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高校刚开学不久,不少同学还沉浸在返校的热闹中,然而有些人却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冬天。
近期,经过纽约市警察局证实纽约大学(NYU)曼哈顿校区内有两名学生不幸身亡
刚开学就...是学习压力过大,还是有别的因素?
PART.01
NYU两名学生身亡
据悉,去世的两位学生分别是19岁的Jacqueline Beauzile和18岁的Doreah Salti。
其中,Jacqueline于2月8日被发现在Lipton Hall宿舍的房间内身亡。直到医护人员确认她死亡后的第五个小时,宿舍楼的学生及家长才收到校方的通知。
NYU教务长Rafael Rodriguez在邮件中写道:"我们沉痛地告知今天下午,居住在Lipton Hall的一名学生被校方工作人员发现在宿舍内身亡。"
不少媒体写她是自杀,但是也有自称她课友的同学表示她不是自杀,而是死于“高烧”,目前还未经证实。
Jacqueline曾作为高中优秀毕业生的代表,接受PIX11的采访。在采访中她提到,“去年10月,我刚刚失去了母亲。她是我的一切,是我的榜样。”也有人猜测,母亲的死亡是一个诱因。
而在Jacqueline去世的两天后,2月10日(星期六),Doreah Salti从Barney Building五层的窗户跳下自杀身亡。最初发现她的是经过这里的行人,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往了医院并报了警,但是已经回天乏术,抢救无效身亡。
当时正在附近公寓里的Justina Sung说:“我只听到砰的一声和女孩的尖叫。我的室友问了别人,有人说是有人跳了下来,落在了一个三角形区域。”
短期内,NYU接连失去了两名学生,这不得不说是种不幸。在事发之后,为了防止更多自杀事件的发生,NYU迅速在中庭周围安装了永久性铝制屏风。然而对于两名学生的死亡却始终没有进行发声,甚至《纽约邮报》还指出,一名法医曾多次试图进入大楼,均被NYU工作人员拦下。
由于这种无作为,目前NYU面临着不小的争议。NYU的学生日报《华盛顿广场新闻》前编辑Abby Hofstetter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现在,我们都知道有两名学生死于自杀,但纽约大学迟迟不公布具体信息。"
NYU一名大三的学生z则表示,“纽约是个充满压力的地方,这里似乎被孤立了。”
PART.02
NYU的滤镜破了?
虽然NYU发了邮件进行通知,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收到了。
NYU学生表示自己是在新闻中发现的...
小红书的NYU网友表示,我也是被别人告知的。
有人问起“为什么不通知所有人”——“家长要求”。说是这么说,别的学校也是对学生死亡这种事讳莫如深,难道个个都是家长的要求???
对于“针对NYU的批评之声”,有人认为这是整个国家的问题,而不应该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在遇到这类事件时,学校通常会让学生通过健康中心缓解压力。然而有学生却表示“NYU的健康中心就是个笑话。我在这里的第一周非常想家,我想要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所以我打了他们的热线电话。他们让我和一个人工智能语音聊天机器人取得了联系,但它连我说的话的一半都听不进去。”
如果真如网友所说,NYU,这句骂你挨得不亏。
也有同学晒出了自己学校的心理咨询速度...emmmm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于死亡原因,有网友认为可能与学习压力有关,春季更容易burnout...
也有不少人认为“是纽约的错!!!”和大家一惯以为的外国都很热情不同,在纽约的留学生不仅没有归属感,经济压力大,环境也一般,就连街道都是压抑的,人也都很冷漠
有点打破我的纽约滤镜,我以为纽约和NYU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没有归属感。
不想待在纽约了。

直接退学!及时止损,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学校的隐瞒,纽约的冷漠,没有归属感,经济压力大,造就了学生们的不幸。即使是光鲜亮丽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仍然有光照不到的地方,更何况是别的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们呢?
PART.03
你那么有钱,愁什么?
近些年,抑郁症一直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上到耳熟能详的明星,下到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心理问题。
我知道不少人的心理可能和这条评论一样“日子过的太好了”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家里这么有钱,考取的也算是名校,这不妥妥是别人的罗马?你还有什么压力?在国外,享受生活不就行了?
其实关于有没有钱,不到留学有时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尤其是我们这种新时代的留学生。我见过不少富二代,满身logo,什么都用最好的。也见过不少勤工俭学,或者中途断供的留学生。而我,只是经济压力不那么大,但是真说有钱,也谈不上。毕竟四年下来少说200W+。
有时,我总会想,我能用什么回报父母呢?我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我的学费?
当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被学习占据着,刚来时,根本跟不上节奏,小组讨论每次都装聋作哑,也只敢和华人一起玩(现在还是)。每天的due多到数不清,需要用非母语的语言写很多的作文、论文。需要用我们不熟悉的语言去阅读专业性很强又很长的课本。天天有要计入总分的小考试,考砸一次,对我们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
国外还经常会搞突袭,没准哪天上课突然变考试了...考试还会影响最后成绩。已经忘了多少次跑到Writing Center,让教授修改我的文章。熬夜才是留学生的必备时尚单品!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不省心的室友,有意无意的种族歧视,culture shock等等。
大家看留学生的生活好像都光鲜亮丽,其实他们和那个你们陌生的纽约一样,跳跃的灯光都是冷调。当然我也不是在卖惨,只是所谓的“有钱”真的不能填补心灵的空洞。
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就算无法共鸣,但是不要质疑。
在抑郁症被玩梗的今天,很多人即使是抑郁也不敢说出口,还有些小伙伴不能确认自己是否抑郁,就这样把小事拖成大事...如果小伙伴们或者周围的朋友有以下状况,就要提高警惕了。
  • 睡眠模式的变化
  • 对食物的兴趣
  • 社交兴趣
  • 哭泣或攻击的程度和频率
  • 恐惧增加的感觉,持续存在并产生额外恐惧感的想法,以及绝望和无助的感觉
  • 难以完成任务,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困难、精力不足
  • 烦躁不安或一直感到不知所措
如果出现以上状况,建议小伙伴赶紧寻求帮助,比如——
与心理健康专家约诊
讳疾忌医不可取,抑郁也就是一种病症而已。每所大学里都会有相应的心理咨询医生,大家一定要利用起来。
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体重,吃健康的食物,充足的睡眠,足够的运动,获得阳光都是一种有效的“抗抑郁药”。
与人相处 尽量保持密切的关系
他人的关怀和支持是防止抑郁的一个重要保护因素,也是一个可以真正帮助你克服抑郁症的因素。
不要放弃 坚持寻求帮助
抑郁症的患病率差异很大,对有的人有效的方式未必对其他人有效,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不放弃,坚持寻求帮助。
  •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在与自杀念头或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可以寻求帮助。
  • 在美国:拨打或发短信给988,即自杀与危机生命线。
  • 全球: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和全球益友组织拥有世界各地危机中心的联系信息。
最后还是告诫咱留学生“多社交,有病一定要治,就是普通的一种病症,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顺利留学,完成自己的学业💚。
你的留学生涯如何?有遇到合心意的小伙伴嘛?如果还没有,不妨来PP粉丝群,认识新的小伙伴哦~

添加小助手
拒绝零社交

文by | 384
Reference:
https://nypost.com/2024/02/10/metro/18-year-old-woman-dies-after-jumping-from-nyu-building/?utm_source=reddit.com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5cdfe8b000000000b01637b

你怎么看待NYU的讳莫如深?
你的学业压力大吗?
你都是怎么缓解压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别忘了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哟~ 
关注【Panopath过来人公众号
后台回复“观点”
即可获取相关文章~
往期推荐
刻板印象成真了!英媒曝15所英国名校有钱就能进?!
对着州长直接贴脸开大!美国零元购为何敢如此猖狂?
“谷歌华人夫妇血案”,凶手正在逃脱?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络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