息相关。
不仅如此,研究表明:饮食与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例如简单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的摄入量与整体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而饱和脂肪酸的过量摄入会导致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喜欢高甜和高脂肪食物但不喜欢吃蔬菜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等等。
神经影像学研究也揭示了饮食习惯与大脑区域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喜食水果、蔬菜、豆类和谷物的人们其脑萎缩较慢,大脑关键区域例如内嗅皮层、眶额叶皮层以及颞下回和中回的皮质厚度较大,大大降低了患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然而,关于饮食习惯与大脑健康的科学研究并非铁板一块,结果时有矛盾。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素食饮食会提高抑郁和焦虑的风险,而其他人则发现了相反的效果。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有限的样本量以及用于定义饮食模式的范围和标准不同。
因此,为了揭开饮食偏好的真相,最近来自英国华威大学、中国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跟踪18万参与者,并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分析了饮食习惯与认知功能、心理健康、血液和代谢生物标志物、脑成像和基因组学的关系。他们发现:均衡饮食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优秀的认知。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4月1日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杂志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0-024-00226-0
揭示饮食偏好的密码:一场18万人的追踪调查
首先,研究者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将18万参与者的饮食偏好分为了四种不同的亚型:
亚型1:无淀粉或低淀粉饮食偏好者
亚型2:素食饮食偏好者
亚型3: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偏好者
亚型4:均衡饮食偏好者
然后,研究者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将食物偏好与大脑 MRI 特征、认知和心理健康联系起来,探究食物偏好对大脑结构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观察到,具有不同食物偏好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大脑MRI特征和代谢标志物。
图1. 不同的饮食偏好个体表达的代谢标志物以及呈现出不同的大脑形态和大脑白质完整性
与其他亚型相比,均衡饮食的亚型4——脂肪酸的不饱和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脂质等总体水平较高。具有亚型1食物偏好的个体,其不饱和脂肪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表达水平较高,具有亚型2和亚型3饮食偏好的个体,其某些关键脂肪酸(如 omega-3 脂肪酸)的水平显著降低。
饮食与心理:一场决定幸福指数的较量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四种不同的饮食习惯对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食用蔬菜和水果的亚型2食物偏好者,在进行心理测试时发现其幸福感评分较低,可能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困扰、精神病、自残。
不健康饮食的亚型3——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偏好的个体其幸福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亚型,患焦虑、抑郁和卒死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由于高脂肪食物引起炎症因子释放和增加了肠道菌群的渗透,从而放大了大脑对压力和抑郁的易感性。
相比之下,遵循均衡和健康饮食偏好的亚型4与其他亚型相比,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幸福感得分较高,这表明均衡饮食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心理健康。
图2. 不同饮食偏好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精神障碍风险
综上所述,这一项涵盖了18万人的大型研究揭示四大饮食偏好类型:无淀粉或低淀粉饮食、素食饮食、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以及均衡饮食。其中,均衡饮食以其全面而合理的营养构成,展现出对身心健康最有力的支持。而其他类型,尽管各有特点,却在心理健康、认知功能或疾病风险等方面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势。
看来吃得开心并不够,明智地选择食物,就是在为未来的健康投资。让均衡饮食成为生活常态,用每一餐塑造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Zhang, R., Zhang, B., Shen, C. et al. Associations of dietary patterns with brain health from behavioral, neuroimaging,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Nat. Mental Health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4-00226-0
撰文 | Shmily
编辑 | lcc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精彩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