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君虽迟但到,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吐槽眼下这部票房最高、话题最热的《消失的她》,内容会相当长,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完哈,毕竟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比胡吹死夸,瞎喷乱骂要费时费劲得多嘛!
一开始,毒舌君还是要说那句最常说的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家看到片尾字幕有写“改编自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而这个苏联电影应该是模仿了更早的美国电影《失踪之谜》,有人会说还有更早的版本哈,毒舌君就不列举那么多了。
强烈建议大家把美国版和苏联版找来看下,如果找不到资源的话,去B站搜一下片名,就能找到有的UP主专门做的讲解视频哈。之所以要提这两个版本,就是因为拿这两个版本跟《消失的她》比较一番,就不难比出《消失的她》问题所在了。
如果你看过苏联版和美国版,就不难发现,这两个版本的故事、场景和角色,其实都是比较简单的,而《消失的她》在各方面都复杂得多,这固然会让影片显得内容异常丰富、悬念扑朔迷离,反转更加惊人,但这种“复杂化”也给影片带来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问题,这就让本片看上去貌似精彩纷呈,实际上却是一部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烂片!
下面毒舌君就主要拿美国版《失踪之谜》来跟《消失的她》进行比较,从而让大家明白本片到底烂在何处。
先来说本片第一个重大问题,朱一龙扮演的男主角何非,当他前面出现一个假老婆,而且从他的视角来看,这个假老婆很可能跟犯罪集团有关联并对他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之时,大家是否想过,他没有选择回国,而是冒着风险继续留下来找老婆,这样的行为动机和逻辑压根就是不成立的呢?
虽说网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说本片的各种问题了,但毒舌君应该是第一个告诉你男主角何非的行为动机和逻辑压根不成立吧,这其实是影片一个非常致命的逻辑问题!
在观影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代入朱一龙扮演的角色,认同他是一个不惧危险努力想找到失踪妻子的好老公,但看完整部影片,得知他才是杀妻真凶,再翻回头去看前面的剧情,你就不觉得男主非要留下来找老婆,其实是不合逻辑的吗?大家应该注意这两点,第一就是男主才是真凶,第二就是男主并不是知道假老婆和后来出现的所谓的杀手都是别人在给他做局。
所以,如果他一开始假装努力地去找老婆,还有表演给警察和周围的人看的需要的话,那么当文咏珊扮演的假老婆出现,并且对他的人身安全发出明确威胁之后,他就完全没必要继续演下去了,还演给谁看呢?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受威胁了,这就可以成为他马上回国的充分理由了嘛,而且这个假老婆还可以成为他绝佳的替罪羊哦。
尤其是这个假老婆还弄出这么多证明自己是真老婆的照片和视频的证据,他回国之后完全可以把这些证据拿出来跟别人说,看看,我老婆肯定是被犯罪集团给害了,失踪之后就出来个假老婆,把我和老婆合影都改成她的了,周围的人都异口同声说这个假老婆就是我的真老婆,所以我老婆一定凶多吉少了?一定是被犯罪集团给害了,苍天呐,我怎么这么惨啊?这样才合理啊,对不对!
而不是像男主那样,明知有人身危险,还是决定留下来找老婆,直到签证到期的最后一天,至于吗?还演给谁看呢?只能演给倪妮扮演的律师看了对吧?跟她演有任何必要吗?有任何意义吗?
对比来看,美国版《失踪之谜》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消失的她》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正是上面提到的本片采用“复杂化”改编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境内变境外,警察变律师,求财变要人,这几处从简单变复杂的改编,最终导致本片的逻辑崩溃。
美国版《失踪之谜》,故事发生在美国境内,男主面对的是滑雪度假胜地的当地警察,假老婆明确表现出“求财”的目的。男主作为杀妻真凶,向警察报失踪案,他当然要在警察面前演了,出来个假老婆,他当然要努力向警察证明她是假货了,这样警察才能去找失踪的真老婆,也就能找到他伪装成意外车祸的真老婆的尸体了。
而且既然假老婆明确说了,她的目的是谋取真老婆的钱财,男主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没有担忧,而正是因为警察愿意为假老婆的身份担保,假老婆马上要把真老婆的钱通过电汇的方式取走,在这个紧要关头,男主看到本应到他手里的真老婆的钱财,就要被假老婆取走,情急之下他才一不留神说出来他伪造车祸的地点,而这除了真凶之外,其他人肯定无从得知,相当于他亲口证明了自己就是杀妻凶手。
再看看《消失的她》,《失踪之谜》原本通顺的逻辑统统不成立了。影片把故事发生地设定在了境外,而且境外的警察压根不立案,这就让男主的“演”失去了意义,警察都不在跟前你演给谁看呢?演给倪妮扮演的律师看有意义吗?
而且,假老婆在境外伪造身份,即便有境外的警察背书,肯定是动不了境内的真老婆的钱的,对吧?所以男主根本不用担心财产会受什么损失,但他的人身安全却是实实在在受到威胁了啊。
在沙滩晚餐那场戏里,他明确问过假老婆“到底要多少钱”,假老婆并没有回应,而是说“我要你的全部”,并用男主的精神问题要挟他,要对他进行人身控制。
所以,男主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留下不回国呢?毕竟你在国内也可以报失踪啊,毕竟你可以让倪妮扮演的律师在境外继续找证据帮你报案啊,毕竟你要谋夺老婆的财产,也是在国内走法律程序啊,境外的司法系统并不能决定你老婆财产的归属啊。
请大家代入这个杀妻真凶的心理,在明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明知个人财产不会有损失的前提下,他不选择回国而是留下来继续演,理由何在呢?意义何在呢?只能是演给观众看了吧。而这种“演给观众看”恰恰是不符合角色逻辑的。
本片第二个重大问题,《消失的她》里倪妮扮演的律师陈麦,也就是真老婆的闺蜜沈曼,她为男主做的这个局,过于复杂和庞大了,即便她是个导演,即便她有许多演员小伙伴帮忙,即便她能用钱买通许多当地人配合,也依然让这个“局"超出了合理范畴,让人感觉异常不可信且漏洞多多!
无论是美国版《失踪之谜》还是苏联版,场景和角色都比较简单,主要角色就是男主、假老婆、警察、牧师这四个,场景也主要是男主所在的度假别墅。简单的角色和场景降低了影片在逻辑上自圆其说的难度。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观众会发现,是警察在给男主布这个局。
这对于逻辑合理性其实相当重要,一方面警察可以通过掌握的公民信息再加上牧师作为内应,从而凭空创造出一个对男主和真老婆的信息无所不知的假老婆来,而假老婆和牧师等人配合警方办案,也不会有什么法律上的顾虑。
而当《消失的她》把做局人从警察变成了倪妮之后,再加上倪妮设局的复杂程度、涉及的相关人等远超美国版和苏联版,就很容易让人去质疑,一个初来乍到的导演,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法律保障的前提下,何德何能让众多当地民众配合她设局、配合她演戏呢?而且演得完全不亚于她的那些演员小伙伴,甚至甘愿冒看违法犯罪的风险来帮她,这简直太夸张了吧!
有人肯定会说,她给钱了啊,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好办事啊!但毒舌君想说,许多事并非有钱就能办成,就好比钱并不能让一个普通人马上变成一个好演员,钱也并不能让一个有稳定工作的人去违法犯罪。具体到《消失的她》这部影片里,你可以给钱让书店老板娘撒个小谎,这个可以理解。
但单靠给钱就让度假酒店从经理到员工上上下下的人都瞬间变成好演员,在男主面前可以一脸认真毫不惊慌地表演出,这个假老婆就是你的真老婆啊,我见到的一直就是她啊,能演到这种程度也太夸张了吧!
至于影片给出的“曼德拉效应”这个解释,其实就是糊弄观众的,根本不成立。请问一个酒店员工如何能一方面看到男主在着急忙慌地每天找老婆,说自己老婆失踪了,一方面看到有个女的在男主的酒店房间出没,跟在他后面喊老公,就会认为这个女的就是他老婆呢?毕竟男主到处说她老婆失踪了啊,假老婆的出现不仅不会产生“曼德拉效应”给酒店员工洗脑,应该反而会让酒店员工产生疑惑吧,男主不是说她老婆失踪了吗?那么这个女的算怎么回事啊?
所以说,所谓的“曼德拉效应”就是影片玩个概念、拽个词儿,让观众不明觉厉,来掩盖逻辑圆不上的问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而且,最后假老婆用瓶子砸自己脑袋,把男主逼疯之后,酒店经理带着保安冲进来把男主电晕,男主醒来后就被绑在那个假医院里了。请注意,毒舌君上面提到过,美苏两版相比《消失的她》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设局人从警察转换成了倪妮。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警察背书,一帮人跟男主在那儿演,是有法律保障的。但倪妮显然无法提供任何法律保障,所以酒店的经理和员工都已经不仅仅在男主面前演了,而是涉嫌帮助倪妮绑架禁锢男主了。
请问,如果你是个有着稳定工作的酒店经理或员工,你会因为收点钱就帮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去绑架另一个人吗?我相信你并不会干的,对吧?因为就算你不分善恶、不辨是非,从你的个人得失来考量,你收的那点钱跟你有可能犯的那些罪相比,匹配吗?值得吗?
以上这些人还不算本片最不合理的角色。整部影片中最没逻辑、最不合理的角色,毒舌君看到不少观影细致有想法的影迷小伙伴已经提到了,就是摄影师哈苏。相信大家对这个角色都有印象吧,就是他声称有男主和真老婆合影的原始照片,后来下车被杀手开枪干掉了。
这个角色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由于他是男主和真老婆的摄影师,所以可以肯定他绝不是倪妮从国外带来的演员小伙伴,而就是当地的一位摄影师,所以他无论是给男主照片也好、中枪也罢,都是在配合倪妮做局,演给男主看。
于是就回到上面毒舌君提出的那个问题了,钱可以把一个摄影师变成一个好演员吗?而且还是一个能把中枪倒地演得如此逼真的好演员。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位摄影师是个不世出的表演天才,这么这场戏演完,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以拿钱走人了。
但在影片结尾,当男主走进专门为他搭建的摄影棚,倪妮带着她的演员小伙伴们站在男主面前之时,人群中居然有这个摄影师,这就完全说不通了吧!
再强调下,这个摄影师当初给男主和真老婆拍过照,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是倪妮从国外带来的演员小伙伴,怎么可能这时候还在剧组里呢?此时的出现就是完全不合理、完全没逻辑的啊!
只能说这是影片前期拍摄或者后期制作时,对于角色的设计和定位出现了矛盾,没有达成统一。如果把这个角色设计成当地民众,那么他就不能出现在最后这场戏里,如果把这个角色设计成倪妮演员小伙伴中的一员,那就不要提他是之前给男主和真老婆拍照的摄影师,别把他设定成拍照的,哪怕把他设定成洗照片的也说得通啊,对吧!
他只能要么是当地民众、要么是倪妮的演员小伙伴,这两个身份是互斥的,是不可能兼容的,一个拿钱配合演戏的当地摄影师,是没理由出现在倪妮的演员小伙伴当中的,这就是影片在角色和逻辑上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大bug。
总之,毒舌君想说的是,倪妮作为一个外来者,纵然有着精心布局,纵然有不少演员小伙伴帮忙,纵然有不少当地民众配合演戏,但这个局做得越复杂越精妙,各方面完美配合、不出纰漏的可能性就越低,这个局的可信度和合理性就越低。
随便举两个细节方面的小例子,倪妮等人只用一个晚上就可以把男主手机里所有跟真老婆的合影,都P成假老婆的,还让人压根看不出来,这种以假乱真的P图技术得是多大的工作量啊,岂是一个晚上就能完成的?
还有假老婆大腿上那个疤,那个疤是新烫的啊,即便位置一样,新疤旧疤男主不至于都看不出来吧!
本片采用的这种“复杂化做局思路”,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最终让这个局经不起推敲和审视,只能成为一个糊弄观众、漏洞多多的玩意儿!
本片第三个重大问题,同美苏两版相比,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让《消失的她》做局的合理性不复存在!
美苏两版分别是1986和1990年的片子,在那个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跟外界沟通主要靠电话座机的时代,再加上警察作为男主不会怀疑的做局人掌控一切,是可以凭空创造出一个假老婆来且男主难以证伪的。
而《消失的她》的时代背景就是现在,在这个信息网络化、手机看天下的时代,要抹掉真老婆在这个世界上的照片和视频,全都换成假老婆的,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男主居然连一张证明他老婆长相的照片都找不出,居然连一个证明他老婆是谁的证人都找不到,这完全说不通吧,他和真老婆已经结婚一年了啊!
而在细节合理性方面,美国版《失踪之谜》显然做得更好,影片中给出的一个重要设定是——男主和真老婆才刚结婚一周,而且他俩是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偶遇并且闪婚的,所以男主也不了解真老婆更多的个人信息,也没法找到什么证人,唯一的一张合影照片还被人偷走了。
但《消失的她》里男主和真老婆都结婚一年了啊,而且就在他俩生活的城市上海结的婚,真老婆还是那种顶级富豪的家庭,所以一年来这俩人是从来不拍照,从来不社交,也从来没跟别人合过影,拍照也从来不传云端不发朋友圈的吗,上海连一个跟他俩交往过的熟人都没有了吗?手机开个聊天视频都能找国内的熟人作证吧?
退一万步说,《消失的她》就是设定男主和真老婆的合影难找,就是谁都找不到,但这种“难度值”的设定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变来变去吧?请注意,影片中男主和倪妮找到所谓的犯罪集团的老巢,发现大量男主和真老婆的照片,甚至连男主和真老婆在民政局的结婚标准照都有。
哦,外人去找男主和真老婆的照片就这么容易找到,男主自己就怎么都找不到,怎么都证明不了,这也太糊弄观众了吧!
本片的第四个重大问题,毒舌君想着重说说影片对于男主何非和真老婆李木子之间情感戏的设计,这里面也有许多莫名其妙、没逻辑、讲不通的地方。这是《消失的她》完全原创的内容,是美苏两版里都没有的,美苏两版里的真老婆压根就没露过面、也没有回忆情节。而《消失的她》不仅安排了真老婆同男主、同闺蜜的一系列前史情感故事,还营造出美苏两版都没有的情感爆点。
很显然,本片在情感戏方面用力,可谓是处心积虑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本片票房大卖、成为话题之王,绝不仅仅是因为影片的悬念设计和反转,更重要的是,这些悬念和反转被注入了背叛、谎言、谋杀、友情等强烈的情感元素,从而对不少观众、尤其是对女性观众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冲击力,从而引爆话题,让女性观众热烈议论、蜂拥追看了。
首先要说,毒舌君并不赞同网上有些人说本片“刻意制造男女对立”,就算有些自媒体利用本片的相关角色和情节,强行套用“男女对立”的话术来博流量,但这是那些自媒体的问题,不能让影片来背锅吧,你不能仅仅因为影片展现了一个忘恩负义的男人对他老婆的欺骗、背叛和谋杀,就管这叫“制造男女对立”吧?这不是纯纯的上纲上线泼脏水吗?
虽然毒舌君不认为《消失的她》有“刻意制造男女对立”的问题,但这并不表示毒舌君认可影片对于男主何非和真老婆李木子之间情感戏的设计,而是认为这里面的问题其实是相当大的,堪称从头到尾都有问题。
首先,这俩人能谈上恋爱,本身就显得很不可思议。一个是巨富家庭的大小姐和继承人,一个是社会底层的打工仔,一个住豪宅,一个住老破小出租屋,一个从小在国外上学接受精英教育,一个没啥学识很早就出来混社会,所以这两个从社会阶层到成长历经再到知识水平都有巨大差异的人,居然能相恋,还能结婚,你这是逗我玩儿呢吧!
影片倒是勉强给何非和李木子找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喜欢梵高。但请注意,他们喜欢梵高的点是什么,很显然李木子是从艺术的角度喜欢梵高的,但何非喜欢梵高的什么呢?请听他在影片中的台词哈——“梵高,一个成功的失败者,我也一样。”
听明白了没有,何非喜欢梵高的角度并非艺术,而是相同的经历,他认为自己和梵高都是“成功的失败者”。这俩人喜欢梵高的角度是不同的啊,就好比一个女的说,我喜欢兔兔,一个男的说,我也喜欢兔兔,很好吃。你说这俩人能因为都是“喜欢兔兔”而在一起吗?
所以,何非和李木子在影片中虽然都喜欢梵高,但这种喜欢不是同一种喜欢啊,并不能构成他们拥有共同语言的基础啊!
而且李木子也是莫名其妙的心大,明知何非是个赌鬼,欠了巨额赌债,也依然愿意帮他还钱,依然愿意嫁给他。这其实就是影片刻意制造一个圣母型的女性,处处展现她的善良与宽容,最终跟这个男的对她背叛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挑动观众的情绪。
总之,影片对于何非和李木子角色形象和情感关系的设计,并非基于逻辑合理性的考量,而是为了达到调动观众情感、刺激观众情绪的目的。
最后,何非谋杀李木子的方式,也只是服务于影片煽情的需要,缺乏足够的逻辑合理性。
观众看到何非把笼子锁上,任凭李木子如何做手势依然狠心离去。后来倪妮找到李木子,看着她静静地躺在笼子里,望着海底星空,这些情节和画面固然十分煽情,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爆点,但也是非常没逻辑、极度没情理的。
美国版《失踪之谜》男主就是把谋杀伪装成一起车祸意外,男主向警方报失踪之后,即便警察找到他老婆的尸体,也没有能够判定是谋杀而不是意外的证据。
而《消失的她》里李木子躺在海底反锁的铁笼子里,这就是实打实的谋杀,不可能是意外了,再加上何非的潜水教练身份,如果当地警方接受了何非的报警,找到了他老婆的尸体,也会把他定为最大的嫌疑人吧!
所以,何非能那么有心计地制造不在场的时间证据,怎么会选择如此明显的谋杀手法而不是伪装成意外呢?可能有人会说,何非敢谋杀就是因为他相信那地方根本不会被人发现,他不说就根本不会有人找到尸体,这显然也是不成立的。
请注意,那个铁笼子应该是个观景防鲨的铁笼吧,既然有人把笼子放在这儿,那就肯定会有人来用的啊,再加上那么美的海底星空,不会只有男主一个人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吧,这地方可是海岛度假胜地啊,她老婆的尸体被人发现的几率其实是很大的,早晚的事儿,所以谋杀嫌疑早晚会落在何非头上。
何非想要害他老婆,有各种制造意外的方法吧,怎么会采取如此愚蠢且跟他专业相关的谋杀方式呢?
最让毒舌君不能忍的,就是倪妮最后拿怀孕照给何非看,然后何非崩溃痛哭这个设计。
明明影片显示,何非对李木子从恋爱到结婚都充满心机和设计,故意制造车祸让李木子尽快嫁给他就是最明显的证据,而且婚后说话不算,依然烂赌,最后为了还赌债不惜杀人,这一切都说明何非对李木子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意,他就是个极度自私自利的人,所以这么个自私、狡诈、冷血、残忍的人,杀妻之后还能若无其事地演戏,他会在乎老婆怀没怀孕,自己有没有孩子这种事吗?一个怀孕照就能对他产生触动了?这都有道理吗?
从古至今,赌鬼一上头那可是六亲不认,老婆孩子都敢卖,何非连老婆都敢杀,岂是看一张怀孕照就能转变的?编剧和导演拿这个当煽情点,到底是咋想的啊?
而且在片尾彩蛋里,居然还有何非和李木子在沙滩上甜蜜牵手的“美好想象”情节,这……反正导演就是想“两头吃”嘛,正片里丧心病狂杀妻案给观众整上,彩蛋里甜蜜美满大团圆也给观众整上。
毒舌君认为,但凡有点智商、情感正常的观众,在正片里看到何非对李木子的欺骗背叛、冷血谋杀,再看彩蛋里两人甜甜蜜蜜、牵手走向夕阳,怎么会不感觉诧异和恶心呢?
好了,毒舌君对本片的详细吐槽就到这里了,喜欢的话就一键三连吧,大家的支持才是毒舌君继续写这种超长分析影评的动力。(文/毒舌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