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海豹表演已经是下午4点了,水族馆4:30分闭馆。观众们有序地往外走,我也拉着20个月大的女儿加入了队伍。
刚走了几步,她小眼睛提溜转了两圈,察觉出不对劲:海豹怎么没了?大家怎么都往门外走?
于是,女儿甩开我的手,开始逆着人流往回跑
我一把拦住女儿,受阻的她开始嗷嗷大叫,看我不撒手,她的怒气值和攻击值瞬间飙升,从嗷嗷叫变成了嚎啕大哭,肉乎乎的小手开始劈头盖脸朝我锤过来。
周围的人向我行来侧目礼,犹如在看另一场表演。
我赶紧抱起女儿,想要逃走,谁知20多斤的小肉球张牙舞爪挣脱出我的怀里,顺势往地上一躺打起滚来。那歇斯底里的哭声,真让我担心有人报警把我带走。
看到女儿又在撒泼,原本带着儿子走在前面走的老公,迅速拦腰抱起地上的女儿往出口冲,动作一气呵成。
折腾了十几分钟,女儿终于接受了要离开水族馆的现实,乖乖坐进了安全座椅里(少不了我们用零食和她喜欢的儿歌“贿赂”她)
刚历完一劫,我全身犹如刚蒸完桑拿,疯狂往外冒热汗。
当然,这只是我养女儿日常中的冰山一角。
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人家的女儿是来给爹妈续命的,我家的女儿是来问爹妈要命的。
有一种小棉袄,
叫“别人家的女儿”
我常在网上看到有家长晒自家的“小棉袄”有多贴心、多会撒娇。
比如妈妈下班晚,女儿打电话给妈妈说“妈妈我好想你”“妈妈你要是现在回来就好了”;看到妈妈身体不舒服,一会儿帮妈妈量体温、一会儿给妈妈端水拿药、一会儿给妈妈捏肩捶背;发现妈妈心情不好,就来给妈妈亲亲抱抱摸头......
👆图虫创意
“小棉袄”不会厚此薄彼,对爸爸也是各种宠溺。
爸爸睡着了,女儿就偷偷亲爸爸一口;爸爸吃东西,女儿就给爸爸吹凉;两天不见爸爸,一看到就跑过来亲亲抱抱……
难怪大家都说 “女儿是来报恩的”
👆女儿对爸爸各种宠溺丨来源网络截图
在生女儿前,我家只有个神经大条、鼻涕流到嘴边也不会擦、问今天上课学了啥一问三不知的好大儿。
别说我不舒服时对我嘘寒问暖了,我就是晕倒在地上,他估计还以为我在跟他闹着玩......所以每每看到这样的贴子,我都会馋好久。
有些妈妈头胎生了儿子,被折腾得够呛,二胎生完女儿,瞬间就被治愈了。
之前看过一位妈妈列举自家女儿和儿子的区别:
明明妹妹比哥哥小,哥哥要折腾很久还不睡,妹妹却不用哄,自己抱着被子就睡着了;
疫情期间一家都生病了,哥哥不舒服就哭闹,妹妹被吵醒之后也不哭,只是静静趴在小被子上,看妈妈哄哥哥。
儿子和女儿最大的区别就是——女儿太好了!
👆图源网络截图
网上还流传过一个说法:
一家两个女儿,是一等人,妥妥人生赢家;家有一女,属于二等人;我们家只有一个儿子,属于四等人。
女儿出生后,我们家晋升为“三等人”。
我以为“阶层”上升了,日子会好过一点,现在看来,我们家俩娃合在一起根本就是要“气死人”。
这么暖的女儿,
怎么没投胎到我家?
我家女儿属虎,我们叫她“虎妞”,希望她生而为女、不亚于“猛虎”。
女儿果然不负所望:
不满意嚎叫起来,犹如虎啸龙吟;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虎视眈眈;碰到自己爱吃的东西,一定是狼吞虎咽;她不愿意做的事你强迫她,无异于虎口拔牙;睡醒吃饱喝足,心情不错,立马生龙活虎——决不让爹妈清闲一刻。
总之,现在21个月大的虎妞,已经身体力行证明自己与“贴心小棉袄”无关,从性格秉性到行事作风,女儿是全方位的“虎”
👆女儿虎妞
一个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儿子,再加上一个生活尚不能自理、却气势如猛虎出山的女儿,两娃合力快要把亲爹亲妈“送走了”。
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生完女儿后,我发现我想“照猪养”,女儿不答应;继续照书养,可当初养老大时的方法全都不灵了:
我想用“亲密育儿法则“,女儿却不愿和人有过多肢体接触;
我采用 “引导式育儿法则“,女儿完全不吃这套,依然我行我素;
我执行温柔且坚定的“正面管教“,女儿和我哭唧唧、摔东西;
……
后来,我才知道,女儿之所以如此难搞,只因为我生了个高需求宝宝。
“高需求宝宝(High Need Baby)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儿科医生William Sears和他的助产士妻子Martha Sears共同提出的。
夫妻俩在1996年出版的著作The Fussy Baby Book 中,详细阐述了他们在抚养第四个孩子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The Fussy Baby Book: Parenting Your High-Need Child From Birth to Age Five
与他们的前三个孩子相比,老四需求多、个性强烈,是典型的高需求宝宝。
高需求宝宝不是病,也不是行为问题,更不是家长惯的。简单概括来讲,他们就是性格使然。
Sears夫妇在他们的官网Ask Doctor Sears上,分享过高需求宝宝的12项特征,比如:
当高需求宝宝没有被满足时,可能会用大声哭泣、迫切进食、兴高采烈大笑等强烈的反应来表达他的需求;
高需求宝宝喜欢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他们会迅速提出抗议;
高需求宝宝对睡眠的要求比普通孩子高很多:他们不容易入睡、也更容易醒来;
……
虎妞几乎全中。
👆https://www.askdrsears.com/
养个高需求宝宝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言不合就哭闹,粘起人来连你上厕所都不放过,执拗得像个偏执狂,一到新环境就炸毛……崩溃、郁闷、绝望,Multi kill!
平时只能通过在网上看别人家高需求娃的“杰作”,来稍稍安慰我崩溃的内心。
👆“作妖”的高需求宝宝们
于是,我们在虎妞十个月时就把她送去了day care,让她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可以换个人“霍霍”,也给我们一些喘息的时间。
总之,现在21个月大的虎妞,仅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我对生育的想法。
过去,有人问我要不要生二胎,我秉持的原则是:自己愿意,自己负责;现在,如果有人问我要不要生二胎,我的想法是:谨慎谨慎再谨慎。
👆和朋友聊二胎的可能性
女儿可以难搞,
但不能只费妈
每一个高需求宝宝背后,都有一个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亲妈。
当深刻体会到女儿个性后,我采取的主要抚养方法是“顺毛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喜欢挂在我身上,就让她挂个够;要吃要喝要陪玩,我马上笑脸相迎去配合;如果要发生什么变化,我就预留足够时间,提前给她“打好预防针”......我,放弃抵抗,完全服从。
这不是惯娃,单纯是比较“省“妈。
William Sears医生在书里说,对于抚养高需求宝宝——尤其在婴幼儿阶段——最“省心”的办法就是搁置不切实际的期望、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过,不能只逮着我一人薅,老公和儿子也必须好好用起来。
虽然7岁的儿子目前还不能照顾妹妹吃喝拉撒,但精力旺盛的他陪玩不在话下。
我和老公努力给俩娃“洗脑”:你们兄妹俩是彼此最好的玩具
👆兄妹互为彼此的玩具
于是,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我们都“培养“哥哥尽可能带着妹妹一起(有家长在一旁看护)。给妹妹穿鞋袜、涂防晒霜等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也一道承包给了儿子。
👆拉着妹妹出行
老公更是要用到极致,秉承一个“只要用不废,就往废里用“的原则。
虎妞自从一岁开始喝奶粉,连喂奶都可以“父化”了,吃喝拉撒睡玩更没有什么是“只有妈才能做”。

👆爸爸照顾妹妹
只要妈妈敢放手,爸爸也可以顶起半边天。
比如虎妞满十个月前,是姥姥姥爷帮忙一起照顾孩子,那时是姥姥负责给她洗澡。
等我爸妈回去后,洗澡的工作就交接给了老公,现在虎妞已经非常习惯在爸爸的带领下“玩水“了(只可惜这份轻松不能持久,等女儿年龄稍大一些,这个任务还得落在我肩上)
至于外出玩耍,我们更是很早就训练虎妞养成一种意识:出门在外,爸爸负责,哥哥辅助(偶尔需要我负责过渡一番)
👆爸爸和哥哥一起带妹妹
不过,在刚开始实践的时候,当妈的要舍得狠下心来“抛夫弃女”
有次我们去蹦床屋玩,新环境对于高需求的虎妞是个不小的挑战,她一进去就开始哇哇大哭。我咬咬牙,狠下心把虎妞塞给老公,第一时间开溜。
一开始虎妞自然是没有给老公好子吃,又是撒泼打滚,又是嚎啕大哭,但咱还是得相信父爱的力量。
过了十几分钟,当我绕回去找父女俩时,虎妞拉着爸爸的手玩得不亦乐乎。这一幕看得老母亲无比欣慰。
所以爸爸们,“找妈妈去”这个习惯该改一改了!在我们妈妈眼里,会带娃才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而对于妈妈们来说,学会“适当放手“才是我们的必修课
编辑丨
菠萝

题图丨图虫创意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