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情感常常显得暧昧而复杂,我们对于各种人事物,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极化反应,也并不少见。而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似乎可以用“辱追”来概括。

随着“辱追”的进一步常态化,在现实生活中,“辱追”现象似乎比我们想的还要普遍。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搜索“辱追”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辱追受害者”层出不穷,他们逐渐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来,辱追自己的不仅有老板领导,父母爱人,甚至就连自己,都是自己的辱追……
“鸡不了娃,
我还不能鸡你?”
“你不觉得我对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让你变得更好吗?”
“可我只觉得你在打压我啊。”
我把男朋友拉黑了,不仅是因为他的话对于我来说太过刺耳,也是因为他不理解还“嘴硬”的态度。我和他从大学时就开始恋爱,毕业后,我们在同一座城市选择了不同的职业,我选择了校招进入一家外企,他选择了考研深造,两年后,我仍然是企业里的一个小职员,而他已经在重点高校获取了直博资格。
一开始工作不顺利时,我会和他诉苦,他也乐于帮我疏解情绪,慢慢地,他越来越忙,我也不愿意总是因为这些去打扰他。
但就在他直博以后,
他的话却开始变了味道。
在我又一次向他说起工作中的烦心事时,他却忽然开始劝我去读在职的研究生,说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中这些人的层次太低,读了研究生就会好起来。话里话外,那种高高在上的“懂王”姿态,实在是让人五味杂陈。
听到他的建议时,我并没有觉得开心,而是忽然被触怒了。在他刚就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学长就曾打趣问他:“既然读研了,那为什么不再找一个读研的对象,这样更有共同语言。”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在有些人的眼中,不同学历之间,也是有‘生殖隔离’的,仿佛只有加上研究生这个头衔,我才能配得上他,才能成为他的‘soulmate’。”
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我一直认为家庭和睦、工作认真、工资能够支撑得起自己的花销,工作之余还能有几个爱好,就可以算作是优秀的普通人了。但他却在我生气后挖苦我,我不满自己的工作,却又不去提升自己,换个更好的工作,就是不够上进、混吃等死的表现。

这顶帽子扣得我满腔委屈,我只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怎么就混吃等死了呢?
过了几天,他突然出现在我公司楼下,向我当面道歉,也袒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我一直向他倾诉工作中的不顺心,让他觉得我是在寻求帮助,所以他想尽自己所能来给我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从而改变现状。
我听完后只能苦笑,生活中的困难和不愉快实在是太过稀松平常,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寻到解决之道。同样,在亲密关系中,一方伤害了另一方以后,一句轻飘飘的“我是为你好”并不能真正弥补裂痕,毕竟,没有人能够忍受伴侣的“辱追”。
“听父母骂一骂,
不可以吗?”
2015年毕业以后,我换过很多份工作,但在工作中我很难得到太多正反馈。2023年底离职后,我回到了家乡,待业在家,准备申请海外研究生。我和父母的感情其实还算不错,之前也有过离职后在家小住的经历,所以就天真地以为这次回家应该也能够和他们和睦相处。
30岁以后,千万不要和父母共处一室超过三天。“
这是我离职后在家待业以来,最深刻的感受。
做出离职的决定并非偶然,我在互联网大厂、4A公司、传统媒体等行业都有过工作经历,但是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一方面工作的高压,让我很难获得正反馈和情绪价值,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本科学历其实很难跟上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看到当时毕业时选择继续读书的同学,如今仍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耕耘深造,思索再三,我决定辞职去申请海外研究生,转换一个赛道,继续奋斗。
其实当我从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跳出来,选择新的路径时,就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和无条件支持我的决定,哪怕是父母,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31岁待业在家,且需要花费几年时间继续在异国他乡读书的单身女性,哪怕有足够的积蓄,也难以招架父母的劝阻和恨铁不成钢式的“辱追”。
“你现在不能老老实实地找个对象结婚吗?”
“非要去读那个书,读出来多少岁了?”
“现在这个年纪就已经不好找工作了,你说你读出来毕业了还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诸如此类的发问,在我向家里宣布自己要海外留学那天起,就开始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与父母的对话中。去年12月,我妈妈更是直接带着相亲对象出现在我和朋友的聚会上,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最后大家闹得不欢而散。
但除了这些反复的诘问之外,父母在日常相处中又对我足够包容,看见我离职后忙着备考雅思,妈妈也会给我买很多补品来补身子。
我能理解,父母的劝阻是因为他们认为
我还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比起让我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他们更希望我能有安稳的生活,比如说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

年前,我终于收到心仪的offer,虽然还是没办法招架住父母的唠叨,但好在我的未来近在眼前,只能希望老两口能够早日放下“执念”。
“领导的关怀,
怎么能叫辱追呢?”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很要强的人,从初中开始,我一直念的都是寄宿制学校。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差,到了大学更是如此。大学四年,我的绩点一直挺高的,除此之外还加了很多社团。正因为学生时代的自己的确算得上优秀,所以周围的师长和家人朋友,对我从来都是不吝夸奖。
本科毕业后,我听取了家里人的意见,没有去心仪的外企,而是回到老家,去了当地一家国企上班。
原本以为在国企工作,就相当于养老,
但没想到,养老?不存在的。
作为一名会计,我自认工作能力尚可,但工作以来,有几位老同事对我百般挑剔,出现一点小失误,就开始质疑我的能力,质问我“名牌大学毕业生难道只有这种水平?”

而直属领导割裂又矛盾的态度更让我无法接受,私底下谈话时不断数落我“不够上进,学习能力差,太懒散”,要求我对待工作更加认真投入一些;开会时却又借我来敲打老员工,经常在其他人面前夸我能力强又听话,脾气好又懂事,“瞧瞧人家小刘,真是名副其实的六边形战士。”
大学时凭着成绩和排名就能直接地感知到自己的能力和回报的那段日子,似乎离我越来越远。我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接受着模棱两可的“褒奖”和直截了当的贬低,渐渐地,我意识到不能再沉浸在情绪之中,也不能太在乎领导和同事对我的评价,只有“脱敏”和“糊弄”,才能让自己的乳腺更加畅通。
面对领导的“辱追”,我“嗯嗯啊啊”地应对着,面对同事的挑刺,我“呵呵哈哈”地回怼着,自卑、怀疑的负面情绪逐渐离我越来越远,我,成功脱敏领导的“辱追”。
“我辱我自己”
你问我PUA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自我PUA,并且坚信自己这样做,是在给自己打鸡血。
少壮不努力,长大学设计,每一个加班的夜,我都会狠狠在心里呐喊出这句话。
本来以为高中毕业后,高强度备考的岁月会成为历史,但没想到对于土木生而言,没有资格证书就等于没有饭碗,学上建筑,就等于走上了考证的不归路。
从大学时的四六级,到毕业后的建造师、造价师,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我还得不断抽出休息时间进行备考。
证太多、路太长,今天的饭碗指不定明天
就被多一本证书的人抢了。
在这种持久的危机感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我学会了“辱追”自己,并且逐渐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快乐。

考证前,我从清晨六点学到上班,从下班学到夜里两点,每天晚上都告诉自己,今天的效率不够高,明天要更加集中,考完试就奖励自己一天的放松时间。考证后,我不断告诫自己这不是终点,不要对证书不够敬畏、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换一本证书继续考。
但考着考着,我仿佛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吃饭吃的是考证的能量,睡觉睡的是考证的精力,考过不奖励自己,觉得是自己该的,考不过就疯狂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智商有问题。
我是那种没有什么生活乐趣的人,爱好不多,但强烈需要被认可和被肯定,而考证既可以从官方层面给予我能力上的认可,又可以阶段性地回报我的付出,可以说,考证是我唯一的爱好,也是我赖以糊口的工具。
朋友都说我过于苛责自己,身体很容易出问题。诚然,在毕业之后,我的身体素质下降了不少,去年有一次,我因为通宵复习,晕倒在家里,送去医院后,医生告诉我是心肌炎,需要好好调养。
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作息更加健康,我也试着让自己从备考的高压中抽离出来,告诉自己,要放缓脚步。如果下一次考试没有通过,我想我会告诉自己:你已经很努力了,只是这次不够幸运。
爱就是爱,它是纯粹赤裸的,完整且毫无保留地表达爱,是我们都需要学会的课题。或许,褪去“辱追”的包装,我们可以更加自如地拥抱彼此,拥抱自己。
TALK TALK
哪一刻开始,
你发觉自己在经历“辱追”?
编辑 Sissi Hua
撰文 6024
插画 YS
视觉 Ivy
校对 Jiayi Cui

先生推荐
月薪几万,才能拥有骑行自由?
被逼婚的请进:
我知道你这几天都经历了什么,所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