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 限时特惠包邮 28.9原价¥78),2023年3月31日活动结束。
当我和女儿们在自然中散步时,会看到一些树木花草,我发现她们几乎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是她们却知道恐惧、压力、抑郁是什么意思,并且一般能及时发现身边有撒谎癖、自卑、偏执的人,还能发现有些人酷、自在、放松。好吧,她们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她们是心理医生的孩子,她们也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心理学知识取代了植物学知识。可怜的树木花草们,如果我们连它们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就无法欣赏它们。但或许这也符合逻辑:我们再也不用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食物和药材。但是,我们希望自己头脑清楚,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越来越多,规则、价值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体的幸福成了合理的愿景,心理学知识也变得必不可少。因为这种希望并非以自我为中心的:改变自己也是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让心理学易懂、实用
现在您手中的这本书会告诉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让您更好地理解和改善日常生活,引导您思考,指导您努力。本书的作者是一群彼此认识的朋友,在心理学方面互相欣赏,志同道合。他们都是知名的专家,我们称之为“临床医生”。他们每天与病人接触,陪伴、建议、指导、照顾、帮助病人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和痛苦。他们希望本书实用易懂,用清楚的语言把专业知识的精华呈现给读者。
当然,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写30 册也不够。但本书内容丰富:包含了基础内容,通过多种解释和建议,让您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
个性与通性
本书的说明和建议都是身为治疗师的作者们从大量实际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当然,每个人和案例都不尽相同,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总是多于差异: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焦虑、痛苦,这些感受是人类的通性。我们碰到的也是他人经历过的,他人的解决方法也能为我们所用,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感到不那么形单影只,知道解决方法是存在的,能做到这些已经不错了。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从知识到实践
本书的作者大部分都了解认知行为疗法。他们会给您具体的建议,但并非严格的操作方法——“按照我说的做,您就会康复”,而是鼓励您面对困难时行动起来:痛苦和困难让我们故步自封或受限于无效的行动中。
认知行为疗法重视实践:做出具体尝试,在实践中反思,带着经验继续尝试,就是该疗法的原则。如罗曼·罗兰所说“人在尝试中可能有时会犯错,但若不尝试便会永远犯错”。说得更清楚些,意思就是:行动,并从行动中学习(习惯性放弃不能让人学到任何东西)。
反思与行动的交替也是个人发展与改变的本质。您在本书中会发现许多心理自测题:这不仅是有趣的方法,更是积极自我反思的第一步。回答自测题时,你会暂时停下阅读,问问自己:“我是怎么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做出何种反应?”如此开始自省、自问,改变也因此发生。
图书是让人改变的工具
一本书究竟能有多大帮助?关于这个问题,有时会有保留意见。有些专家写道:书里的建议不能取代心理治疗。但道理也并不是这么简单:很多实例都证明并强调了图书带来的帮助,按照我们的行话说,这叫“图书疗法”(被图书治愈)。
我个人就从图书中获益良多!小时候,父亲自修,家中有数量庞大的图书。我当时的一大乐趣就是泡在家里装满书的房间中,随意地翻阅,因此,我才成了一名心理医生。我几乎通读了弗洛伊德的所有著作、百科学术中的所有心理学分册,我还记得那些书棕色的人造革封皮,以及出版社的名字(让当时的我印象深刻)是“阅读研究和推广中心”。总之,我一直认为图书是传播知识和经验最有智慧也最经济的方法(性价比超高),我现在也确信图书对人产生的作用。和本书的其他作者一样,我收到的读者来信更让我对此坚信不疑。和图书建立起连接,让人既受用又愉悦。了解心理学的知识,让人通过阅读的围栏窥探到自己隐秘的内心,发现自己的改变,都是吸引人的体验。我们并不完美,也知道人无完人。但是我们可以变得更好,进步让人欣喜。在精神治疗中,进步中的病人从不觉得时间漫长。而一个感觉到进步,在实践与思考中丰富自己的人,从来不会无聊。
从知识到智慧
我真心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博学、更有智慧。我知道这些词儿都很大,但却是我的梦想!在我看来,博学有智慧的人是有理想、微笑着的人,远非现代那种“成功”“优秀”的有毒榜样。但是,智慧需要在宁静中找寻,并不是说要成为博学、智慧的人,而是要尝试每天进步一点。知识是增加对自己和人性的认识,智慧是知道如何使用知识。为了生活得好,我们当然要尽可能变得博学有智慧,但在设定期望与目标时也要保持谦逊。本书的作者并不会让您幻想一种完全绝对的良好状态,让您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后自我吹嘘。自我改变不应该像寻找圣杯一样,总要挖得更深,找到恶之源头,把其连根拔起,才能获得最终的安宁。相反,要停止挖掘,更好地活在当下。在宁静中耐心地理解自己、重塑自我。虽然总是不完美,总是未完成,但也总是充满乐趣,让生活更舒适愉悦。
让我们对自我以外的事情也产生兴趣,因为自我感觉越好,就越能品尝生活的乐趣,忘我地欣赏周围这个有趣的世界:看云卷云舒、任微风拂面,欣赏世界这出大戏,叫出树木的名字……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
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享受,也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种种病症:强迫症,焦虑症,拖延症,健忘症,社交恐惧症,选择障碍症……五花八门,症状明显,病因暧昧,且无计可消。
世界很美好。人人都有病。这些奇奇怪怪的病症,介于某种心理障碍与真正的疾病之间,每个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患着。那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
翻开这本书,书中每个章节都设有几个与主题相关的心理学小问题,你可以根据结果自测,去了解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
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后,如何“自救”才是关键。书中从现象入手,通过大量的例子结合心理学专业学科知识去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病症”的成因与诉求,并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自愈”方法。
心理学,看似是一门与日常生活不相关的科学,实则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贯穿生命全程。如果把心理学专业概念单独拎出来,并不容易理解,但这本书里用实例和图文表的形式进行通俗解读,使得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读完一本心理学书籍,看到心理学的一些奥秘。
普通人想了解心理学,或是正在积极自愈的人,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引路”书籍。
该书为16开平装,封面选用纹路清晰的240g高阶细格纸,手感细腻,内文是75g胶版纸,轻薄柔软,印刷清晰,颜色柔和,不易带来视觉疲劳。
版式:阿北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 《生活中的心理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