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单身者吗?你会成为单身者吗?
世界范围内,单身和独居成为一种潮流。他们更注重自己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开心,而要冲破一层一层的观念束缚
而目前中国,也正在出现庞大的单身和独居群体,据最常引用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有超过5800万人是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青年(20-39岁)已达2000万。
我们可能都在畅想着一种自由状态,在单身和婚恋两种形态中,根据自己和对象的意愿,自主自在切换,而不是受制于言语压力,比如来自亲朋的,还有来自社会的。
但是单身久了,到底正不正常?是不是一种病?
孙中兴的《爱情社会学》公开课(点击图片探索孙中兴眼中的爱情)。
单身还是婚恋,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有没有病只能由医生说了算”。因为医学才有标准。这是孙中兴的回答。他是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公开课《爱情社会学》在两岸三地都很受欢迎。我们请他做客第11期“我有嘉宾”。而现在,问答来了。
孙中兴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爱情和婚姻:双方的两个人层次;爱情和婚姻的社会制度层次;爱情与婚姻的社会意识层次。我们将问答分为四小节,前两节是个人的爱情与婚姻困惑,后两节是爱情与婚姻制度思考。世界变了,爱情和婚姻都不再是为了过日子。
新京报书评周刊“我有嘉宾”第11期
嘉宾:孙中兴
栏目编辑:阿东
“我的爱情”
单身久了,是一种病吗?
Q
提问(宋莺):您好孙老师,单身久了会莫名其妙的有一种自卑感,自己属于大龄剩女。这种现象正常吗?
孙中兴
简单地看,“正常”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指数量上的绝大多数,但大龄青年是多数,而不是少数。这是全球现象。第二是指专业判断,但疾病只有医生才能判断,爱情没有专业标准,无法判断。第三是社会压力,到了年纪就被认为结婚才是正常的,但是这种社会氛围会变,在法国和美国社会已变。归纳来看,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当然是正常的。
Q
提问(李春洋):孙教授您好,我的问题是,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终身伴侣前,如何说服父母接受我暂时不谈恋爱不结婚的现状。他们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不太容易接受,而我却不愿意看到他们难过发愁,我找不到分散他们注意力的方式。我该怎么办?取悦父母还是坚持本心? 
孙中兴
五四时代,很多人选择把娃娃亲退了,因此这不是现代的问题。中国孝道的范围在哪里,是惟父母之命是从吗?现在不是这样了。你要讲给他们听,现在不是过日子的时代,即便是也要观念相契合。
儿女辈要和家长多沟通一点。孝顺最好的观念,是沟通,大家各让一步。这是人生的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帮助你。优柔寡断没有用,可以孝道,可以反抗,但更可以沟通。沟通比不沟通好。沟通要诚实。
Q
提问(化缘人无心):单身久了其实很享受自由的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但也有缺憾的时候,比如说有美味想要一起分享,想一起看山河湖海。但爱情又离不开粗鄙的日常,它不只给人带来了欢愉,还有很多的争吵与烦恼。相比起它给人带来的快乐,似乎爱情带来的烦忧会更多些。所以,单身久了会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不愿意被打扰,这是不是一种病?
孙中兴
很好啊,这是选择的问题。进入婚姻与否只是一种选择,不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这是我们中国人以前没有的观念。现在经济上,女性都独立了。慢慢地,家长也会承认这一点。
“我的婚姻”
只是不讨厌对方,要不要尝试结合?
Q
提问(懒猫):都说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如果只是觉得各方面条件还合适,不讨厌对方,也没有喜欢的感觉,因为适婚而在一起这样对吗?我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发展出爱情,要去尝试吗?
孙中兴
这是代间最大的一个问题。老一辈结婚是不谈感情的,结婚是过日子,但是现在这种观念已经变了。一个人过得好,要通过进入婚姻,是多大的赌注呀。
两个家庭结合没错,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适不适合。两人关系为主,两个家庭为辅。爱人关系才是中轴。你说了,没有喜欢的感觉,那在一起就是赌注。有可能遇到爱情,有可能没有,你准备好了吗?
Q
提问(粥静静):不知道是不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我认为在爱情方面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爱人相伴终身。我虽然喜欢小孩子,但是并不想要小孩,老师觉得这是一种病态吗?您如何看待我的这种想法呢? 
孙中兴
很奇妙。说说,和实际的做是两回事。我有朋友说不生小孩,但一说完就生。生不生其实不是个人意愿的问题。行房两年,前两年不生育在操作上叫不孕不育。我不清楚大陆的数据,但在台湾约有十分之一。这说明里面还有变数。
这是一个未来的问题。不是病态,而需要深度的心理思考。不要有小孩,可能有你的原因,如果对方也接受,那也好。不要装着不知道,或不沟通,否则就很尴尬。
人类的爱情
“爱情一定会结束的”
Q
提问(梁陈超):孙老师,多年前一直有看您的网课,还尝试把您的教学方式用到我的课堂上,喜欢您幽默的授课方式~拍了这么久马屁,那么问题来了,爱情是不是常换常新的呢?
孙中兴
很幽默的问题。“换新”的方式,第一是换爱情的表达方式,第二是换人。但是不可能天天有人愿意跟你换。你说腻了,那是你们相处的方式。比如吃饭,换个吃法,而不是就不吃饭。
爱情不是常换常新,要看这个“常”多长,活着有多长。台湾平均寿命男七十五,女八十。如果十八岁之前没有恋爱,错过大学四年最好的恋爱时期——在台湾,近乎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谈过恋爱——从二十二到三十岁,恋爱可以有几次?三十岁以又能碰到几次?假定一生恋爱不超过五次,换新只是想想。可能影视中人员的大帅哥有,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机会。
Q
提问(姜水湄):您知道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爱情也是;何况爱情只不过是每个人理想中的未满足的自己的投射,也就爱情是否是个巨大的错觉?一个误会?当我们谈恋爱,我们到底谈的什么?
孙中兴
万事无常这件事本身就有常。爱情也是有常的。爱情一定会结束,区别是自愿结束,还是不自愿结束。
错误的前提往往导出错误的结论。爱情不是错觉,这只是失恋时候的感觉,有人没有机会走到失恋,爱情就是甜蜜。
当初都是错觉?不是错觉,只是后来回味是错觉。爱情不是自己的投射,是两个人的互动。“每个人理想中的未满足的自己的投射”这个是不是错觉?我们谈恋爱,就是找一个可以平等对待共同奋斗的人。
Q
提问(郭羽嘉):请问您是怎么看待恋爱和婚姻中的忠诚的?我们常常默认对爱情负责的人一定要一心一意,一生守着一个人,恋爱里的劈腿和婚姻中的出轨,往往都遭万人唾骂,但是我却觉得人心易变,而人在不同的阶段自身的性格思想也可能变化,那么为什么社会规范要求我们一生都被捆绑住呢?
孙中兴
没有错,人在不同阶段会变。人会变,爱情也会变。两个人可以有协议或认知,在将来,如果遇到更好的人怎么面对。
错误的承诺,然而忽然间离开,不是忠诚的问题,是过度承诺的问题。我如果爱上别人,就跟你沟通,这是诚实。有的人为了忠诚就开始说谎了。有些事情说开了,就得到谅解,要么回到轨道,要么换个轨道。
两个人好的时候,就要想到分手。乘坐飞机,会告诉你如果发生了意外怎么办,教了你,意外发生就有活下来的机会。
如果我们两人建立关系,关系最好的时候,不幸分手了。第一放弃暴力,第二坐下来好好谈。但我们少了这个预防机制。有人说,你这样想到分手是不真心,但出轨还是出现。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但不是相信“没有这回事”,积极的态度面对这样的事而不是逃避。
人类的婚姻
“(有一种)相亲是自欺欺人”
Q
提问(孙瑶):孙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看完了您在台大网上的爱情社会学,孔子社会学和社会学这三门课,对我的思想水平有着很大的提升!我想问的问题是,前些天看完《无缘社会》这本书,里面提到了未来社会关系即将成为一个难以仅仅靠公司和家庭来维系的社会,请问孙老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最后祝孙老师天天开心!!天天有凤梨酥和月饼吃!看了你的课我也开始不吃章鱼烧啦!
孙中兴
我没有读这本书。欧洲和北美的国家没有这个问题,他们不注重家庭关系,家人对子女的义务是有限的,差不多停止在十八岁。经济不太好的,也会依靠家庭,但没有说年龄大了,就跟着父母住。他们很早就知道,没有奢望,但东方社会不一样,有孝道,孝的观念在作用。
有人说,东方社会是以亲子为主轴,西方社会是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
社会福利要比现在做得更好才行。父母辈不能靠小孩,不能靠家庭关系,要靠社会福利。不要害怕这件事。老了就是一个人,怎么发展出朋友关系才更重要。如果连朋友都没有了,那才是凄凉。将来可能就是朋友关系维系日常生活。朋友是温暖多于压力的,因为友情可以自由选择,通常没有压力。
Q
提问(李可人):您好,如果说婚姻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稳固这是种资源分配的结果,那么请问您如何看待现在婚恋市场中的阶级式相亲以及在此背后隐藏的两性关系问题?
孙中兴
婚恋市场,跟印度种姓制度是一样的,不上婚不下婚。我有两套房,希望对方也有两套。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大家都认同,问题不解决了吗?因为条件都列好了,应该很好找人。可是都清楚了,但还是找不到人。这就应该要反思。其中隐藏了很多问题,你这样去相亲永远是不会有结果的。爱情和婚姻不仅是两性问题,而涉及到代际,上代人都希望下代人过得更好。但从全世界来看,价值观的相似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不完全是教育和经济条件决定。这种相亲是自欺欺人,没有抓住重点,是“无头苍蝇乱窜”。
Q
提问(秦澜):走出非洲里有句“我不会因为一纸结婚证书而爱你更多”,这句话几乎是醍醐灌顶的。那么婚姻制度对于爱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是对爱情的证明,还是一把引入茶米油盐酱醋茶枷锁?
孙中兴
制度保障个人权利,但有时候,个人意志是更好的保障。现代婚姻制度,比如大陆电视剧中说的“净身出户”,可以保障女性权利。结婚证书,既然不会保障爱我更多,可有可无,有什么不好呢?如果说那是你不信任我,不是制度问题,而是你们的信任问题。
有的人为买房假离婚,制度上就是把婚姻和其它服务两者绑在一起了。这是一张纸没有错,但是不要小看它。根本的问题还是你们彼此间。
延伸阅读
《爱情社会学》 
作者:孙中兴
版本: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我有嘉宾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点击阅读原文向第12期嘉宾
经济学家韦森提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