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欢迎iWanna对话心理人栏目邀请了2024心理生涯与硕博申请助力营营长Leila Lai
Leila是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应届毕业生心理学与教育学应届毕业生,同时也是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归属项目 - 千禧奖学金(Millennium Fellowship)在UCL校区的主管人,小红书心理科普博主@啃一篇心理研究。
欢迎Leila Lai做客iWanna对话心理人栏目,为我们分享她的申请季、实习科研经历和申请季的心得!
Q
2024Fall,Leila申请了哪些心理项目呢?目前进度如何,拿到了哪些offer?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吗?
Leila Lai:我今年申请了牛津剑桥的教育项目,伦敦政经LSE的社会和文化心理,哈佛大学的人类发展与教育,和爱丁堡大学的社会心理。目前除了牛津,其他几个项目都拿到了(小编:恭喜!)
我对哈佛的情节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那时候我N刷的电视剧《吉尔莫女孩》(Gilmore Girls)里的主角Rory在青少年时期一直将考上哈佛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她为之努力的剧情曾陪伴我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时光。 
在我拿到哈佛offer的那一刻,身边的朋友跟我说“你可以去为Rory实现她的梦想了” 。那一瞬间真的百感交集,有一种过去的努力真的都值得的感觉。
另外,在哈佛和剑桥之间我纠结了很久。

我有观察到录取我的两个专业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剑桥是小而精的,剑桥的cohort size是哈佛的1/6,而哈佛是广而泛的,但选课的自由度更高。
我个人比较喜欢剑桥那种安静、人际关系紧密的学术环境,但是我同时也很向往哈佛提供的选课自由。
由于我个人的学术规划是在一硕结束后直接开始PhD,根据我的观察,剑桥的课程设计(由论文和研究计划的训练主导)要比哈佛的课程设计(由多个短期实践或实习机会主导),更加契合我的学术规划。但是从少女时期的美国梦难以割舍,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个很难的选择。
Q
Leila心理科研经历方面有什么和大家分享的嘛?在科研的路上,有哪些心得体会?
Leila Lai:我在本科期间是有4段科研经历,全部是自己在学校里争取来的,所以这一点感觉挺值得大家分享的。
主要的途径是,我在上课期间会留意与我个人研究兴趣相符的教授,然后充分利用office hour的时间让他们熟悉我。我会在每一次office hour中间的间隔,大量阅读他们发表过的论文,然后在下次见面时主动提起我如何被他们的研究启发,并想要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后面在他们想找RA时,有时就会主动联系我邀约我去申请。然后申请后面试时照常发挥,就得到了我的机会。我非常推荐大家这么做。
Q
Leila有过一段gap经历,你觉得gap对你的生涯规划来说是一段怎样的经历?gap期间都有哪些计划和安排?实习经历如何?都有哪些收获?
Leila Lai:Gap期间的收获对我来说是一个我人生的pivoting point!我在gap期间完成了一段国内高校的RA经历,一段心理科技公司的编辑实习和一段创新教育夏令营的实习经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探索了我的研究兴趣,并开始起草邮件向我学校内的导师阐述我的研究兴趣,准备询问他是否认识相关领域的教授可以帮我连线。
但是对我来说,最幸运的还是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前辈,在与他们做同事期间,他们作为过来人给了我很多很宝贵的建议。那些建议对我后来的人生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你也想结识更多心理行业志同道合的朋友,向前辈们学习取经,那就快来加入「2024助力营」吧👉:2024助力营「早鸟价」倒计时!
Q
Leila非常厉害,是如何想到做心理自媒体@啃一篇心理研究的?作为万粉博主,可以展开讲讲这个账号的想法吗?
Leila Lai:如果谈动机的话,我总是比较喜欢分成心理学里的内驱动机和外驱动机去谈。我的内驱动机其实真的单纯因为我希望我在写论文时可以有更广的引用来源。我个人不太喜欢在写论文时仅仅引用课业内课程给到的reading list,我比较喜欢向阅卷老师展示我的阅读范围广泛且前沿。
由于我是一个有些拖延的人,所以我想"there's no better way to motivate me than running an account where my followers will hold me accountable "。想到我要对关注我的人保持日更的承诺,我自然地就会去保持对这些前沿研究的探索(当然最近申请季这个频率大大降低了,我非常抱歉哈哈哈)。
外驱动机的话,其实就是我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到心理学这个学科,破除一些刻板印象。我也希望用科学改变潮水流动的方向,有时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我也会用这个账号去发声吧哈哈哈。
Q
Leila觉得作为心理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Leila Lai:哈哈,因为我高中就开始学心理学,所以我对于自我的觉察之路很早就启程了。觉察我的需求,我的野心,我人生的优先级,是一个有趣但也具有挑战的过程。但无论有时面对真实的自己有多难,这个自我了解的过程都真实地帮助了我进行自我重塑。
亲密关系方面的话,做心理人帮助我了解自己在恋爱时的需求,以及精进恋爱时沟通的技巧。了解心理学的理论让我现在经营着一段甜蜜的异地恋😁,我有一个无论我去剑桥哈佛还是回国都无条件支持我的男朋友:)
Q
Leila是如何评估自身的经历来匹配到合适的硕士项目去申请?期间遭遇到了什么挑战?
Leila Lai:我其实是根据心仪项目去设计自身经历的...我大概是大二开学就确定了自己想要申请的项目。然后根据项目要求,教授兴趣,去有目标地投递RA申请。所以大三申请季到来的时候,其实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水到渠成的。
推荐信也是我合作过的教授们主动提出给我写的,所以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困难。唯一的挑战可能是跨国申请吧,因为英国申请比较注重科研经历,所以我的文书都是围绕科研展开的。但是哈佛的申请就自由了很多,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经历他们也是很看重的,并且官网有说可以be creative(有创意的)。然后我就花了挺长时间纠结how creative do I want to be(我想要多有创意)的。
Q
Leila在英国/美国的申请中有哪些心得?两个国家的申请有哪些区别?
Leila Lai:正如我上面阐述,英国注重科研,并且文书比较规范结构吧。但是美国对就业经历也重视,而且可以有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
比如说我哈佛的文书开头第一句就是:"如果你有机会资助一位来自全球南方落后地区的女孩的学业,你会给她去往发达国家的奖学金,还是支持她接受自己国家最优等的教育?...在有人认为发达国家是正确答案时,我不完全认同,因为我会比较担心落后国家孩子复杂的心理发展需求..." 
如果写英国的文书,我就完全不敢这么写哈哈哈。英国的文书还是比较循规蹈矩比较好。
Q
Leila认为申请者在考虑心理留学申请的时候从哪些方面准备?和其他专业有什么异同点?
Leila Lai: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存在什么样的专业,每个专业下的教授有什么研究兴趣吧。我个人是把我的科研经历放在了申请材料的核心。
Q
最后,有没有对想要进入心理行业、犹豫不决、没有信心的同学们说的话~
Leila Lai:心理学可以为你打开很多门。我本人单用心理科研的经历撬开了我所申请的这些高校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大门。据我所知我的同学还有深入去探索脑科学、犯罪学,甚至是音乐和艺术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心理学是最能为你的发展轨迹赋予潜力的学科,欢迎加入我们。
订阅 #iWanna对话心理人 标签,获取栏目新鲜资讯 
iWanna国际心理人作为全网领先心理学留学辅导、全球心理人发展平台,拥有100+位全球多国多方向心理学专业师资,服务范围涵盖15+心理领域细分方向,获得95.96%的服务满意度,学员申请成功率达到94.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