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由在纽约生活工作多年的追风客授权发布。欢迎赞赏,支持原创!
我的好友,代号A大佬,是个非常优秀的量化研究员。他突破自我,做到了基金经理,现在还管理自己的私募公司。然而这些许年,公司虽然盈利不错,在管理规模上并没有什么大进展。期间他遇到了B大佬,就问B,为什么B的私募发展得这么好?
的确,在我眼里,B的研究能力和天分,比A是要差一些的。B大佬的回答很经典:“你们这些做策略的,老是想着怎么做策略。而做私募基金,本质上是一门生意。
很多顶尖的基金经理,尤其是交易员出身的基金经理,都存在这个误区:把做私募当成个人交易才华的顶级发挥场,而非一门生意。有这个误区的,显然也包括L大佬。
那么当一个仅仅靠优异业绩去吸引金主投资的私募基金,会有什么劣势呢?我尝试总结了一下,短板有以下几点:
1.仅仅有业绩而没品牌,吸引金主投资更难,撤资更容易。
如果金主只是奔着你的业绩投,那么他对你的历史业绩会有更高更长的要求,尤其是帮金主管钱的经理人。你名不见经传,他们投你压力也很大,万一投了亏钱了他们得想好怎么和自己的老板说。有品牌的就比较好交代:这家公司有名;大家都投;他们有历史底蕴,这次亏钱只是偶然等等。没有品牌仅有业绩,后面亏钱了老板问责,你这是怎么投的?这种野鸡公司你也投?就这点历史业绩,你昏了头了吗?所以经理人必须看到你历史业绩特别好特别有说服力,才可能去冒险投。或者投资的时候缩手缩脚,也不敢投大钱在你这里。而当你亏钱的时候,金主/金主经理人撤资起来更没有心理负担:我就知道不能投这种野鸡公司——金主;我去我要挨骂了,赶紧止损——金主经理人。至于后面你的业绩是否回来,他们也无所谓,毕竟他们即使止损在最低点,也不会被人注意到或者笑话,因为即使你后面业绩骄人,新闻上也鲜有关于贵基金的报导,完全可以做到眼不见为净。
2.不知名的公司,在和Broker等合作方谈生意的时候,更处于劣势。
虽然你是这些合作方的金主,但你没有名气,你不能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好处。比如如果你是TwoSigma,你购买JPM的什么Data。JPM那边销售自己Data的时候,就可以吹牛说,你看TwoSigma也买我们这个数据。但如果你没有名气,JPM为什么要给你优惠呢?你没有额外议价权。Broker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各种交易成本都没有任何理由给你优惠。
3.最最重要的是,没有品牌的公司,在吸引人才的时候,处于极大的劣势。
这几天,朋友圈里都在传这张图:“全球顶尖对冲基金实习生公开月薪一览表”。而其中开出薪水最高的,正是Point72里,我好友X大佬领导的组。
在大家都膜拜的时候,我却能理解他的苦涩。尽管他出身DESHAW也是师出名门,尽管他的组实力很强Performance很好,尽管组里工作氛围极好能学到很多东西,尽管在他那里实习过的学生,经常能横扫街上各一线公司,包括 Citadel 、TwoSigma 、HRT 、JumpTrading等等公司的全职Offer……尽管他的组有所有这些优势,他和一线公司抢实习生依然非常困难,依然需要开出高一大截的薪水才能让人才考虑他的组。
请注意,这还只是在Point72旗下的组。试想如果他独立出来单干,连Point72的牌子都不能再借用,在没有影响力的情况下,他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让实习生相信他的公司的实力和环境,让实习生放弃大牛公司的实习Offer来他这里。
而这,正是L大佬当初面临的情况。
L大佬并没有屈服于这样的困境。他和原班人马一点点搭建起团队,有完整的各个部门,让公司稳步前进。也正是如此,加上他超高的交易天分让公司业绩一直很好,他赢得了一些金主的尊重,将AUM扩大到60多亿。
但顶级人才从来是稀缺的,本来就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争取到。而对于没有品牌的公司,如果不格外重视和额外争取(包括给予高一大截的薪水),经常只能镜中花水中月。那么L大佬会像我好友X大佬那样,为了争取顶级人才,甘愿为竞争对手的品牌溢价付费吗?
作为基金行业的小兵,我只远远在台下见过L大佬,并没有机会深谈过。我不确定他是否在招聘人才上有额外努力过,还是他觉得自己的天分已经够高,招研究员和分析员来给自己做辅助就行,犯不着费老大劲和大牌公司争取人才?我只看到SEC网站上的客观事实是,从2014年以后,L大佬的基金AUM急剧缩减,很快从60多亿缩减到几个亿,然后于2018年左右关门。
由于市面资料甚少又不好询问,我们不确定L大佬的公司关闭的真正原因。风闻他后来身体情况欠佳,公司运营也因此受到影响。若果真如此,有一点大体是正确的:公司离了他不行。或者残酷点说,他的交易天赋给了他十几年的机会,他却未能为公司招聘到,并培养出一个能传承他伟业的团队。
(本系列连载中,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