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专业教练Crystal原创分享
很久没有和大家聊关于国际象棋的话题了,正好最近也有些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感触。
刚开始教棋时没经验很天真,壮志酬筹地希望能把每个孩子都带进这个我深爱的世界,但是很快我便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下棋的,入门的坎一点都不低。大概率十个零基础入门的孩子里总有两三个怎么也不开窍没有办法继续的。有的娃局限在于计算水平,也有娃是空间想象能力欠缺,还有的逻辑思维是短板。剩下的七八个孩子里有时会有一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但是最终能坚持下来达到一定水平,能够在少儿比赛中历练一两年后过渡到成人比赛的,十个里面能有一个就相当不错了。
其实有兴趣,愿意尝试下棋的孩子基本都是很聪明的娃,那为什么明明挺灵光的娃,大部分却最终折戟途中呢?教棋这么多年来我有不少高光和伤心的时刻,而伤心时刻基本都是收到家长信息通知我决定不再继续了。我和我家队友都是曾经暂停过四五年之后又重新爱上下棋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真的坚持不下去暂停一下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但是在学棋第一年就放弃的,大概率都不会再回来了。这让我苦思到底为什么一个明明很聪明甚至有点天赋的娃,会在学棋之初爽快地决定放弃?这几年放弃的娃,有几个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的。
6岁男娃A。这个娃是我在一次少儿比赛中看到的,当时让我眼前一亮觉得简直碰到天才了,父母正巧是中国人于是我主动上前搭讪提出教他。队友也是阅娃无数的人同样认为此娃天赋杠杠的。在上了几堂课之后娃又去参加了一个少儿比赛,结果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样突飞猛进,之后我再跟家长联系上课时被通知,我们最近挺忙,有空再联系你。当然之后再也没有在任何比赛中看到这个娃的身影。
7岁男娃B。非常聪明入门很快。我一度觉得这个娃很有希望,因为他身上基本具备了一个优秀的小棋手的所有优良品质:聪明灵光也能静下心思考,胜负欲强烈,输了后铆着一股劲要赢回来。没多久就不再满天飞地送子,学棋很短时间内chess.com上下棋精确率能够稳定达到60%左右。结果不知为何这个娃突然间持续两个多星期水准大降,下棋时各种送子连输。家长表示之前输棋时还很在意,现在也无所谓了,紧接着就告诉我嗯算了吧还是不学了。
男娃B让我着实伤心了很久,即便不再给他上课我仍然会时不时上网看看他有没有下棋,他偶尔还是会下棋,我看见他登录chess.com都会很开心地去点开他的棋,即便输了但仍然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他的状态其实早已经回升了。只是如今已经半年过去了,B始终没有再出现过。
9岁男娃C。我大班课的娃,非常非常聪明。第一次实战下棋送子满天飞,第二盘棋就能够慢下来仔细思考,下出了我至今仍然在入门班用来当例局讲解的一盘棋。可惜这个孩子他太忙了,一堆其他的课。新学期开始前家长很抱歉地告诉我,实在调不出时间,就不再继续了。
8岁女娃A。不用说自然非常聪明。疫情期间自己琢磨下棋一下子进步迅猛,家长找到我的时候我看了她一个月之前的棋和当时下的棋,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没有作弊就肯定不是同一个人下的,把队友拉来鉴定他也认同。结果几堂课之后发现还真是个很有天赋的娃,我当时还跟家长夸下海口,女娃A绝对能进入她的年龄组全国前三。但是女娃A和男娃C一样,一堆活动好几项乐器,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分给下棋,没多久后便放弃了。
女娃A让我也惋惜了很久,和男娃B一样我也会时不时去看看她有没有下棋。她貌似有参加学校的俱乐部,也许并没有完全放弃吧。我认真反省了一下自己,十分后悔在刚开始上课时就一直试图推她更进一步。她一个初学者我给她布置的作业都是学棋一年以上的孩子的题,事实上她也能完成,但是一定给她带来了不少压力。如果我一开始更温和些,她会不会坚持下来呢?
女娃B和C。都是大班课的娃,毫无疑问很聪明,也毫无疑问很忙。B在很忙的情况下仍让坚持了一年,我想她应该是喜欢下棋的,因为她是班里唯一一个在lichess上刷了几百来道题,除了下我组织的练习赛仍然会主动下棋的娃。可惜她的确忙,家长告诉我实在兼顾不暇,还是算了吧。
女娃C是另一个让我心痛不已的娃。她聪明听话爱思考,逻辑思维能力很棒,每次作业都完成得相当好,能看出来花了时间认真思考。我觉得她很有潜质就把她升了班,C也下出了不少让我眼前一亮的棋。但是升班后确实更挑战些,渐渐的我注意到她上课时摄像头基本都是关着,练习赛也不来参加。我不希望她放弃于是提出免费给她开开小灶,可惜没两个星期后还是收到了家长告知决定不再继续的微信,把我伤心得连“好的,希望以后再见到”这样的客套话都没有回复。
所以说到底什么会让一个聪明还有天赋的娃决定放弃?其实从这几个让我伤心不已的娃身上就能看到答案。家长决定不再继续通常都是因为娃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这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
01
家长不切实际的期待。
除了金字塔顶尖的天才,大多即便是聪明有天赋的娃也会有正常的进步曲线,会有波动也有高峰和低谷。河流小姐从去年开始经历低谷期,她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走出。一个聪明的娃也许曾经在其他项目上能做到一马平川地进步,以至于给家长带来了些许不切实际的期待值,认为我家娃既然有上课也有练习,如果没有一路高歌,那就说明他不适合下棋。这样的期待值也一定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让娃在以输赢论成败的棋盘上更加不知所措自我怀疑。
02
过于注重结果。
下棋都是在一阵厮杀争个输赢,因此不可能不注重结果,不懂棋的家长除了看结果也看不出来其他。但是老师不一样,即便是一盘输棋,如果其中有亮点就仍然代表着进步。比赛都是永无止境的,下完一个总又下一个,只要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进步曲线,终究会等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有的孩子很聪明战术感很好,但是思维某个点上是短板,比如初学者普遍都不怎么关注对手的计划,而一旦开窍click了就会有立刻有改观,也许就是一个瞬间的事。但是如果只看结果可能就会很令人丧气,怎么又被人偷袭又犯这种低级错误?紧接着得出不适合下棋的结论。
来一张我超喜欢的棋手Nihal Sarin的表情图
03
各种原因无法投入。
在英国的华人家庭都注重教育,聪明的孩子都是至少三四个项目,分给下棋的时间自然也是有限。于是有的家长很不解,我家娃每周一小时上课,再加上其他的时间每周也能有两三个小时,为什么并没有赶超碾压别的娃呢?事实上顶尖的娃除了不缺天赋,刻苦程度几乎难以想象。英国这一年出了两个不到7岁就大放异彩的娃,某日我和其中一个娃的教练聊天,她告诉我该娃每天在棋上都要花好几个小时。
其实这听起来很悲观。下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孩子挺聪明,大部分家长在进行不菲的投入之后,大概率仍然不能保证孩子一定就能在各自的年龄组称王称霸。在英国下棋也不能助力升学高考加分,也不能像滑雪网球等等在朋友圈晒出酷炫的照片,那么如此投入去下棋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很佩服英国老牌特级大师Julian Hodgeson在劝解家长时曾经说的一句话,如果当初你决定支持孩子下棋是因为下棋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只要他投入了时间思考评估局面并走出一步棋,那么就已经达到了锻炼逻辑思维的目的了。不久前一个朋友请吃饭时也说起,虽然他家娃如今更喜欢踢球,但是从他身上能看出一个会下棋的娃在球场上的表现是很不一样的,被人包抄夹击时他不会慌而是冷静评估形势做出选择。
对此我颇有同感。我家的草原小姐五岁时就无师自通地琢磨出了古典弃象,让我一度对她燃起了希望。可惜她一直对棋毫无兴趣,如今也只能在少儿比赛打打酱油。尽管我从来不会逼她,但是仍然会鼓励她时不时下棋。我很清楚她基本不可能下得有多出色,但是我更清楚下棋能给她带来的好处。在困境中解决问题做出选择,评估形势决定接受风险还是求稳,这些都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受益终身的品质。
各位家长和教练们如何认为呢?记得留言一起交流下哦。
◇◆◇◆◇◆◇◆◇◆◇◆◇◆◇◆◇◆◇◆◇◆◇◆◇◆◇◆◇◆◇◆◇◆◇◆◇◆◇◆◇◆◇◆◇◆◇◆◇◆◇◆◇◆◇◆
此文为“英国养娃那些事儿”原创作品。作者Crystal主业全职妈妈,副业自媒体作者+国际象棋教练,来自一个国际象棋氛围良好的家庭。微信号crystalzyy211(敲门暗号:ukkids),欢迎咨询。个人公众号:CC姐妹的小宇宙。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